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许顗《彦周诗话》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诗话者,辨句法,备古今,纪圣德,录异事,正讹误也。若含讥讽,着过恶,诮纰缪,皆所不取。仆少孤苦而嗜书,家有魏、晋文章及唐诗人集,仅三百家。又数得奉教,闻前辈长者之余论。今书籍散落,旧学废忘,其能记忆者,因笔识之,不忍弃也。嗟乎,仆岂足言哉!人之于诗,嗜好去取,未始同也,强人使同己则不可,以己所见以俟后之人,乌乎而不可哉!


  诗壮语易,苦语难,深思自知,不可以口舌辩。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此真可泣鬼神矣。张子野长短句云:「眼力不知人,远上溪桥去。」东坡〈送子由诗〉云:「登高回首坡陇隔,惟见乌帽出复没。」皆远绍其意。


  李太白作〈草创大还诗〉云:「髣佛明窗尘,死灰同至寂。」初不晓此语,后得《李氏炼丹法》云:「明窗尘,丹砂妙药也。」


  老杜〈北征诗〉曰:「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独以「活」、「国」许陈玄礼,何也?盖祸乱既作,惟赏罚当则再振,否则不可支持矣。玄礼首议太真、国忠辈,近乎一言兴邦,宜得此语。倘无此举,唯有李、郭,不能展用。


  淮阴胜而不骄,乃能师李左车,最奇特事。荆公诗云:「将军北面师降虏,此事人间久寂寥。」李广诛霸陵尉,薄于德矣,东坡诗云:「今年定起故将军,未肯说诛霸陵尉。」用事当如此向背。


  箜篌状如张箕,探手摘弦出声。卢玉川诗云「卷却罗袖弹箜篌」,此语亦未可讥诮。司马温公尝语程正叔云:「辩证古人误处,当两存之,勿加诋訾也。」


  韩退之诗云:「银烛未销窗送曙,金钗半醉座添香。」殊不类其为人。乃知能赋梅花,不独宋广平。退之见神仙亦不伏云:「我能屈曲自世间,安能从汝巢神山?」赋谢自然诗曰:「童騃无所识。」作〈谁氏子诗〉曰:「不从而诛未晚耳。」惟〈华山女诗〉颇假借,不知何以得此?


  凡作诗若正尔填实,谓之「点鬼簿」,亦谓之「堆垛死尸」。能如〈猩猩毛笔诗〉曰,「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又如「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精妙明密,不可加矣,当以此语反三隅也。

  诗人写人物态度,至不可移易。元微之〈李娃行〉云:「髻鬟峨峨高一尺,门前立地看春风」,此定是娼妇;退之〈华山女诗〉云:「洗妆拭面着冠帔,白咽红颊长眉青」,此定是女道士;东坡作〈芙蓉城诗〉亦用「长眉青」三字,云「中有一人长眉青,炯如微云淡疏星」,便有神仙风度。


  季父仲山,先大夫同祖弟也。读书精苦,作诗有源流。昔尝上书,晚以特奏名得一官。政和间,御制宫词三百首,尝和进,今录一绝于此,染指可以知鼎味也。其词曰:「轻寒惨惨透衾罗,玉箭铜壶漏水多。常是未明供御服,梦回频问夜如何。」时道君皇帝在睿思殿,宣进甚急,意谓得美官。翼日,台章论列,作诗害经旨,遂报罢,调南剑州顺昌县尉,后卒于扬州云。


  先伯父治平四年举进士第一,少从丁宝臣,以文字为欧阳文忠公、王岐公所称重。其试〈公生明赋〉曰:「依违牵制者既已去矣,则明白洞达者乃其自然。」此不刊之语也。尝作〈咏史诗〉曰:「天下有诛赏,固非君所私。太宗泣君集,意恐劳臣疑。至公一以废,智术相维持。哀哉功名士,汲汲尚趋时。」推斯志也,虽蹈沧海饿西山可也。在熙宁间,为荆公荐,竟不委曲得贵达,然亦为司马温公、吕献可、吕微仲、范尧夫诸公所知。元丰七年,自都官外郎奔祖父丧,卒于黄州,东坡解衣赙之。


