查看原文
其他

从任务群到劳动项目式学习:劳动教育的学校实践思考

张丽虹 吕立杰 中国教育学刊 2023-08-29

本刊刊载之全部论文,从不收取任何版面费、审稿费、编辑费,如有言称收费者,必为假冒。

欢迎投稿→

官方网站:www.jcse.com.cn

作者信息

张丽虹/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月亮湾小学副校长;

吕立杰/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摘要
项目式学习是实施劳动教育的有效手段,在以项目式学习方式推进劳动教育的学校实践中,需讨论如何围绕《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十大任务群设计劳动项目,并有效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在分析项目式学习实施劳动教育的可行性,以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的基础上,提出应以充分理解任务群大单元、大概念的教学理念为前提,研读课标拆解劳动任务群,深入研究劳动项目设计梯度,不断优化和创新劳动项目主题。


项目式学习由杜威学生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演变而来。国内外将“项目式学习”进行三种界定:一是认为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二是把项目式学习视为教学模式;三是认为项目式学习是课程设计的方式和更综合化的教育实践形态。项目式学习是在建构主义和学习科学理论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其主要特征是强调学生根据任务主题要求,以小组合作形式,置身于真实情境中,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或解决一个来自真实世界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储备经验,逐渐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正确的价值观等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劳动课程是落实劳动教育育人目标的载体和路径,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活动组织形式决定课程开展的效果,影响课程目标的达成。通过长周期、项目式学习可以有效落实劳动课标要求,体现课程实践性和操作性特征,是践行“劳动实践”的重要实施载体。项目式学习由于其开放性、实践性、研究性,使其成为适合中小学生开展劳动课程活动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真实的劳动项目,解决生活情境中的现实复杂问题,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锻造劳动精神,塑造劳动品质。

一、劳动教育课程中实施项目式学习的可行性

目前中小学开设的劳动课主题设计多以日常劳动等简单劳动内容为主,缺少对多学科、综合学科内容的设计和吸收,学生在面对真实劳动任务时,缺乏综合思维的锻炼。《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真实需求出发,亲历情景、亲手操作、亲身体验,经历完整的劳动实践过程,避免单一、机械的劳动技能训练”。建议设置跨时空、长周期的劳动主题,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开展学习。学校劳动课程设计要根据劳动教育目标的要求来组织内容。从提高劳动教育的效果出发,把握劳动教育任务特点,抓住关键环节,选择合适的劳动教育方式。

(一)凸显劳动实践主体

劳动教育是现代劳动和现代教育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的实质意义层面的交融和耦合。劳动教育是个体在实践过程中丰富精神世界和全人塑造的重要途径。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兴趣选择劳动项目主题,根据主题设计劳动内容,体现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由于劳动项目主题是学生自主选择,所以自始至终学生都能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在选择、收集资料、开始制作、修改设计方案、再尝试、解决问题、作品完成、成果发布的整个过程中,他们都能积极探究。项目式学习是长周期、大主题的学习,避免了简单的机械式技能的训练,学生在项目设计、实物制作、亲自实验、反复淬炼中得到劳动体验,获得劳动知识与技能,感悟劳动价值,培养劳动精神。

(二)体现跨学科知识融合

德、智、美三育的教育目标和价值诉求指向的是个体的真善美发展需求和分化表征,体育指向的是塑造个人强健体魄和健康心理的目标,以上四育最终要落到实处必须通过实践,通过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世界客观对象发生作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最终要实现“知行合一”,劳动是较好呈现实践的方式之一。劳动教育中的问题是跨学科的、综合式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设置的十大任务群更是项目式、综合式学习的集中体现,尤其是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任务群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例如,农业生产项目中的智慧种植,需要了解该技术的使用场景,了解制作的基本材料和常用工具,明确制作步骤和制作过程,最后反复练习,完成作品,并将其作用在真实生活中。这其中涉及多学科知识的交叉问题,这个过程依靠某一门学科知识难以解决,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运用项目式学习来开展劳动教育,能使学生在逐渐掌握劳动技能的同时,培养跨学科思维方式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构建实践型学习方式

