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确诊第七年,我用古琴治疗抑郁症

法之剑 2024-04-1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当时明月在 Author 当时明月在

一直想写写有关于古琴的事,朋友圈经常碎碎念,但是一直没写成文章,一来太懒了,二来写文章实在很费精力和体力。

最近又参加了几次琴院举办的古琴雅集,恰逢年终,又到年终总结的时候(对,我还没写,先把这篇完成了就写),于是,这篇文章总算开始了。

先来张照片,第三次在众人前登台抚琴,全程抖着弹唱完一曲《阳关三叠》的明月,哈哈。

提醒一下,这篇文章有点长,主要是写给关心明月病情/近况,以及并未接触过古琴但对古琴有兴趣或者想了解古琴的朋友,已经认识古琴的朋友,看完“一”之后可以直接跳到“”六。(为什么不分开来写,因为懒

一、学古琴的缘由

学习古琴是很突然的事,缘起于一个朋友。这个朋友是个怪人,出身于教育世家,家里开设有私立学校,作为一个私立学校的校董,他偏偏不肯在家舒舒服服呆着,而是没事就跑到荒郊野外爬山探洞溯溪攀岩玩独木舟,不出去时就躲在工作室造船,做做手工和木工,写写诗和书稿,弹弹琴,而最近几年又在研究特殊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嗯,也就是说,厌学的,叛逆的,抑郁症的那类人。

咳,所以大家看到重点了吧。作为认识近二十年一起爬过山攀过岩出过海玩过户外的“老驴”,他大约觉得明月不该被抑郁症这种病困住,于是,几年来他在各个海洋沙漠草原森森户外神出鬼没游走的间隙常常会突然冒出来,冷不丁发条信息给我,给我建议,于是,我跟着他做过手工,做过木工,造过船,爬过山,迷过路,到湖里、海里玩过独木舟,玩的时候很开心,但后续总没有足够的热情投入。总之,最后我又回到原地窝着不动。

去年夏天,在平安的官司及后续事情结束后,憋着了七年的一口气突然放下,明月整个人松懈下来的同时,也感觉人生失去了目标,未来不知何去何从。之后,又伤到了腰,躺在床上几乎20天下不了床。独自在痛苦中煎熬了20天后,我决定,既然不能死,那就好好的生活下去,并且,要彻底的摆脱对抑郁药、安眠药的依赖。当晚,我就开始了行动。

又半个月后,已经回到珠海的这位朋友,突然来看我,说,你学古琴吧。我随口答,好啊。心下也没当回事。我知道他近年痴迷于古琴,常说他觉得最美的死法,就是带着心爱的古琴,划着独木舟出海,然后消逝在茫茫大海中(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死 ?)我以为他就是突然心血来潮想拉多个人玩音乐而己,因为年初跟一些玩古筝、玩吉它的朋友聚会,他们就开玩笑说要组个“神经病乐队”,什么乐器都不会不能唱也不能跳的我,当时还颇为发愁如何跟上他们的步伐。没想到平时拖延症严重的朋友,立即就带我去见了古琴老师,还给我交了学费,还说自己有床旧古琴可以给我用。不用担心学费问题,琴的问题也解决了,这样的情况下,我还能说啥呢,那就学呗。

当然,之所以能这么爽快的决定学古琴,是因为当时官司已经结束,平安的问题在一众同学和朋友的帮助下也得到了解决,而我在我经过几个月的思考后,终于也给自己制定了个新目标:既然不得不活下去,那就好好活,于是,在立下七年来第一个以”未来“为单位的清晰目标后,我就一改往日的颓废,开始每日站桩,并通过中药、针灸、艾炙调理身体以期早日恢复健康回归正常,朋友找到我的时候,我的各种生活秩序和身体健康正在缓慢恢复、重建中。

所以,当此时朋友提出让我学古琴,我也就顺水推舟的答应了。因为一直以来对古琴的向往,也因为一个潜藏于心底的愿望——我的道家师父曾经多次提到古琴并正面肯定古琴的作用,数年前埋下的种子,也许,是时候破土萌芽了。所以,有时候别人会问我怎么想到学古琴,我通常会说有三个原因:

一是明月小时候很喜欢看武侠小说,小说里很多武功高强的大侠都会弹古琴,一琴一剑走天涯,笑傲江湖,快意恩仇,所谓剑胆琴心,在他们手中,琴声除了悦己,有时候,还是一门武器,可以说,从小我就对这神奇的乐器特别向往。(嗯,所以,这也是明月特别喜欢广陵散的其中一个原因)