  有李氏女者,字少云,本士族。尝适人,夫死无子,弃家着道士服,往来江淮间。仆顷年见之金陵。其诗有云:「几多柳絮风翻雪,无数桃花水浸霞。」殊无脂泽气。又喜炼丹砂,仆亦得其方,大抵类魏伯阳法,而有铢两加精详者也。尝语仆曰:「我命薄,政恐不能成此药耳。」后二年再见之,其瘦骨立,盖丹未成而少云已病。仆问曰:「子丹成欲仙乎?惟甚瘦则鹤背能胜也。」笑曰:「忍相戏耶!」病中作〈梅花诗〉云:「素艳明寒雪,清香任晓风。可怜浑似我,零落此山中!」寻卒。后检方书,见丹法及此诗,录之。


  晦堂心禅师初退黄龙院,作诗云:「不住唐朝寺,闲为宋地僧。生涯三事衲,故旧一枝藤。乞食随缘过,逢山任意登。相逢莫相笑,不是岭南能。」此诗深静平实,道眼所了,非世间文士诗僧所能彷佛也。


  僧义了,字廓然,本士族钟离氏,事佛慈玑禅师为侍者。仆顷年迨见佛慈老人,廓然与仆在嵩山游甚久,颇能诗。仆爱其两句云:「百年休问几时好,万事不劳明日看。」不独喜其语,盖取其学道休歇洒落自在如此。

  东坡作〈妙善师写御容诗〉,美则美矣,然不若〈丹青引〉云「将军下笔开生面」,又云「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后说画玉花骢马,而曰「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此语微而显,《春秋》法也。


  李太白诗云:「玉窗青青下落花。」花已落,又曰下,增之不赘,语益奇。


  请紫姑神,大抵能作诗,然不甚过人。旧传一士人家请之,既降,偶书院中子弟作雨诗,因率尔请赋,顷刻书满纸,其警句云:「帘卷滕王阁,盆翻白帝城。」可喜也。


  近时僧洪觉范颇能诗,其〈题李愬画像〉云:「淮阴北面师广武,其气岂止吞项羽。公得李佑不肯诛,便知元济在掌股。」此诗当与黔安并驱也。顷年仆在长沙,相从弥年。其他诗亦甚佳,如云:「含风广殿闻棋响,度日长廊转柳阴。」


  颇似文章巨公所作,殊不类衲子。又善作小词,情思婉约,似少游。至如仲殊、参寥,虽名世,皆不能及。


  东坡〈赠陈季常诗〉,戒其杀生,末云:「君勿弃此篇,严诗编杜集。」谓严武也。《工部集》中有武倡和数首。又〈梅花〉诗云:「凭仗幽人收艾□,国香和雨入莓苔。」艾□,香名,正松上莓苔也,出《本草》及《沈氏香谱》。又〈红梅诗〉云:「玉人頩颊固多姿。」頩,怒色,普更切,见〈神女赋〉,妇人怒则面赤。


  杜诗:「饭抄云子白。」云子,雨也,言如雨点尔,出荀子〈云赋〉。又,葛洪《丹经》用「云子」,碎云母也。今蜀中有碎砾,状如米粒圆白,云子石也。又杜诗云:「万里戎王子,何年别月支?异花开绝域,幽蔓匝清池。汉使惭空到,神农竟不知。露翻兼雨打,开坼渐离披。」不晓此诗指何物。张骞惭空到,又《本草》不收,定非蒲萄也。


  齐、梁间乐府词云:「护惜加穷裤,防闲托守宫。」「今日牛羊上邱陇,当时近前面发红。」老杜作〈丽人行〉云:「赐名大国虢与秦。」其卒曰:「慎勿近前丞相嗔!」虢国、秦国何预国忠事,而近前即嗔耶?东坡言老杜似司马迁,盖深知之。


  司空图,唐末竟能全节自守,其诗有「绿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诚可贵重。又曰:「四座宾朋兵乱后,一川风月笛声中。」句法虽可及,而意甚委曲。


  鲍明远〈松柏篇〉悲哀曲折,其末不以道自释,仆窃恨之。


  明远〈行路难〉,壮丽豪放,若决江、河,诗中不可比拟,大似贾谊〈过秦论〉。


  老杜作〈曹将军丹青引〉云:「一洗万古凡马空。」东坡〈观吴道子画壁诗〉云:「笔所未到气已吞。」吾不得见其画矣,此两句,二公之诗,各可以当之。


  李长吉诗云:「杨花扑帐春云热。」才力绝人远甚。如「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虽为欧阳文忠所称,然不迨长吉之语。


  古人文章,不可轻易,反复熟读,加意思索,庶几其见之。东坡〈送安惇落第诗〉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仆尝以此语铭座右而书诸绅也。东坡在海外,方盛称柳柳州诗。后尝有人得罪过海,见黎子云秀才,说海外绝无书,适渠家有柳文,东坡日夕玩味。嗟乎,虽东坡观书,亦须着意研穷,方见用心处耶!


