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科大“五月的鲜花”,绽放!

关注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4-06-04


5月11日晚

中国科学院大学

“五月的鲜花”文艺汇演

在雁栖湖校区礼堂举办


21支院系队伍

通过剧目、舞蹈

器乐演奏、朗诵等形式

用才情和热情

响应历史号召,传承五四精神


灯光璀璨,音乐悠扬

剧目精彩,朗诵激昂

目不暇接,心潮澎湃

本期,跟国晓薇共睹风采




剧目、歌舞《红船启航颂祖国》

数学科学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穿越时空,“重返”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光辉起点——南湖红船。歌声飞扬,舞姿蹁跹,一曲对祖国的赞歌,重温伟大时刻。


剧目、舞蹈《活着》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彼时家国遇危,神州蒙尘。生死存亡关键时刻,国人不断思考着个人、民族、国家要怎样“活着”。无数爱国青年做出了不同却又同样伟大的选择。他们用行动,诠释了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


剧目《择一事而终一生》

生命科学学院


从北京到云南,从俄语到植物学,她32岁半路入门,61岁率队进入独龙江考察,90岁仍坚守岗位。有人说:作为植物学家,她却有老虎般的胆识。所有事情坚持到最后,所有“硬骨头”都要拿下,这就是植物学家李恒的传奇人生。


剧目《初心之源:南陈北李 建党启航》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节目通过当代国科大青年与陈独秀、李大钊两位先辈的“并行独白”,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伟大成就,展望新时代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


器乐演奏《苏北调变奏曲》

本科部


1952年,作曲家张梧考察苏北民风后心潮澎湃,创作出中国第一首单簧管乐曲《苏北调变奏曲》。该曲节奏从舒缓温暖,到闲适安然,再到热烈活泼,不断诉说着苏北的风土与人情。


剧目《深海长征》

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 光电学院


在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黄旭华青年时期,祖国需要之际,他放下个人情感,孤身前往北京开展保密研究。30年未归的家,无数次的试验,不懈的坚持和努力......这些无不展现着黄旭华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


剧目《赤水流觞》

未来技术学院


三位当代国科大青年“穿越”历史的长河,他们在一个个关键的历史时刻体悟人性光辉,从最初的漠然到最终的勇于担当,收获精神成长。这趟心灵之旅,映射着生命的价值与和平时代的来之不易。


剧目《被捕之后》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航空宇航学院


瞿秋白的传奇一生,“刻”进了百年党史和知识分子心史。“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被捕之后,在生命的尽头,他唱起了《国际歌》,微笑着走向刑场。双手后置于背,目光平视于前,嘴角带着一丝从容的微笑,这是他留给世界最后的形象。


剧目《“芯”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龙芯之母”黄令仪,是我国微电子领域元老级专家。1989年,她受邀参加国际芯片展览会。偌大的会场上,却没有一家中国企业。她在日记中写道:“琳琅满目非国货,泪眼涟涟”。2001年,65岁的黄令仪加入龙芯研发团队,从“龙芯1号”到“龙芯3号”,一批国产高性能芯片应运而生。80多岁时,黄令仪仍奋战在科研一线,用一颗最纯粹的中国心打造出最硬核的“中国芯”。她曾说过,“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


剧目、舞蹈《寒夜萤火》

化学工程学院


1919年之中国,风雨飘摇,不乏血与火的洗礼。山河破碎,象牙塔内的书生也必然承受着命运的颠簸。是随波逐流去躲避?是不闻窗外择清高?还是在冰冷的黑夜里燃烧,成为炬火?人生各有各的困惑,可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同样走在追问答案的路上。一百多年前的那个五月,他们选择成为炬火,以真诚勇敢换取一个更理想的未来。所幸,尽管时间之海奔涌不息,但萤火刻下了他们最初的样子。


剧目、歌舞 《一墀月浸紫薇花》

人文学院


江苏苏州“明德学校”的一棵紫薇树下,矗立着一座墓碑,其上镌刻着几个引人注目的大字:永葆中国心。著名科学家吴健雄生于斯,长于斯,百年之后长眠于斯。紫薇花见证了她的成长,陪伴了她海外求学的艰辛岁月,也寄托了她对祖国、对故乡的思念。这里,孕育了一位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也安放着一个圣洁纯粹的灵魂。


