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党委书记、站长张大伟:深入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 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监测技术支撑

张大伟 环境保护 2024-04-04


杂志展示



【摘要】:2023年7月17—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深入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本文从责任意识、发展方向、痛点难点和保障措施四个方面,提出了以强化生态环境监测支撑美丽中国建设的方向路径。围绕“五个重大关系”,明确了监测发展的创新方向,分析了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痛点、堵点和难点,并建议推进监测网络高质量发展,补齐污染源监测短板,加强群众关心环境问题的监测支撑,强化智慧监测与数据赋能。最后从标准规范、技术研究、补齐短板和产学研用四个角度强化保障,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高质量发展;智慧监测;数据赋能;污染源监测







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振奋人心,全面总结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入分析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深刻阐述了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是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贯彻落实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就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而言,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2023年 18期


坚定信心,主动扛起生态环境保护主力军、先锋队、排头兵的政治责任





本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概括为“四个重大转变”,每个转变都凝聚着监测系统的汗水与荣光。


01
从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转变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建成了天地一体、陆海统筹、上下协同、数据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涵盖大气、土壤、地表水、地下水、海洋、生物等要素,实现了区县、主要流域干支流和重要江河湖泊全覆盖,并逐步向乡镇、农村和支流延伸,从大气污染物监测向碳排放等减污降碳协同监测过渡,从水环境监测向水生态环境监测过渡,建立了多尺度的综合立体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全面支撑生态环境系统治理。


02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转变


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完成了国家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由“考核谁、谁监测”转变为“谁考核、谁监测”,支撑全国城市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考核排名,倒逼地方各级政府切实加大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力度。同时,国家环境质量实时自动监测能力大幅增强,组建了全国颗粒物组分和光化学监测网络,建立了世界一流的国家空气质量预报体系,空气污染过程预报和来源解析实现业务化运行,拓展工业园区自动监控试点,对环境质量异常变化“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从现状监测评价向预测预警跨越提升。


03
从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转变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按照《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等国际公约履约要求,开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监测,积极探索汞、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和氢氟碳化物(HFCs)监测研究,支撑我国展现大国责任担当。广泛参与中俄跨国界河流水质联合监测、中哈跨国界河流水质联合监测、东亚酸沉降监测网、中日韩沙尘暴监测和预警等国际合作,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中国力量。围绕“双碳”目标,积极推进碳监测评估试点,主动服务国家谈判与绿色低碳转型战略。


04
从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转变


为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测对污染攻坚的支撑效能,全国生态环境监测在指标上由理化指标为主,逐步向生态指标拓展,同时推进了减污与降碳、颗粒物与臭氧协同监测,强化了污染溯源。为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环境监测改革的决策落实到位,完成了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实现了“谁考核、谁监测”,国家网监测数据“真准全”得到有力保障,环境空气与地表水环境监测数据有效率均达97%以上,数据公信力及支撑效能显著增强,与公众感受基本一致,得到了社会认可。


2023年 18期


明确目标,以党中央战略部署校准监测创新发展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这也为新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01
着眼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加强生态环境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分析


正确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在五个重大关系中居于管总和引领地位。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要加强对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内在规律的研究,从国家宏观治理层面,找准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切入点,以严格排污许可、淘汰落后产能和优化交通、用能、产业结构为重点,依托财政税收、金融价格、生态奖补等政策工具,引导高质量发展。


要加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形势分析,说清环境与经济耦合响应关系,评估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程度,把握好生态环境政策措施的力度与时机。打通环境质量目标管理、“三线一单”分区管控与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以及环境与经济政策之间的衔接,将经济活动与开发强度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载的范围内。


02
着眼处理好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加强多污染物和区域协同监测‍‍


生态环境监测必须坚持和贯彻系统整体观。监测网络应在涵盖大气、地表水、土壤、海洋、声、辐射、生态以及固定源、移动源等领域的基础上,重点拓展碳、地下水、水生态及农业面源、排污口等,把打通地上和地下、岸上和水里、陆地和海洋、城市和农村、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五个打通”要求落到实处。同时要破除惯性思维,加快从“数量规模型监测”向“质量效能型监测”跨越,点位布设要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需求,在实现多个目标中寻求切入点、发力点和平衡点,探索一站多能、央地融合、“三水”统筹,实现规模、质量、效益协调统一。探索颗粒物污染传输影响量化评估与地表水生态流量模拟评估,为生态补偿、联防联控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生态环境监测还应强化精准、智慧、融合支撑能力,加强污染溯源监测多元手段融合应用,强化对环境质量、生态质量、污染源等多源监测数据的关联分析,精准研判污染成因,精确锁定污染源头,主动发现违法排污线索,强化对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排污许可、排污口管理、监督执法等污染控制制度的支撑效能,满足问题、时间、区位、对象和措施“五个精准”需要,支撑污染防治向精准、科学、依法持续升级。


