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检答网集萃—54】交通事故受伤后何时可以做伤残鉴定

根据基层院检察官的建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建设运行的检答网,自2018年10月“上线”以来,以其内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解答及时权威而深受各地检察人员青睐。作为提供法律政策运用、业务咨询、答疑服务的信息共享平台,检答网而今已成为检察人员探讨业务、提升素养的园地和良师益友。“检答网集萃”第五十四期,敬请关注。


交通事故受伤后

何时可以做伤残鉴定 


咨询类别:技术信息


咨询人: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检察院 李静


咨询内容:在交通事故案件中,很多当事人对伤残评定的时间往往把握不准,导致一些伤残鉴定结论在诉讼中无法得到法院支持,请问交通事故受伤后什么时间可以做伤残鉴定?


个人意见(理由和依据):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的,在治疗终结后,应当由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的等级。故伤残鉴定应待治疗终结,通常是出院后三个月,若伤情稳定可以提前根据医疗机构的建议向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

  

解答专家赵欢欢:一是《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4.2规定,鉴定时机应在原发性损伤及其与之确定有关联的并发症治疗终结或者临床治疗效果稳定后进行鉴定。

  

二是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行政装备管理局组织编写的《〈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试用指南》中关于鉴定时机的总体要求是:原发性损伤及其与之确有关联的并发症已经符合临床一般医疗原则的治疗与必要的康复,症状已经消失或者稳定,体征达到相对固定,经评估其组织器官结构破坏或功能障碍符合难以继续恢复的情形。治疗及康复期原则上不超过2年。

  

在判定是否符合鉴定时机时,应以临床治愈或者好转标准作为是否符合医疗终结的判断依据。以下为几种常见损伤的临床治愈和/或好转标准。

  

(1)体表损伤的治愈标准:创口愈合,缝线拆除,局部肿胀及皮下血肿消退,症状基本消失,无感染。

  

(2)头颅损伤的治愈好转标准:局部肿胀消退,伴随的皮肤损伤已经愈合,无感染;合并骨折的碎骨片去除或局部已经整复;出血吸收;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好转或消失,遗留后遗症的趋于稳定。

  

(3)眼、耳、口腔损伤治愈好转标准:局部肿胀和出血消失,刺激症状好转或消失,视、听及其他相应功能得到有效恢复或趋于稳定。

  

(4)骨折的治愈标准:骨折复位良好,骨折线消失,基本达到骨性愈合,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局部症状消失。骨折的好转标准:骨折线消失或者不再出现动态变化,功能部分恢复,症状和体征趋于稳定。

  

(5)血、气胸及肺挫伤的治愈好转标准:局部出血消失,胸部症状好转或消失,X线或CT等检查显示胸腔无异常影像或趋于稳定。

  

(6)腹腔、盆部器官损伤的治愈好转标准:局部症状好转或消失,部分难以恢复的后遗症趋于稳定。

  

(7)脊髓损伤的治愈好转标准:相关肢体功能恢复或症状、体征趋于稳定。

  

(8)肌腱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的治愈好转标准:肢体功能恢复或症状、体征趋于稳定。

  

(9)肢体离断的治愈好转标准:损伤痊愈,残肢功能趋于稳定。

  

应根据个案情况判定是否符合鉴定时机的要求,自满足医疗终结起,直至作出终审判决之前,均可以进行致残程度等级的鉴定。对于个别难以达到医疗终结标准者,可视具体情况在伤情基本稳定时实施鉴定。



往期回顾




【检答网集萃—53】依据特别法食品安全法作出最低罚款数额的行政处罚决定,是否适用一般法行政处罚法降低罚款数额


【检答网集萃—52】盆腔积血是否可以适用《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第5.7.4 h)条款


【检答网集萃—51】检察机关作出存疑不诉前,公安机关对赔偿请求人行政拘留的,行政拘留期间应当计算在赔偿范围内吗


【检答网集萃—50】对于犯罪情节轻微的危险驾驶案件,已经作出相对不起诉,公安机关是否能对其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


【检答网集萃—49】审计报告是否等同于司法会计鉴定?


【检答网集萃—48】行政非诉执行案件的执行期限如何计算


【检答网集萃—47】裁定不予执行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是否还具有法律效力


【检答网集萃—46】在办理案件中如何把握“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情形


【检答网集萃—45】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不同意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的,能否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


【检答网集萃—44】买卖身份证件罪中的“买卖”是否包含居间介绍行为


【检答网集萃—43】案件已经移送至法院,律师能否申请在检察机关阅卷


【检答网集萃—42】非公益林被盗伐、滥伐,可否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检答网集萃—41】如果法院对当事人起诉行政机关既不受理也不答复,检察机关是否可以监督


【检答网集萃—40】“上级院转来已作出处理决定的申诉如何处理”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39】关于追诉时效的两个问题


【检答网集萃—38】“对于食药品领域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的行为能否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37】“遗落之诉”如何启动监督程序


【检答网集萃—36】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案件拟作相对不起诉是否需要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


【检答网集萃—35】对于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案件作为证据使用的作案工具如何处理


【检答网集萃—34】留置人员立案后如何采取强制措施


【检答网集萃—33】公安侦查阶段执行取保或监视居住已获人大许可,检察环节是否还需重报?


【检答网集萃—32】销售伪劣产品的犯罪数额问题


【检答网集萃—31】容留、介绍卖淫罪的入罪标准


【检答网集萃—30】检察长作为独任检察官或主办检察官办案的几个问题


【检答网集萃—29】敲诈勒索罪中老年被害人年龄如何界定


【检答网集萃—28】冷藏贮存服务提供者没有履行监管义务是否可以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检答网集萃—27】强迫交易罪中“威胁”如何理解?


【检答网集萃—26】被揭发人已死亡,能否构成立功?


【检答网集萃—25】判决宣告后又犯同种新罪的并罚


【检答网集萃—24】“国(境)外抓获犯罪嫌疑人有关程序性问题”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23】缓刑期间异地再犯罪,谁来管辖?


【检答网集萃—22】“持凶器随意殴打他人”中的“凶器”如何界定?


【检答网集萃—21】“在未中止诉讼或决定延期情况下案件超期审理,检察机关能否监督”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20】特别程序的生效裁定的监督方法


【检答网集萃—19】被害人拒绝做伤情鉴定怎么办


【检答网集萃—18】如何审查申请人在申请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时提交的单方委托鉴定意见


【检答网集萃—17】“毒品互易后自行吸食行为性质的认定”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16】被强制医疗人在治疗期间发生的由律师代理的民事法律行为该如何定性,由谁负责


【检答网集萃—15】对取保候审的审查起诉案件流程监控怎样把握


【检答网集萃—14】“关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问题”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13】“套取公款的去向是否影响贪污数额的认定”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12】“拆迁公司负责人能否成为贪污罪、挪用公款罪的主体”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11】罪犯是否可以主动选择减刑或假释


【检答网集萃—10】法律援助律师阅卷是否需提交犯罪嫌疑人同意接受援助的意见


【检答网集萃—9】随机分案轮案规则与不在位补偿关系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8】“入户抢劫”中的“户”怎么认定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7】关于徇私与枉法的关系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6】关于诉讼规则的日期问题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5】沥青能否对照危险废物名录直接认定为危险废物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4】“乘客抢夺行驶中公交车方向盘”怎么定罪量刑?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3】“如何理解强制猥亵罪中的‘强制’”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2】“羁押时间超过判处刑罚时间相关问题”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1】“抢夺方向盘是否一律入罪”等三问三答



来源:检察日报

编辑:赵楚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