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媒体如何活得更长远,吴晨光又双叒叕出了一本《自媒体之道》

吴晨光 传媒大观察 2018-08-16


编者按:《自媒体之道》由一点资讯吴晨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它试图为千万自媒体人及平台运营者解决4个问题:一篇10万+的刷屏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一支10万+的爆款视频是怎么做出来的?一个100万+粉丝的大号是怎么运营的?神秘的人工智能和备受争议的算法是怎么运行的?而本章是作者吴晨光对此书的一篇自问自答的文章。它是从2015年一点资讯 “水源计划”提出到2017年“水源生态”概念提出的两年里,作者所有思考的总结。以下为观媒君独家获取的心路历程:


如果把内容比作水、用户比作鱼,很怕出现一种情况:鱼只有两三条,而水有一池子。这样会导致大量的内容分发不出去、 没人阅读,自媒体得不到流量和收益;相反,如果是鱼多了、水 不够,用户看不到自己想要的内容,也就走光了。


数据的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为过;否则,马云也不会把数据称为新的生产资料。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从三方面进行评估: 准不准、细不细、深不深。


现在我们应该做的是媒体上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里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个媒体人——包括自媒体人的初心,就是生产优质内容,并把它传播得更广泛。


“自媒体之道”的“道”是什么?其实就是运行的规律。把握规律才能掌握平衡,才能建立一个真正清朗的水源生态系统。 而这种道永无止境,因为一切都在发展变化,包括道本身。所以,还是要不停地在事物中修炼自己的内心,让它变得更为通透、安静。正所谓“此心光明”,夫复何求。

 

问:一点资讯从“水源计划”到“水源生态”概念的提出,历经了两年多的时间。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吴晨光:先下一个定义——在这里,水源指内容的生产、创作。所有媒体 人,也包括自媒体人,工作的重点都是它。


我对水源的理解,经过了三个阶段。 在那个“一纸风行”的时代,我供职的中央电视台、《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等机构媒体,既是内容生产者,又是内容分发者。不过作为一个记者,我不需要对内容分发操心,因为那是发行部的事情。


所以,我当时对水源的理解是生产更多优质内容,从选题、采访、写作、 包装四个维度去审视它们的好坏。当年《南方周末》月度、年度好稿评选时,记者、编辑们恨不得打破脑袋,也要争一个名额。现在回想起来,这种执着大多是自娱自乐、闭门造车,并没有和用户(读者)评价发生真正的关系。


门户网站时代,水源的概念被扩大了很多倍。2012年5月,当我进入搜狐担 任新闻中心总监时,门户的绝大多数内容来自合作机构媒体,包括央视、《中国新闻周刊》等。当时,搜狐网每天分发的内容以新闻为核心,大约有两万条稿子。


水源的优质与否决定了门户品质,这是总编辑和编辑们最关心的问题。比 如,对重大事件的报道,新华社发稿是不是最快的?《环球时报》的评论是不是最独家的?哪些媒体的尺度更大?哪些媒体的专业性更强?哪些媒体更有深度? 哪些发过假消息?……


我们会通过是否进行版权购买或者流量合作的方式表达我们喜欢哪家、不喜欢哪家。针对不同媒体的特点,我们还要有调动他们发稿的能力。但这种态度已经不同于平面媒体的自说自话,因为网站可以通过后台流量来判断哪篇稿子更受用户欢迎、哪家媒体能带来更好的流量。


编辑们每天要做的事情则是把其中优质的、吸引眼球的内容选出来,做成一 张新的“报纸”。这张报纸主要展示标题和图片,“狐首”“闻首”的页面,就是这么形成的。在内容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哪些文章能上重要位置,一是依赖于 编辑的判断,二是看稿件的流量——也就是用户的反应。编辑们可以通过后台随时查看某一篇文章的点击量。这让编辑对水源的判断多了一个依据,也是媒体进 一步市场化的标志。


我也把平面媒体的一些操作手段带到了门户,比如开设类似《新闻当事人》《点击今日》《数字之道》等栏目。但这种原创“水源”没有特权,也需要和购买的内容竞争,谁能够更吸引用户,谁才能上到更显眼的位置。 关于自媒体水源的概念,最早来自搜狐CEO张朝阳。我还清晰地记得2014年内容部门“媒体融合”改革时的一个场景——他坐在我对面,兴奋地用手比画着 一根管子。“我们要把这个管子压瘪,”他说,“让用户直接看到自媒体人生产的内容,而不用经过编辑再加工。这样又快、又鲜活。”他后来又发微博称:产品团队是做杯子的,内容团队是做水的。头部水源由机构媒体提供,长尾内容由自媒体提供。