  柳柳州诗,东坡云在陶彭泽下,韦苏州上,若〈晨诣超师院读佛经诗〉,即此语是公论也。


  六朝诗人之诗,不可不熟读。如「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锻炼至此,自唐以来,无人能及也。退之云:「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此语我不敢议,亦不敢从。


  陶彭泽诗,颜、谢、潘、陆皆不及者,以其平昔所行之事,赋之于诗,无一点愧词,所以能尔。


  东坡〈海南诗〉、荆公〈钟山诗〉,超然迈伦,能追逐李、杜、陶、谢。


  荆公爱看水中影,此亦性所好,如「秋水写明河,迢迢藕花底」。又〈桃花诗〉云:「晴沟涨春渌周遭,俯视红影移鱼舠。」皆观其影也。其后云:「攀条弄芳畏晼晚,已见黍雪盘中毛。」事见《家语》。


  李邯郸公作《诗格》,句自三字至九字、十一字,有五句成篇者,尽古今诗之格律,足以资详博,不可不知也。


  伯父娶邯郸孙女,尝闻邯郸公与小宋饮酒,举一物隶僻事,以多者为胜,饮不胜者,他人莫敢造席。


  梅圣俞诗,句句精炼,如「焚香露莲泣,闻磬清鸥迈」之类,宜乎为欧阳文忠公所称。其他古体,若朱弦疏越,一倡三叹,读者当以意求之。宠嬖曹氏,作〈一日曲〉,为曹氏也。


  孟浩然、王摩诘诗,自李、杜而下,当为第一。老杜诗云:「不见高人王右丞」,又云「吾怜孟浩然」,皆公论也。


  东坡祭柳子玉文:「郊寒岛瘦,元轻白俗。」此语具眼。客见诘曰:「子盛称白乐天、孟东野诗,又爱元微之诗,而取此语,何也?」仆曰:「论道当严,取人当恕,此八字,东坡论道之语也。」


  欧阳文忠公〈重读岨崃集诗〉,英辩超然,能破万古毁誉;〈食糟民诗〉,忠厚爱人,可为世训。


  作诗压韵是一巧,〈中秋夜月诗〉,押尖字数首之后,一妇人诗云:「蚌胎光透壳,犀角晕盈尖。」又记人作〈七夕诗〉,押潘、尼字,众人竟和无成诗者。仆时不曾赋,后因读《藏经》,呼喜鹊为刍尼,乃知读书不厌多。


  写生之句,取其形似,故词多迂弱。赵昌画黄蜀葵,东坡作诗云:「檀心紫成晕,翠叶森有芒。」揣摸刻骨,造语壮丽,后世莫及。


  杜牧之〈题桃花夫人庙诗〉云:「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毕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仆谓此诗为二十八字史论。


  宣和之初,何栗文缜丞相为中书舍人,道君皇帝以御画双鹊赐之。诸公赋诗,韩驹子苍待制时为校书郎,赋诗二章曰:「君王妙画出神机,弱羽争巢并占时。想见春风鳷鹊观,一双飞上万年枝。」「舍人簪笔上蓬山,辇路春风从驾还。天上飞来两乌鹊,为传喜色到人间。」


  韦苏州诗云:「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东坡用其韵曰:「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不当和也。如东坡〈罗汉赞〉云「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八字,还许人再道否?


  张籍、王建,乐府宫词皆杰出,所不能追逐李、杜者,气不胜耳。


  孟东野诗苦思深远,可爱不可学。仆尤嗜爱者,「长安无缓步」一诗。


  苏大监文饶作〈鸿沟诗〉云:「置俎均牢彘,峨冠信沐猴。方矜几上肉,以堕幄中筹。海岳归三尺,衣冠閟一丘。路人犹指似,山下是鸿沟。」


  陈无己〈赋宗室画诗〉云:「滕王蛱蝶江都马,一纸千金不当价。」又作〈曾子固挽词〉云:「丘园无起日,江、汉有东流。」近世诗人莫及。


  外祖父邵安简公,布衣时上〈平元昊策〉,又尝劝仁庙早立太子。晚年自枢府出知越州,又移知郓州。其薨也,岐公作〈挽词〉云:「被褐曾陈定羌策,汗青犹着立储书。春风泽国吟笺落,夜雨溪堂燕豆疏。」前辈诗不独语句精炼,且是着题。


