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丨朱伟珏:社会学视野下的象征差异与权力 ——布迪厄象征支配理论(上)

朱伟珏 叙忆上海 2023-03-12

本文根据2018年6月8日朱伟珏教授为同济大学社会学系学生作的专题讲座录音整理而成。演讲内容分两次推送,(上)主要介绍了布迪厄象征差异理论提出的社会和思想背景,以及“差异”理论的思想谱系,(下)着重讲解布迪厄象征支配理论。


朱伟珏教授上课场景


作者介绍


朱伟珏

职称与职务:

     同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

      同济大学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

     理论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医疗健康社会学



社会学视野下的象征差异与权力

——布迪厄象征支配理论——

(上)


现在开始上课。今天要给你们讲的内容原本是要去上外做的讲座。由于我花粉症突然发作,讲座给耽搁了下来。另外,今天也是你们研究生阶段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堂课。这堂课也算是一个总结,因为上学期你们已经学了整个学期的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下面进入正题,今天讲的主题是象征差异与权力的关系。

 

一、消费社会的来临


什么是象征差异

“象征差异”这个词我们比较陌生,它较少出现在社会学中,或者说这个概念给我们的印象非常抽象。我先简单地讲讲什么是“象征差异”。所谓“象征”,也可以用另外一个词——符号(symbol)来指代。符号可以指文字,也可以指服饰,甚至可以指气质,消费模式或者生活方式。“差异”从字面上看,就是“不同、区分、区别”。它原本是一个哲学概念,后来被社会学家引入成为一个理解社会不平等和等级差别的概念。法国当代社会学家布迪厄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著有著名的《区隔(差异)》一书。那么,象征差异,或者符号差异究竟与权力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这正是这堂课的主题。


社会学的转向

今天主要讲的是布迪厄的象征支配理论。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关注象征差异与权力的关系,或者说是什么契机导致了布迪厄会提出这么一个理论。先来看看提出这一理论的社会和思想背景。在社会学发展的一百多年历史当中,曾经经历过一次重大的转向。我们知道,绝大多数早期社会学家,如马克思、马克斯·韦伯和涂尔干等人,通常致力于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等宏大议题的研究。


然而,自20世纪中叶起,社会本身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你们本学期恰好在学习古典社会学理论,应该比较清楚,在马克思和韦伯的时代,社会学研究是以劳动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的变迁和劳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这种状况在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发生改变,劳动逐渐被消费所取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劳动被消费所取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文化的重要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必须指出的是,我们所说的消费,并不是指为了满足生存所必须的消费。上述意义上的消费存在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这里所指的消费,是一种为了表达自我,或者说是为了赋予事物以意义而进行的消费。比方说,如果我想要表明我很时尚,那么我就会去消费一些跟时尚有关的文化产品,或者服饰。此时的消费就从对必要性的消费转向了对意义的追寻。这一转向主要发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


消费社会学

事实上,早在20世纪初,现代意义上的消费就已经发生。我们知道,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伦著有一本《有闲阶级论》。在此书中,他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炫耀性消费”。这一概念具备了重要的文化涵义。在凡勃伦看来,很多时候人们将消费视为炫耀自己身份和财富(一种自我表达)的手段。此后,消费行为的变化越来越多。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理斯曼写了一本书,叫《孤独的人群》,在这本书里,他也对消费做了很重要的研究。他认为在他所处的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消费已经不单单是为了温饱,也不是凡勃伦所讲的消费是为了炫耀。他认为消费是为了跟上同伴,不能落后于同伴,通过消费来和别人保持一致。因为在大众社会里,很多人都有希望和别人保持一致的欲望。因此,消费的目的就在于不能和别人不一样。你们有时候可能也有这样的情况,去买一件衣服,并不是为了脱颖而出,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不落后于他人。理斯曼指出在大众消费社会里,大部分消费都属于上述的类型。


