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声音丨钱毅:三山五园地区的近代建筑遗产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三校联合毕业设计系列讲座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课程讲座实录

本次讲座的题目为“三山五园地区的近代建筑遗产”。

其中,三山指的是香山、玉泉山、万寿山。五园指的是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圆明园、清漪园

三山五园及周围环境的变化

我在这个地区出生,现在住在“畅春园”,现在的“畅春园”是居民小区,院内已然看不到任何当时的遗迹,只剩北大西门外路边孤零零的恩佑寺、恩慕寺两座山门。随着现代城市建设,很多遗迹都湮没了。关于畅春园,大家比较熟悉的都是关于康熙时代的故事,例如杨香武“三盗九龙杯”的故事。

我们来回顾一下三山五园的盛况。除了畅春园(建园)最早,是康熙时代建成的。其他四座院子则是在乾隆时期建成的。静明园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全部建成。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静宜园建设告一段落,达到全盛时期。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后,四园一院(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熙春园、春熙院)并称,从此有了圆明五园之盛。清漪园到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全部完成。

 

下面是一些和三山五园有关的图片。

这张是1904年三山及外山鸟瞰图,当然也是后人通过想象描绘的一张图。

在清末,三山五园就发生了悲剧,咸丰十年(1860 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占据、抢劫并焚毁了海淀镇和西郊园林,西山一带的皇家赐园与私家园林许多被掠劫、焚烧,成为一座座废墟。那些劫后未被完全毁掉的园和私家园林也被长久地闲置起来并且处于自然及人为损毁状态,从1860年到今天逐渐衰败下去。

首先是圆明园,1860年浩劫后,一路衰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才逐渐被整体整治成一个遗址公园的样子。在那之前除了西洋楼核心景区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他地区都是一派田园风光及荒凉的湿地状态,是附近小孩子天然的游乐场,经常能看见一些水鸟,野鸭、白鹭等。

畅春园,留下来的只有恩佑寺、恩慕寺山门等少量遗迹。

静明园,相对圆明园来说留下的遗存完整一些,目前不对外开放。

清漪园在光绪年间重新修缮,在那之后更名为颐和园。1914年,民国初年朱启钤任北洋政府总理时(中国营造学社就是在他的倡导下成立)将颐和园开放为公园。朱启钤是一位很有远见的官员,促进北京城市建设的近代化,甚至是推动遗产保护等工作,他推动开放旧时的皇家园林、坛庙为公园。包括颐和园在内的皇家禁园,变为公共园林,这是非常重要的转变。

香山静宜园并没有如颐和园般很快开放为公园。在英法联军掠夺之后,香山留下了一些遗迹,诸如宫门、昭庙、碧云寺的一些建筑。

当然,之后部分园林景观得到重建,如清漪园在光绪朝重修并更名为颐和园,香山、玉泉山也还留有一些旧时印记,与皇家园林有关的村镇逐渐恢复生气。但是,三山五园旧时园林景观的规模大大缩减,多已难觅旧观,其遗迹慢慢衰败,成了田园景观。

这两幅是民国时期的三山五园及周边环境照片,很多景观都已变得田园化。

这幅图是刘剑老师课题组绘制的1947年三山五园景观图,当时三山五园地区,古典园林面积进一步减小,建筑、道路、农田面积均有所增长,反映了民国后期人口增加与农业生产扩大的趋势,林地成为面积最大的景观类型。形成了一些新的村落,农耕更加发达,出产京西稻。当年许多园林水景这时都变成了水田。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这个区域在城市扩张的影响下,成为驻军、学校的选址地,与内城联系逐渐增加,许多园林景观几尽消逝,成为农业生产用地。这些田园景观在我少年时代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水田里种植着水稻、莲藕和茭白等。


我们再看一系列描绘三山五园及所在北京西郊地区的地图。这是一张光绪年间的地图,并非严格按照比例,需要非常仔细地辨别。

这张是1915年内务部职方司测绘处制实测京师四郊地图中的西郊地图,这张地图已经能比较清晰地辨别当时的三山五园的遗存位置。

在民国时,三山五园所在西北郊,被定义为京郊的风景、旅游、文教区,这一规划理念一直持续到当代。


三山五园地区的近代建筑遗产

下面进入今天的核心议题——三山五园地区的近代建筑遗产。

首先我们聚焦到圆明园

圆明园的西洋楼建筑群的遗址严格来说并不属于近代建筑遗产。中国的近代建筑史,起始一般定在1840年鸦片战争。而是在这之前,或许可以称做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前史”。像圆明园的西洋楼、澳门早期的葡萄牙殖民建筑或广州的十三行建筑,都是在鸦片战争前西方建筑文化影响下在中国建成的建筑。

再来看香山的近代建筑遗产。

香山静宜园中也有乾隆时期留存下来中西文化交汇形成的建筑遗产。如香山寺中西合璧的石屏,背面篆刻着乾隆御笔燃灯古佛、普贤与观音菩萨像,另外香山寺也还有乾隆时期洋式门西式柱头遗存。