  郑周卿,仆乡人也,公肃右丞之孙,能诗。一日,郑之他郡,而爱妾死,作诗云:「鹤归空有恨,云散本无心。」于情念中犹稍自在也。后娶熊氏,晋如之女。丙午、丁未年,知郓州中都县,连年与盗贼鏖战,岿然独存,权朝美曾录其功上之,后不报。今不知消息,可怜哉!


  曹景宗探韵得「竞病」字诗云:「去时儿女啼,归来笳鼓竞。借问路傍人,何如霍去病?」沈约诗人嗟赏之。


  李卫公作〈步虚词〉云:「先家一本无「家」字。女侍董双成,桂殿夜寒吹玉笙。曲终却从仙官去,万户千门空月明。」「河汉女主能炼颜,一本作「河汉玉女能炼颜」。云軿往往到人间。九宵有路去无迹,袅袅天风吹佩环。」呜呼,人杰也哉!


  季父仲山在扬州时,事东坡先生。闻其教人作诗曰:「熟读《毛诗.国风》与《离骚》,曲折尽在是矣。」仆尝以谓此语太高,后年齿益长,乃知东坡先生之善诱也。


  韩退之诗云:「酩酊马上知为谁?」此七字用意哀怨,过于痛哭。


  阮步兵醉六十日而停婚,虽似智矣,然礼法之士,憎之如仇,几至于死,幸武帝保护之耳。而老杜诗云:「遂令阮籍辈,熟醉为身谋。」此工部善看史书,当有解此意者。


  「《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此诗退之称卢玉川也。玉川子《春秋传》,仆家旧有之,今亡矣。词简而远,得圣人之意为多,后世有深于经而见卢《传》者,当知退之之不妄许人也。


  梦中赋诗,往往有之。宣和己亥,仆在洪州,宿城北郑和叔家。夜梦行大路中,寒沙没足,其旁皆田苗丘陇。一妇人皂衣素裳行田间,曰:「此中无沙易行。」仆从之不能登,妇人援仆手登焉。月明如昼,弥望皆野田麦苗。妇人求诗,引仆藉草坐。有矮砖台一,上有纸笔,仆题诗四句云:「闲花乱草春春有,秋鸿社燕年年归。青天露下麦苗湿,古道月寒人迹稀。」拍笔砖上有声,惊觉宛然记忆,是岁大病,后亦无他故。


  联句之盛,退之、东野、李正封也。〈城南联句〉云:「红皱晒檐瓦,黄团挂门衡。」是说干枣与瓜蒌,读之犹想见西北村落间气象。〈征蜀联句〉云:「刑神诧牦旄,阴焰飐犀札。」尽雕刻之功,而语仍壮。李正封善押韵,如〈从军联句〉「押水沙囊涸」,皆不可及。


  画山水诗,少陵数首后,无人可继者。惟荆公〈观燕公山水诗〉前六句差近之,东坡〈烟江迭嶂图〉一诗,亦差近之。


  退之〈桃源行〉云:「种桃处处皆开花,川原远近蒸红霞。」状花卉之盛,古今无人道此语。


  本朝王元之诗可重,大抵语迫切而意雍容,如「身后声名文集草,眼前衣食簿书堆」。又云:「泽畔骚人正憔悴,道旁山鬼谩揶揄。」大类乐天也。


  玉川子〈送伯龄诗〉云:「努力事干谒,我心终不平。」玉川子在王涯书院中,会食,不能自别,枉陷于祸,哀哉!


