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苏高教》2018年高层论坛举办

江苏高教 2022-09-13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理论与实践结合 校长与学者共话

“双一流”建设主题论坛在南京举行


2018年4月20日至22日,“《江苏高教》2018年高层论坛”在南京召开。本届论坛以“‘双一流’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主题,围绕“一个中心”“两个主体”“三个层面”展开了深入研讨。论坛由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江苏高教》编辑部、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科调整与建设研究”课题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共同主办。


“《江苏高教》高层论坛”每年一届,本次论坛突破原有形式,首次引入“校长与学者共话”的互动方式,寻求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互动与耦合。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邹晓东教授、南京大学校长吕建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波研究员等知名“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校长、书记与参会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对话。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教授及4位“长江学者”、10多位国内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等87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全国部分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等23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双一流”建设,就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动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行热烈讨论。


一个中心——以双一流理论内涵和实施策略的探讨为中心


“双一流”建设的内涵。邹晓东教授指出,实施“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是要建设“扎根中国大地,勇攀世界高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教授强调,一流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人才培养与学科专业建设关系密切,人才培养促进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反哺人才培养。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眭依凡教授提出,世界一流大学由规律、文化、学科、制度、资源和人才等六大要素构成。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别敦荣教授认为,世界一流大学是能够培养在世界人才市场上为各国所竞聘的人才的大学。


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卢晓中教授指出,当前“双一流”建设迫切需要探讨和解答的问题是寻求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一致性,“双一流”建设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可以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可望成为一种中国特色。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龚放教授认为,一流大学的品格应是把握趋势、担当使命、回应需求,“双一流”建设要能回应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促进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钟秉林教授指出,“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在于集中精力抓好内涵建设,使得人才培养质量、优势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办学声誉得到国际学界和国际社会的认可。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应强教授认为,落实大学内涵式发展理念需要大学有定力,需要抓住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一流本科教育、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普惠性、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质量等着眼点。



“双一流”建设要遵循规律、稳中求进。吕建校长强调,“双一流”建设要遵循规律、稳中求进。在激烈竞争的时代,大学必须“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处理好个体与集体、学院与大学、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高等教育发展是慢变量,我们在‘双一流’建设中要注重体系化和结构化,必须戒除浮躁”。 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波研究员认为,“双一流”建设给行业特色高校提供了发展契机,“现在不光要把已有少数优质学科建设成世界一流学科,更要在一流大学的视域下,强调科学布局与注重内涵质量发展”。


两个主体——大学校长(党委书记)与专家学者间的思维碰撞


本届论坛上高等教育学者对“双一流”建设的学理分析,3所“双一流”在建高校的校长和书记关于“双一流”建设实践探索的探讨与分享,同一主题,不同视角,思维碰撞,相得益彰。


浙江大学关于“双一流”建设的实践探索。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邹晓东教授介绍了浙江大学 “双一流”建设的总要求即要“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提出浙江大学将根据聚焦一流的战略主线,抓好以全面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全面聚焦一流为主线、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全面开放合作为途径、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证、以全面优化支撑为保障等六大战略重点,并重点落实好开环闭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综合交叉的一流学科体系、人尽其才的人才队伍体系等 “双一流” 建设的十项主要任务。邹晓东书记认为,要建设好“双一流”,要牢牢把握三点:一是最根本的依靠是师生;二是最关键的环节是抓落实;三是最鲜明的姿态是奋斗。他提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之前的‘211工程’和‘985工程’还不完全相同,它是一项具有开创性、挑战性的事业,注定要‘啃硬骨头’‘打攻坚战’”。



南京大学校长关于“双一流”建设的理论思考。吕建校长认为大学的发展是与时代变化相适应的过程,大学发展要处理好科教兴国、国兴科教的关系,要以探索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模式为命题。在宏观层面,回归本原,办学自主、特色发展、争创一流,走自主创新发展道路;中观层面,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大结构、大系统、校内结构和人才结构)基础上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为大学管理者,面临着评价与资源绑定、学科结构体系两难张力等复杂问题,在微观层面上对大学的基本架构、办学理念、体制机制、发展规划等都要深入思考把握。