在漫长的教育发展历史中,我国课程目标从“双基”向“三维”转变,再向核心素养发展,这不仅是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更是认识论和价值观上的变革,这一变革是从笛卡尔理性主义认识论向杜威经验主义认识论范式的转型。新的学习范式主张,学习应该与学校之外的真实世界实践相结合,学习应该解决的是真实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模仿、练习、直接参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工作获得真实知识与体验,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方式不再是传统的知识记忆、存储,也不能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课堂教学效果体现的是学生的成绩,知识的记忆和存储,学生收获的也仅是所谓“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解题技能。学科实践活动的抓手和形式则是倡导基于真实情境、问题、任务、项目进行学习。学科实践不是简单的对外改造改变学科世界,还包括对内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劳动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劳动核心素养为导向,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以劳动任务群为基本单元,形成课程内容结构体系。每项任务群都围绕学生自我成长、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逻辑关系构建,从个人生活事务处理,服务他人,参与社会生产劳动,涉及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在劳动中加深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认知,强化劳动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基于项目式学习开展劳动教育可以一定程度上克服当前学生课程内容脱离生活实际、远离真实社会场景的倾向。

(四)重组同伴学习关系

在劳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劳动素养,是学生在劳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正确劳动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更是劳动课程育人价值的显现。学科知识学习强调的是已有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劳动课程强调的是问题的解决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传统的教学是竞争策略,学习者之间是竞争关系,项目式学习强调的是分工与合作,小组合作中学生的信息交流共享、协同设计创作,个体社会化、强化同伴关系,在共同劳动中提高劳动素养和关键能力。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著作中都对劳动于人的发展的重要关系做了论述。劳动造就了人,劳动是人的类本质。劳动教育的科学有效开展是人的本质回归,摆脱物化和技术依赖,体现人性价值,塑造丰富精神家园的有力手段。在劳动实践中,个体在活动中发掘潜能,个体得到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培育,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在劳动过程中同伴互学、小组合作和团队协同可以摆脱个人“单打独斗”,以个人有限力量无法完成大项目的困境。在开展劳动项目式学习中,小组的合作互学是个人面对科技高度发展,被器物化、工具化、利己化、庸俗化后,对未来不确定性、焦虑感等的深刻反思与超越。

总之,劳动教育是新课程育人目标的要求,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新途径。项目式学习符合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以项目式学习方式开展劳动教育,可有效提升劳动教育的效果。

二、劳动教育课程中项目主题的确定与设计

当前落实劳动教育的关键、突破劳动教育实施困境的必由之路,在于创新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学校是国家育人的主阵地,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并进行全方位的探索。高巍教授等人将项目式学习的流程概括为六个步骤,根据劳动教育项目式学习的特征,将其概括为五环节:确定项目主题、设计解决方案、开展劳动实践、成果展示、评价交流。

(一)基于大概念任务群设计劳动项目任务

主题确定及方案设计是整个项目式学习的核心所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将劳动课程内容划分为十大任务群,这十大任务群就是十个大单元、大概念,也是各劳动项目设计的方向,是基于核心素养下,对劳动大概念下知识和能力的层级化结构梳理。应在任务群下根据不同劳动内容设计不同项目主题,主题下则是每个具体的劳动实践活动。

各劳动项目主题是从任务群和大概念衍生而来的,也是大概念和任务群的具体表征,从不同的生活现实问题出发,基于驱动性问题,将抽象的深奥的本质问题,转化为特定年龄段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在每个任务群下有若干概念,若干概念经由劳动项目主题表征和具象,劳动项目下设若干劳动活动,最终所有劳动活动指向任务群的落实和核心素养的目标。

任务群下设计的劳动项目要基于真实情景设置,问题具有开放性、真实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劳动项目中,学生首先要明确劳动项目的任务是什么,要解决什么具体问题,达成什么效果,制作完成什么作品。因此,课题组将十个任务群拆解为不同劳动项目(见表1)。

