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10期目录及摘要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学派 2018-12-10


空间正义的唯物史观叙事——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

胡潇

摘要:空间正义问题在社会生活与学术研究领域日益突显。规模浩大、急促推进的城市化,以及全民深度关注的房地产业问题,更使空间正义有了前所未有的现实紧迫性。作为社会正义的形塑,空间正义表达同时也创生着社会正义。空间正义的理解与诠释,必须遵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原则,以生产方式为基底,从社会经济立论,澄明制约空间正义的人权与产权关系;在人与自然、空间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互动中,深入探讨、阐释空间连续性和间断性的内在统一,以及由此决定的空间价值的整体性、普遍性和局域性、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揭示栖居场所正义性体验的致思特点及其对空间正义社会认知的还原论机制。这种叙事逻辑的寻绎和发挥,将助深化、拓展空间正义研究,彰显其学术与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空间正义 人权 产权 唯物史观

作者胡潇,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广州 510440)。


国家与正义——兼评霍耐特黑格尔法哲学“再现实化”路径

邓安庆

摘要:黑格尔是最早把现代性作为问题来思考的哲学家。他通过对现代市民社会危机的剖析,基于自然法来形塑“伦理性”国家,以解决市民社会本身无法解决的困难,从而构建起一种不同于一般“社会正义论”的“国家正义论”。但是,在西方主流正义论话语中,黑格尔的“国家正义论”一直没有得到承认。德国著名哲学家霍耐特为改变这一状况,致力于“黑格尔法哲学再现实化”的系统工作。其意义应予充分肯定,但其路径却颇值得怀疑。如果不从黑格尔法哲学的文本阐释出发,不遵循黑格尔法哲学的“形而上学”框架,黑格尔“正义论”将“国家”视为自由与正义这一伦理理念之现实化的“场域”、基础和保障这一根本特点就不能得到合理承认,将黑格尔的“国家正义论”作为“社会分析的正义论”就不能算作是黑格尔法哲学真正的“再现实化”。因此,我们应当回到黑格尔法哲学的文本本身,阐明黑格尔法哲学中“市民社会”作为“伦理性丧失”的中介环节如何通过“国家”的监管和塑造,在一个作为伦理理念之现实化的“现代国家”即“社会国家”中,使建立在个人自由和社会充分发展基础上的“正义”真正具有可实现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正义 国家 伦理理念 市民社会

作者邓安庆,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


政府补贴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徐静 蔡萌 岳希明

摘要:用总收入基尼系数随补贴增加而形成的路径曲线,同时配合最小基尼系数曲线,可以全面地考察政府收入再分配政策效应,衡量补贴的收入再分配效率,弥补以往用MT指数法和基尼系数分解法存在的缺陷。运用新测算方法的结果显示,中国社会保障支出能够缩小收入差距,但其再分配效率不足,且已经超过基尼系数路径曲线的转折点,出现了对部分人“分配过度”的现象。通过调整其分布,可进一步降低居民总收入的基尼系数。

关键词:再分配政策 动态集中度 基尼系数路径曲线 最小基尼系数曲线

作者徐静,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上海 200433);蔡萌,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北京 100081);岳希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北京 100872)。


新兴市场国家的综合测度与发展前景

胡必亮 唐幸 殷琳

摘 要:21世纪新兴市场国家呈群体崛起态势,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全球治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既有的“新兴市场国家”界定含糊,在西方话语下有很大的片面性,与现实相去甚远。基于第三世界发展历史经验与现实,以及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从规模总量、制度环境、经济增长、社会经济结构和发展动力五个维度构建的综合指标体系,从世界183个国家(地区)中遴选出新兴市场30国,为加强南南合作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框架和理论支撑。

关键词:新兴市场国家 综合测度指标体系 第三世界 发展经济学

作者胡必亮,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教授(北京 100875);唐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博士(北京 100038);殷琳,铁道党校科研所讲师(北京 100088)。


子女偏好与出生性别比的动态关系:1979—2017

侯佳伟 顾宝昌 张银锋

摘 要:出生性别比是反映生命之初性别平等状况的基本指标。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出生性别比偏离正常值且不断升高,2008年之后呈现下降趋势,但尚未恢复到正常范围。男孩偏好往往被认为是出生性别比失调的重要诱因。基于152项调查的横断历史元分析表明,近40年来,男孩偏好一直呈明显弱化趋势,中国人理想男孩数从1979—1989年的0.6人减至2010—2017年的0.4人,其占理想子女数的比例由34.5%降至27.9%。同时,女孩偏好也呈弱化趋势,社会整体文化氛围正在由有性别偏好向无性别偏好转变。性别偏好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在于,男孩偏好和女孩偏好的弱化不同步,出现“相对数变动效应”。当男孩偏好弱化迟缓于女孩偏好弱化时,呈现出男孩偏好相对强化,从而在生育率持续下降的进程中,导致出生性别比上升。随着男孩偏好与女孩偏好的弱化趋于同步,出生性别比也会恢复正常。

