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程晓农 | 四十年的材料情怀和园丁之路【“一个人的四十年”专栏之四十九】

程晓农 探索与争鸣杂志 2019-10-22

◆ ◆ ◆ ◆

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 ◆ ◆ ◆


 四十年的材料情怀和园丁之路

     程晓农 |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教授

本文系《探索与争鸣》公众号“一个人的40年”专栏专稿

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者按】时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探索与争鸣》微信公众号于2018年初,开辟“一个人的40年”专栏,揭示改革开放40年来一代学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心路历程,描绘气象万千的当代中国,对过去中国以总结、对当下中国以启示、对未来中国以期冀。专栏推出以来取得良好反响,不少学界人士应征投稿,本专栏将陆续推出以飨读者。本期推出程晓农教授回忆改革开放40年来求学治学的文章。


程晓农教授


记得有人说,“美满的人生是在于使理想与现实二者切实吻合”,已经步入花甲之年的我,从当年工厂的一名小学徒无意中接触到第一块钢铁,到后来投身于金属材料领域,教学科研四十年。不能不感叹,是改革开放的春风,扬起了我理想的风帆,使我的人生与本世纪的学科前沿—材料科学研究与教育结缘。


改革叩开求学路


1976年6月,刚满18岁的我有幸被招工到县办工厂,在热处理车间当了一名学徒工。那时,我整天穿梭在500℃到1000℃的各种炉子之间劳动,看到一块块钢铁,有的经过加热、冷却后,会变得坚硬无比;而有的加热冷却后,却会变形甚至开裂报废。师傅告诉我,“这都是因为在热处理过程中金属内部组织变化造成的,里边的学问可大了!”我睁着懵懂的眼睛,望着那丝丝冒烟的铁块,深感其中奥妙无穷,这“学问”是怎么回事呢?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当年10月21日,各大媒体公告了这一喜讯。我听到后,兴奋无比,觉得钢铁材料就是我要探索的学问,我一定要争取读书深造。那时,白天在车间“大干四季度”,晚上在宿舍奋战学习,为了不影响同舍伙伴休息,用羽毛球纸筒自制了筒灯悬挂床头,天天挑灯夜战到深夜;简陋的宿舍没有桌子,只能在1.2米宽的床上,将一块小木板架在膝盖上看书做题;天冷后就将棉被裹在腿上,常因疲惫不堪,看着看着就睡着了,钢笔掉落在被子上,自然地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像花瓣和树叶一样的墨迹,惹得同宿舍的伙伴们都笑我,“学傻了!”


1978年2月的一天上午,工厂传达室师傅送来了一封信,拿到手打开,是镇江农业机械学院录取通知书,啊,就是我选择的专业——金属材料热处理,我高兴地笑出了声。


     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准考证


师言师行铸初心


1978年2月28日,我踏上了镇江农业机械学院(现江苏大学)这片热土,成为了金属材料热处理专业的一名本科生,我的材料科学梦想之船开始启程。


那时,正值拨乱反正之初,国家各项事业刚开始复苏。校园内一片热气腾腾,老师们白天拿着工工整整的手写讲义和自制教具在三尺讲台上激情飞扬的讲解着各种科学原理,晚上时常和学生并肩坐在课桌旁辅导,帮助同学巩固理解;在教学之余,老师们还时常讲述他们艰难的成长经历、执着的精神追求和纯真的人生感悟,我们听着、看着、想着,一个信念已悄悄地扎根在了心中:一定要加倍珍惜,认真学习,打牢基础,练好本领,回报社会。当时的我就像一株久旱的禾苗,迫切地吸吮着知识的雨露和养分。第一年学习《高等数学》,除了预习、听课、整理笔记、完成作业外,我把400多页一本的苏联数学家吉米多维奇编写的《数学分析习题集》中的所有题都做完了。


记得临近暑假的期末考试前,天气已非常闷热,那时的教室没有电风扇,更没有空调,我仍每天晚上坐在自修教室复习,桌上放着书和笔记本,头埋着,眼盯着,脑想着,一手拿着钢笔,一手拿着芭蕉扇机械的摇着,以帮助散热和驱赶蚊子。那时,学校时常停电,但电能停,学习不能停!我拿出买的蜡烛点亮放在桌上,此时就不能再用扇子了,扇子一动,蜡烛的火苗就会晃动甚至熄灭,就这样额头上流着汗,腿上忍受着蚊虫的叮咬,每次都坚持到值班师傅来教室关门,最后一个走回宿舍。回到宿舍停电停水无法冲澡,只能摸黑上床,带着满身汗臭进入梦乡,第二天醒来,发现两条小腿已成了“红豆粽子”。


