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千里护送,落“户”心安~

法治合肥 2024-04-12

“我有户口了!感谢你们!”听到电话那头李某激动的话语,合肥市包河区司法局工作人员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



李某说,他出生于1989年,童年时期就与家人走散,成为了一名无户籍人员,一直过着流浪生活,曾住过烂尾楼、睡过桥洞。后因犯贩卖毒品罪、盗窃罪被判处刑罚,在安徽省某监狱服刑,2023年11月1日期满释放。

释放当日,包河区司法局协助服刑单位,在做好人员衔接工作的同时,积极协调公安机关查询李某直系亲属的相关信息。通过户籍系统查询,李某的母亲、哥哥和姐姐均为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人。但李某没有身份证件,无法乘车回乡。为安抚李某情绪,帮助他顺利回到亲人身边,包河区司法局成立了临时工作组。



随后,工作组一行3人踏上了“千里护送”路。到达纳雍县后,工作组辗转毕节县城、龙场派出所、李某所居住的村,每日驱车近百里蜿蜒陡峭山路,往返多次,协助李某办理DNA鉴定、亲子关系鉴定等相关手续。在省厅、市局的正确指导下,包河区司法局与毕节县相关部门紧密配合,2024年1月26日,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龙场派出所为李某补录了户籍,李某30多年的流浪之路终于结束了。




“三无”“三假”安置帮教对象的衔接安置一直是安置帮教工作的重难点。近年来,合肥市司法局严格落实安置帮教对象衔接帮扶政策,认真履行职能职责,紧盯安置帮教对象衔接、走访、教育帮扶等重点环节,联合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等部门出台相关制度文件,建立安置帮教对象信息互通、联合走访、联合查找、异常通报、定期会商和联合帮扶等六项工作机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全力服务保障平安合肥建设。

来源:合肥市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包河区司法局编辑:李斌、任芳影审核:黄琦

往期精彩(点击查看)

上线!“双十佳”评选走起~

省司法厅公告!合肥这些人成绩合格~

【齐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法答题(第一阶段)

一图读懂!2023安徽司法行政工作亮点成效


点点关注不迷路↓↓



看完记得点个“在看”“赞”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