在晚清、民国初立时期皇室仍保留着一些产业,包括静宜园。这些产业由隆裕太后负责管理。一些民国官僚、绅士在民国初期征得清皇室的允许,借香山静宜园故地兴办教育。

1912年英敛之创办了静宜女校,是现在北京实验学校前身。学校办学借用了虚朗斋的遗址建校舍。

1917年,直隶、京畿地区洪水,103县遭灾,前民国总理熊希龄受命赈灾,同英敛之设慈幼局收养受灾儿童。同前清皇室交涉,1919年开始借用原来皇家禁苑静宜园设立西式慈善学校——香山慈幼院。这是一所包括从幼儿园到中学直至职业教育的慈善教育机构,在北京近代教育史上地位十分重要。

这几幅图是慈幼院创办者熊希龄先生,当时慈幼院的核心办公建筑绘图以及当时的煤厂村城关。

另外,还有1918年创办的中法大学,它的校址在香山碧云寺,这个学校很有渊源。当时,留法勤工俭学运动领导人李石曾、汪精卫、蔡元培等为动员法国退回“庚子赔款”,促进中法文化交流,发起成立中法大学,得到法国政界、教育、医疗界友好人士响应 。学校在最初在香山碧云寺成立,称中法大学西山学院,后来设大、中、小学部,在东皇城根、阜成门外,碧云寺、温泉都设有校址。

1949 年3 月,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及人民解放军总部人员,由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出发,乘专列抵达北平清华园车站。毛泽东等人来到西苑机场,会见了北平市各界代表以及民主人士,并检阅了人民解放军部队。之后,毛泽东等前往香山静宜园,住进双清别墅等。从香山小白楼,发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电报。


目前留存下来的香山近代建筑遗产,基本上与以上的历史事件有关。这些建筑有些可能谈不上是很精彩的建筑,其价值更多体现在与这些历史事件的关联上。

之前带领学生调查、测绘过香山慈幼院的近代建筑遗产,以下是其中几座重要的建筑。

例如目前香山管理处院内的“镇芳楼”、二校校门旧址等,都是位于天津的德国建筑师罗克格的事务所所规划设计的慈幼院总院办公建筑的一部分。

镇芳楼


蒙养园,曾是慈幼院推行学校、家庭、社会“三合一 ”教育体制中幼儿教育场所。

蒙养园


还有香山慈幼院南校的图书馆,利用静宜园“绿云坊”旧址建成,即毛主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电报发出的地方。

教育图书馆


铁工厂及木工厂,是慈幼院时期的学生实习工厂,也是罗克格公司设计的。

铁工厂

另外,熊希龄在静宜园经营慈幼院时期,将静宜园原来被焚毁废弃的园林建筑用地租给当时的社会名流建设私人别墅。如熊希龄所建双清别墅,1949年中共中央进驻香山,毛泽东入住双清。其他如原静宜园栖月崖遗址上所建的栖月山庄、芙蓉坪遗址上的的周作民别墅、重翠崦遗址上所建庄乐峰别墅、森玉笏遗址处所建冯庸别墅 、唳霜皋遗址处所建梅兰芳别墅等。随着近来静宜园28景的复原工作,也有些民国别墅面临被拆除的命运。

周作民别墅 与 周伯武别墅


三山五园附属的园林及附属区域的建筑遗存


之前介绍的是与三山五园直接相关的建筑遗存,接下来讲的是三山五园附属的园林及附属区域的建筑遗存。

先说海淀镇。在清中期,海淀镇随着三山五园的建成发展起来。同时,海淀镇也是当时燕京大学的建校得以依托的有利环境。海淀镇非常可惜,世纪之交,中关村西区建设中,旧时海淀镇的城镇肌理、历史建筑都基本消失了。侯仁之先生说过,三山五园地区的起点是海淀黄庄关帝庙,那里为起点的斜街就是当年京城与三山五园之间的御路。关帝庙现在孤零零地在海淀黄庄路口。


近代大学校园遗产--清华校园

接下来再介绍一下三山五园地区两所著名的近代大学校园遗产。

首先讲清华校园。  

1908年,美国将庚子赔款的款项退还,用于中国兴办教育并派遣留学生赴美学习,选址在1909年内务部划拨的西郊废园清华园(原熙春园)。建校初期,校园利用原清华园工字殿(现工字厅)等几组建筑。在1909年进行校园一期建设,建设了一院(即后来的清华学堂西半部)、二院、三院、同方部等建筑,并建设了围墙及校门(后来校园扩大,该校门改名二校门,现在的二校门是在文革后复建的,比例稍微有变化)

随后在1914年,学校进行扩建,请来美国茂旦洋行建筑师墨菲制定校园规划。以原有工字厅为中心,新设大学以新建1500人大礼堂、科学馆、清华学堂等建筑,围合的大草坪为中心,按照典型的19世纪美国校园规划构图建设。这座以清代故园为基础建成的大学校园就形成了中式园林建筑与西式校园并置的独特景观。