我带着这个概念离开搜狐,来到一点资讯。那是2015年5月的事情。我发 现,一点资讯App对水源的需求与门户相比,又增加了很多倍。因为一点资讯采用的是千人千面的分发模式——在首页,每个用户看到的内容都不一样。一点资讯有多少 DAU(每日活跃用户),你就要办出多少报纸、杂志、电视台来。只靠机构媒体的供稿远远满足不了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所以必须开发出新的水源。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把自媒体作者拉进平台生产内容。



我们逐步改变了靠抓取获得内容的模式,建立了“一点号”的发文系统,邀请自媒体人入驻;同时建立了拓展团队,邀约优质自媒体入驻平台发文,我们称 之为“拉客”——这就是2015年12月开始的水源计划。今天,一点资讯已经有接近60万个自媒体账号,涉及30多个一级领域、220多个二级领域,上千种分类, 自媒体每天发文超过15万篇。


但现在回想起来,2015年“水源计划”提出时,我们的做法还是比较粗放的。拓展部的人拼命“拉客”,主编们根据这些账号的原创度、垂直度、活跃度、稿件质量等指标进行分级,但却忽略了入驻之后的核心问题——发文的阅读情况,以及阅读与收益之间的关系。既然有那么多平台可以选择,比如微信、头条、百度,自媒体为什么会在一点资讯发文?


其实, 和天下所有熙熙攘攘的人一样, 自媒体人入驻发文无非为了两件事—名与利。写稿子要挣工资,这是利;作品上了头版、有了反响,这就是名。(关于“名与利”的详细论述,可以参阅“一点晨光”2017 年 8 月的文章《2000 万自媒体人必读:内容分发逻辑全揭秘》。)维护平台上的自媒体作者,和在平面媒体管理记者没有本质区别。如果平台只知道索取,没有想到要付出,自媒体很快就走了。一旦对方离开这个平台,让他二次入驻的成本要远远高于第一次——人家都被骗过一次了,为啥会再上当呢?


为了更好地调控自媒体的入驻与发文,我们随后提出了“水源生态”的概念。

 

问:“生态”的概念具体是什么? 


吴晨光:鱼缸,就是一个生态系统。作为养鱼的人,你要了解这个缸有多大,它能装多少水、装什么水;能养多少鱼、养什么鱼。里面放的沙子、种的水草,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还包括水的过滤循环系统、加热系统等。而这个系统,最重要的是平衡——特别是鱼和水的平衡(参见文前彩色拉页—右边是 “需”,左边是“供”,中间是调节杠杆)。需与供之间的平衡,如同水和鱼之间的平衡。

在“需”一侧,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指标:


(1)DAU——每日活跃用户,MAU——每月活跃用户,还包括用户的次日留存率、7日留存率、30日留存率,这些都是用户忠诚度的体现;

(2)用户平均停留时长;

(3)用户平均阅读篇数;

(4)用户的阅读方向、兴趣,它又可以拆解为很多指标,比如文字、图片、视频的比例,时效性内容和非时效性内容的比例,本地内容的比例——包括城市维度、商圈维度、社区维度、道路维度,还包括用户个性化的偏好等;

(5)用户的其他属性,比如性别、年龄、职业、使用的手机型号——如果他是注册用户的话等等。


在“供”的一侧,我们则可以看到这些指标:


(1)媒体及自媒体的入驻数量;

(2)媒体及自媒体的发文数量,以及日、周、月的活跃度;

(3)媒体及自媒体发文的形态——文字、图片、视频、短内容、问答等的比例;

(4)媒体及自媒体的发文领域—— 一级领域、二级领域、三级领域,乃至更为细分的领域;