  〈柏舟〉,仁人之诗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简兮〉,贤者之诗也,「硕人俣俣,公庭万舞。赫如渥赭,公言锡爵。」能容忍如此,宜乎贤矣。 


  钟山有一诗云:「当年睥睨此山阿,欲着红楼贮绮罗。今日重来无一事,却骑羸马下坡陀。」此王雱讦直,不为荆公所喜,然此诗实可传也。


  诗有力量,犹如弓之斗力:其未挽时,不知其难也;及其挽之,力不及处,分寸不可强。若〈出塞曲〉云:「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鸣笳三四发,壮士惨不骄。」又〈八哀诗〉云:「汝阳让帝子,眉宇真天人。虬髯似太宗,色映塞外春。」此等力量,不容他人到。


  洪觉范在潭州水西小南台寺。觉范作《冷斋夜话》,有曰:「诗至李义山,为文章一厄。」仆至此蹙额无语,渠再三穷诘,仆不得已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觉范曰:「我解子意矣。」实时删去。今印本犹存之,盖已前传出者。


  仆年十七岁时,先大夫为江东漕,李端叔、高秀实皆父执也,适在金陵。二公游蒋山,仆虽年少,数从杖履之后。在定林说元微之诗,引事皆有出处,屈曲隐奥,高秀实皆能言之,仆不觉自失。因思古人读书多,出语皆有来处,前辈亦读书多,能知之也。


  高秀实又云:「元氏艳诗,丽而有骨,韩偓《香奁集》丽而无骨。」时李端叔意喜韩偓诗,诵其序云:「咀五色之灵芝,香生九窍;咽三危之瑞露,美动七情。」秀实云:「动不得也,动不得也。」


  李太白诗云:「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东坡〈岭外诗〉云:「老父争看乌角巾,应缘曾现宰官身。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贺知章呼李白为谪仙人,世传东坡是戒禅师后身,仆窃信之。


  白乐天诗云:「春色辞门柳,秋声到井梧。」此语未易及。


  「谁人把醆慰深忧?开自无憀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南枝北枝春事休,榆钱可寄柳带柔。定是沈郎作诗瘦,不应春能生许愁。」此东坡、鲁直〈梅诗〉二章,作诗名貌不出者,当深考二诗。


  宣和癸卯年,仆游嵩山峻极中院,法堂后檐壁间有诗四句云:「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争似满炉煨榾柮,慢腾腾地热烘烘。」字画极草草,其旁隶书四字云:「勿毁此诗。」寺僧指示仆曰:「此四字司马相公亲书也。」嗟乎!此言岂有感于公耶?又于柱间大字隶书曰:「旦光、颐来。」其上一字,公兄也;第三字,程正叔也。又题壁云:「登山有道,徐行则不困,措足于实地则不危。」皆公隶书。


  林和靖〈梅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大为欧阳文忠公称赏。大凡《和靖集》中,〈梅诗〉最好,梅花诗中此两句尤奇丽。东坡和少游〈梅诗〉云:「西湖处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仆意东坡亦有微意也。然和靖诗属对清切,如〈赠锻药秀才〉诗云:「鹍鹏懒击三千水,龙虎闲封六一泥。」


  小杜作〈华清宫〉诗云:「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乡。」如此天下焉得不乱?


  宋颜延之问己与灵运优劣于鲍照,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此明远对面褒贬,而人不觉,善论诗也,特出之。


  韩熙载仕江南,每得俸给,尽散后房歌姬。熙载披衲持钵,就诸姬乞食,率以为常。东坡以玉带赠宝觉,宝觉酬以旧衲,东坡作诗谢之曰:「病骨难堪玉带围,钝根仍落箭锋机。欲教乞食诸姬院,故与云山旧衲衣。」《江南野史》亦载韩事,与此小异。


  钱希白内翰作〈拟唐诗〉百篇,备诸家之体。自序曰:「今之所拟,不独其词,至于题目,岂欲抛离本集,或有事迹,斯亦见之本传。」故其〈拟张籍上裴晋公诗〉曰:「午桥庄上千竿竹,绿野堂中白日春。富贵极来惟叹老,功名高后转轻身。严更未报皇城里,胜赏时游洛水滨。昨日庭趋三节度,淮西曾是执戈人。」拟古当如此相似,方可传。


  王晋卿得罪外谪,后房善歌者名啭春莺,乃东坡所见也,亦遂为密县马氏所得。后晋卿还朝,寻访微知之,作诗云:「佳人已属沙咤利,义士今无古押衙。」仆在密县与马缙辅游甚久,知之最详。缙辅在其兄处犹见之,国色也。《西清诗话》中载此事,云过颍昌见之,传误也。


  李义山诗,字字锻炼,用事婉约,仍多近体,惟有〈韩碑诗〉一首是古体。有曰:「涂改《尧典》、《舜典》字,点窜〈清庙〉、〈生民〉诗。」岂立段碑时躁词耶?


