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丹寨人人会手艺?

时尚旅游 时尚旅游 2023-10-31

被称为“云上丹寨”的非遗小镇在黔东南的青山碧水中享受着被时光封缄的善意。勤劳淳朴的苗族人终日忙碌,用灵巧的双手打造着生活与梦。


由小镇对面的山顶俯瞰河对岸,布局精致的苗族小镇尽现眼前。 


草木蜡染 蓝靛密语


杨而报浪的蜡染体验店恐怕是丹寨小镇上最早开门迎客的勤勉典范。站在二楼体验工作坊的阳台上,正好可以晒到刚刚洒进小镇的晨光。一身苗族妇女打扮的报浪姐姐应声上了楼梯,手里提着一贯使用的半月形蜡刀,还有未完成的蜡画布稿。


这个从小跟随母亲学习蜡染手艺的劳动妇女显然没少吃苦,一双粗壮有力的手,可以种棉、纺线、织布、花蜡、染布、绣花,无论是婚后和丈夫一起的外出务工生涯,还是2009年回归老家后的蜡染事业“第二春”,报浪的手,始终像是一副越用越灵的银蜡刀,雕刻着属于她的劳动岁月。



最辛苦乏味的步骤是种棉。她指着楼下展示用的箩筐里的棉朵略带抱怨,“3月种下,8月收,虽然不用等到第二年,但是时间还是长,要等。”所有的蜡染成品,无论服饰、台布、鞋面、包面,追根溯源,都是从土地里的棉种开始孕育,而这一切,报浪都要亲力亲为。


面向小镇的店门口种了一盆用来染色的主要原料——蓝靛草,当然,这小小的一盆满足不了日常创作所需,大部分的原料都来自于附近成片的园地里。这些绿色的草叶,被报浪养成割下,载回来,就制成了据说可以杀菌消炎、驱赶蚊虫的蓝靛染料,那是祖上传下来的好东西,不知道陪伴了多少苗族女人的一生。


传统的蜡刀由铜或银手工磨成半月形,一把工具即可“妙刀生花”。
 

“欧报浪蜡染体验馆”不但组织丹寨的姐妹们一起做蜡染,还对外开放给更多有兴趣的“外来客”学蜡染。楼上的蜡染教室大概可以同时容纳40人同堂学习,每个位置上都配了用来融蜡的小电锅,接待团队、学校来上课不成问题。


手打的木织机依然是织布的主要工具,看上去简陋,却充满严丝合缝的古老智慧。手脚并用,金梭银梭,荧光色的彩线就这样在由传统榫卯技术手作的老机器运转下,成了五彩斑斓的百鸟服最初的布胚。


杨而报浪从小研习蜡染、刺绣,如今致力于将苗族手工艺发扬光大。


棉布铺平,蜡块融化,造型简单的蜡刀在布面上“刀下生花”,没有什么草稿,娴熟的刀法和层出不穷的纹样除了跟老辈们学来的本事,还有新创意的时髦style,只有不断创新求变,才能在“人人都会做”的苗族妇女中脱颖而出,成为像报浪这样的“三八红旗手”。


古法造纸 先祖文明


石桥村其实离丹寨万达小镇相距40公里,那里是中国古法“石桥造纸”的发源地及保护地,直到今天,村里的乡亲们还在坚持,以最原始的造纸术,剥取树皮,以村中泉水清洗纸浆,捞纸成模,再将新鲜的花草植物封于纸间,全手工制成“植物琥珀”一般的花草纸,其细腻精美程度可以与日本工艺美术纸媲美。


“纸会唱歌”是丹寨万达小镇上三座非遗小院的其中之一。潘老三作为石桥古法造纸研学传承发起人、中国手工造纸联盟成员,还担任着凯里学院客座教授、丹寨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大任。名衔背后,殊途同归的是他多年来致力于古法造纸技艺的传承、保护和传播。


石桥古法造纸取材构树树皮,再以花草叶装饰成为精美的“艺术纸”。


走进这座古朴的院落,随处可见以手工纸装点的工艺之美。纸伞、纸灯、纸画,手工的痕迹和温度,让昔日里对纸刻板的单调印象全部推翻,每一张都来自自然,独一无二,柔软、轻薄又充满生命的灵性。


木门推开,户外的院子里有完整的造纸体验区,工具、技法与石桥村如出一辙。往日,如果想看丹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分别前往不同的村落,比如看蜡染要去排莫,看古法造纸要去石桥,高速之外的山路盘旋崎岖,几十公里的路,通常也要消耗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而如今,沿东湖而建的丹寨万达小镇复原了传统苗寨与侗寨的建筑精髓,并将丹寨地区16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数收集在一条街上,从蜡染到造纸的距离,恐怕只有两三分钟的步行路程。