二是师父说古琴谱的韵律多为正气,而在中医理论上来说,身体的所有疾病均是由于”正气不足“所致,抑郁症也不例外,因此需要扶正。《黄帝内经·灵枢·邪客》中云:“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与天地相参。“故五音疗法亦是中医治病的其中一种形式。

三是“此生至少学会一样乐器”一直是我的梦想,虽然毫无乐理基础,家族中也没有人有音乐细胞。而这种意愿在我经历过几年抑郁症折麿后更为强烈,人生如此艰难,至少别给生命留下太多遗憾。

二、初识古琴

就这样,去年夏天,明月正式开始学习古琴。没想到第一次看到琴谱,明月就整懵了,谱在哪?12345在哪?哆来咪发嗦啦西在哪?这东西看上去就像汉字,却一个字都不认识,简直就是天书啊。

贴一张网上随便搜的传统古琴减字谱:


大家看看,是不是除了“平沙落雁”那一列以及一段二段那两列之外,其它的都看不懂,但又似曾相识,但又读不出来?

原来,古琴所用的琴谱叫减字谱,顾名思义,便是把古琴的指法、术语用文字描述,为了简化记忆,又从文字中取其较具特点的部份,把左右手指法组合而成(把文字中其它多余的部份减掉),故叫减字谱。每一个减字谱的文字,以上下区分左右手,上面部份代表左手指法及徽位,下面代表右手指法及几弦。

例如上面琴谱中的第一个减字谱:   

我们先把它分成上下两截,

上面部份代表左手指法及徽位,
这减字谱上面是一个大字,一个七字,就表示左手大指(大拇指),按第七徽,

下面代表右手指法及几弦,
下面是一个“”字,一个六字,,即“托”,六,六弦,即右手托六弦。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明月立马感觉自己像掌握了一个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毕竟,咱也是学过五笔输入法的人啊,拆字谁不会
(当然,平沙落雁是六级的曲子,得学很久才能学到这么高级的曲目,明月都还没学到)

然后,对于古琴的坐姿要求,以及指法,我也很快有熟悉的感觉:沉肩坠肘,身子挺直,双脚打开,与肩同宽……慢着,这不是站桩的姿势吗?只不过一个是坐着,一个是站着,这么……巧?

更巧的是,古琴指法中,真要用到:“站桩”,当右手弹完上一个指法、下一个指法未开始之前,手指不能乱放,要端正地轻扶在弦上,这个动作,谓之“站桩”。

冥冥中,我似乎感觉到古琴和我每天练习的站桩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联想到小时候看的武侠小说中一人一剑一琴闯江湖的大侠,莫名有种兴奋感。

而古琴的三种音色的叫法,就更奇怪了:分别是“天、地、人”三声。空灵飘渺如天簌的泛音,叫天声;声音浑厚如大地般深沉的散音,又称地声;而细腻柔润似人吟唱的按音,就是人声。

天,地,人?怎么有这么奇怪的乐器?这古琴,到底蕴藏着多少秘密?

我突然好想了解它。



三、琴与天道


了解之后,才知道小小古琴,大有乾坤,光琴本身的构造,就充满了宇宙之气象,琴的制作、琴的尺寸、名称、指法等,都大有深意。

琴长三尺六寸六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日,宽六寸,象征六合,厚约两寸,象征阴百两仪。琴有十三个徽位,象征一年十三个月(加闰月),琴身上圆下方,代表天圆地方。

最初的古琴为宫、商、角、徵、羽五弦,暗合土、金、木、火、水五行,象征君、臣、民、事、物,后来,周文王与周武王,就是几个月前大火的《封神榜》上的那个西伯候和姬发父子,各自给五弦琴增加了一根弦,文王加的叫文弦,武王加的叫武弦,加起来便成了文武七弦琴。(现在知道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伯邑考为什么有那么高的音乐天赋了吧,人家是有家学渊源的!)