  岑参诗亦自成一家,盖尝从封常清军,其记西域异事甚多。如〈优钵罗花歌〉、〈热海行〉,古今传记所不载者也。


  黄鲁直爱与郭功父戏谑嘲调,虽不当尽信,至如曰:「公做诗费许多气力做甚?」此语切当,有益于学诗者,不可不知也。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此顾长康诗,误编入《陶彭泽集》中。


  元撰作《树萱录》,载有人入夫差墓中,见白居易、张籍、李贺、杜牧诸人赋诗,皆能记忆,句法亦各相似。最后老杜亦来赋诗。记其前四句云:「紫领宽袍漉酒巾,江头萧散作闲人。秋风有意吹芦叶,落日无情下水滨。」嗟乎!若数君子,皆不能脱然高蹈,犹为鬼耶?殊不可晓也。若以为元撰自造此词,则数公之诗,尚可庶几,而少陵四句,非元所能道也。


  唐时,有清远道士同沈恭子游虎丘,诗曰:「余本长殷、周,遭罹历秦、汉。」计之至唐,则二千余岁矣。颜鲁公爱而刻之,且有诗曰:「客有神仙者,于兹雅丽传。」盖指为神仙也。李卫公追〈和鲁公刻清远道士诗〉曰:「逸人缀清藻,前哲留篇翰。」则逸人指清远,而前哲谓鲁公也。其后皮日休、陆龟蒙辈皆和之。仙耶?鬼耶?则不必问。然仆独深爱其诗中数句云:「吟眺川之阴,步上山之岸。山川共澄澈,光彩交凌乱。白云蓊欲归,清雾忽消半。」呜呼!借使非神仙,亦一才鬼也。


  「天棘蔓青丝」,洪觉范硬差「天棘」作「颠柳」,高秀实云:「天棘,天门冬也。」当以秀实之言为正。颠天声相近,又酷似青丝。又江南徐铉家本云:「天棘蔓青丝。」若蔓生如青丝,尤见是天门冬。〈秦州诗〉云:「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无风云动,不夜而月,当细思之。句法至此,古今一人而已。


  杜牧之作〈赤壁诗〉云:「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谓赤壁不能纵火,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也。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


  韩退之〈听颖师弹琴诗〉云:「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此泛声也,谓轻非丝重非木也;「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泛声中寄指声也;「跻攀分寸不可上」,吟绎声也;「失势一落千丈强」,顺下声也。仆不晓琴,闻之善琴者云,此数声最难工。自文忠公与东坡论此诗,作听琵琶诗之后,后生随例云云。柳下惠则可,我则不可,故特论之,少为退之雪冤。


  黄嗣徽少年时,读书有俊声,不幸为后母诉于官,隶军籍。王岐公丞相宣籍得之,闻其识字,使抄书。一日,观宋复古郎中所画山水,使子弟赋诗,嗣徽亦请赋,公颔之。顷刻成一绝句曰:「匣有瑶琴箧有书,栖迟犹未卜吾卢。主人况是丹青手,乞取生涯似画图。」岐公大嗟赏之,及问知曲折,以故人子奏于朝,乞以门客恩泽承务郎,特补之。命下之日,暴卒,穷命如此哉!


  王君玉内翰初登第,调扬州江都县令,题九曲池诗云:「越调隋家曲,当年亦九成。哀音已亡国,废沼尚留名。仪凤终沉影,鸣蛙祇沸声。凄凉不可问,落日背芜城。」晏元献阅诗赏叹,荐为馆职。又尝乞梦于后土祠,夜得报云:「君年二十七,官至四品。」时年正二十七,大恶之,过岁乃稍自安。后以礼部侍郎枢密直学士致仕,未改官制时正四品,年七十二云。


  「五年不出青门道,邂逅寻春此一回。忽忆秦川贵公子,桃花落尽合归来。」此高秀实〈城东寄王越州诗〉。


  罗隐诗云:「只知事逐眼前过,不觉老从头上来。」此语殊有味。


  「若有人兮坐山楹,云衮兮霞缨。秉芳兮欲寄,路慢兮难征。独惆怅而狐疑,蹇独立兮忠贞。」此寒山语,虽使屈、宋复生,不能过也。


  蜀、峡路间有溪曰韩溪,萧酇侯追淮阴处也。刘泾巨济题诗一绝云:「豪杰相从意气中,怜才倾倒独萧公。后来可是无奇客?东阁投名尚不通。」


  李义山〈锦瑟诗〉曰:「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何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柱如其弦数,其声有适怨清和。」又云:「感怨清和,昔令狐楚侍人能弹此四曲,诗中四句,状此四曲也。」章子厚曾疑此诗,而赵推官深为说如此。


