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额彩礼,一分为二

法之剑 法之剑 2024-04-14

文|庄志明律师

开门见山,高额彩礼是一个错误现象,是要批判,要谴责,要打倒,要摒弃的。但对于高额彩礼又必须一分为二看待,为此我们先看一下这一则新闻:

据新闻:【#高额彩礼之下重负的农村父母#】今年笔者去了陕西、湖北、河南等地调研,婚姻家庭问题相当突出,具体表现为“狂飙”的彩礼以及苦不堪言的父母。据了解,全国彩礼在2010年前后出现了大幅上涨,基本以2~3万元为基数,至今至少上涨10倍。巨额的彩礼造成了大量的农村地区未婚男性,也造成了不少的社会问题。

我说高额彩礼要批判,是因为把女性物化;我说高额彩礼要谴责,是因为把婚姻作为堂而皇之的物质交易;我说要打倒,是因为它罪恶滔天;我说高额彩礼要摒弃,是因为它不符合人类历史的方向。

但人类历史是漫长的,你要看截取哪一段历史,至少说我们看得见的历史时间内高额彩礼是不可能被抛弃的。

恩格斯对婚姻曾如此评价:“当父权制和专偶制随着私有财产的份量超过共同财产以及随着对继承权的关切而占了统治地位的时候,结婚便更加依经济上的考虑为转移了。

恩格斯又说:“婚姻都是由当事人的阶级地位来决定的,因此总是权衡利害的婚姻。这种权衡利害的婚姻,在两种场合都往往变为最粗鄙的卖,有时是双方的,而以妻子为最通常。”

把恩格斯的两段话认真读仨遍,基本上就懂为什么会有彩礼这一现象,为什么彩礼基本上是女性收而不是男性收了。把恩格斯的话再读三遍,就深刻理解为什么彩礼是不可能被抛弃的了。

如果说恋爱是男女感情的寄托,那婚姻则是感情寄托的延伸,延伸到缔约。温情脉脉的缔约是始于感情,终于交易;赤裸裸的缔约只有买卖。明白了这一点,就会明白大学里的恋爱往往在毕业后就分道扬镳,点破不说破了。

新闻说:“全国彩礼在2010年前后出现了大幅上涨,基本以2~3万元为基数,至今至少上涨10倍。”这现象是很不正常的,因为它增长的幅度远远大于同期收入增长,让很多家庭不能承受之重。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又是正常的,本质上说婚配也是一个市场化的结果,价格上扬说明购买力是上升的,而这购买力正是国家经济蒸蒸日上、人民收入提升的集中体现。如此,高额彩礼现象并不能得出天崩地裂的结论,大可不必为此紧张兮兮。

#高额彩礼之下重负的农村父母# 这一话题画龙点睛,农村的彩礼现象是最严重的,重灾区,但这一现象的重要根源是男性在婚配市场上的低竞争力,“儿子的实力不够,老子的金钱来凑”,在农村是尤为明显的,前天我写过一篇文章《娶个三婚女人,彩礼40万,这样的奇葩新闻你们信吗?》,谈了婚配上的ABCD配对,大家可以看一看,我再提炼下,越是BCD男越是可能要付出高额彩礼。

以此我们再进一步分析,基于A男在婚配市场上的优势,女方往往是很难提出什么高额彩礼的要求的,因为A男稀缺,当然女方也可能出于对男方成长性的信任,不在乎一时变现,而在乎未来的长期分红。从这个角度说,与其担心未来给儿子付高额彩礼,还不如把这笔钱提前用来为儿子的个人实力提升上,好钢用在刀刃上,塑造儿子的成长性(哪怕是画大饼的成长性)。这种心态调整过来后,对家庭和社会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新闻里还有这么一段话:就调研情况来看,“过去一定要生儿子以及直到生出儿子为止”的思想已经很难出现,很多村民庆幸生了女儿,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一胎是儿子的村民也不敢再次生育,生怕家庭陷入困境。目前仍在劳动力市场的超龄农民工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为了彩礼而不得不继续辛劳。

如果这一现象正在形成,说明农村的重男轻女思想在淡化,在削弱,在改变,“生男不如生女”,如此高额彩礼功不可没,这就是高额彩礼的一分为二。未来实际生活中能逐步逐步调整为全社会更愿意生女孩,平衡男女人口结构性问题,这对高额彩礼的治理才是最有效、最实质的治理。

读法言法语,请点击关注最上方蓝字“法之剑”

 庄志明律师(微信号lmz8848)提醒,本文欢迎转发、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娶个三婚女人,彩礼40万,这样的奇葩新闻你们信吗?

捅人二十六刀的正当防卫是怎么做到的,《第二十条》告诉你正确的姿势

大学生做家教,合法不合法?现在说清楚了

梅西,您到底收钱了没有?

官方通报总经理除雪期间休假,这样的通报批评是真正的正能量!

从严从快枪毙做空股市的汉奸,义不容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