后来法国著名社会学家鲍德里亚写了一本书叫《消费社会》,他认为在现代社会,阶级已经不再重要。所有的消费都是一种意义的消费,已经不是功能性(如取暖等)的消费了。大家都知道,意义其实是一种文化,所以整个社会的侧重点就从经济转向文化了。比如同一件衬衫,有品牌和没有品牌的价格可能是天壤之别,但是他们的取暖功能以及样式是没有太大差别的。我这里所说的“品牌价格”,其实就体现出他们附加的文化价值。在现代社会,商品的文化价值很大时候已经了它的功能性价值。鲍德里亚认为,现代社会已经超越了马克思所讲的以财富为核心的社会,进入了一种以文化为主,或者说以消费为主的社会。布迪厄的象征支配理论,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提出的。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


除社会背景外,任何理论的提出,都和整个学术界思想观念的转变有很大关系。当时的法国,形成了后现代主义思潮。这个思潮最初是从建筑领域发展起来的,现在我们所处的综合楼就非常的后现代。现代的建筑的特点是整齐划一、颜色朴素、拒绝繁琐,后现代的风格是关注微观、张扬个性。比如我们的综合楼会有一些颜色亮丽且形状不规则的报告厅,从中庭看去非常醒目,这在现代建筑里是不允许的。据说这幢楼本身就是一位前卫的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它甚至可以说是上海最好的一幢教学楼。这幢楼的内部结构通通露在外面,很有后现代的特点。在法国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建筑师也是把内部的结构全部展现出来,当时受到了很大的质疑。因为在现代建筑里,不允许把建筑暗部的结构裸露出来。其实后现代的这种装修方法是很有益处的,比如哪里的管道出现问题,修理起来也比较方便。


现代性的基础——中心化

我们从思想领域中再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做现代性?当我们从后现代的角度来理解现代性时,会发现其有一个很重要的核心,那便是“中心化”。比如世界观是以西方为中心的,性别观是以男性为中心的,在理性化与非理性化中是以理性化为中心的,在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中以人的意志为中心,在种族中以白人为中心。在现代性理论中,大致有五个“中心主义”:

1) 人类中心主义

2) 西方中心主义

3) 理性中心主义

4) 男性中心主义

5) 白人中心主义


后现代主义的反中心化

后现代理论则在这五个中心主义前面,全部加了“反”字。首先是“反人类中心主义”,在我们的地球上,有那么多的动植物,如果我们的思想是以人类为中心,那么会以人类的名义,对植物进行破坏、对动物进行杀戮。这是必须反对的,后来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在环境学、动物保护领域。几年前有一部非常著名的纪录片叫《海豚湾》,讲的就是日本的猎杀鲸豚。前几天我也看到了一篇文章,讲如何阻止日本人猎杀海豚,因为这个情况至今还没有完全解决。后结构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解稍有不同,在福柯看来,人类中心主义指的主要是西方的白人中心论,这和后结构主义的“反白人中心主义”、“反西方中心主义”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反理性中心主义”在之前的课上也讲过,我们知道马克斯·韦伯在讲理性主义的时候,最后将我们现在的社会归结为理性的牢笼、理性的非理性化。他认为理性主义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走向非理性。比如两次世界大战,在某种意义上是由于西方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所产生的后果。理性主义的不断发展,可能会导致另一种结局。著名社会学家鲍曼在《现代性与大屠杀》中,对以理性化为基石的现代性进行了深刻反思。他指出,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揭示了现代性的残暴的一面,是现代文明而非原始野蛮导致了大屠杀。纳粹的大屠杀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在整个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从未与理性原则发生过任何的冲突,无论是加害者还是受害者都按照理性原则行事。大屠杀的推进与其强大的理性化制度——官僚机构的完善密不可分。受害一方,也在纳粹这是最后一批受害者的欺骗下,以牺牲一小部分同胞换取整个犹太人生存的理性思考下一忍再忍。后现代主义者反对过分强调理性化,而非常关注人感性的一面。巴赫金的“狂欢”概念,是对过度理性化的一种反省,通过以狂欢的方式维持理性与非理性的平衡,获得人类的自我解放。类似的思想,也经常体现在尼采哲学中。此后,社会学也开始关注人的感性一面,情感社会学的出现反映了后现代思潮对社会学的直接影响。