  老杜诗不可议论,亦不必称赞。苟有所得,亦不可不记也。如唐太宗,相者见之云:「龙凤之姿,天日之表。」而杜诗云「真气惊户牖」,可谓简而尽。又〈经昭陵诗〉曰:「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直辞宁戮辱,贤路不崎岖。」太宗智勇英特,武定天下,而能如此,最盛德也。


  《古乐府》云:「槁帖今何在」,言夫也;「山上复有山」,言出也;「和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言月半当还也。王明之在姑苏,尝有所爱。比至京师,为岐公丞相强留之。逾时作诗云:「黄金零落大刀头,玉箸归期画到秋。红锦寄鱼风逆浪,碧萧吹凤月当楼。伯劳知我经春别,香蜡窥人一夜愁。好去渡江千里梦,满天梅雨是苏州。」此诗之巧可传也。


  段成式〈与温廷筠云蓝纸诗序〉曰:「余在九江,出意造云蓝纸,辄分送五十枚。」其诗曰:「三十六鳞充使时,数番犹得表相思。」盖龙八十一鳞,鲤三十六鳞也。至宋景文诗云:「君轩结恋萧萧马,尺素愁凭六六鱼」,又使六六三十六也。


  南齐羊侃性豪侈,舞人张静婉,腰围一尺六寸,能掌上舞。唐人作〈杨柳枝词〉云:「认得羊家静婉腰。」后人除却家字,只使羊静婉,误矣。


  元稹微之〈乐府古题序〉云:「诗之为体,二十四名:赋、颂、铭、赞、文、诔、箴、诗、行、咏、吟、题、怨、叹、篇、章、操、引、谣、讴、歌、曲、辞、调,皆诗人六义之余。」


  王筠为沈约作〈草木十咏〉,直写文词,不加篇题。约曰:「此诗指物呈形,无假题注。」东波作〈竹留鼠诗〉,模写肥腯丑浊之态,读之亦足想见风彩。


  〈渔阳参挝〉,起于祢衡,「参」字,音七览反。徐锴引古歌词以证此字云:「边城晏开〈渔阳掺〉,黄尘萧萧白日暗。」


  李义山赋云:「岂如河畔牛星?来年祇闻一度。不及苑中人柳,终朝剩得三眠。」注:「汉苑中有人形柳,一日三起三倒。」


  杨炎歌云:「雪面淡蛾天上女,凤箫鸾翅欲飞去。玉钗翘碧步无尘,楚腰如柳不胜春。」为元载侍姬瑶英作也。


  五马事,无知者。陈正敏云:「孑孑干旟,在浚之都。素丝组之,良马五之。」以谓州长建旟,作太守事。又《汉官仪》注驷马加左骖右騑,二千石有左骖,以为五马。然前辈杨、刘、李、宋最号知僻事,岂不读《汉官仪》注而疑之耶?故俱存之,不敢以为是,以俟后之知者。


  李太白云:「子夜吴歌动君心」,李义山诗「莺能子夜歌」,云晋有子夜者善歌,非时数也。


  先伯父熙宁九年四月二十七日,夜梦至一处,榜曰清香馆。东边有别院,东壁有诗牌云:「〈题冀公功德院〉,山东李白。」其诗曰:「秋风吹桂子,只在此山中。待得春风起,还应生桂丛。桂丛日以满,清香何时断?只为爱清香,故号清香馆。」伯父自作〈记梦〉一篇,书之甚详。。尝记季父说,元丰五年,自房陵召还,一日,忽独言曰:「清香馆。」自后多不屑世间事,或默坐终日,人莫敢问其曲折。


  古诗云:「上山采交藤。」交藤,何首乌也,服之令人多欲生子,有「采采芣苡」之意。《卫风》云:「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陆农师说芍药破血,欲其不成子姓耳。不知真有此意否?