竹编鸟笼 纤丝传艺


卡拉是离丹寨万达小镇20分钟车程的“中国鸟笼第一村”。这也解释了未到丹寨,就先看到山顶上巨大的鸟笼装置震慑四方的缘由——丹寨人对“鸟图腾”的崇拜让他们敬鸟爱鸟,更是将400多年历史的丹寨南派手工鸟笼制作工艺发挥到了极致。


在卡拉村入口处的鸟笼制作技艺传习所,鸟笼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王玉和的儿媳妇王秋正穿着苗族盛装,带着令人赏心悦目的妆容坐在家门口的小板凳上编制鸟笼。据说,她是远近闻名的“鸟笼西施”。



王玉和是改变卡拉村命运的重要人物。多年前,这个因耕地面积小而成为“贫困村”的地方可谓生计困难,久久找不到脱贫的解决方案。因为周边山林环绕,贵州苗族人又爱鸟,早已形成了捉鸟、养鸟、斗鸟的生活方式,编织鸟笼,自然是流传多年的“自给自足”生产劳动项目。


村里的老人们都有一把好手艺,王玉和做得一般,却也阴错阳差地带着自己做的鸟笼去镇上卖鸟。结果鸟没卖出去,鸟笼却被人一眼相中,以很好的价格买走了。他把本来要卖的鸟作为赠品一并送了,回来便开始考虑怎么让村里的鸟笼手艺重生。


到今天,村里114户人家有90多户都以制作鸟笼为生,从老人手里学来的精湛传统手艺、精心的选料、技法让丹寨卡拉村出品的鸟笼远销国内各大城市以及海外。据“西施”说,去年他们家做了十几万只鸟笼,还是不够卖。


当地特色美食斗鸡肉。


从选材开始,贵州山区上好的楠竹、金竹是理想的编织材料。结实楠竹用来做笼箍,柔韧的金竹破开做笼丝。男人做箍,女人拉丝,看上去简单的功夫,却也要经历砍竹、选竹、破竹、出湿、定型、编织上色等步骤。很多人家还会在煮竹的过程中加入苗药和中草药,以增强鸟笼韧性,防蛀防裂,只不过,家家的配方都是保密的,不尽相同。


卡拉鸟笼品种繁多,造型美观,大小型号不一,更集合了编织、雕刻、蜡染、刺绣、书法、绘画等艺术于一体。简单的鸟笼卖几百元,精品鸟笼卖几千元。


芦笙苗舞 铜簧清音


午后的丹寨万达小镇是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光,定点的锦鸡舞和芦笙舞表演就要在尤公广场上演,传统的苗族斗牛比赛也在另一边厢的斗牛场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小镇街道上穿梭着吹芦笙的游行队伍,一不留神,就跟了过去,忘记了沿街小店里烤排骨的肉香、煎豆腐的美味、红酸汤的辣爽。


王方许,这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芦笙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会坐在属于他的那一平方米的角落里,全情投入地干一件事——做芦笙。



苗家的技艺就是这样,没有人去专门学过做什么,跟着长辈,边学边看,长大之后,自然也深谙其理。王方许做起芦笙来的模样很吸引人:低矮的工作台将他团团围住,几把简单的工具铺排在面前,一边削着不完美的簧片,一边试吹,一边讲解。不像是个手艺人,倒像是位音乐系的教授。


竹筒的笔直与否直接影响着芦笙的音色,气能不能直接送上去,看的就是这乐器里看不见的功夫。小小的簧片,每个部分的薄厚都决定着吹和吸的效果达成,哪里还要再削薄一点,王方许试一下,就可以当机立断。


像苗族姑娘都要会做蜡染一样,苗族小伙子会吹芦笙、会跳芦笙舞也是个最基本的“求偶技能”。哪家的姑娘不是专挑芦笙吹得好的小伙儿暗送秋波呢?锦鸡舞比芦笙舞的地位要高一些,是丹寨的7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一。


手工制作的芦笙分为不同的管数型号,完全由制笙人根据经验调节音色音高。


每天下午,身穿锦鸡服的苗族姑娘们都会把一天中最美的状态释放在尤公广场上,随着小伙子们的芦笙起舞,举手投足之间,无不充满天然淳朴的风情。入夜之后,小镇上的灯火照亮石板、吊脚楼,东湖水平静而温柔。白天跳舞的姑娘和小伙们在篝火旁继续狂欢,鼓楼的光带像是小镇中心的火炬,温暖了又一个欣欣向荣的苗寨夜晚。


文|老莫
图|Yoan Boselli
- end -

你对丹寨的印象是什么?


通过留言和评论分享给我们吧~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那就动动手指

点击右下【在看】吧~


You May Also Like【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年轻人如何让“非遗”再次风靡?(互动有礼!)

开放麦X马伯庸 | 历史小说背后的“秘密”

一周工作4天,剩下3天出去玩!


发现“在看”“赞”了吗,戳我看看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