大学四年,因为品学兼优,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最后一年还被评为校“三好学生标兵”和江苏省“三好学生”,这可是对我大学四年最好的评价和奖赏。1982年1月,大学毕业,我被选拔留校,成为了一名金属材料热处理专业教师。


随着学习和工作的不断前行,始终觉得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匮乏,故于1984年和1989年在本校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学习期间导师不仅指导我科学制定每一个研究方案、精细制作每一个实验装置、认真分析每一个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通过每一件事情,教我如何做人、想事,如何待人、做事,为我一步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打下了坚实基础。


     1987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


我的硕士生导师周汝霖先生当时已是国际材料热处理和表面技术联合会冷却技术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他曾和我讲述,抗日战争刚胜利后,大学毕业不久的他作为一名年轻工程技术人员如何被当局委派接管一家日本人管理的企业,边学边干,把握每一个细节,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和产品质量;“文革”期间,在艰苦简陋的实验条件下又如何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淬火冷却介质,并冒着酷暑带着助手到南京汽车制造厂热处理车间进行工程现场试验,室外40℃ 高温,车间内温度更是高达60℃ 左右,一个试验周期就要连续几天,最终该成果荣获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我的博士生导师高良润先生,于1948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为了祖国的科技和教育事业,毅然回国,到当时的中央大学任教。从实验室布局,到仪器设备选型、购置、安装、调试,到实验项目的设计和安排,亲手创办了学校的金相实验室;并利用自身的知识积累和国内外资料编写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本《焊接学》教材,成为材料学科的权威教材。


两位恩师不仅培养了我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熟练的实验技能,而且还为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导我在工作中要始终不计名利,坚持初心。因此,我把老师的教诲铭记于心,四十年来,奋战在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科研的第一线,期间无论遇到多少挫折和困苦,始终甘之如饴,无怨无悔。1994年春节,我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晚直播,第一次听到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眼前仿佛浮现出恩师的慈颜,顿时热泪盈眶。


2017年看望百岁华诞的博士生导师高良润先生

和98岁高龄的硕士生导师周汝霖先生


工心匠能锻硕果


我所在的学科领域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他既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更具有现代工程应用的浓郁背景,从我接触这个领域以来,无论是车间的技术人员,还是两位导师和其他老师,他们都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并且有高超的工程技术能力,能将掌握的理论知识准确的应用于工程实践,从而解决一个又一个工程难题,实现技术的进步,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凡事专注坚持、勤奋踏实、精益求精,他们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上均展现了大国工匠精神,为我的人格定型确立了模板。


1983年春节后,我正式走上了讲台,给学生讲授《金属热处理原理》课程。当时,我是年纪最轻,资历最浅的小助教,心里忐忑不安;大年初四我就从老家赶回学校,在前一学期写好授课讲义的基础上,又认真琢磨思考,充分准备,第一次备课我做到了两个“一比八”,即一本教材配了八本参考书,一节课花了八节课的时间准备。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该学期末的学生评教时,我竟被学生选为该学期所有任课老师教学质量第一名。


1984年4月,我跟随两位中年教师指导八位学生的毕业设计,一起来到了武进齿轮厂开展两个多月的驻厂实验,同时对“齿坯锻造余热淬火”和“齿轮表面碳氮共渗”两课题研究攻关。我就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加紧学习锻炼,以提高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每天都带学生奋战在车间一线,为了取得完整的第一手实验数据,工人师傅和学生都轮班工作。我则日班加夜班连轴转,手上烫了泡起了茧,干的腰酸背痛,从不叫苦。由于掌握试验全过程的细节,并认真思考,所以我每次课题讨论都能准确分析问题并提出正确建议,有效推动了课题的进展。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并顺利毕业,课题也完成了,我感到收获满满。临别时,厂长对我的能力非常认可,竟对我说:“别在学校干了,才一名助教,到厂里来,干两年让你当副厂长”。