关键词:出生性别比 男孩偏好 相对数变动效应 横断历史元分析

作者侯佳伟,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北京 100081);顾宝昌,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北京 100872);张银锋,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天津 300191)。


犯罪化与惩罚体系的完善

时延安

摘 要:惩罚体系是一国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建和完善应从基本政治制度、社会发展状况和现实治理需要进行综合考量。犯罪化与惩罚体系的调整是“一体两面”的关系,犯罪化路径的选择一定意义上就是对惩罚体系的优化方案。现有惩罚体系有其合理性、现实性和历史继承性,应在维持其基本框架的前提下,遵循法治精神,兼顾人权保障的公正价值和社会治理的效率价值,对这一惩罚体系进行调整,即取消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行政法律中的行政拘留,并对这些法律的惩罚类型进行优化,将以剥夺自由为内容的惩罚类型全部纳入刑法。以应否剥夺自由作为区分刑法与规定有惩罚内容的行政法各自调整范围的标准,其理由在于,剥夺自由的惩罚带有一般性的社会排斥效果,即由此形成个人与社会共同体的相对隔离。由此以刑罚可罚性判断作为刑法调整范围应然界限的主要根据,进而寻求一条合理均衡的犯罪化路径,形成合理公正的惩罚体系。

关键词:惩罚体系 犯罪化 剥夺自由 刑罚排斥

作者时延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北京 100059)。


论新型网络犯罪立法及其适用

皮 勇

摘 要:新型网络犯罪是网络犯罪的新发展,遏制网络犯罪必须打击新型网络犯罪。但由于其不同于传统犯罪,具有“积量构罪”特征,刑法相关规定的适用遇到困难,按照实质预备犯、帮助犯相关理论解释难以实现理论自洽。新型网络犯罪立法是回应网络犯罪新变化的正当性立法,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特殊犯罪方法和限定犯罪危害量的情节要件是其满足刑事违法性和刑罚可罚性条件的关键。新型网络犯罪行为本身的社会危害性相比较而言较低,情节要件弹性大,相关司法适用标准不明确,导致适用率低并出现犯罪圈的不当扩张,为了充分发挥新型网络犯罪立法的功效,必须根据其特殊的罪行构造,制定合理的司法规则,对其构成要件要素进行合理缩限,并对情节要件进行类型化、限定化解释。

关键词:新型网络犯罪 积量构罪 实质预备犯 帮助行为正犯化 中立帮助行为

作者皮勇,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武汉 470072)。


西方早期汉籍目录的中国文学分类考察

宋莉华

摘 要:西方汉籍目录的编纂与中国文学的西传几乎同步,是早期西方学界建构中国文学知识谱系的重要途径。它将中国文学纳入西方学科体系,小说、戏曲、民歌等文类作为“文学”分支,文献意义得到肯定,学术地位得到提升。中西不同文学传统在汉籍目录中交汇,导致文体错位、文体概念并用、术语交叉混用等现象发生。中国原有文体概念在与西方文体对应过程中,外延被缩小或扩大,同时被植入西方内涵,转换生新,演变为现代文体概念,体现了中西文体之间的相互对话与改造。考察西方汉籍目录与近代中国文学分类的历史生成与文体重构,有助于厘清近代中国文学演变的复杂学术理路,揭示近代中国文学观念、文体界定、知识体系发生的深刻变革。

关键词:汉籍目录 中国文学 文体分类 互文性

作者宋莉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上海 200234)。


藏传佛教般若中观论本土化的历史阐释

班班多杰

摘 要:从阐释学视角考察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既需要准确理解印度佛教文本、义理本身的一般性,又要肯定中国阐释者基于自身经验对印度佛教文本、义理所作的个性化、创造性建构。在前弘期,藏人智者在继承、融汇印汉佛教中观相关元素的基础上增创般若中观框架概念,初步建构藏传佛教般若中观理论系统。针对割据分治、异见泛起的现状,中期的阐释者扎根西藏处境,建立新的显密体系、政教关系、寺院体制,再造出名目繁多的般若中观命题、学派传承。至后弘期,阐释者纳繁归简,凝练类纂,构建出藏传佛教般若中观论的基本概念、理论系统、文本体系。藏传佛教般若中观在西藏境遇下经过千年通变与扬弃,最终形成具有西藏特点、中国特色的概念理论系统及传承文本体系,并整体融入中国佛教的思想洪流。

关键词:藏传佛教 般若中观论 阐释学 中国化

作者班班多杰,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研究员(北京 10008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10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