(5)媒体及自媒体的发文质量和阅读情况——以编辑和用户给出的各种评判为基准,比如自媒体的分级、积分、点击、分享、收藏、搜索和订阅数……


如果把媒体内容比作水、用户比作鱼,很怕出现一种情况:鱼只有两条,而 水有100吨。这样会导致大量的内容分发不出去、没人阅读,自媒体得不到流量和收益,自然流向其他平台;相反,如果是鱼多了、水不够,用户看不到自己想要的内容,就都走光了。


更重要的是,“供”与“需”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我们需要随时掌握平衡点。这个平衡远远复杂于一个鱼缸,更像江河大海或者一片森林里的生态平衡。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一个App内的生态平衡,和治国 理政是同样的道理。DAU,相当于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用户兴趣,相当于一 个国家人民的不同需求。而机构媒体、自媒体数量及发文数相当于GDP,发文的不同形态和领域又相当于政府和市场提供的不同产品和服务——水电煤气、衣食 住行、教育大病养老等等。在新时代,我们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在互联网信息流里,就是要建立内容的优质、丰富与分发的公平、精准之间的最佳数据模型。


问:看来,数据很重要。 


吴晨光:在互联网时代,数据的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为过。否则,马云也不会把数据称为新的生产资料。我认为,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从三方面进行评 估:准不准、细不细、深不深。


准不准,就是数据统计的精确度问题。我们看到过这样的现象,国家统计的 GDP和地方统计的GDP对不上。这可能是统计口径的问题,但也可能存在着“埋点”错误、计算疏漏,乃至故意造假等原因。数据不准,直接影响平衡的判断和调控,伤害可能是致命的。


细不细,就是数据统计的颗粒度问题。比如,在自媒体的分类统计上,我 们能够精细到什么程度?是一级大类还是二级大类?财经号有多少、娱乐号有多少、体育号有多少,这是最粗糙的拆解;体育号可以再拆分为综合、篮球、足球、搏击;搏击又可以拆分为跆拳道、泰拳、MMA、柔道等。账号的发文、点击、分享、收藏等数据也可以按照不同需求细分。正因为我们走入了一个千人千面的个性化阅读时代,对数据拆分的维度越多、了解得越细腻,供需的平衡才越容易掌握。


深不深,就是对数据的理解力问题。比如,每日活跃用户(DAU)的数量取 决于很多因素—次日留存、7日留存、30日留存都会影响这个指标。如果次日 留存率很低,原因是什么?如果次日留存率高而7日留存率低,又能说明什么?一份好的数据分析报告应该把这些分析得非常透彻,并能够给出应对的措施。有时候,我会和一些数据统计者说,不要再在你的报告里讲正确的废话了!因为你分析的东西没有超过我基于常识的判断,甚至还有错误的结论。


数据为什么重要?因为它是用户行为的反应。这些看似枯燥的东西,背后都 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的行为习惯被计入用户日志,并以数字的形式表现出 来,才形成数据。珍视数据,就是珍惜用户。

 

问:调节供需之间的杠杆是什么? 


吴晨光:一点资讯以数据为依据,主要靠两个杠杆调节。第一是编辑,第二是算法。如果是在社交平台上——比如朋友圈,每个用户都是编辑,这属于第三种调控模式。


编辑对内容的调控在平面媒体时代就开始了。它包括选择哪些稿子上头版、 哪些稿子上头条,也包括标题的制作、提要的写作等。门户时代,选择文章、排序、做标题是值班编辑的三大职责——具体到什么样的稿子上到什么位置、在什么时间上、上多长时间、使用什么标题等,都是对水源的一种态度,也会形成一 种风向标,引导作者按照这样的方向去创作。


而在千人千面分发模式的App里,算法、人工智能的作用一下子显现出来,甚至一度有取代编辑之势。算法如何分发文章?唯一的依据是数据。它其实是在做一个“对比测试”。比如,两篇文章同时投放给10个人,先看点击率(CTR)。如果5个人点击了A文章,A文章的点击率为50%;只有一个人点击了 B文章,B文章的点击率为10%。那么,如果从算法的原理上讲,被继续分发、扩 大推荐的一定是点击率50%的A文章,因为算法看的就是效率。当然,这只是一 个最初级的算法模型,实际应用的算法公式远远比它复杂。


自媒体作者,也会根据算法分发得到的结果来调整自己内容创作的方向——包括报道领域、选题、角度、表现形式、标题等。某些平台已经能够在编辑后台为自媒体人提供类似“热点分析”的功能,根据大数据和算法分发的结果指导自媒体人创作的方向。