03
着眼处理好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加强生态质量监督监测‍‍


在“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新生态保护修复体制下,生态环境部门应履行“监测、评估、监督、问责”职责,优化生态监督监测支撑体系,融合高精度、全方位、短周期卫星遥感监测和多类型、多层次、多指标生态地面监测,完善生态质量评价指标,客观反映全国生态质量、人类活动干扰、生态保护修复成效,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提供技术支持,推动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提升。要落实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综合评估美丽中国建设成效,客观展示美丽中国建设成果,聚焦生态环境良好、人居环境健康、绿色低碳循环等方面,研究构建美丽中国监测评价体系,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要落实区域生态质量评价办法,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评价单元,聚焦生态格局、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和生态胁迫,科学开展生态质量状况评价;建设以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为中心,监测样地/样带为组成的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加强生态质量监测技术研究,会同相关地方开展试点,推动全国生态质量监测能力共同提升。


04
着眼处理好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加强监测支撑的正向激励作用


环境质量目标管理和考核排名是落实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外部约束的重要手段,通过正面引导、监督管理,推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履行好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职责,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但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既离不开强有力的外部约束,也要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要让地方政府、排污企业及公众清楚地认识到“我治理、我受益”的理念,政策措施引导也要从负面约束为主向正向激励为主转变,最终实现从“要我治”到“我要治”的跃升。


加强对地方生态环境部门、排污单位、第三方检测(运维)机构等各类生态环境保护主体的政策法规宣贯,提升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责任意识。鼓励政府和企业创新生态环境综合管理模式,打造先进标杆,并与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以及重污染天气管控绩效分级和阶梯电价等措施衔接,通过优惠政策激励政府和企业争当正面典型,发挥“头雁”作用。以强化政府主导为关键,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为根本,推动社会组织和公众全面参与,形成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监测“新格局”,实现全民共享监测成果、全民参与环境监督,让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各责任主体的自觉行动。


05
着眼处理好“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加强碳监测评估


围绕“双碳”战略,按照核算为主、监测为辅、国际等效、适度超前的原则,系统谋划覆盖点源、城市、区域等不同尺度的碳监测评估业务,并逐步纳入常规监测体系统筹实施。目前,通过碳监测评估试点,已摸索出了“测什么、在哪测、怎么测”的技术链条。下一步,在“双碳”承诺方面,探索建立全球和大区域尺度碳排放量监测技术方法,构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技术体系和碳汇核算模型,推进碳排放监测系列卫星工程建设,形成全球和国家等大空间尺度碳排放水平评估能力,以及全国和典型区域生态系统碳汇评估能力,为国际谈判提供可靠依据,服务我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方面,研究建立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监测评估支撑体系,加快遥感、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碳排放监测技术领域的应用,推动火电、钢铁、水泥、石油天然气开采、煤炭开采、废弃物处理六类重点行业碳排放监测技术同原有污染物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的融合,不断提高碳排放数据质量;同时,充分考虑我国各地区、各行业发展差异化特征,统筹排放空间需求、减排能力和减排责任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开展区域、城市和企业减污降碳潜力分析与成效预测研究,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023年 18期


精准发力,紧盯生态环境保护痛点、堵点、难点强化支撑





为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成果,聚焦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推动污染防治在重点区域、重要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同时,围绕群众关心的噪声、油烟、恶臭等环境问题精准发力,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构建与美丽中国建设夯实基础。


