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费说新语丨红朝见闻录(四十六)

过尽松陵路 讲张 2022-08-12


文丨湖州老费

图丨董天昊

编丨贵群群主


1【不同观点】


一位满头银发干干净净的老太太和一位十六七岁的蓝衣少女在吃汤包,她俩一面吃,一面在聊如何相互尊重不同观点的问题。


老太太说:要尊重不同观点,首先要弄清楚什么叫不同观点。我说李白比杜甫强,你说杜甫比李白强,这叫不同观点,可以互相尊重。但如果他说李广德、高妙悟比李白、杜甫强,这就不是不同观点,没办法尊重。


小区有人牵条哈巴狗,我说很可爱,你说不可爱,这叫不同观点,可以互相尊重。但他说,这是羊,这就不是不同观点,没办法尊重。


我情不自禁地向老太太竖了竖大拇指。老太太笑笑说,我以前是中学教师,退休后就喜欢看看书上上网,这话也是看来的,觉得有道理,就跟孙女说说。


2【炫富容易】


如果不是开饭店的或是美食博主,最好不要天天在朋友圈晒美食,炫富容易,去穷相很难。


3【轻蔑】


重庆大学下岗的唐云老师研究鲁迅、崇尚鲁迅,称其为鲁迅的信徒,大概不为过。鲁迅说:“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4【求荣反辱】


当今越是喜欢作梅诗,画梅画,自比梅花般冰肌玉骨、超然脱俗的,油腻倒还在其次,令我最为好奇的是,他们平日里趋炎附势,居然一点不加掩饰。


美院那几个老学生动辄说曾得潘天寿、沙孟海、吴茀之、陆维钊、诸乐三这些大师的亲炙,以为炫耀。其实老学生们有点求荣反辱了,既然受了这么好的师资的培养,仍然画出这种画,写出这种字,不就是在证明你得有多傻,得有多平庸啊……


5【领导请他算过命】


小区有位青年,在浙大读博士。假日回来,和他聊天,他说越来越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说你一工科生,怎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他说:“从去年开始,课余报了个国学班,专门读《易经》和《左传》,老师是位研究《易经》的大师,非常有水平,很多领导都请他算过命,特别准。”他发现我神色有点吃惊,又说:“孔子韦编三绝,认为‘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真的太有道理了。”


我说:“《易经》的阴阳五行原理,源于古人对天体的认识,即‘天道左旋,地道右旋’,自从人类发现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一颗行星,月亮是绕着地球转的一颗行星,《易》与天地准就不怎么准了,除非你不信现代科学,不信哥白尼、伽利略。算命,也就是卜占,荀子说‘善为易者不卜’,张横渠说‘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北大李零教授也说‘孔子好易,是好易之德,不是好其中的占。世皆迷其占,我独爱其辞’。至于《左传》,晋人范宁有一个很中肯评价,说是“艳而富,其失也巫”,你想了解先秦历史,看看也行。”


现在国学骗子真多,而且还堂而皇之站上高校的讲台。我的说法,估计这孩子大半不会信。


6【变化】


龙应台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以“奉命行事”作为无罪的借口,因为人唯一所该奉的“命”,是自己的良知!


有网友说:洗脑带来的最大变化,便是作恶者带着使命感去害人,而受害者却带着感恩之心在受虐。


7【寻常事】


有个人很得意地发了首他写的赞美本地两会胜利闭幕的诗给我看,说马上要登在强国平台上了。见他的诗中第一句就是“春风化雨”,就回了他一句:春来风雨寻常事。


8【消灭朱元璋】


谌旭彬兄的新书《活在洪武时代》最近卖得很火,张明扬兄与他有个关于这本书的对谈,题目叫“朱元璋的理想国,就是要消灭下一个朱元璋”。


9【把我拉黑】


朋友圈有个人,不认识,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加上的。每天看他发数十条信息,内容几乎全是政界、商界、学界、娱乐圈名人。我偶尔评了一句“佳士姓名常挂口,平生温饱不关心”,转眼他就把我拉黑了。


