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与国科大弘毅社一起,“煮茶论英雄”!

科苑学子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3-05-13


编者按


诗词、历史、灯谜、古琴、汉服、茶艺……不懂的人觉得搔首弄姿、惺惺作态,懂的人自知这是热爱传统文化的人们的一种物质生活体现,更像一种爱好,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正是心中坚守着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文化和精神,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弘毅社的他们,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中,都保有一颗赤子之心,优雅、安然地面对人生。


“菜细簇花宣薄饼,湖村好景吟难尽。”嫩萝卜,鲜黄瓜,油菜心,黄澄澄的炒鸡蛋,配上刚烙的春饼,就是春天的味道。


“做饭是成年人的一种修炼。”除了美食,国科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2019级博士研究生王苑铮也喜欢品茶、香道和汉服。他曾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深衣直裾、广袖襦裙,在铺满红叶的雁栖湖校区里吟诗诵词。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国科大弘毅社,全称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弘毅传统文化社”。“弘毅”二字出自曾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象征着弘毅社人以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态度与理念。


《春秋左传正义》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除了秋日赏叶,社里亦有做风筝、夏末游湖、约诗红螺寺、重阳登高等活动。“竹君为骨楮君身,学得飞鸢羽样轻。”在前年的清明节,他们便相约雁栖湖校区的东区操场,以水彩作画,用布、竹条、针线扎起风筝;而红螺寺一行,他们亦有感而发,写游记,拟小诗。


国科大工程科学学院动力工程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江松担任弘毅社社长。自儿时接受古诗词启蒙教育起,江松便与诗词结缘。爱读李白诗的他,自诩是个乐天派,亦有老师曰之为:逍遥。来到国科大之后,他加入了弘毅社。“传统文化社团为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弘扬优秀的精神和思想埋下了一颗种子。”



最初的弘毅社,由一批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大学生于2008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创立。2017年9月,曾在哈工大弘毅社策划部担任部长的柯伟升学至国科大,成为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名研究生。在哈工大弘毅社师兄们的帮助下,他和同学们在雁栖湖校区创建了国科大弘毅社。


柯伟表示,对传统文化的喜欢仅是一方面,主要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刷新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传承而不单单只是继承,发展而不仅只是发扬。传统文化是我们可以汲取养分的一种途径,但不应该抱残守缺,固步自封。”


宋夏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因为一本字谜,江松认识了赵烨。国科大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机械工程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赵烨当时是弘毅社负责人,灯谜是那一年的社团招新活动。


受军人出身的外祖父影响,赵烨幼时便与历史结缘。儿时听故事,不同于小伙伴们听的“小红帽”,外祖父讲的是隋唐故事、三国故事。识字后的第一套课外书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家中电视放的是《百家讲坛》,阎崇年老师讲评的《清十二帝疑案》是他最早的回忆。历史书与“老三国”陪伴着赵烨安静的童年,在耳濡目染中培养起他对历史的兴趣。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 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高中时期,赵烨在课桌下面看完了一整套《明朝那些事儿》,结识了几个兴趣相投的朋友。出于同样对历史的热爱,这份友情持续到今,每年回乡聚会上,都少不了笑话、谜语、有趣的历史梗等,他们戏称为“华山论剑”。来到国科大后,他继续跟着师兄柯伟加入国科大弘毅社。柯伟师兄回所后,赵烨成为第二任社长。


“社里有很多汉服爱好者,我们也想以汉服为载体和途径,把汉文化传播出去。”2018年,留学生办公室因国科大40周年校庆举办了国际文化节。赵烨发现征集表上国家民族众多,却没有中国。“不能仅让外国友人展示他们的文化,我们也得给留学生们展示一下丰富多彩的汉文化。”他立刻联系了老师,提出由弘毅社承担中国展台。文化节当天,他们准备了围棋、象棋、笔墨纸砚、茶具,以及糕点米酒等传统美食。其中最受好评要数投壶游戏。软簇竹矢的角度莫太平,用力柔和,脱手而出……


孔子曾言:“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尽管文化不同,但大家都对这“君子之争”跃跃欲试。文化表演环节,社团里的姑娘自学舞蹈,身着汉服,展示中华民族的汉舞;笛子、箫、二胡……弘毅社的表演让国际友人们大开眼界。



王苑铮

江松


孙宜楠


“我们初衷不只有汉服,而是以汉服为载体、为媒介,吸引更多的人了解汉服,了解汉文化。有了了解,就有了兴趣,也有了传承。弘毅社的宗旨在于弘扬传统文化。”赵烨说:“我觉得,我也希望,这种文化类社团能越多越好。毕竟我们中华文明这么多年,靠的就是大家共同的文化认同,有统一的信仰和不断传承的文化。”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国科大弘毅社提供了一个平台,把相通的传统文化爱好者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流。”王苑铮说。如果说把传统文化分成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那么精神文化如各种思想理念或者习俗规矩之类,随着时代变迁可能会有争议;而王苑铮比较欣赏的就是那些物质文化:“我觉得这些优秀的工艺是永远不会过时的。美食就是那么好吃,茶就是那么好喝,故宫里的各种宝物永远那么好看。这些工艺文明是无可争议的瑰宝。”