01

推进监测网络高质量发展



坚持科学设点、全国联网,加快补齐地下水、地表水、温室气体、新污染物、辐射、声、生态、生物等监测网络短板,推动空气乡镇自动监测、地表水手工监测与自动监测、声环境自动监测、颗粒物组分与光化学评估监测、激光雷达监测等数据联网,实现上下衔接、疏密有致的全国“一张网”,覆盖到乡镇、农村和支流沟渠等群众身边的环境。区分考核排名、调查评估、排污监控和治理引导等不同管理目的,统筹设置监测点位断面。科学设定稳定达标区域及稳定达标指标的考核性监测强度;针对“选择性治理”“躲避式排放”,增加监测点位与频次的机动性,形成震慑。以“人努力”为导向,优化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排名规则,侧重反映人为影响结果,实施分类排名,确保目标考核“指挥棒”作用更加精准、科学、高效。加大遥感监测手段应用力度,发展天基卫星、无人机、无人船、地基雷达、走航车等协同移动立体监测,与固定点位监测形成互补,推进环境态势感知由点向面发展。推动自动监测站点集成化、小型化,加强网格化监测监控、智能化采样技术应用。


02

补齐污染源监测短板



完善快速便携、智能高效、真实精准的污染源监测技术体系,引导监测仪器研发和方法标准化,实现污染源违法排污快速识别、精准定位、实时监控,服务精准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以颗粒物、VOCs、氨、甲烷以及餐饮油烟、行业特征恶臭污染物等指标因子为重点,覆盖手持、便携、在线、走航等多种方式,开展现场快速监测技术装备研发和方法开发,推动含氧量、含湿量等烟气参数测试标准化。以全流程实时监控,防范人为干扰为目标,开展污染源在线监测监管技术研究,开展污染源手工监测智能质控技术研究,充分满足污染源自行监测监管需求。运用大数据、无人机等高新监测技术手段,自动智能研判污染来源、搜索和抓取环境违法违规操作行为证据,形成高压震慑。探索基于厂界周边环境影响反推排污单位排放状况的新技术、新标准。


03

加强群众关心环境问题的监测支撑



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人民群众对跨境沙尘污染,对噪声、油烟、恶臭等身边环境问题的容忍度越来越低。要建立完善涵盖噪声、恶臭/异味、餐饮油烟、沙尘等领域的民生监测体系。同时,与“12369”环保投诉热线相结合,不断聚焦群众关注领域深化技术研究。在沙尘传输路径区域加密布设沿边沙尘暴高效监测站点,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提升沙尘天气预警评估效果。健全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探索与噪声投诉相衔接的声环境质量考核评价方法,创新噪声机动监测模式,建立声纹AI识别库,引导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加强恶臭在线监测技术应用,探索建立工业园区异味调查监测评估体系,利用监测手段精准溯源,推进恶臭与VOCs、无组织排放协同治理,指导无组织排放管理,全面提升重点行业恶臭治理水平。探索建立餐饮密集区油烟在线监控预警体系,说清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对象,评估油烟净化设施效果,为环境监督执法提供精准依据线索。


04

强化智慧监测与数据赋能



按照“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的理念,构建面向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智慧监测体系,以感知高效化、数据集成化、分析关联化、测管一体化为核心,实现决策智慧化、执法精准化、信息公开化、服务便民化。深化和拓展全国生态环境智慧监测试点,以支撑宏观决策、精细化管理、监督执法为重点,结合实际探索智慧监测特色应用场景,打造全国智慧监测创新应用平台。加强颗粒物组分、光化学、遥感、激光雷达等数据与AI技术在环境质量数值模型中的应用,实现精准预测预报、精细化来源解析、区域传输影响评估、减排与管控成效量化评估等业务化应用。探索研发天地一体高精度大气污染网格反演、大气污染物排放源清单动态模拟、多手段融合应用生态流量模拟等模型算法,为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提供精准数据赋能。


2023年 18期


强化保障,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面向世界生态环境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群众健康、面向污染防治攻坚主战场,坚持以研究促进业务,以业务支撑管理,大力加强技术创新,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使国家网和总站本级装备能力加速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01

完善标准规范



健全领域覆盖全面、体系协调统一、质量把关严格的生态环境监测标准体系,促进不同层级标准的衔接与转化。实施监测标准制修订预研究制度,推动完善团体标准制定机制,健全新污染物、碳、臭氧等监测标准规范,重点补充更新自动、遥感、现场监测标准规范,推进管理需求迫切的有毒有害物质、VOCs等监测标准出台。强化温室气体、生态、应急和污染源监测等领域的标准研究储备,支撑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和风险管控标准实施。组织开展监测标准实施情况评估,推进监测标准的废止、整合与更新。针对当前监测标准规范体系当中过于烦琐,不易操作,又对数据真实性影响不大的要求进行收集梳理,并提出优化建议。优化监测标准管理与验证机制,鼓励各方力量参与标准制修订,加快形成覆盖到位、协调统一、先进适用的监测标准体系。