杨廷宝,作为曾在清华学校读书的中国著名建筑师,1930年为清华大学做了校园扩建规划,他还主持设计了清华图书馆扩建、生物楼、气象台等。


近代大学校园遗产--燕京大学

比清华学校稍晚建起来的燕京大学也是墨菲所规划的。当时他应该是一位炙手可热的建筑师,在北京、南京、湖南、福建做了完成了很多建筑工程。燕京大学的方案最初是在当时没有选定用地的情况下所确定的,看当时的设计图纸,与清华规划中美国化的大轴线设计相类似。

之后燕大的创办者司徒雷登购入淑春园及附近民房、官地(旧时乾隆给予和绅的赐园),作为燕大用地(后续燕大又购买了周边“勺园”、 “朗润园”、“静春园”、“蔚秀园”等)。从这两张图,可以看到当时的用地情况,远处能依稀辨别出玉泉山(左上角图为从东往西看,右下角为从西往东看),现在有人猜测,这张图(右下角图片)是未名湖中间的岛。

墨菲拿到地块之后,将方案稍加改动,未名湖为田字形,由轴线控制,中间的位置为外观中式攒尖屋顶建筑,实质是西方集中式的教堂。

当时墨菲为什么会在燕京大学做大屋顶建筑呢?

这是与当时西方教会强调中国化的大背景相一致的。20世纪20年代,正值在华基督教遭遇全国性的“非基督教运动”的挑战而兴起所谓“本色运动”。

其实在天主教方面,当时罗马教皇当时也积极推行天主教的本地化。1922年上任的宗座驻华代表刚恒毅在京创设的辅仁大学,建筑风格就非常中国化。

参与创建并命名燕京大学的中国基督教领袖提倡,需要“一方面求使中国信徒担负责任,一方面发扬东方固有的文明,使基督教消除洋教的丑号。”

作为筹办中的燕京大学的校长,司徒雷登表示应该“尽量在学校建筑方面中国化”,“希望新校园融中式的外部结构和现代的内部装修于一体,成为中国文化和现代知识精华的象征”的想法进行设计。建筑师也顺应这种潮流,墨菲通过反复踏查故宫等中国古代官式建筑,总结出中式建筑的五大要素:

1. 特有的反曲屋顶

2.有秩序的建筑排布

3.明确的结构关系

4.华丽的色彩

5.大体量的石造基座

当时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系统研究方兴未艾,墨菲的中国古典风格新建筑更多是出于对于外观形式的初步模仿。例如现在参观燕大这些建筑遗存,可以观察到西门内中轴线贝公楼中央用歇山顶,两侧反而用最高等级的庑殿顶,这种有悖中国传统建筑等级规则的情况;另外一些建筑的斗拱位置并不具有逻辑性,只是一种纯装饰性元素。

墨菲的燕大校园规划是中西合璧。设计时首先按照西式大轴线,(图片上)红色轴线是当时的男生部,黄色轴线南侧是女生部,两条轴线在原设计教堂的位置交汇。

很多建筑模仿传统建筑外形惟妙惟肖,但法式和结构完全不同。建筑师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去完成建筑的屋顶,从外形上模仿中国传统官式建筑的效果。

如今常常有人会称赞燕大具有中国古典意蕴的园林景观,但这种中式园林景观的形成也有着偶然的因素。燕大是教会学校,由教会筹款建校,墨菲的规划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为节约造价几次调整方案,其中也包括放弃对原有废园水系大刀阔斧地改造,而聘请精于皇家园林造园的师傅,因地制宜地整理原有地形,而形成了现在具有中国传统园林美的湖光山色。


遗存的墓园

遗存包括香山熊希龄的墓园,附近梁启超、刘半农等的墓地。万安公墓也位于三山五园地区,比较可惜的是许多名人的墓毁于文革时期。


近代三山五园地区的铁路遗产

最后,说一下近代三山五园地区的铁路遗产。

这是在民国时期,洋人绘制的通往三山五园地区的道路图:从西直门出发,经过高粱桥、白石桥、沿现在的“中关村大街”向北,到达圆明园,路西侧有康熙花园。


晚清,京张铁路的修建加强了西北郊与京城的联系。其中的清华园车站方便了清华学校地区的出行。这座站房建筑设计人是京张铁路设计主持人詹天佑,建筑保存现状非常不好,原来五开间的建筑,现在只剩三开间。

民国初年,北京建造沿着城墙外圈的环城公路,与京张铁路等相连,形成近代化的环状加放射的交通模式。

关于三山五园近代建筑遗产的话题,今天就与大家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讲人

  钱毅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博士后、日本东京大学博士,中国建筑学会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中国名城委工业遗产学部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近现代建筑历史、近现代建筑与城市遗产保护。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项,出版《近代乡土建筑:开平碉楼》、《清代八大关与太平角近代建筑》2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与撰写《厦门鼓浪屿申报世界遗产申报书》,主持、参与遗产价值研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历史建筑修缮设计、遗产展示建筑设计等课题20余项。


稿件整理:彭家园 钱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林园林资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