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去哪儿了?

新华网 2021-06-02

近日,#教育部关注幼儿园大班幼儿流失#的话题在微博上引起了关注,关于大班的孩子要不要提前学习小学课程、上不上幼小衔接班的话题再一次引起广泛社会关注。



1


大班的孩子去哪儿了



每年六、七月份,有不少上幼儿园的孩子在中班结束时都提前“毕业”,进入各种培训机构开始为期一年的“幼小衔接”培训,许多幼儿园都会出现生源流失的情况,幼儿园也会因此提前统计,合并班型进行上课。


许多刚上中班的孩子家长已经开始考虑孩子的幼小衔接问题,针对性选择课程比如拼音、数学、英语等等,许多家长认为,目前很多孩子一年级学习进度跟不上,如果不提前学习,可能就会让自己的孩子落在起跑线上。


王女士的儿子曾参加过一年的幼小衔接班培训,在她看来,提前学对孩子知识和信心上有一定帮助,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有所提高。


小学一年级老师也会根据班级总体进度调整教学节奏。“每一节课后老师也会有个小测试,比如上一次全班整体的作业完成情况是什么样的,如果一段时间下来发现教学内容学生可能早就都会了,或只有个别学生不会的,老师就会根据总体进度去调整。”曾经从事过一年级教学的北京中关村某小学郑老师表示。


2


快乐教育or超前学习?

家长焦虑如何破?



五岁半的玥玥8月份就要上幼儿园大班,玥玥妈也在不断纠结上与不上。她所在的班级中有35个孩子,已经明确上幼小衔接班的共有12人,更多的家长是像玥玥妈一样摇摆不定。“我也在家周围开始关注这样的机构,总担心自己的孩子跟不上。”



目前市面上教育机构幼小衔接班大多分为上下两学期,从汉语拼音、英文字母到单双数、相邻数、奇偶数、加减法等基础数学内容学起,这些学习内容基本上已经接近小学一年级的课程。


网络上甚至流传着一份“幼升小普娃牛娃配置表”,将处于“幼升小”阶段的孩子依据掌握的语文、数学等方面的知识多少划分为“普娃”“牛娃”“超牛娃”


“周围很多家长都说,不上幼小衔接,孩子到了小学跟不上。”越来越多的“过来人”的感受,让主张快乐教育的玥玥妈坐立不安。


3


幼小衔接到底如何“衔接”?
要不要做?怎么做?


一面是轻松快乐教育,一面是担心输在起跑线上,冰火两重天的两难选择让家长更加焦躁不安。


近日针对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指出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改变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超标教学、超前学习的状况,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不少网友对此拍手叫好,认为幼儿园就该有幼儿园的样子,但也有网友表达了他们的忧虑,担心不学拼音、数学等小学知识的孩子会输在基础教育的起跑线上。



过早地学习是否会带来其他方面的问题呢?根据2020年发布的《中国眼健康白皮书》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户外锻炼不达标、学习负担过重以及睡眠不足等是主要原因。


那么幼小衔接到底如何“衔接”?需不需要做?怎么做呢?



对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辉认为,为了让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两个不同的阶段能够顺利地过渡,幼小衔接应该是双向衔接,主要是儿童成长自身,幼儿园与小学一年级课程内容以及教师、家长三个方面的衔接。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了一个‘三年级现象’,就是在玩游戏的这些孩子进入到一年级的时候,可能知识上的了解比学过知识的孩子要少,短期内那些学知识的孩子考试分数更高,但是由于过早地学知识,没有让他的潜能充分发展起来,后来的学习能力、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意愿,可能都会出现分化。那么三年级以后,反而是那些幼儿园阶段玩游戏的孩子,超过了幼儿阶段学知识的孩子。”储朝晖说。


对此,储朝辉建议家长应该从孩子的整体发展去考虑,关注培养孩子对问题的兴趣度及学习的动力,小学、幼儿园教学要采取应对策略,学校要从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主动学习入手,充分发展孩子通过游戏探索知识的优势潜能。此外应通过多部门的整顿,规范培训机构的行为,避免在幼儿园阶段过早地给6岁之前的孩子知识教学,让孩子在身心和心理上做到真正的“幼小衔接”。


 更多新闻 


她随手点了个“赞”,竟损失了近30万!


15岁女孩深夜被绑,突然传来一声吼


落款:东风快递员


监制:朱永磊 邱小敏

策划:李由

记者:关心 刘厦 朱津明 秦来玲

剪辑:刘厦 陈杰

配音:冯粒

实习生:王艺婷 姜润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