古琴的声音呢,上面说过了,有“天、地、人”之分。空灵的泛音如天籁,给人清冷入仙之感;浑厚的散音如大地般厚重;按音则丰富多变,时如人语,时如轻唱,委婉细腻。故,古琴音又称“天地人”三籁。

有些非常古老的曲子,如神人畅,南风畅,古人向天地神灵祭祀的曲子,多用空灵的泛音;浑厚的散音,如明月下半年学的关山月,为了表现塞外大漠关山的磅薄大气,一开头就是雄浑的散音;而表示人类相思、思念之意的秋风词,则是用按音。

而古琴各部位的名称,也非常有意思。

《琴史·拟象》中言:“琴之为器,隆其上以象天也;方其下以象地也;……高其前以为岳,命曰临岳,象名山峻极,可以兴云雨也。”

琴头有岳山,承露,琴腹有龙池,琴尾有风沼,有雁足,龙龈……

琴弦是水,水发源于山,“岳山”上的琴弦就像条条河流一样流淌不息,经过一年的时间(十三个徽)到达司水之神——龙的口中(龙龈),经过“龙龈”后缠绕在“雁足”上,汇聚于“足池”之中,流向“龙池”、“凤沼”,完成一个循环,依此回环往复生生不息。

“见山立志,遇水生情,仁者喜山,智者喜水”。

一张琴身上,有天、有地、有年、有月、有山、有水、有龙、有凤、有君、有臣、有民、有文、有武、有时间、有空间,它包含着天地之道与万物之和。

试问,世上还有哪般乐器,从结构到名称和声音,像古琴意义深远富含哲理又充满诗意?

我感觉,这就是我想要弹一辈子的乐器。

记得去年马克龙访华,我国动用价值四亿的古董唐代名琴九霄环佩,以一曲《流水》接待他。


这也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古董不仅仅是摆在博物馆里供人参观的,还应是能拿出来使用的,给人更多情绪价值的东西。

想像这同一把琴,它发出的声音,它奏出来的美妙的音符,包括它古朴的身姿,千年前,曾经有人欣赏过,“它第一次发出琴音,是出于何人之手?又是谁最先欣赏到它弹出的第一首曲子?“恍惚间,突然感觉时间、空间的距离都不再那么真实。

而上一个让我们发出如此感叹的,是月亮。

能一代代传下去,流传千年而不坏,且能修身养性,达到这种高度的乐器,可能也只有古琴了吧?


四、古琴与释道儒


很快,我又了解到,古琴,它真的很不简单。作为我国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弹拨乐器,道家、释家的修行人,都把古琴用作修行的法器,儒家的文人雅士,也把古琴用于修身养性,“琴棋诗画”文人四艺,琴排第一,故古琴又被称为文人琴。而早在2003年,古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听起来很了不起的样子,很让人骄傲是不是?

然而,让我惋惜的是,现实中,如此美好的古琴,却是低调到几乎让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老师曾经对初学古琴的我们说,“一千个人里面,可能没有一个人认识古琴。不信,你看看你的朋友圈,有没有人知道古琴,更不要说学古琴。”我想了一下,的确如此。

虽说古琴位于“琴棋书画”之首,其实很多人对它并不熟悉,甚至,可能也很少人去想这个“琴”到底是指什么,包括我,以前也认为,这里的琴不是专指哪一种乐器,而是统指一个大的类别,如钢琴小提琴竖琴扬琴马头琴之类。直到自己学了古琴,了解了一点古琴知识,才恍悟:哦,原来,此“琴棋书画”之琴,乃古琴也。而从前古人们习惯古琴称之为琴,或瑶琴,并没有“古琴”的叫法,因为西洋乐器的到来,为了区别,才在琴前加一个“古”字。

古琴不但生活中很少见,各种热热闹闹的晚会、演唱会、音乐会亦见不到它们的影子,大多数人认识它的渠道,可能首先是在武侠小说中看到这名字,然后在古装电影、古装电视剧见识过它的真正面目。然后,或许就是烦躁或者失眠的时候,要找一些轻音乐啊,一些冶愈系音乐静心时,搜到古琴,就随便听听,绝大多数人,止步于此,很少人会在“听”之后,付出行动去了解、去学习。

所以,论知名度,中国随便一件古典乐器,如古筝,二胡,萧,笛,甚至埙,似乎任一样知名度都比古琴高。它小众到即使很多人打小听过它的名字、听到过它的声音、甚至爱上它的声音,但很少人能一眼认出它。

它的低调程度,与但凡是个中国人都听过的“高山流水”、”焦尾琴“的故事成反比,故事有多出名,古琴本身就有多低调。对大多人来说 ,它好像只是个传说,是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和日常司空见惯的另三艺“棋、书、画”相比,古琴似乎离老百姓的生活过于遥远。

记得去年我背着古琴从浙江舟山一路回广东,很多人好奇地指着我背上的琴包问:“是古筝吗?”我答“古琴”,然后,对方就愣住,不知如何接话了。大概,一个背着古琴出现在现代都市的人这件事,超出了一般大众的认知范围。

