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字垃圾,越出越多

老凤1974 凤羽财经 2021-04-27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也叫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世界图书日。往年还在朋友圈看到一些朋友晒书,今年除了一些大官媒扯了几句不咸不淡的话,没看到晒书的,真好。


有啥晒头呢?像样的书越出越少。那天想翻下“异端的权利”,家里没找到,想上购物网站再买一本,结果发现已经许久没有出版了,基本能买到的都是旧书。



而新出版的文字垃圾,垃圾文字排山倒海,读垃圾书,还不如不读,还不如刷刷视频号。


买了本旧书希望没给卖家添麻烦,因为卖旧书也可能是犯罪行为,如果累积金额超过五万的话,这位厦门卖旧书的营业额4万多,罚了28万。想起那些证券市场呼风唤雨的,顶格也才60万,不得不说,还是卖书人读书人更贵重些:



书这头说完,说说读书的。


我真不觉得,读书是对所有人有帮助的事。先不谈读的是什么书,就算读的是好书,也未必对所有人管用。


真读透读明白的,恐怕本来就是明白人,被好书一启发,妥妥的更加明白事理了。而许多人呢,恐怕是越看越糊涂,还不如不看。


有的读书人是读书而尽信书。


须知,书不可不信,也不可尽信。不可尽信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作者本身有局限,他的认知就这样,有的则是因为作者有难言之隐,必须曲笔写之,如果尽信,则今天看张三的觉得张三对,明天看王五的觉得王五对,你自己到底有没有个判断?


所以,尽信书,不如无书。


有的则是太抠细节。


隔壁老王乘老张不在家,顺着梯子翻墙头跑过来找老张老婆...这句话表达是什么意思?表达的是隔壁老王跑老张家去了,但有些人不看这个,他们关注的点很奇怪,他们关注老王不可能顺着梯子过去,他肯定是垫着砖块过去的。然后梯子派和砖块派就战到了一处,至于老王去没去,去了做什么,他们不care,他们只关心到底是梯子,还是砖块。


为什么我这么有把握,因为我在公号下面的回帖里,已经不止一次看到这种人了。所以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诸葛亮说,观其大略。


意思是,你特么要抓住重点和要旨,别在无谓的细节上纠缠。



还有第三种就没救了,他们根本看不懂书上在写啥。


别以为我夸张,不信我就考考你。


a和b各有利弊,a的问题是cd,b的问题是ef,同时他们也都有好处,因此选择a或b的时候,你就是同时选择他们的好处和弊端。


请问,我在黑a,还是在黑b?都没有,对不对?只是在客观的分析他们各自的利弊,但喜欢a的人,就会觉得我在黑a,喜欢b的觉得我在黑b。


因为他们觉得,他们喜欢的东西,是只有利而没有弊的,只要你说有弊,你就是在黑。


请问这样的人,读书有什么用?乘早别读。


所以读书对很多人来说,是没啥用处的,只对本来就明白的人,才有用。本来就明白,通过读书能够更加明白,把原来就有的感觉,清晰化,条例化,理论化。而所谓读书养性,开卷有益的说法是相当胡扯的。



今年读书日,没有人晒书,好的很。读个毛线,别装了....


(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