所以如何运用好这两个杠杆进行调节,需要深刻思考。同时,我们也要考虑两个杠杆之间的使用平衡问题。如果说算法解决的是效率,编辑解决的就是公平。放弃任何一方面,都会导致问题。这与市场经济的理念一致:我们追求效率,同时强调公平。而且,编辑的意志在某些时候代表着国家意志。新闻有一个基本定义:应知、欲知、未知的信息,如果说算法是满足用户欲知而未知的内容,那么编辑就应该满足应知而未知的内容。这样,在一个用户的世界里信息才是完整的。


编辑和算法所做的融合也不仅是对不同的文章进行调控那么简单。这是一种高度的、水乳交融式的工作协同,要化学反应而不是物理反应。比如,一点资讯的编辑要做几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重大新闻的分级及启动、自媒体稿源分级标准的确立、“精品池”的建设及文章的加精工作。这三件事情都和算法密切相关:当我们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处理机制时,算法对相关稿件的“闸门”就要放开,以保证更多内容能进入到信息流里面去,而且要根据不同的启动级别决定闸门开放的大小;自媒体高评级稿源——比如六级源,它所发布文章的推荐权重要高于二级、三级源,高多少也需要编辑和算法共同商定;精品池内加精内容权重的升降,也需要编辑和算法工程师进行密切沟通。


同样,当算法决定做一件事时,编辑的配合也非常重要。比如,算法要加强 一种分发模式——兴趣图谱,也就是给一个喜欢A内容的用户精确推荐B内容。 如果按照百科的逻辑,计算机可以这样去搭建一个构架:明星——男明星——李晨;明星——女明星——范冰冰。但编辑知道,李晨和范冰冰是男女朋友关系,所以就帮助算法完善了这个图谱。于是,喜欢李晨的用户就可能看到涉及范冰冰的内容。 固然,机器学习能够完成这些东西,但编辑判断的速度、专业程度会胜于机器学习,特别是在重大新闻突发的时刻。


上面说的是编辑 + 算法对流量的调控,对“利”的调控也是如此。目前, 不少App对自媒体人的分成都会采用CPM进行分成(所谓CPM,是指文章页最下面插入广告,只要读者能够看到广告,就算一次点击。以1000次点击为一 个CPM,每个CPM给一定的收益,比如2元钱、3元钱)。按照这种方式计算 “利”,主要是根据用户的点击数量;但每个CPM多少钱,调控手段掌握在运营人员手里。比如,平台可以对原创文章加权——我们称之为“原创倍增”;也可以对某个领域的内容加权——比如历史领域自媒体的CPM要高于时尚领域;还可以给高级别账号、发正能量文章的账号的CPM加权等等。


很多自媒体人没有基本工资,只能靠平台收益带来生活的基本保障,所以能 给他们带来多少钱,是他们是否会选择你所在平台发文的基本点。为此,各个平台展开了“砸钱”竞赛。你出一千万,我给一个亿,下一个就是10亿、20亿,还有人打出了100亿的招牌。但钱真的是越多越好吗?未必!如果钱都分给了“做号党”,那就是适得其反;而且这样砸下去终有一天会砸完。所以,在砸钱之前,我们必须定义优质内容。


生态调控的概念,同样是治国理政的概念。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我们走的路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最大的区别在于靠市场调控而不是国家计划。但计划能消失吗?当然不行,因为我们的市场远远不够成熟。即使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计划依然存在——比如涉及国家安全的能源、粮食等领域,还要靠国家来负责。所以,在现阶段,算法和编辑都不可缺,这就相当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问:能够再详细说一下,从水源调控的角度,如何看待算法的作用吗?


