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努力的何昱萱,做到了!

点赞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3-07-28

编者按


在中国科学院大学,20岁的他选择转换专业,追随内心兴趣走向物理学广袤天地;20岁的他坚定理想信念,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站上全新的起点。他就是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的何昱萱,国科大2023届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本期,让我们一起解读何昱萱“抓住机遇,主动出击”大学成长的关键词,为努力的他点赞!



“20周岁,我站上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这一年,国科大2023届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何昱萱正式入党。“宣誓那一刻,感受到一份落在肩头的重量,这重量里有使命、有责任,提醒我今后要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何昱萱被录取后,国科大总学监、招生总顾问马石庄教授家访时的赠言

 

向着光的方向


从生物科学专业转到物理学专业,是何昱萱20岁做出的可能对未来影响深远的决定之一。


在国科大本科生自由转换专业的政策支持下,兴趣得以成为指引科研方向的最好“老师”。“只有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才更可能在科学上取得优秀的成果。”这是何昱萱和同窗好友们几年国科大时光里的共识。


指引前进方向的当然不只有兴趣。“老师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一步步带我们适应大学生活、走进科学旅程的领路人。”何昱萱印象最深的一门课,是田光善教授的《力学》课程:风趣幽默的比喻和故事中,晦涩的知识点开始立体鲜活起来。那时,台下的何昱萱和同学们都处在刚入学的适应阶段,“田老师的个人魅力和课堂感染力一下子打开了我的心扉,也颠覆了我对科研人员曾经的刻板印象,照亮了我大步走向科研广袤天地的方向。”

 

何昱萱


沐光里拔节成长


路在一步步行走里拓宽,项目在一次次参与里“变大”。


大二暑假,何昱萱第一次有机会参与科研实践。在物理科学学院教授高琛指导的“同步辐射实验技术及数据预处理方法”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项目中,他来到玉泉路校区旁边的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正负电子对撞机同步辐射线站进行三维倒空间扫描实验,并通过Matlab编程制作了一个数据处理小程序。


数据处理小程序(部分)

在与大科学装置的“近身触电”中,第一次感受到国之重器所带来的震撼:“上世纪八十年代建造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如一位老友,陪伴了几十年来中国科技实力的坚实步履和突飞猛进,见证了不知多少老一辈科学家的青春和汗水,那时他们中的好多人也许正和我如今这般年纪,现在,我也将从这里开启我的科研之路。”


抓住机遇,主动出击。何昱萱了解到学长学姐口中相传声名赫赫的中科院物理所N04组,便主动联系了课题组老师杨海涛,勇敢表达了自己参观实验室的愿望。


“未曾谋面的杨老师竟然亲自带我参观了课题组的每个实验室,向我详细介绍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后来实验中,组里的师兄师姐教我如何称量样品,如何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他们都是我拔节成长的引路人,那些友善和真诚深深感染着我。”


步入大四,昱萱继续抓住机遇,参与到课题组的“二维材料的制备和物性表征”项目,暑热和蝉鸣相伴的大量阅读里,何昱萱了解到具有笼目(Kagome)结构的新型超导材料AV3Sb5(A = K, Rb, Cs)


“这一体系存在配对密度波、电子向列相、手性电荷序等丰富的物理现象,因此为研究超导、拓扑、时间反演对称性破缺以及关联电子态等方面提供了全新平台。”


想到这些,何昱萱立刻动手开工。


整个夏天,他把自己泡在实验室,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等多种仪器设备完成了“笼目超导体”的制备、表征、测量,并尝试利用化学掺杂的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调控。“我做到了。”


何昱萱使用氩气气氛手套箱进行称样


何昱萱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样品


科幻世界照进现实


“智子”“水滴”“二向箔”,初中时,《三体》宇宙“闯入”了何昱萱的世界,书中那些物理语汇虽然似懂非懂,却不妨碍令他深深震撼和着迷。


“可控核聚变、量子纠缠,那些当时看起来遥不可及的科幻想象,近些年也随着人类科学家的努力逐渐走进现实,这些突破的背后都离不开物理。”何昱萱一步步感受到物理作为理科大厦基石的厚重,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任何科技领域亮眼成果的背后,都离不开物理宇宙的运转。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小说时时刻刻在提醒读者,浩瀚宇宙中,人类太过渺小,何昱萱希望和小说中的人物一样,能够“紧握物理学这把钥匙”,更好地了解自然、了解世界


何昱

“难以置信,科幻小说里描绘的通力合作的科研战队,几年后竟成了我身边的师生团队。”直博国科大的何昱萱,现在成为了中科院院士、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物理所纳米物理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高鸿钧团队中的一员。这支团队虽然规模不大,却是全球最被关注的几支向拓扑量子计算发起挑战的团队之一。


2018年,高鸿钧团队在铁基超导材料中观测到一种神奇粒子——马约拉纳准粒子。这种粒子符合实现拓扑量子计算的要求,如果科学家能够编织它,就有可能实现拓扑量子计算。这项成果发表于Science,很快引起国际同行关注。


2020年,团队利用自己设计组装的国际顶尖水平的极低温强磁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铁基超导材料中观测到马约拉纳准粒子的电导平台,进一步证明了马约拉纳准粒子的存在。


2022年,他们又在铁基超导体中实现了大面积、高度有序和可调控的马约拉纳准粒子格点阵列,为实现拓扑量子计算提供了重要的高质量研究平台。


成绩单璀璨亮眼,但面对未来,何昱萱知道团队肩头的压力很大:“从老师们的介绍中,我们很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物理基础研究整体实力仍比较薄弱,基于马约拉纳准粒子的拓扑量子计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需要面向国家需求做出更艰苦的努力。”


新材料、量子信息属于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蕴含发展潜力。潜力也是动力,“在此领域基础研究的突破有利于我国在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团队还有一个又一个更远的目标,向拓扑量子计算的进步不断翻越。


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一代代国科大人以刻苦学习本领、大胆创新创造的奋进之姿,肩负起推动国家进步的历史责任,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何昱萱本科毕业留念

 


走进国科大

圆你科学梦

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教融合办学实践: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化科教融合,培养未来科技领军人才

乔怿凌,1/21!

国科大“芯”青年:我用真“芯”换此生

国科大追梦少年,帅!

在国科大,做“顶天立地”研究!

这6位本科生,获评“年度榜样”

阳光正好,与国科大来一场青春约会!


李卓霖,怀揣科学梦,未来无限可能!

国科大举行2023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告别国科大,我想对您说......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

观微之光,可明远方

出品/融媒体编辑部

文字/脱畅

图片/受访者提供

美编/何邦彦 陆紫琪

责编/马茜茜

分享+1

点赞+1

在看+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