但从”江湖地位“上,对琴人来说,古琴,在乐器中绝对是最神圣的存在。

前面说过,释道儒三家,在释家道家,古琴是用作修行的法器,儒家名士文人,也用于修身养性,故古琴又称为文人琴。

道家认为,古琴的音色静美沉厚,淡泊脱俗,与“道”相合。古琴曲《幽兰》《列子御风》《逍遥游》《平沙落雁》《山居吟》等都蕴涵有“道”的思想内涵。因此,历代得道高人多把古琴与寻求“道”的修行实践联系起来,而这一修行又是以心性修炼为主。

明末琴家徐上瀛,在《溪山琴况》总结了古琴24个审美范畴:
和、静、清、远、古、澹、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
光看这些字,就觉得古琴实在是非常适合修行的对不对?难怪修行者这么爱琴。

据说在2003年古琴申遗专题视频中仙风道骨的抚琴长者就是中国道教协会原会长闵智亭道长。

可见即使是在现代,修行人也是习琴的。

而佛教呢?

诗仙李白有首很有名的听琴诗,叫《听蜀僧濬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可见佛法虽然对歌舞声色娱乐有种种戒律,但明显古琴不在戒之列,故僧人不但弹琴,还弹得十分好,连见多识广的诗仙李白也不得不为之动容,写下“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的千古名句。

而明月也有幸在寺院里听过出家人弹琴。无论是普庵咒,还是流水,都给我不一样的感觉,出家人恬淡超然的气质,与古琴的清微淡远,似乎有种天然的契合。

除了释道两家,我国历代文人的诗作中,描写自己弹琴,或听琴的诗篇,就更多了,随便找两位大咖:

王维《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苏轼《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不过,明月最喜欢的是陶渊明的“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嗯哼,当犯懒不想练琴的时候,尢其喜欢

还有孔子学琴的故事也特别有意思,竟然能通过琴曲,猜出谱曲者的身高相貌身份,听起来就像神话一样,大家可以自行百度一下。

那么,这些圣人,修行人,文人,大诗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弹琴呢?

想起师父的话:中国的传统四艺“琴棋书画“中,琴是偏重感性,棋偏重理性和杀伐,书画调理中和养气,琴棋书画不能分家。例如人一辈子如果只是醉心棋牌苦心研究,而不适当的调节情志,心脏和脑的健康都会出现问题,下棋下吐血晕厥的,打麻将猝死的,数见不鲜。

现在,再来看看我们常说的”琴棋书画“,是不是就明白了,为何是“琴”排在首位,而不是棋,或者书、画?

因为琴清心,修心,调心,养心。

先把情志调节好了,再去做理性的研究分析,才能达到身心的“清、正、平、和”。


五、古琴和五音疗法


琴,是如何清心,修心,调心,养心呢?
皇帝内经《灵枢·邪客》中,把五音,即宫、商、角、徵、羽,对应五行(土、金、木、火、水),并与人的五脏、五种情志相连,如:
宫调式乐曲,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
商调式乐曲,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
角调式乐曲,朝气蓬勃,生机盎然,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
徵调式乐曲,热烈欢快、活泼轻松,具有“火”之特性,可人心;
羽调式音乐,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
此为五脏正音。
加上五色,图示如下:
据上图,大家可以看到,五音是如何调和五脏的。

在古代,不是所有音乐都可称为乐的。
音乐分为声、音、乐三个层次
可以发出声响的叫“声”,如各种声响,流水声、鸟鸣声等等,
有音律节奏的称为“音”,
但只有能够涤除杂念私欲、陶冶性情的音,才会称之为“乐”。

而我觉得古琴除了“声、音、乐”之外,还有一种“韵”。

古琴声音很小,因为它是悦己的乐器,而古琴弹奏的时候,会有有指法有动作但琴弦无声,或者只有琴弦的摩擦音的时候,初时觉得奇怪,纳闷怎么没有声音呢,老师是不是忘记了右手的动作了,后来发觉越听越有味,这无声之声,就是“韵”。

老子《道德经》云:“大音希声。”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

古琴不只是一种娱乐,自古讲琴道,琴道绝不是简单的弹琴技巧方法,而是向道之人对生命的正悟在古琴上的投射。

在古代,琴,是文人之器,君子之器,琴,不仅作为一种乐器,更有“君子养德于琴”之说。

“君子以琴养德,琴可以禁止于邪,可以正人心。君子之器,象征正德。因此,琴亦正乐。圣人之器,君子之器。”