吴晨光:数据是算法决定推荐内容的唯一依据。如果只从效率上讲,这种模式的点击率(CTR)要远高于编辑推荐。这就如同市场经济的效率高于计划经济 一样。正如马云所言,人工智能是一种更先进的生产资料、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组合。但如果过度依赖于算法,忽略专业编辑的价值,就会严重影响内容导向, 具体会导致三个问题的产生。


第一,标题党文章泛滥。读某些客户端常有这样的体验:标题极具煽动性,诸如“震惊”“火爆”“出大事了”,乃至“不转不是中国人”之类。但点开看了毫无信息可言, 甚至夸大其词、无中生有。一个实验室里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成大规模投入生产;一个普通规章出台,可以说成“影响世界”;一场军事演习,可以说成把某国家吓得屁滚尿流。


之所以有这样的体验,是因为海量数据的运算是基于点击,很多用户是因为 耸动的标题被吸引过去了,但看了以后立刻走人。虽然他个人的体验很不愉快,但这个点击行为留下来了,又被算法捕捉到,进而推送给别人。如此一来形成了恶性循环,被吸引的人越多,给这个新闻的权重越大,这个新闻越会被推荐出去。


第二,低俗内容及情绪化内容泛滥。与标题党泛滥的原因相同,人本身有窥视和猎奇的欲望,所以涉及性、暴力、血腥、八卦的内容点击率自然高于其他文章。而算法也会将这种情形捕捉下 来,进一步推给其他用户,于是造成低俗内容的泛滥。


情绪化内容的泛滥也是如此。比如中日钓鱼岛的矛盾,大多数中国人会同仇 敌忾,民族主义情绪血脉偾张,这一类内容就会得到大量的点击。再比如说转基因案,现实中实际上存在着鲜明对立的观点,但由于民粹主义的盛行,有大量阴谋论,反转基因的观点在网上获得巨大的点击量,如果仅仅基于网络点击,你会获得大量的关于反转基因的推荐文章,那些理性的科学家和政府在这方面澄清解释的文章,你根本看不到。


更可怕的是,这种口水文章或者情绪化文章会被阅读者分享到朋友圈、微博 等社交媒体上,并加以非常情绪化的点评;点评和文章又会影响更多人,导致新一轮的分享、点评的产生。如此一来,说严重点,有可能会导致整个社会情绪的失控,也违背了互联网“平等和自由”的基本精神。



第三,让用户陷入“茧房”阅读——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重大民生决策得不到有效传递。

 

在千人千面的算法阅读下,尤其是用户的兴趣图谱被绘制得越来越精细, 我们可以敏锐地捕捉到用户非常细小的兴趣需求。但如果不能在人的共性阅读和个性阅读、人的时间敏感度、新闻和非时间敏感度信息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的话, “信息茧房”就会形成。


如果回归信息的基本定义,它应该是人们“应知、欲知而未知的东西”。算法能够满足欲知而未知,但无法满足应知而未知。于是,很多重大政治事件、影 响国计民生的经济政策改变等在手机屏幕上得不到权重和体现。久而久之,一个拥有几千万甚至上亿用户、承担着传播主流价值观的App,就变成一个纯个人消遣的阅读器,媒体“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弱,个人与党、国家、政府、社会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


但这种完全依靠算法推送信息的传统模式,却一度被某些企业以漂亮的说辞 进行洗白。一方面,他们强调机器所谓的“客观公正”:“我们不生产信息,只 做信息的搬运工。”一年半之前,这个观点变成了“我们就是个邮局,发行什么 样的杂志我们不管”。此后,它又逐步演变为千人千面的没有价值观的信息推送模式;网站也没有总编辑和编辑,一切靠算法决定。


另一方面,如果某人的屏幕上充满着低俗甚至黄色内容,App的开发者又会把责任推给用户——这是你个人兴趣、个人层次决定的,与开发者无关。


果真如此吗?对算法稍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冷启动是推荐中最为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所谓“冷启动”,就是一个新用户打开App后看到的第一 屏内容。因为用户刚刚登陆,App并不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如果用户对隐私进行了设置,对他的地理位置甚至都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追求更高点击率以留住用户,算法——确切地说是由人掌控的算法模型——会选择此前点击率较高的内容推荐。于是,那些已经被推荐过的、低俗但会激起更多人阅读欲望的内容就会作为“冷餐”上桌。如果用户点了,那么系统默认你是一个喜欢这类内容的 人,相似内容就会源源不断地被推荐。


“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冷启动时,不负责任的算法其实调动了人意念中“恶”的一面。


问:怎么保证冷启动提供的内容用户喜欢点击,但又不会那么低俗呢?