第三个是“反西方中心主义”,这个比较容易理解。迄今为止,西方人将自己置于文明的顶端。西方被看成是文明的中心。非西方则处于文明的低端,处于被支配地位。赛义德的后殖民理论就是建立在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批判之上的。“反男性中心主义”大家也都了解,在绝大部分社会中,除摩梭族外,都是父权制社会。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到目前为止,男性在社会中还是占据着支配性地位。即使在今天,女性在职场中,仍然会遇到一些看不见的玻璃天花板。这些天花板其实就来自于父权制社会结构。“反男性中心主义”不仅要反对父权制,同时也要反对将人类简单划分为只有男性和女性两种性别的二元对立模式。我们在讨论男性中心主义时,同时要考虑性别认同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综合产物。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着一些其他的性别类型,这些性别类型需要获得全社会的尊重。再讲到“反种族中心主义”,这在美国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美国一直都存在种族隔离、种族歧视现象。总体而言,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产生了后现代主义思潮,这些思潮直接对布迪厄的象征支配理论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三、“差异”理论的思想谱系


差异与差异化

在了解了社会背景和社会思潮的基础上,现在我们进入今天的主题。“差异”这个词,在布迪厄提出象征支配理论之前,社会学用的比较少。如同其他重要的社会学理论一样,“差异”本质上是从宏观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再来看“差异化”和“差异”的区别,大家都知道,“化”是一个过程,我们走向差异化,就是不仅要认识不同,还要承认不同。那么“差异”,这个词可以是一个名词,意思是区别、差别、不同。这两个词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首先来看看“差异化”一词,差异化是后现代主义者提倡的一种观念。后现代主义充分承认人的独特性、多样性、多元性,有意识的推崇差异化。比如在教育领域,他们反对用千篇一律的方式教育学生,而是主张实施差异化教育、发展人的个性,让每个人都是多样和独特的。“差异化”同时也是后现代主义者想要实现的一个目标。比如同性恋现象,在后现代主义者的努力下,现在我们大部分人已经理解,性取向根植于人与人的差异,而不是像中世纪的欧洲那样,把其视为一种精神疾病,需要接受治疗。总之,差异化是一种理念,一种想要实现的社会目标。


那么,“差异”的意思是什么呢?简单而言,“差异”概念是社会学用以分析和理解世界的一种理论视角。在社会学领域,阶级与阶层、性别、年龄等概念本身即意味着区分和差异,而在我们的社会中,差异无所不在。因此,“差异”是一种分析概念,一个理解社会和文化结构之间关系的概念,它同时是一个揭示社会不平等的分析框架。


首先,文化与社会之间存在一种双向结构化的过程。马克思有一个很重要的论断,他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就是说,文化是由经济决定的,是受制于经济的。因此,文化深受政治、经济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但另一方面,文化也通过各种符号的差异化操作再生产了社会差别。这里的再生产是指文化通过服装、品味、生活方式等象征差异再生产了社会差别和社会不平等。


不过,尽管“差异”是一个分析概念或理论,但理论同样有塑造现实的能力。马克思和韦伯对社会有两种基本的解读,前者主要从经济领域,后者侧重于文化。吉登斯讲过,理论不仅可以用来理解世界,同时可以塑造世界,比如马克思在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时,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后来很多人读了马克思的著作,按照马克思的蓝图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最多时,全世界曾经有47个社会主义国家。因此,理论具有塑造现实世界的能力。


在了解“差异化”和“差异”的区别后,我们再来看看后现代主义者对这两个概念在思想层面的解读。现代性追求的是一种确定性、同一性、权威主义。后现代主义则提倡不确定性、多样性,多元主义。我刚才讲的差异化其实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就是反中心化。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不仅差异无处不在,并且要有意识地采取一种“差异化”策略来解构中心化。对此,有两本哲学层面探讨差异和差异化的书籍,有助于大家对概念的理解,一本是德勒兹的《差异与重复》,另一本是德里达的《书写与延异》。


