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凤凰网,勿用特蕾莎侮辱张桂梅

法之剑 2022-11-2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拆台 Author 拆台

大家好,我是拆台。

今天,咱们说说某媒体对张桂梅事迹的曲解。

我们都知道,张桂梅是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在病魔缠身的状况下,凭借着坚韧的心性和不懈的努力,帮助无数贫困山区的女孩子走出去。


我们没法否认她的伟大,因为她确实伟大。

毫不夸张地说,单就她坚守滇西贫困地区40多年,毅然投身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这一行为,就足以震撼世界。

更别说在她的坚守和努力下,还有那么多女孩子走出大山。

在我看来,张桂梅的崇高精神,足以同申纪兰媲美。


但是,以凤凰网为首的某些媒体,又在做些什么呢?

曲解,辱没,中伤。

他们把张桂梅比作中国的“特蕾莎”,还把她的个人形象无限度的拔高,为的就是“阉割”掉张桂梅的党员身份。


从舆论的层面上看,这就是在把现象级的舆情,通过人为操纵的手段,扭曲成故事性的舆情。

一言以蔽之:他们虽然是在赞扬,却也在栽赃,因为,他们有意识地屏蔽了组织的功劳。

@禾几日月 发微博批评道:

当一个人做了坏事时,媒体最想报道的这个人的身份排序:


1、看看是不是党员;

2、在1不成立时看看是不是公务员;

3、在1和2不成立是看看是不是和政府有关;

4、在1和2和3不成立时,选择不报道。


而一个人做了好事时,媒体最想报道的这个人的身份排序:


并列第1:文人,学者,劳动者,小清新,老年人,性别,奉献者,普通人,中国的(外国人名)等等等等;

并列倒数第1:和政府有关的身份、公务员以及党员。



这其实很下作,不禁让我想起毛洪涛投河后,某些人在微博的评论:他只是个有气节的文人。


但毛洪涛仅仅是文人吗?

当然不是。

同李文亮一般,毛洪涛首先是党员,接着才是其他身份。


回到张桂梅的报道上。

为什么说凤凰网的报道恶毒呢?

因为,如果是故事性的舆情,那就意味着纵使舆情汹涌澎湃,却也如昙花一现。

而现象级的舆情呢?

可以汹涌澎湃,也能够连绵不绝。

换句话说,把张桂梅现象曲解成张桂梅故事,就是在否认组织的扶贫工作。


与此同时,把党员张桂梅比做修女特蕾莎,更是赤裸裸的污蔑。

要知道,从目前报道的情况来看,张桂梅是大爱无暇,而特雷莎则是争议不断。

对张桂梅来说,“我命由我不由天”,女孩子要勇于反抗命运的枷锁,走出大山去。

可对特蕾莎来说,“上帝决定人的生死,凡人所做的事情终究是徒劳无功的”。


换言之,特蕾莎从不关心如何铲除贫穷的根源,她只会穷人将死的时候施舍些仁慈;而张桂梅确实实实在在做事的——她在组织的庇佑下,打好了自己的扶贫攻坚战。

因而,无论是从思想高度上,还是实际行动上,特蕾莎都不配跟张桂梅做对比。

@徐记观察 就此评论道:

中国的不少媒体人,满脑子都是西方舆论宣传的话术。


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好的事情,如果不跟西方名人挂钩,就没了宣传价值。


至于坏的东西,就一定得跟“中国式”挂钩,比如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家长等等。



但现在的问题在于,西方的就必定是好的,以及,坏的就肯定是中国的吗?

当然不是。

虽然我不建议全盘否定西方,毕竟西方也有可取之处。

不过,在扶贫这条路上,中国毫无疑问是走得最远、也是最正确的。

撒币式扶贫,终归是治标不治本,只有把精神扶正了,才有可能脱离贫困的苦海。

综上所述,我认为,凤凰网的报道是糟糕透顶的。

他只是在表面上赞扬张桂梅,却在背地里否定张桂梅,否定张桂梅所在组织的扶贫工作。


其心可诛。

十月二十一日。
用数据戳破《凤凰周刊》在“苟晶案”报道中的几处谎言!
遛狗不牵绳,格杀勿论,这个做法好
西瓜被偷倒赔300元:勿以恶小而不惩!
光明乳业用错地图被罚款, 那些谣棍们又高潮了!
毛岸英上朝鲜战场是为了镀金?用“蒋经国模式”戳破谣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