琴者,禁也。所以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班固

“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嵇康

也就是说在各种乐器中,古琴是最能表现君子德行的乐器。

琴为正乐。可以禁止于邪,正人心。

很关键的一个“”字。

师父也说:“古谱琴音的韵律多为正气,张弛有度。”

所以当古琴老师为了激发我的学习兴趣(大约是对我懒散的样子实在看不过眼了),曾问我要不要学移植曲(把现代流行歌曲改成古琴曲的曲子,称为移植曲,相对古典乐曲,大众比较容易接受这种曲子),我说先不要,我先学古曲。(当然,沧海一声笑、卧龙吟、半山听雨这三首,可以除外,当然当然,这些都可以慢慢学)。

师父又说:“
各国的古典音律虽然表现形式不一,曲调各异,但是除了能抒发情志外,都暗含部分天地玄机,交响曲书写到高潮澎湃处,耗的是天才创作者的心血。如果把华夏古典乐曲比做老山参,西洋的交响乐,则更像是威尔钢,前者是补药,后者是春药。”

我理解这里的华夏古典乐曲,自然就是古琴了。
    
“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角为木音通于肝,征为火音通于心,宫为土音通于脾,商为金音通于肺,羽为水音通于肾,通过五音调节五行及阴阳的平衡,就可以达到修身养性和身体康健。”

所以,养德,养正气,养心,治疗抑郁症,我选择古琴。
谁叫五音还可治病呢。


六、我用古琴治疗抑郁症

弹琴治抑郁症的例子,其实古人早有先例。

大文豪欧阳修,“自称喜欢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一翁老于其间”,故自号“六一居士”,这其中之“一”,便是琴。

欧阳修有个朋友,叫杨寘,杨寘很会写文章,但仕途坎坷,生计多艰,且身体又不好,依靠祖上的官勋,才谋到千里外的南方一个小小职位,送别时,欧阳修担心他身体不好,加上心情忧郁,所在南方之地风土人情又皆有不惯,于是写了一篇文章《送杨寘序》,将自己作为例证告诉朋友弹琴助益于身体健康,提出疾病的由来是因为内心忧愁,久而久之,淤积体内,药物能马上使疾病好转,但有毒性,不及声音能使心平。“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平其心以养其疾”,证明弹琴能够治疗疾病: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夫疾,生乎忧者也。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则疾之忘也宜哉。”

此”幽忧“之疾就是抑郁症。宫声,即宫调。(嗯,前面平沙落雁的琴谱上,就标了宫调。)

前面说过,“宫调式乐曲,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

根据七情致病”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理论,思伤脾。

抑郁症,忧思、思虑过重所起。

所以,思伤脾,而宫音入脾,故”久而乐之“。

故,得了抑郁症,多听宫调音乐,久而乐之。

让我们看看宫调的音乐特质:

宫调音乐——脾】
宫调音乐一般节奏比较舒缓,对应脾胃,主要起到养脾健胃、平和气血的作用。

宫为长夏音,属土主化。正宫调式能促进全身气机的稳定,调节脾胃,兼有保肺气利肾水的作用。

用于养生保健:可调和脾胃,脾胃较弱者,长夏宜多听。

用于练功:可平和气血,促进入静,静功宜配用。

用于调神:可稳定心理,需深思熟虑,缜密思考时宜听用。

用于体育运动:可提高稳定性,对需要发挥技巧的比赛项目,赛前过度紧张、心理不稳定者宜听用。

用于治疗:适用于脾胃虚弱、恶心呕吐、腹泻、饮食不化、腹胀、消瘦乏力、神衰失眠、肺虚气短、小便短少等病证。

发现没有,“脾胃虚弱、恶心呕吐、腹泻、饮食不化、腹胀、消瘦乏力、神衰失眠、肺虚气短、小便短少”,明明就是抑郁症患者常见的症状啊。

深受脾胃虚弱恶心呕吐神衰失眠之苦的明月恍悟,难怪每次听到古琴音感觉特别舒适,原来,是身体迫切需要这种能量啊!!!