吴晨光:这个问题要综合看待,又是一个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其实我们可以把冷启动分为三种:第一,用户的冷启动——就是新用户第一次打开这个App看到的内容。第二,文章(也包括视频等)的冷启动——某文章第一次投放到用户那里后,最初的分发逻辑。第三,水源的冷启动——某个自媒体刚刚入驻后,平台给它的推荐和分发的情况。这三者要结合起来看。


对新用户而言,平台方还是要试图去了解他的更多信息,比如地理位置和手机型号。精准的定位会给他一种久违的感觉。当日的热点也是有最大概率吸引用户的内容,尤其是在热点里埋藏着情绪的内容。在一点资讯,我们有一个“精品池”机制——就是把经过用户检验的、点击率高但不低俗的内容推荐给用户。但这里还有一个标准,就是情绪的底线、低俗的定义,在每个人心中都不一样。总编辑和编辑的“看门狗”作用就在这里显现出来。一点资讯还使用了一种叫“浮层”的功能,在用户冷启动之前让他们选择自己的兴趣,以做到更精准的投放。这种手段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低俗内容在新用户上的投放比例,引导用户真正迈向“兴趣阅读”。


文章的冷启动同样关键。因为它决定着平台是否将某一篇文章做更大规模的 推荐。有些优质文章,就是因为在最初投放时选错了对象,导致点击、评论、分享等指标很低,限制了进一步的扩大投放。所以,我们正在研究“二次投放”功能的使用,就是让好文章真正找到喜欢它的人。


自媒体账号的冷启动,我们称之为“新手期”引导。首先我们需要对某一个自媒体进行评估,依据它此前在其他平台上的发文情况——特别是内容质量,给它评定级别。高级别的账号一定会获得更大权重的推荐,这其实也是对优质内容的扩大推广方式。


问:说着说着,又回到了文章的质量上。


吴晨光:确实。在最近几年,随着诸多大平台的崛起,我们把更多目光聚焦到了内容分发上,聚焦到了用户的需求上。现在我们应该做的是媒体上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里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觉得,一个媒体人——也包括自媒体人的初心,就是生产优质内容,并把它传播得更广泛。


很多自媒体人都在问这样的问题:究竟什么是优质内容?什么样的文章能在 平台获取更好的分发?是否有规律可循?我觉得,这些问题可以拆解为以下四个维度:


一是选题。这取决于时效性、贴近性、趣味性、地点的显著性、矛盾与冲突 的激烈程度等要素,特别是选题的角度非常重要,如果你能发现“黑天鹅”或者 “灰犀牛”,那真的是高手了。

 

二是采访写作,要能够从权威人士那里拿到核心素材,或者独家的观点,并 以严密的逻辑、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


三是标题的制作。标题是用户产生点击行为的关键,算法会根据文章的投放效果来评判它是不是会被进一步分发。视频作者主要侧重于封面图的制作。所以,在处于冷启动状态时,文章的选题、角度、封面图都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都会影响分发。


四要善于抓住情绪,但绝不能忽视真相。缺了前者,就没了传播;缺了后 者,就是无本之木。


自媒体要想走得长远,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准确判断所关注领域的发展前景。“六神磊磊读唐诗”之所以能够做起来,一是因为唐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很深的积淀,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开始背诗;二是旧诗新读,表现手法更符合自媒体平台的需要(参见本书下编第二章六神磊磊自撰文章)。


二是注意粉丝下沉。当大城市的用户趋于饱和时,应该启用三、四、五线 城市的用户,在三、四、五线城市获取用户要比在一、二线城市获取用户容易 得多。


但很显然,在这个自媒体公号已经超过3000万个的时代,下面这些做得并不理想——选题一哄而上、缺少自己的角度,标题党泛滥,不去追寻真相而是爆炒公众情绪,这些都是亟须解决的问题。如果任凭这样的内容泛滥,阅读者会变得越来越狭隘、越来越弱智、越来越冲动。因此,我们会提供一些工具,帮助自媒体人总结、分析什么样的文章在平台上会受欢迎,比如“热词分析系统”。基于系统内的大数据,这套系统可以指导他们发什么样的文章、找什么样的角度、 起什么样的标题,才能获得高的数据和收益。当然,同步启动的系统是信用积分系统,如果作者发了虚假或者违规信息,就会给你扣分。这样,在水源使用的效率和公平上又会建立起一个新的平衡点。我们的编辑也会把选题、写作、标题的制作技巧发给自媒体人,或者与他们一起讨论如何能写出10万+的文章、运营出 100万+粉丝的大号,在媒体人的指导下,自媒体在专业领域的优势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问:未来,一点资讯对自媒体有怎样的规划和目标? 