经过下厂实践和理论钻研,我们所取得的成果《45号钢小模数齿轮锻热淬火工艺及淬火机床》于1985年6月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并获授权,我也成了国家专利法实施(1985年)后的第一批专利发明人。从1988年负责承担第一个企业委托的项目起,我先后与上海宝钢、江苏南汽、银环钢管、鼎胜铝业等多家材料类企业进行产学合作,与工程一线结下了不解之缘,这让我更好地了解产业的工程技术需求,也更好地提升了我的工程技术能力。


至今,我除了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展开相应基础研究外,还负责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和江苏省工业攻关、重点研发、产学合作前瞻性研究等一批与重要工程技术相关的课题,接受企业委托的攻关项目20余项,作为技术成果支撑方和企业联合承担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6项,申请并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牵头组织了“江苏省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协同创新中心”。近十余年带领团队并和企业合作围绕超(超)临界火电、核电、高速轨道交道、高能动力电池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展开了重点研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为该领域相关技术打破国外封锁、促进技术进步做出了相应的贡献,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先后获得了中国机械工业和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近十项省部级奖励。改革开放,科技强国的大好环境,为我的理想航船鼓足了风帆。





科技成果获奖证书与奖牌


 传道授业做园丁


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工程师,如何做好我的本职工作是我时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作为教师,我要传承好前辈的优秀师德师风,担当起立德树人的神圣职责;在对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更注重他们的素质提升,在课堂讲解和课题研讨之余,和他们讲我的成长历程,讲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道理和事例,努力让我的感悟也成为他们的心得;利用假期带领研究生和本科生进行社会实践,到合作企业工程实习,在培养工程素质的同时,增强他们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在具体学习和工作中,对学生严格要求,培养他们严谨求实、专注勤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近年来,我和我的团队培养的学生有的获得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一、二等奖,有的获得了全国材料热处理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特、一等奖和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最佳创新创意大奖,还有的获得了学校“大学生科技之星”等等。先后有五名博士的学位论文获得了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8年所指导的学生获创新创意大奖


在科研上,既仰望天空,时刻关注本领域的国际前沿和国家发展战略,又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研究的方案论证和计划制定,设计好每一个实验,处理好每一个数据,写好每一篇论文,确保每一个成果的真实性和每一项技术的可靠性。经几代人的努力奋斗,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被列为江苏省优势学科,“金属材料工程”也成了国家特色专业和江苏省品牌专业,我也成长为学科、专业带头人和团队负责人,我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此时,我对自己提出了不忘初心的要求:“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


学习是永恒的主题,除了在书本中学,在实践中学,还利用机会、创造条件与同行交流学习,通过邀请专家、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广泛交流,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及时了解行业、企业的热点和需求,使自己不断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和思路。自己也不断总结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经验和体会与同行分享,同时利用自己的长期积累,在政府决策、企业咨询、学术团体工作中,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承担应尽的义务。



     2016年的学术获奖调查


经过长期的探索研究和实验,我和团队的同伴们在高素质工程型人才培养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的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成效,与企业共建的培养平台获首批“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并重的产学研紧密合作”被评为2012~2014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我个人被授予“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和“江苏省创新争先奖”。



     2011年获评“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


本人先后应邀在全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论坛”和“走向世界的中国工程教育论坛”上作关于工程型人才培养的专题报告;并受聘参加了中国工程院重要咨询项目《中国热处理与表层改性技术路线图》的编制,负责撰写了“热处理与表层改性专业人才”专门一章;教学成果“深度产教融合的材料类‘工程素质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评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和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3年参加《中国热处理与表层改性技术路线图》编写


     2016年中国工程教育论坛作报告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科技与教育,从温暖的春天,到火热的夏天,再到硕果累累的秋天,日新月异,夺目璀璨!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个人的理想,从发芽逢春,到幼苗沃土,再到成材报国,生命的航船破浪扬帆,不断驶向幸福的彼岸!

