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与压力做朋友”,他是吴珩!

请关注 东北大学 2024-01-12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

学习中,他一丝不苟

多门专业课获得满分

课余时间,他深耕科研竞赛

成果转化为创新创业项目

获得多项国家级奖项

“奋斗是青春最美丽的底色”

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机械工程专业

2019级本科生吴珩

在学术求索道路上不变的信条

1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初入大学,吴珩也曾感到过迷茫。“进入大学的前几个月里,我还保持着高中的学习习惯,只关注自己的课业任务,别的事情一概不关心。但后来我逐渐意识到在大学,有很多事情和学习一样重要。

在尝试融入丰富多彩大学生活的过程中,选择去做哪些事情绝非易事。社团、志愿服务、科研竞赛……吴珩涉猎广泛,但每个领域都浅尝辄止,不够深入。

“想要在某个方面取得成绩,你必须学会丢弃一些东西。为自己明确目标,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很重要。”吴珩认为。




缺乏明确的目标,这是吴珩总结的问题所在。大一上学期,吴珩定下第一个目标,从学习抓起,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提前两个星期就制定好了复习计划,每天课本要看多少内容、要做多少习题,以及总结知识上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去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吴珩获得了专业课满分的优异成绩。

满分的成绩是吴珩在大学收获的“第一桶金”,也提供了一种积极正向的反馈。“这次经历让我知道了有明确的目标是多么重要,也激发了我对机械工程专业的兴趣。”

2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大创是吴珩参加的第一个重要的科研竞赛,也是他第一次走出课堂,走进实验室。通过自学网络课程不断摸索探究,在实践中尝试操作各种硬件、软件,指导老师、实验室师兄们耐心指导,使得吴珩从最初的“科研小白”慢慢蜕变,逐渐成长。  

大三开始,吴珩系统地准备参加创新创业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分别是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举办的全国最高等级创新创业比赛。吴珩坚信这里会是他证明自己的舞台,但前路漫漫,两项比赛晋级项目非常少,能够拿到国家级奖项就是万里挑一。在从未遇到过的巨大挑战面前,吴珩表现出了愈战愈勇的精神。

从2022年初开始准备到2022年底决赛,三百多个日夜里,吴珩作为团队负责人和成员共进退,在老师指导下不断打磨项目方案,逐字逐句修改项目计划书、答辩PPT演讲稿,20余页的PPT他修改了近百遍。经过激烈角逐,团队以一银一铜的成绩精彩收官。

3

“和压力做朋友”

成长往往与压力相伴,吴珩认为,“面对压力不能逃避沉沦,而是要积极地面对,这样才能收获成功。”

在大三上学期时,多门专业课需要考试并做结课设计,好几个竞赛立项也需要好创意好点子。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吴珩彻夜难眠,“一躺到床上我就想到还有好多没有完成的工作,翻来覆去睡不着。”有一段时间他甚至患上了睡眠障碍。

但是吴珩并没有向困难低头,他积极调整状态。“和压力做朋友”,这是他在那段时间里感受最深刻的一句话。“我有家人和老师们诉说心事,还有一群好朋友陪我共渡难关,这些都让我感到无比温暖。压力不可怕,它代表着成功离你不远了!”乐观向上的态度、积极进取的决心和毅力给予了吴珩战胜困难的勇气。

坚持和毅力让吴珩坚定自我,在热爱的学术道路上不断前行,以优异成绩推免至清华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韶华几许不负,归来仍是少年。经历过几经坎坷但又果实满地的大学生活,吴珩有了新的感悟。

大学不仅让我学到了专业课知识,更给我带来了精神上的富足。通过科研竞赛、社团学生工作,我收获了很多友谊;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老师们言传身教,让我的思想更加深邃;与好友们相互鼓励,共同成长,阳光自信地面对生活……大学承载了最美好的青春记忆,也教会我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勇敢面对。正如校歌中所唱的,‘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为学校、为家乡、为国家、为人类奉献自己的青春最有意义。”

文字 | 张蕾 宋佳豪 王波静

编辑 | 马小涵

责编 | 迟美琪 杨明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并分享到朋友圈✬

投稿&加入我们 neuxcbtg@163.com

往期回顾

2024东大第一场雾凇,太美啦!

东北大学与鞍钢集团续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分享

点赞

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与压力做朋友”,他是吴珩!

请关注 东北大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