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信仰的力量 | 许渊冲:让世界倾听中华文化的声音

北大融媒体中心 北大发布 2022-03-23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官方发布平台

 

《信仰的力量》第6集

许渊冲:让世界倾听中华文化的声音


2021年4月18日,是许渊冲先生百岁寿诞。一百年前,许渊冲出生于江西南昌,亲历了中国的沧桑百年。


1938年,他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1941年,国家危难之际,他投笔从戎,为飞虎队担任翻译,用专业为民族解放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翻译情报,多少日本飞机到什么地方,飞虎队就派飞机去打,我的功劳就是把情报翻译成英文而已。你们不知道我们当年多可怜,北大跑到昆明,北大都站不住脚,所以更恨日本侵略者了。”


1942年摄于西南联大


抗战胜利后,许渊冲投身于自己挚爱的文学翻译领域,逐渐成为成长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留学巴黎期间,他参加了留学生组织的“星期五学会”,热情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我是解放前去国外的,那时候中国人被外国人瞧不起。”


1948年西南联大留法校友在巴黎大学留影

右三为许渊冲


为此,怀着对新中国的憧憬和振兴中华的志向,1950年,他毅然从巴黎回归祖国。从此,他致力于将中国古典文学翻译为外语,将世界名著译为中文,一生的心血奉献于此。他通过译作把众多中国经典介绍到国外,使世界看见唐诗的气概、宋词的精妙和元曲的瑰丽,领悟到中国的文学之美、哲学之思。这一切,都发端于他对传播中国文化的热情与赤诚。在翻译时,许渊冲秉持“形美、意美、音美”的翻译理念,坚持中国文化的美感,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毛泽东有句“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外国人怎么翻?三个“一截”,three pieces。我怎么翻?“I give Europe your crest(山顶);and to American your breast(山腰);and leave in the Orient the rest(山脚)”。我把它翻译成英文、法文,将毛泽东诗词、中华文化传播出去。


1991年退休以后,他迎来了学术研究新的黄金时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埋首翻译,笔耕不辍,从70岁到100岁三十年间,先后出版专著20余部,译著120余部,发表论文100多篇。2018年他荣获北京大学首届离退休教职工学术贡献奖特等奖。


许渊冲先生译著文集


许渊冲还荣获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


许渊冲教授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北极光"奖


直到现在,每天凌晨三四点钟,许渊冲先生家都仍然亮着灯,这位百岁老人伏身书桌,认认真真把每一个译文敲进电脑里。


“我今天早上五点钟睡,九点钟才起来,晚上我一直在翻译。”


许渊冲坚持将每日翻译成果一字一字地敲进电脑文档


译古今诗词,翻世界名著,创三美理论,饮彤霞晓露,是挂在许渊冲书桌前的一幅书法,也是他百岁人生的写照。


以笔为桥,以诗为径,“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是许渊冲毕生的目标。一百岁的他,仍然在奋斗的征程上,他更希望年轻人能够接班,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文化。


“希望很多人接班,弘扬中华文化,使世界文化更进步。人生只能如此,使大家生活更好、更进步,最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1年4月18日,北京大学举办“许渊冲先生翻译思想与成就研讨会”,庆祝先生100周岁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大学离退休工作部与融媒体中心联合制作的《信仰的力量——北京大学老同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系列专题片》于3月8日在北京大学电视台“博雅银龄”专栏开播,每周一集,并在各主要视频平台同步上线。


该系列历时3年,采访拍摄了100位老同志。通过老同志讲述个人成长故事、介绍为人治学经验、分享人生感悟心得,记录了北大老同志在党的领导下不懈奋斗的历程,展现了他们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感情,和爱国爱校、敬业奉献的精神品质。


相关阅读


信仰的力量 | 王阳元:有国界的科学家


信仰的力量 | 杨芙清:爱国是本分 奋斗是幸福


信仰的力量 | 潘文石:守护绿水青山


信仰的力量 | 陈堃銶:告别铅与火,迎来电与光




视频/文字来源:北京大学离退休工作部、融媒体中心

推送责编:麦佳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