不同劳动教育内容下分布不同任务群,任务群是概念性知识,在概念性知识下是学科实践程序性知识、学科技能、策略方法,也是劳动任务群的细化拆解。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年段学生在不同主题下劳动实践内容是不同的,有难度区别和梯度层级。围绕劳动项目主题,设置真实情境和核心问题,开展项目式学习。例如,在“传统工艺制作”任务群下,学生要掌握纸工、泥工、布艺、编织等,了解制作的技能和方法。在具体的劳动项目中,就需要选择合适的项目设计主题,例如,“剪纸裁花有新意”就可以设置新春佳节剪窗花、双喜、福字等装扮自己的家或教室。学生首先需要了解的不是如何剪纸,而是为什么要剪纸;剪纸艺术的由来、种类;剪刀刻刀的使用等,创建一个核心问题和一连串子问题,引导学生了解项目的意义和目的。

(二)聚焦真实情境创设研究问题

一个优质的真实问题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动力,也是劳动项目式主题设计的关键所在。“劳动课”和“劳技课”的区别在于劳技课仅是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而劳动课在技能学习的基础上还强调品质、精神的渗透,习惯的养成。例如,某学校教师设计的“收纳整理”任务群下的项目式学习,在情境创设中,提出让学生在书包里翻找某一本书,学生哗啦啦将整个书包里的书本都倒出来才能查找。教师适时提出如何更高效找到书包里所需书本,引导学生学会整理收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学习资料收纳袋的设计与制作。虽然这个环节和劳技课的手工制作类似,但是制作收纳袋的出发点和归宿与劳技课有本质区别。

一个好的劳动项目的确定与设计能贯穿整个劳动课程,在技能学习的同时达到育人的效果。在创建主题时,可以参照以下原则:核心素养目标是什么?这个任务群培养的是学生哪些认知观念、深层思维方式或理论原理?由哪些程序性知识组成?学科实践方式是什么?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否具有足够的开放性?真实情景下的主题能让学生明白项目的意义,而且明白通过动手实践创造可以达成目标的实现。这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和强烈的学习兴趣去解决问题,把动手实践与知识学习有效结合起来。在动手劳动中,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多次练习才可能完成作品,没有内驱力和学习热情无法保证项目的持续。

以项目式方式开展劳动教育,可以真实落实劳动课程育人目标,在每个任务群下设置项目学习,将散点式的劳动课程内容序列化、系统化。在开展劳动课程过程中,通过创设真实问题情境,设置核心驱动性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动手实践、团队合作、反复淬炼、实践检验、交流分享等解决问题,完成作品创作。

(三)围绕问题开展劳动项目实践

劳动课程新课标中要求三大类劳动教育内容以及十个任务群在各学段的分布设计,要总体体现“整体规划、纵向推进,学期有侧重、学段全覆盖”的原则。在劳动项目主题设计中,既要依据本学段任务群所体现的课程内容要求,整体规划每个学段的实践项目,体现实践项目在不同学段的纵向衔接与递进关系;也要体现不同任务群在各学期内的横向关系及侧重点,力求整个学段的实践项目涵盖每个学段所有任务群。例如,“清洁与卫生”这一任务群,在小学一年级可以设计劳动项目“小小衣服我来洗”,学会用清洁剂、肥皂等洗碗筷、洗红领巾。到了二年级就可以设计劳动项目“我的衣服自己洗”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讲究卫生,学会用肥皂、洗衣液等清洗自己的鞋袜、内衣和书包等。劳动项目的梯度和层级结构有了纵向衔接和延续。项目式学习的开展离不开学生动手实践,需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尝试与合作,利用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劳动项目的设计最终要落实到实际操作层面,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以及探究的深入程度,决定着项目的效果和质量。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中的学科知识逻辑结构来设计安排教学过程。而在劳动项目中,课程内容的编排体例不是按照学科知识逻辑结构,而是由任务群构成学科任务内容,需要教师对任务群下的劳动项目进行内容设计。推进劳动项目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发生了改变。