了解到此,我感觉此刻遇到古琴、学习古琴,简直就是天赐良机。


七、习琴一年半的感受与疗效


琴总算是学下来了,不过,明月向来不是勤快之人,虽然喜欢古琴的声音,但很少练琴,经常是明天要上课了,今天才临时抱佛脚。有时候坐在琴前,也并不想弹琴,毫无章法地一根根拔弄着琴弦,只为了听一听那琴音。最喜欢闭上眼倾听那深沉的琴音在耳边响起,丝丝缕缕,触人心弦,慢慢在静夜消散…

最爱清亮的泛音,有时候,从一徽到十三徽,反反复复地听,心情也随之变得空灵澄澈。

也最爱在秋天的月夜,把琴搬到楼顶,在月下,一遍遍的对月弹琴,或反反复复吟诵静夜思。或者仅仅是月光下那闪着洁白光芒的徽位,心中就满是欢喜。每当此时,总舍不得回家。想起王维的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楼顶没有竹林,可是我有玉兰花,不敢长啸,那就轻轻吟唱。

古琴曲,本来是有词的。古代的唐诗宋词,原本也是可以唱的。
古琴曲配上词,叫琴歌。

这个发现让我惊喜异常。恨不得找出宋词三百首,对照一下琴谱有哪些琴歌可以唱。

这六七年,深居简出,除了打官司和看病需要,甚少与人打交道,因为一人独居,几乎无人可交流,又不爱聊电话,因为无法忍受噪音和突如其来的打搅,颇抗拒语音和视频,因此,我平时很少说话。但人是社会性动物,总有情绪需要释放,何况一个抑郁症患者。于是,为了排解心中的郁闷,我开了个公众号,通过文字来排解。后来,发觉文字并不能代替语言。长期的不开口,也导致口头表达能力的下降,有时候会突然忘记某些词语,某些读音,甚至觉得开口说话都是件困难的事,这种感觉又进一步使我焦虑,感觉长久下去,怕是要变哑巴了。

而琴歌的发现,让我觉得,我不必再害怕长期的不使用语言交流所导致的情绪郁结、和口头交流困难了。因为,我自己可以边弹边唱呀!

细细思索,更是让我发现了弹琴唱歌的好处,总结如下:

语言表达不了的东西,文字可以;
文字表达不了的东西,摄影可以;
摄影表达不了的东西,音乐可以。

几年前,当我觉得日常交流不足以表达我心中的苦闷的时候,我用文字排解;
之后,觉得文字也有不到位的时候,于是,用摄影、用图片表达内心想法;
但是图片也表达不了的时候呢?唯有音乐了。
而作为一个精力有限,动力也有限,却总有那么多情绪需要自我排遣的人类,音乐比文字和图片优胜的地方在于:
把你把内心的情绪整理成文字的时候,需要很多精力,去记录,去整理、去归纳,去想如何开头,如何结尾,要注意逻辑,注意语句是否通顺,是否有错别字,是否会引起岐义;
当你把内心的情绪寄托在图片上时,而生活于方寸天地之间的人,如何有那么多机会拍摄到恰好能表达你心中意愿的图片,这本身就是难题;
而音乐,
你只需要把手放在琴弦上,弹快了,慢了,轻了,重了,都不要紧,你唱错了,忘词了,完全不重要,不需要动脑子,不需要在意好不好听,那一刻,你自己是快乐的就好。
甚至,你可以一边弹一边唱,一边弹一边笑,一边弹一边哭,弹完了,唱完了,笑完了,哭完了,你的心事也放下了。
因为不动脑子而弹的音乐,再难听,也会随风而散,留下的,是你越来越轻快的心情。而不动脑子留下的杂乱无章的文字,毫无意义的图片,会像垃圾一样积压得越来越多,会让你的心情愈发沮丧。

”努力把心保持在波澜不惊的状态不是真修。春夏秋冬旱季雨季更迭,天心即民心,民心即天心,正常人的心情是与天地相交感的,有欢笑有喜悲。勉强把心态维持在宠辱不惊的状态,健康和精神迟早会出问题。圣人无情,说的是无俗情,而非是说没有人类感情,能心如止水心如死灰的,是死水和枯木。“

读书,是与古人对话,弹古琴,更是直接与古人同在,他们谱出的音符,在你指间流淌,把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心路,重现,传承千年的古琴曲,可歌可弹可吟可唱,让你一边修心,一边调心,一边养心,所以,如果你想用音乐疗愈自己,如果你在有生之年也想学一门乐器的话,那么,建议你学古琴吧。


胡锡进为流美复旦孙博士的再度发声,彰显了民意不可违
复旦流美孙博士的前妻,其实是个好女人……
所谓复旦校友的纽约流浪汉,他流浪和中国又有啥关系呢?
李国庆的离婚成功强悍验证了:没有离不掉的婚
雪乡酒店价格高,今天我来喷一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