索绪尔语言学:符号与差异

我们来看看语言学对于“差异”的理解。索绪尔认为符号并非积极的取决于内容,而是消极的决定于其与系统内其他项目之间的关系。语言并不取决于实物,而是取决于他在语言系统中与其他语言的关系。比如先有了梨、葡萄等词汇,当面对苹果这种水果的时候,我们必须使用不同于“梨”和“葡萄”的名称来指代,于是给它取了一个名称——苹果。但如果前面没有把梨这种水果指定为“梨”的话,那么,用“梨”指代苹果这种水果也是可以的。因此,索绪尔认为本质上,语言存在于语言与语言的差异之中。之前已经使用了“梨”这个名称,现在就不能再使用同一符号去表示另一种水果了。使用“苹果”一词,主要不是以其内容为依据,而是为了显示它不同于“梨”、“葡萄”这些指称水果的符号。所以,语言与语言的差异,同时是一种否定性差异。语言无法独立于语言而依赖于先于语言存在的现实,它们只有在语言这一关系网的挑选下,才能确立意义


结构主义:意义与差异

索绪尔的语言学观点在20世纪50年代对哲学思想尤其是结构主义产生了巨大影响(索绪尔本人也经常被视为结构主义者)。结构主义的大师大家知道吗?有两个人,一个是卡尔·马克思,一个是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马克思着重于阶级结构的分析,而列维·斯特劳斯则侧重于对亲属关系结构的研究。结构主义者认同索绪尔的观点,认为任何文化的使用都受到语境的限制。但是他们在索绪尔的观点之上又进行了修正,认为所有文化都会将这些符号和谐有序的编织成基本相似的结构,也就是编序。那么符号是按照什么规则来排序的呢?结构主义者认为这种排列遵循二元对立的模式,而且这种有关符号的模式适合于任何一种文化。比如明亮和黑暗、高和低、精神与物质等等。另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结构主义者认为任何事物都是通过对立双方的差异(关系),而不是本身的特性而作出界定的。明亮是在和黑暗的差异(关系)中获得意义的,高是在和低的差异中获得意义的。精神也只有在和物质的差异中才能获得意义。总之,意义依赖于对立双方的差异


后结构主义:差异与权力

后结构主义时期,代表人物是德里达、福柯等。后结构主义者认同结构主义所认为的任何一种符号,都通过二元对立模式进行排列。但是他们否认二元对立模式的中立性。德里达指出,在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模式中,存在着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男性相对于女性,男性就是支配者,女性是被支配者,他们之间必然存在一种权力的结构。明亮处于支配性地位,黑暗是被支配方;高处于支配性地位,低则是被支配或从属的。在中国的语言中也存在这种现象,比如“高高在上”这个词就体现出“高”具有支配性的地位。因此,后结构主义者指出,不存在结构主义者所谓的“中性的二元对立”,任何二元对立关系一定带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属性,二元中的一极总是处于支配性地位,反过来讲,另外一极则只能作为反衬而存在。低是用于反衬高的;女性是反衬男性的;感性是反衬理性的……显然,在各种二元对立当中,始终存在着一种权力关系。因此,我们发现符号的差异,体现的是一种权力结构,这也映射了我们今天的主题——象征差异与权力的关系。


未完待续


本期编辑丨郝孟琪

征稿启事

“叙忆上海”致力于采用口述史的方式收集上海故事,倾听老人们叙述自己的生命历程,回忆里弄街区的社会变化,记录上海的城市记忆。


2017夏,“同济社会学系南昌路街区口述史调研”项目的调研工作已全部结束,文献资料将整理后陆续于本平台发布。同时,叙忆上海也诚邀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稿,论文、随笔等文体不限,内容可包括上海街区故事、老城遗产、社会变化、人物事迹等,本平台会择优刊登。我们以学术研究为本,希望可以和更多有识之士一起抢救、保护和挖掘上海街区的历史记忆。

 

来稿请发送至邮箱:

xysh_tjs2017@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