朗诵《薪火》

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


我们从远古东方走来,经历了茹毛饮血、与狼共舞的时代,风霜雪雨、星际留痕;我们从山河破碎中走来,经历过更旗易帜、血雨腥风的年代,上下求索、正道沧桑;我们从新中国走来,经历了一穷二白、重整山河的豪迈,奋发图强、自力更生;我们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走来,神州遍地尽舜尧,中华一跃跨千年。


剧目《怀瑾佩瑜》

工程科学学院 心理学系


一只公文包,经历烈火而完好无损;一支玫瑰,代代传承而恒久芬芳。怀瑾佩瑜,相伴相生。西北戈壁见证了“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先生的沧桑岁月,中国科学院的讲台谱写了李佩先生的瑰丽诗篇,他们用一生诠释了科学家的责任与担当。


剧目《火炬》

资源与环境学院


该原创剧目演绎了在动荡不安的年代,文学教授杨惠瑛与两位学生骨干传承发扬革命先辈光荣精神,在革命中做出斗争、奉献和牺牲,最终迎来了历史转折的曙光……


剧目《星河长歌》

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


光年、星海,两个浪漫的名字,却谱写出载入中国音乐史的恢宏作品。文字和音符,讲诉着对黄河的情话,展现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也体现着炎黄子孙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他们相识于1936年《五月的鲜花》,而我们相聚于今日开满鲜花的五月。


合唱《国际歌》

物理科学学院 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外语系


《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昭示着团结与勇气、对压迫的反抗、对解放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


剧目、歌舞《深潜》

集成电路学院 现代农业科学学院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的强有力支柱。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国家的分量,在一个人心中能有多重?重到可以为之远离家乡、荒岛求索,深藏功名三十载;重到从一穷二白中“头拱地、脚朝天,也要把核潜艇搞出来”;重到年过九旬仍不甘退休,誓要再干好多年……他就是黄旭华先生,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


剧目《跨越时空的对话》

中丹学院 海洋学院 医学院


曾有人愿意成为照亮民族前路的点点星火,燃烧在胜利黎明的昏暗前夜;曾有人渴望发出启迪人民思想的声声呐喊,回荡在祖国觉醒的长征路上。先生的字句、学生的呼喊、先辈的鲜血,历经光阴,永不磨灭。


剧目《不朽的频率》

化学科学学院


从暗无天日的地下室到无人问津的旧仓库,一部电台如何承载国泰民安的美好期望;从战火纷飞的过去到安居乐业的现在,一段频率如何将漫长的历史紧紧相连。电波回荡九十载,让我们见证坚强的意志如何孤守;红旗飘扬三春秋,让我们携手传达胜利的喜讯。这不仅是一次跨时代的因缘际遇,更是无数先烈为之奋斗的执念所在。


剧目《不畏浮云遮望眼》

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


1948年,有这样一位先生,他坚定信念,穿透“人生的浮云”,留学归国,为我国雷达事业作出杰出贡献。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他的事迹,也在感召着新一代雷达人。


剧目《半条被子》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发生在湖南汝城县的“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节目围绕故事当事人徐解秀与三位女红军之间的佳话,演绎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她们相互扶持、共同奋斗的深厚情谊。



汇演现场

中国科学院党校

和国科大学生社团鸿雁舞蹈团

还分别带来

《我和我的祖国》《渔光曲》演出






鲜花盛开的季节

青春绽放的时光

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见证着澎湃的力量


忆往昔,仁人志士不畏艰险,披荆斩棘

看今朝,科苑青年投身科学,勇往直前


国有疑难可问谁?
强国一代有我在!


获批!这项国家标准,国科大牵头编制!

重要突破!中国学者首次复现!

30天,无限可能!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

观微之光,可明远方

出品/国科大融媒体编辑部

整理/卢雨峰 李旭洋 国晓薇

图片/王锦鸿 陈虎 魏子继 李俊泽 张京科

制图/国晓薇

美编/何邦彦

责编/侯新雨 马茜

点击关注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