大学校长(党委书记)与学者的对话交锋。作为本次论坛的最大亮点,论坛主办方特别邀请到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的龚放教授和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的眭依凡教授分别作为邹晓东书记和吕建校长的对话嘉宾。龚放教授向邹晓东书记提出了“学术追求与国家战略如何协调”“大学思想与大学文化如何培育”“浙大如何应对西湖大学挑战”三个问题。邹晓东书记回应道,学术追求和服务国家的战略需求都是双一流建设的要求所在,两者缺一不可。高校应在战略主线和战略重点上,在资源的配置和评价方式加以重视,实现有机统一。大学要深化思政课改革,进一步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对于西湖大学的创办,邹晓东书记认为,这不仅有利于优化浙江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也使浙江大学拥有了一个高水平的合作伙伴,浙江大学会全力予以支持,并与之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合作机制。全社会要抱有宽容心态,更多地去关心与支持西湖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面对计算机软件专家、南京大学校长吕建院士,眭依凡教授的提问则极富针对性。他提出“如何看待20世纪末是南京大学基础研究黄金时代的观点”“南京大学如何应对人才大战”“美国科技封锁与我国芯片研究的未来”三个问题。吕建校长指出,南京大学对SCI的引进不仅引领了我国科学研究方式的转变,促使中国学术走向世界,还进一步扩大了科学研究的视角,提高了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今后,南京大学的基础研究要寻求支撑创造性技术的突破,优势文理科逐步向现代应用学科、高技术学科、现代工程学科拓展与衍生。吕建校长认为人才流动是正常的事情,只是因炒作而被歪曲和异化。恶意的人才竞争是有问题的,希望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对于美国芯片断给的问题,吕建校长回答掷地有声:“美国技术封锁的时间越长,‘中国芯’自主研发成功的时间就越短!”这一观点引起所有参会者的共鸣,会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三个层面——双一流建设的宏观、中观、微观话题研讨全覆盖


本次论坛不仅在宏观层面,对世界一流与中国特色的关系、世界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学科的关系、“双一流”建设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关系等“双一流”建设理论内涵加以探讨;在中观层面,探讨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战略定位及建设方略,同时就微观层面的一流学科建设、一流人才培养、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进高校服务社会能力等方面的具体落实展开了深入严谨的论证分析。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科调整与建设。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主持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胡建华教授认为,政府政策推动是我国高校学科发展的主要特点,“双一流”建设项目对于一流建设学科的认定延续并强化了高校学科分层发展、重点建设的基本思路,容易造成学科建设的马太效应。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蒋凯教授则以北京大学学科调整及其建设为个案,强调建立跨学科协调机制与鼓励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意义。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王建华教授提出大学学术创新和学科建设必须引入创新思维、市场逻辑和企业家精神,以创新创业项目为切入点,围绕一个特定的新兴知识领域组建中心或机构,提高跨学科研究和知识应用成功的可能性。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周川教授基于江苏高校四轮学科评估数据的分析,指出现有的一流学科的分布实际上是江苏高校历史优势、行业优势、地域优势积累作用的产物,要进一步转变学科建设的观念,加快江苏高校一流学科的建设。



“双一流”建设实践中要突出高校服务社会职能。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马陆亭教授指出一流大学必须根植于社会服务职能,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高校要积极实践以解决重大区域、产业问题为科研导向,以新科技改造传统学科,加强学科群建设,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新型建设路径。


“双一流”建设离不开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重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史静寰教授多年来致力于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她指出,要解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存在着过于效仿西方、体现中国独特国情不足等问题,要基于鼓励进步、注重内涵、评价成功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评价指标的选取必须要有中国特色、与世界可比。



“双一流”建设中异化现象的纠偏。本次论坛批判了学科建设圈、学术研究圈普遍存在、为人诟病的两大现象——“理工化现象”与“仿真学术现象”,引发了参会代表们的热切讨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廷柱教授认为,重点建设体制更为偏向理工类学科,提出了处在重点建设体制中的人文社会学科能否超越“理工化现象”的问题。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董云川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下高深学术匍匐于指标脚下,真实研究大多变成了“仿真研究”,学术虚假繁荣、学术生产过剩使得学术的“本真”原型被消解,学术活动异化成一种符号,本真学术亟待复归。    


论坛举办期间,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到会看望专家学者。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孙其华社长在开幕式上致辞。胡建华教授在闭幕式上作论坛总结,指出这是一届富有创意、内容丰富的论坛,三位校长、书记的高水平报告给学界带来新鲜的话题,学者代表们的发言涉及“双一流”建设的方方面面,为推进“双一流”建设提供了理路与智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