02

加强技术研究



围绕《“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要求,完善实时感知、采样分析、溯源追因、应急预警、质量控制、综合评价全链条监测技术体系,重点开展多介质自动采样、复杂样品前处理、高频通量和微型光谱传感器监测、高精度检测、生态调查监测、同位素示踪等技术研究,保障监测结果准确灵敏。开展区域尺度碳排放通量监测评估关键技术研究,加强温室气体自主监测设备研发,为重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提供科技支撑。针对生物多样性、新污染物、有毒有害物质、碳排放、超低排放、国际履约等领域开展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填补技术空白。针对大气传感器、颗粒物激光雷达等技术开展比对验证,引导仪器设备升级,提升数据质量。以数值与同化模型、机器学习等领域为重点,建立生态环境监测模型算法评估技术体系,深化数据深度挖掘。融合应用区块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智慧管理平台,探索数据质量问题的智能预判预警方法。


03

补齐能力短板



建设减污降碳智慧监测业务与实验平台,形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实验室检测能力、新技术研发与应用评估能力、国家网质控与计量能力及减污降碳天地一体模型反演评估分析能力。按照优化一批、新建一批、更新一批的原则,设计实施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提质增效工程,加强项目预研和储备,系统谋划国家发改委投资建设项目,保障国家网能力稳步升级和全面提质增效。建设生态环境智慧监测数字赋能平台,提升国家生态环境管理决策支撑能力、监测质量智慧管理能力、监测数据汇聚管理与分析挖掘能力,加速生态环境监测数字化转型,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业务与生态环境管理决策等深度融合,持续提升支撑效能。


04

推进产学研用



发挥深圳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技术创新研究院的平台作用,搭建国家生态环境技术创新基地,联合相关科研院所、高新企业,打通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链条,加快监测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举办高层次国际学术论坛,宣传领先技术和优势技术,形成国际合作特色项目,提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国际地位。支持中国环境监测先进技术和装备“走出去”。依托长江经济带水质监测质控和应急平台,推动建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引领、合作、科研、服务”的高端平台与载体,形成长江经济带水质监测质控能力和基础应急指挥调度能力。在成渝经济圈、雄安新区等重点区域,布局监测仪器国产化替代、测管一体化等创新基地。



2023年 18期



作者

张大伟: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党委书记、站长、研究员


参考文献

[1]新华社. 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EB/OL]. [2023-07-18]. http://cpc.people.com.cn/n1/2023/0718/c64094-40038459.html.

[2]孙金龙: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EB/OL]. (2022-12-27). https://www.gov.cn/xinwen/2022-12/27/content_5733671.htm.

[3]陈善荣, 胡天洋, 张鹏, 等. 关于生态环境监测高质量发展关键策略与技术研究的思考[J]. 环境保护, 2023, 51(8): 37-41.

[4]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关于印发《“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的通知

[EB/OL]. [2023-07-18]. https://www.meego.cn/xxgk2018/xxgk/xxgk03/202201/t20220121_967927.html.

[5]吴季友, 陈传忠, 阎路宇, 等. 构建生态环境智慧监测体系的举措与建议[J]. 环境保护, 2022, 50(Z2): 17-21.

[6]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关于印发《区域生态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

[EB/OL]. [2023-07-18]. https://www.meego.cn/xxgk2018/xxgk/xxgk03/202111/t20211124_961564.html.

[7]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固定污染源监测监督管理的通知》[EB/OL]. [2023-07-18]. https://www.mee.gov.cn/zcwj/zcjd/202303/t20230322_1021558.shtml.

[8]科技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等. 关于印发《“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EB/OL]. [2023-07-18].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11/02/content_5723769.htm.




近期要闻

“生态环境执法之行政处罚”专栏征稿啦!


第七届中德环境论坛在江苏太仓举行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部长级预备会召开  


生态环境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合作协议

▼ 点击留言、收藏、分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