三、劳动教育课程中项目式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中小学劳动教育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各地各校都在进行有益的尝试,但是大部分还停留在开展简单的植物种植、日常清洁卫生等活动中,落实劳动课程标准中的十大任务群,培养学生的劳动核心素养还有漫长的探索过程。其中充分理解任务群大单元、大概念的教学理念,拆解任务群,设计劳动项目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读课标拆解劳动任务群

劳动教育的项目式实施首要任务是对十大任务群的分解和项目设计。要更好开展劳动教育的项目式学习一定是在深入研读新课标基础上进行项目的提炼和设计。一是研究十大任务群的内容构成和实施方式;二是“颠覆”传统的教学理念,基于大单元理念提取劳动教育核心素养的关键概念。劳动项目设计上可以从空间变化和难度变化上进行设计。例如,日常劳动任务群可以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围绕学生一日生活进行主题设计;服务型劳动的项目设计可以从服务自我、服务家人到服务班级、服务学校、服务社区;生产劳动的项目设计可以从农、工、商不同行业类型进行主题设计。总之,不论是确定什么主题都应该基于课标的研究,对十大任务群进行深入研究拆解后,以劳动项目进行内容补充。

(二)深入研究劳动项目设计梯度

劳动项目的设计要呈现梯度和体系方能克服劳动教育变成“技能”培训。在项目设计过程中一是内容上横向涵盖任务群要求;二是形式上把握任务群的衔接与递进;三是总体规划劳动项目的时间周期。进行劳动项目设计时,要考虑吸收地方劳动课程资源,基于校本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能力和需求,按目标序列化、主题生活化、项目系列化的规划策略,拆解十大任务群,设计不同项目,横向上契合学生身心发展和劳动实践能力,纵向上要实现劳动项目的过渡和年段衔接,形成螺旋上升的项目内容。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调整,只要保证每学年的总课时、劳动日、劳动周时间不被侵占,可以个性化地弹性调节劳动课程时间,以长短周、大小周等方式安排劳动课时,便于开展劳动项目式学习。

(三)不断优化和创新劳动项目主题

劳动教育要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劳动项目主题也应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进行不断优化、创新。校园清洁与美化可以加入校园文创设计和校园艺术作品设计打造。传统的农业种植可以加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现代智慧农业探索”。任务群之间也并非天然分割不可逾越,如“传统工艺制作”与“新技术应用与体验”就可以以劳动项目为载体,将二者结合起来。传统的木工或其他工艺制作与3D打印等新材料、新技术相结合,在项目式学习中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激发其创新创造能力。

此外,多渠道融合劳动教育资源,拓宽实践场地,加强教师培训等也都是影响劳动教育项目式实施的因素,有待后续研究。

(本文编辑:徐华楠)


本文刊登于《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四期,平台发表内容以正式出版物为准,图片来源于包图网,仅作分享交流用。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ID:zgjyxk)‘’





关于本刊

《中国教育学刊》1980年创刊(月刊),是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中国教育学会会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刊物定位于教育应用性研究,是面向基础教育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以“坚持理论创新、彰显实践引领、发扬学术民主、萃取科研精华”作为办刊宗旨。主要读者为中小幼教师、教育科研人员和行政管理干部,师范院校、教育学院、教师进修院校的师生,学会及其分支机构的管理与研究人员,以及包括学生家长在内的所有热心教育事业、关心青少年儿童成长的人士。

下期预告

张笑予 祁占勇/“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赋权增能的理论模型与实践路径

“双减”政策蕴含着减负降压和提质增效的双重目的。“双减”政策强化了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和教师的主体责任,对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增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职业风险,亟需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一步为教师赋权增能。建构“双减”政策背景下的教师赋权增能理论模型,对明晰新时代教师的权能结构和实践方向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教师赋权增能理论模型包含赋权和增能两个维度,赋权路径重在赋予和保障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专业发展权、参与决策权和教育惩戒权,增能要点重在提升教师的作业治理、课后服务、家校社协同育人和信息技术运用等能力。


点我“分享”“点赞”“在看”都在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