“一个人的四十年”专栏回顾

“80后”邓伟志:要想发财莫进来,热衷当官走别路——兼谈“邓氏三论”的来龙去脉【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一】

何怀宏 | “我不喜任何高调,更关注那些可能对人类造成重大危险的东西”【“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二】

桂诗春 | 大潮拍岸浪花飞——应用语言学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 【“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三】

王家范 | 忆天佑【“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四】

叶书宗 | 我为还布哈林以历史清白所做的工作【“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五】

周尚文 | 感受春天的气息——追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国际共运史研究【“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六】

兰云 | 如父、如师、如友,岁月悠悠忆元化先生【“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七】

何勤华 | 1978-1982年北大法律系求学记【“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八】

赵修义 | 亲历现代西方哲学研究的开放【“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九】

童世骏 | 记一次与“乌托邦终结”有关的多国之旅【“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十】

朱林兴 | 我所知道的莫干山会议【“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十一】

陈建华 | 魏斐德、周策纵、王靖宇、沟口雄三:漫漫求学路上,我与大师们的交集【“一个人的四十年”专栏之十二】

乐黛云 | 理想、热情与全民文化诉求:忆中国文化书院【“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十三】

刘东 | 中国只有“动手派”和“袖手派”——我编学术丛书的一点体会【“一个人的四十年”专栏之十四】

杨迎平 | 与施蛰存先生相遇【“一个人的四十年”专栏之十五】

张法 | 哈佛大学:人生遇感与学路变点【“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十六】

胡智锋 | 我职业生涯的几个“一”【“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十七】

郭齐勇 | 德业双修、言行相掩——忆萧萐父先生【“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十八】

张福贵 | 改革开放就是人的解放【“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十九】

赵旭东 | 费孝通思想研究:作为一种纪念的理由【“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二十】

鲁西奇 | 清水激浊,涵气在襟:追忆石泉先生【“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二十一】

郑克鲁 | 我与法国诗歌的姻缘【“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二十二】

周武 | 苍凉的黄昏——陈旭麓先生最后十年的学与思【纪念陈旭麓先生诞辰百年暨“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二十三】

高瑞泉 | 观念变迁的“史”与“思”(外一则)【纪念陈旭麓先生诞辰百年暨“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二十四】

杨国荣 | 四十年间人与事:我与诺齐克、普特南、罗蒂、刘述先等学者的交往【“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二十五】

季卫东 | 漫山红叶梦法治【“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二十六】

张立文 | 新世纪的和合学——2001年日记【“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二十七】

潘绥铭 | 在中国发现性革命:一个“自娱自乐”的社会学家自述【“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二十八】

陈宪 | 改革,沿着它自己的逻辑展开【“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二十九】

陶友之 |  调查要深入广泛,保密要守口如瓶 ——对上海“小三线”的调查【“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三十】

杨扬 | 钱谷融先生与“人学”理论四十年【“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三十一】

于洪君 | 从大联盟分崩离析到独立后浴火重生 ——我所亲见的苏联解体前后【“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三十二】

孙郁 | 瞭望到的星光——我的1980年代思想历程【“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三十三】

陈卫平 | 记忆之痕——站在2018年的回望【“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三十四】

吴晓明 | 冀望中国学术的自我主张【“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三十五】

朱立元 | 我为什么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研究?【“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三十六】

濮之珍 | 比翼双飞 ——我与孔阳【“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三十七】

张乐天 | 7年搜集50万封百姓书信,4000多本日记:好研究如何才能“立地顶天”【“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三十八】

沈国明 | 法治建设与思想解放同步【“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三十九】

徐勇 | 政治学:从殿堂到田野【“一个人的四十年”专栏之四十】

贺雪峰 | 中国学术呼唤野性的思维——我写《新乡土中国》的心路历程【“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四十一】

李昌平 | “一火车皮的论文,赶不上小岗村农民的红手印” ——2000年,我向总理说实话以后【“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四十二】

翟学伟 | 如何学术化地研究面子?——从本土研究反观现代学术的不足【“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四十三】

葛红兵 | 好老师,是学生的精神故乡——怀念我的导师许志英先生【“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四十四】

汪行福 | 温润之心,中道之思——忆恩师俞吾金先生【“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四十五】
于洪君 | 从放映员到共和国大使【“一个人的40年”专栏之四十六】


《探索与争鸣》人间体

联络员小探

xiaotanxiaosuo

转载 | 合作 | 咨询 | 建议

长按扫码加好友


END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探索与争鸣》

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联系电话:021-53060418

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

版权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