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5天,这位国科大留学生的命运齿轮就此转动

陈文焕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3-09-17
编者按

每年六七月份,是专属于夏天的毕业季。今年已是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简称“青藏高原所”)的首位博士留学生丹巴路·巴拉布·卡特尔(Dambaru Ballab Kattel)拿到毕业证书的第11年。回忆起第一次坐上出国的航班,从加德满都辗转来到北京,他感叹:“飞越高山是多么令人兴奋的时刻。”


走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校园,不时能看到不同肤色的面孔。他们来自巴基斯坦、尼泊尔、古巴、丹麦、德国……在国科大深造的国际学生成百上千。


10年前,当卡特尔顺利通过答辩时,他是青藏高原所培养的第一位博士留学生。现在,他是青藏高原所外籍副教授、水文气象学专家。


在他脑海中,关于博士生活的关键词是:热情、刻苦与快乐。


卡特尔


45天改变一生




如果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卡特尔并不会来到中国,也就没有了后面的故事。


2009年,正在尼泊尔国家科学技术院工作的卡特尔来到北京做访问学者,短短45天,他被这里深深吸引了。


在和教授讨论后,他决定向当时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科大前身)提交博士申请。后来,他幸运地被录取了,师从国科大博士生导师、青藏高原所研究员姚檀栋院士。


乘着飞机,从加德满都到拉萨、成都,最后降落在北京。他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激动人心的时刻。”卡特尔确信,在这里开始他的博士生涯,是他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转折点。


但是,语言难关是他来到北京后面临的一大挑战。不像现在随手可以拿出翻译神器,那时微信还未出现,手机也还是卡特尔读到硕士才拥有的新物件。一次,他和同学一起去超市买电熨斗,但是他们不会说,就画了个弧线,比划一通后大家都在笑。“这就是我们当时的情景,但非常有趣和快乐。”他住在玉泉路校区的留学生公寓,开始了为期4个月的语言课程学习。


卡特尔在亚拉雪山上



卡特尔始终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地区的影响。青藏高原的冰雪储量仅次于地球南北极,孕育了亚洲多条大江大河。卡特尔的研究兴趣是青藏高原水文气候变化的过程和机制,“这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意味着需要在海拔高达5000米的高山地区工作。”2010年,他进行了第一次冰川考察。由于天气条件不好,考察工作并不成功,只好推迟。


但时间不等人。


卡特尔需要的冰川数据至少要持续三四年时间,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情急之下,他和导师讨论后把毕业论文的方向换成了水文气象学。


博士学位论文中,他利用喜马拉雅山南北两坡95个气象站的地表气温资料,揭示了气温随海拔变化的季节变化规律。在博士答辩前夕,他的论文被期刊接收了。“作为一个学生,这是最幸福的时刻!”答辩结束后的一周,他飞往德国,在德累斯顿工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的研究工作;一年后,他前往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COMSATS大学担任外籍教授。


保护青藏高原





卡特尔做科研的初衷很明确:“我爱大自然,它吸引着我去了解它。”


在他家旁边,阿伦山谷(Arun Valley)附近的森林地区,是数百种动物的家园。年少的卡特尔向北望去,可以看到属于喜马拉雅山脉的马卡鲁峰,这是世界第五高峰。清晨,卡特尔能听到林间鸟儿的歌声,日出日落,云雾再一次覆盖了河谷,像一层蓬松柔软的棉被。不到半个时辰,云层从村庄底部飘然而上,一眨眼的工夫便弥漫在整个村庄。


然而,由于全球变暖,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正受到威胁。冰川融化持续破坏着生物栖息地,也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直接影响。


2009年,姚檀栋院士等科学家正式启动“第三极环境(TPE)”国际计划,搭建起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平台。该计划旨在吸引相关研究机构和学术人才以“水-冰-气-生态-人”相互作用为主题,共同揭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过程和机制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影响与反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016年,在中国科学院国际交流计划(PIFI)的支持下,卡特尔重返青藏高原所,深度参与TPE计划。2021年,在“国际青年英才对话论坛”上,卡特尔作为一名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年轻气候科学家发言,他提到,青藏高原的高山系统不仅影响亚洲或北半球,而且关乎整个世界,关系数十亿人的生计。因而,世界必须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卡特尔参加2011年中尼联合考察


科学家要延迟满足




在希望吸引志同道合的青年人加入科研的同时,卡特尔给学生的建议是,如果你想要快速获益,就不要成为一名科学家。


他告诉学生,成为一名科学家要花很多时间。“如果你有一个目标,那么你需要朝着笔直的方向走,而非分散着走。”卡特尔说。


卡特尔


读博时,卡特尔有时晚上只睡四五个小时,周末也没有松懈。他每天都要了解领域内的最新进展。他坦陈,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而卡特尔享受其中。“每个人都有一个目标,你作出一些贡献,然后从中得到满足。作为一名科学家,你最终可以收获快乐。”在科研之外,他还接受了尼泊尔广播电视节目的采访,写了科普文章。“我想让他们感兴趣,生命是怎么在这个地球上起源的。”他试图唤醒人珍贵的好奇心。更进一步,他想让更多人加入保护青藏高原、保护生态环境的科研平台。

他希望,利用自己的专业为全球环境作出贡献,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气候系统的重要性。不止一次,他呼吁全世界在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更多的国际合作,而TPE计划正是为对青藏高原感兴趣的全球青年科学家提供的高质量平台。



本文原载于《国科大》杂志2023年第三期

原标题《卡特尔博士:中国是年轻一代的好平台》

点击下方或文末“阅读原文”

在线阅读《国科大》杂志电子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国科大》杂志

飞出阿拉善的国科大博士生,登上Cell面孔

他说:来到国科大,“入股不亏”

声声不息,“这里是我们的大家庭”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

观微之光,可明远方

文字/陈文焕

图片/刘冰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成员)

部分由受访者提供

美编/何邦彦

责编/马茜茜

点击关注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