“饮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骄傲,各地地方小吃都有不同的味道。”在他的感受里,每个城市都会有些家常菜,只生长于百姓家的厨房。比如北京菜味道的代表,可谓是三种酱:麻酱、黄酱、甜面酱。大家熟知扬州特色是淮扬菜,但是当地人还喜欢吃腰花汤和鱼汤面。也许这个城市的人觉得这些味道习以为常,甚至想到家乡菜都不会想到它们。但是外地开的淮扬菜饭馆,只能点出来各种淮扬大菜,却做不出最正宗的扬州腰花汤。


这就是每个城市的烟火气,这种味道的印记,是习以为常,是土生土长, 是离开这个城市就再没有的味道。


“似庙堂与江湖。如文思豆腐、开水白菜、三套鸭这种各个菜系的顶尖手艺,就是庙堂,在北京肯定能吃到这些正宗功夫菜。但是反而那些江湖烟火的味道是吃不到的,注定只能扎根在那里。”


身为北方人,王苑铮在家里学做各种面食:包子、饺子、肉饼、烙盒子、面条、花卷、豆包、春饼、烧饼和馄饨……在母亲的影响下,他深知,做饭亦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总是吃快餐外卖。



美食之外,他接触更早的则是饮茶。最开始只是高中时上课以提神为目的的喝茶。可是身为吃货,渐渐就不满足于一种茶的味道,于是他开始研究茶叶的种类,品尝不同的茶叶。红茶,绿茶,岩茶,生、熟普洱,白茶,花茶……虽研究的并不深入,也说不出很多门道,但渐渐也懂得了“铫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


不同季节饮不同品种:春天品绿茶,此时采出的茶叶最是新鲜清爽;夏日饮茉莉花茶或生普洱,在困倦的暑气里以浓香提神;秋时泡岩茶,如武夷岩茶或焙火过的熟铁观音,杯中氤氲起茶香,宛若秋意;寒冬煮起红茶或熟普洱,味道并不浓烈,却让人感到温暖满足。王苑铮说自己并不是那种专门品茶的讲究之人,只是在学习看书之余泡一壶,细细体会茶叶沸腾的味道。


除了忙学业,他还想学习更多,雕琢生活,变成个有趣的人。“这些传统的工艺文明,很能提升幸福感。虽然都是些生活琐事,但仔细发掘都能成为谈资。我觉得不只是复兴汉服、还原形制、重拾礼仪,才叫传统文化复兴。柴米油盐间亦能复兴传统文化。各种文化都需要有人来传承。”



品茶

学琴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2019年的社团招新,国科大存济医学院免疫学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孙宜楠一曲古琴动人心弦。


初中音乐课上她偶然接触到了名为《阳关三叠》的琴歌,为这一曲,她爱上古琴。在同样热爱传统文化的父亲支持下,中考结束后,孙宜楠正式跟随老师学习古琴。高中毕业后,她考到了高山流水传说的发生地——江城武汉,在古琴台旁边的太和琴社买到了心仪已久的一张洛象式古琴。大学时闲散地自娱自乐,很多曲子忘了又捡起来,捡了又忘掉,唯一始终停留在她脑海指间记忆的,还是那首《阳关三叠》。


“琴之为物,圣人制之,以正心术,导政事,和六气,调玉烛。”古琴难点在于读谱。琴谱是减字谱,通过文字的各个部分组合来标记指法。不同于古筝与琵琶,古琴是用指甲和指尖弹,需要磨茧子,还要练指力。古琴的指法很重要,按弦时要按实在琴板上,指力不够则会变成“猫叫”。虽然学琴艰辛,但在这些古琴爱好者的传承发扬下,近几年古琴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线。


中学时期的孙宜楠开始接触汉服运动。在这个时代,汉服成了圈,出现很多如山寨之类的乱象。孙宜楠说,“山正之争”可谓是一种流行趋势和经济推动的结果,不能被划归在汉服文化里,可归结于经济学或法律问题去讨论;而针对于汉服文化问题,应看形制。此外,孙宜楠解释了另一争论点:汉服复兴的途径,是遵循传统汉服,还是进行改良适应现代社会,也就是讨论是现代接受汉服还是汉服融入现代的问题。


前者认为,应秉承汉服的形制,穿传统、标准的汉服;后者则认为应该改良汉服的裁剪制作,形成汉元素,来融入现代社会。但其实二者的争论殊途同归都是认为应该汉服生活化。她认为,对于汉服文化传承,应保持传统的形制:“因为传统形制,尤其是周制,每一种裁剪都蕴含了古人对仁义礼智信的思考,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最鲜活的体现。”


无论是古琴还是汉服,这个姑娘都很认真地对待。“可能这样的热爱,确实是来自一些血脉传承的魅力吧。”她说:“中国之所以在世界上与众不同,不仅是发展得迅速,更是因为上下五千年的底蕴。我们作为国科大的学生,以后会有大量机会站在不同的世界舞台上,我们对中国文化传承的坚持,会成为中国科学家家国情怀的标签之一。”



文原载于《国科大》杂志2020年第四期

题《士不可以不弘毅》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在线阅读《国科大》杂志电子版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投个稿告诉我吧~投稿邮箱:wechat@ucas.ac.cn

观微之光,可明远方文字/宋夏图片/王元璋 王一华(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成员)美编/何邦彦责编/龚志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