10【想得美】


6月18日早上四点多,家住上海金山卫的王师母被一声巨响惊醒,马上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王先生。王先生问:“怎么了?”话音未落,紧接着又是一声更大的巨响,窗外燃起了熊熊火光。王师母惊魂未定地问:“是不是美国人打过来了?”王先生狠狠瞥了王师母一眼说:“你这是做梦吧,想得美!”翻了个身,继续闷头大睡。



11【恶人】


“通常被大家骂的,不见得是真正的恶人。而大家都想骂,又都不敢骂的,那肯定是个恶人。”汤包店隔壁修自行车的“二舅”有如此一说。


12【眼前一黑】


天真热,明初公在群里回忆去年夏天和袁博士在过山殿精神疗养所避暑,说:“山一带,水一带,坐中无物不清凉。”袁博士马上美滋滋地说:“脱裈挂石壁,露腚洒松风。”真的好清凉。


晚上是袁博士和胖丫的结婚纪念日,小妞懂事地说:“祝爸爸妈妈白头偕老!”胖丫开心地笑了,袁博士不禁眼前一黑……


13【苍老师】


有人推荐给我一个公号,据说主人是一位女子,看了几篇文章,内容都是不遗余力为长三角官员抬轿子、唱赞歌的。用文字坐台,是另一种皮肉生意。


美女苍老师,蜀人京漂,也写公号。浊酒不销忧国泪,话到兴亡眦欲裂,岂肯配兹驵侩之下材,所谓“身不得,男儿立。心却比,男儿烈”。


15【倒是一表人才】


晚饭后去张铁蛋家坐坐,正好铁蛋女儿从外面回来,她说今天陪闺蜜去相亲了。问相亲结果,说那个男的长的倒是一表人才,不过一见面就自我介绍是预备党员,最近还在积极争创公司的传承红色文化积极分子……


16【六朝烟水气】


“一蓑烟雨任平生”“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浙江最近突然流行宋韵文化。忽然想起《儒林外史》二十九回,萧金铉邀杜慎卿游雨花台,坐了半日,见两个挑粪桶的,挑了两担空桶,歇在山上。一个拍另一人肩头道:“兄弟,今日货已卖完,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杜慎卿笑道:“真乃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一点不差。”


17【冒着酷暑】


一早某友来,说最近很多文化活动都没通知妙悟居士参加,居士大为不满,又不便发作,见当下流行宋韵文化,便找了册《东坡诗词》恶补起来,正读到“几时归去,作个闲⼈,对⼀张琴,⼀壶酒,⼀溪云……”不禁一阵拍案。忽然电话响,通知他马上去市政协书画联谊会开理事会,这下连空调也忘了关,冒着酷暑,匆匆骑电瓶车去了。


18【批判的门槛】


日常中很多时候,有人前一秒在骂贪官,后一秒又说某个官员他认识,露出一脸得色。批判的门槛很低,要去掉深入骨髓的痼疾太难。


明明身处底层,却特别热衷揣测和传播别人的官场升迁,权力崇拜之外又透出了一股市侩情节。


19【沈院长匆匆离席】


沈院长跟本地书协主席学了一年多书法,加入了省书法家协会,就经常有人求他墨宝。


日前酒喝了一半,沈院长匆匆要离席,说还有两张字要写,写字倒不难,但内容很伤脑筋,得好好斟酌一番。


我说您尽管慢慢喝酒,选什么内容我最拿手,只要把求字人的身份告诉我即可。沈院长说一个浙大学弟,现在是某领导秘书,另外一位金融界人士。


我告诉他,送给秘书可写“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送金融界朋友“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即可。


20【联播弹幕】


问千萨萨最近在干嘛?说是天天在B站看剧,剧精彩,弹幕更精彩。我说等《新闻联播》开了弹幕,更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