吴晨光:还是在名与利上做文章。为了提高自媒体人入驻、发文的积极性,2018年一点将继续耕耘收益分配、流量分配这两块。同时优化后台系统,为自媒体人提供更便利的工具——这就相当于水源生态中鱼缸里的水草、加热器,非常重要。


收益分配方面,在保持现有头部账号固定收益扶持策略基础上,启动广告分 成(CPM)补贴策略,并实行优质内容、正能量内容的人工加权调控,增加更多 周期性奖励金措施,包括问答型奖励金、自媒体榜单奖励金、用户自荐文章奖励金、赞赏奖励金等。


在后台工具系统方面,将进一步完善等级积分体系策略,最大限度地刺激自 媒体发文量和活跃账号数量;深化用户数据体系,指导他们撰写高流量文章,并提升分发效率;此外,从粉丝数据角度出发,让自媒体人了解自己粉丝的口味, 拉近两者的距离。我们还打算开放平台,让自媒体人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像微信一样自己运营账号——也只有开放了平台,整体的水源生态才能形成。


在这里,特别说一下榜单。“一点号”自媒体榜单已经形成体系,包括金榜、红榜、黑榜、绿榜、炫榜。


金榜—优质内容推荐榜,特别是其中的“最具价值阅读榜”是我们着力推荐的,希望这个榜单能够复兴深度报道。说实话,现在很多内容实在是太浅薄了。


红榜—专注于党建和改革开放40周年,希望能对国家大政方针以民间视角进行解读,传递“政能量”。


黑榜—打造自媒体行业的“3•15”,将垃圾违规账号进行全网曝光。2017 年,我们一共禁封了10万多个账号,这对于净化水源生态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绿榜—按照自媒体在一点资讯上成长的速度打造的榜单。 


炫榜—优质视频和图集榜。 榜单的价值在于树立优质内容的标准。它会引领自媒体追逐金榜、红榜,远离黑榜,相当于水源的辅助过滤器。而标准的制定,来源于权威的数据和编辑的专业判断。


问:《自媒体之道》相比之前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吴晨光:《自媒体之道——一点号操作手册》是在2016年12月非公开出版的,是一点资讯自媒体运营手册。现在回看这本书,有很多东西还是非常扎实的,比如说关于选题、采访、写作、包装、排版、校对等的内容。但也有很多东西在现在看来是比较浅的,比如说对自媒体的运营、对算法的解释,特别是对于 水源平衡的理解,基本是零。

 

但这并不能证明我们当时肤浅。因为自媒体运营本身就是一个新东西,从我 个人来讲,接触、分析、理解这套逻辑也是一个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过程。平面媒体时代,我们把更多视角聚焦在内容生产上,这是传统思考模式。但再好的内容分发不出去也枉然。算法时代,我们又将很多注意力放在内容分发上,但你传播的东西究竟怎么样呢?于是我们又发现,自己的初心还是要放在生产优质内容上,于是重新聚焦内容生产。如此循环往复,就得到了水源生态的体系、供需平衡的概念。


去年除夕那天,我画了一张描述内容生产与内容分发之间的逻辑图,这是 一个标志性的跨越;今年元旦又画出了另一张图—水源平衡图(见书前彩色拉 页),又是一次跨越。每次跨越,都是内心修为提升的表现,也是不停“格物穷 理”的结果。


“自媒体之道”的“道”是什么?其实就是事物运行的规律。把握规律才能掌握平衡,才能建立一个真正清朗的水源生态系统。而这种道永无止境,因为一切都在发展变化,包括道本身。所以,还是要不停地在事物中修炼自己的内心, 让它变得更为通透、安静。正所谓“此心光明”,夫复何求。©


国内各大主流媒体欲预订此书请联系观媒君(微信号:guanmediacom)。

法国队夺冠华帝营销赚了

短视频让时政报道更“柔软”

媒体融合已进入云媒时代

媒体融合不是简单的物理搬家

人民网谈“文风”是在谈什么


本公号原创文章欢迎转发朋友圈微信群

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转载

欢迎您在文末留言,我们期待与你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