  季父仲山,病中梦至一处泛舟,环水皆奇峰可爱,赋诗云:「山色浓如滴,湖光平如席。风月不相识,相逢便相得。」既寤而言之,后数日卒。叔父楚若,先大夫母弟,甫壮而亡。少时独不为时学,爱《谷梁春秋》与柳柳州文。作诗用事,无一言蹈袭者。其所著撰号《阨奇集》,自序曰:「水激之以乱石则有声,麝藏之以亵器则馨。齐不下者二城,田单因而纵兵。文独不待阨而后奇乎?」兵火间散乱不可复得,略记其叙数句,以见其措意如此。


  长安慈恩寺有数女仙夜游,题诗云:「皇子陂头好月明,强踏华筵到晓行。烟波山色翠黛横,折得落花还恨生。」化为白鹤飞去。明日又题一首云:「湖水团团夜如镜,碧树红花相掩映,北斗阑干移晓柄,有似佳期常不定。」长安南山下一书生,作小圃莳花,才一日,有犊车丽女来饮于庭,邀书生同席,既去,作诗云:「相思无路莫相思,风里杨花只片时。惆怅深闺独归处,晓莺啼断绿杨枝。」皆鬼仙诗,婉约可爱。


  司马公讳池,仁庙朝待制,温国文正公之父也。作〈行色诗〉云:「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见渡头。赖得丹青无画处,画成应遣一生愁。」又黄公讳庶,鲁直之父,作〈大孤山诗〉云:「银山巨浪独夫险,比干一片崔嵬心。」人传温公家旧有琉璃盏,为官奴所碎,洛尹怒,令纠录听温公区处。公判云:「玉爵弗挥,典礼虽闻于往记;彩云易散,过差宜恕于斯人。」又鲁直作诗,用事压韵,皆超妙出人意表,盖其传袭文章,种性如此。


  饶德操为僧,号倚松道人,名曰如璧。作诗有句法,苦学副其才情,不愧前辈。尤善作铭赞古文,其作〈佛米赞〉,谓武将念佛,以米计数,得三升也。将军念佛,难于遣词,而曰:「时平主圣,万国自靖,不杀而武,不征而正,矫矫虎臣,无所用命。移将东南,介我佛会,久闻我曹,念佛三昧。喑呜叱咤,化为佛声,三令五申,易为佛名。一佛一米,为米三升。自升而斗,自斗而斛,念之无穷,太仓不足。」观此,虽柳子厚曲折,不过是矣。


  柳子厚守柳州日,筑龙城,得白石,微辨刻画,曰:「龙城柳,神所守。驱厉鬼,山左首。福土氓,制九丑。」此子厚自记也。退之作〈罗池庙碑〉云:「福我兮寿我,驱厉鬼兮山之左。」盖用此事。


  唐高宗御群臣宴,赏〈双头牡丹诗〉。上官昭容一联云:「势如连璧友,情若臭兰人。」计之必一英奇女子也。


  东坡受知神庙,虽谪而实欲用之,东坡微解此意,论贾谊谪长沙事,盖自况也。后作神庙挽词云:「病马空思枥,枯葵已泫霜。」此非深悲至痛不能道此语。在元佑间获鬼章,作〈告裕陵文〉云:「将帅用命,争酬未报之恩;神灵在天,难逃不漏之网。」后人辄谓东坡以微文谤讪,天乎,宁有是哉!


  俞秀老紫芝诗有云:「有时俗事不称意,无限好山都上心。」虽峭然中实人情也。


  有客泊湘妃庙前,夜半偶不寐,见舆卫入庙中,置酒鼓琴,心悸不敢窥。殆明方散,隐隐绝水浮空去。因入庙中,见诗四句,墨色犹未干,云:「碧杜红蘅缥缈香,冰丝弹月弄新凉。峰峦向晓浑相似,九处堪疑九断肠。」神怪不足言,但诗殊佳,故录之。


  钱昭度能诗,尝作〈吕申公夷简生日诗〉云:「磻溪重得吕,维狱再生申。」当时诗格律止此,然可谓着题也已。


  晁无咎在崇宁间次李承之长短句,以吊承之,曰:「射虎山边寻旧迹,骑鲸海上追前约,便与江湖永相忘,还堪乐。」不独用事的确,其指意高古深悲,而善怨似《离骚》,故特录之。


  韩退之云:「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盖能杀缚事实,与意义合,最难能之,知其难则可与论诗矣,此所以称孟东野也。


  杨舜韶友夔,长仆十余岁,向同在姑苏,时盗发孙坚墓,杨作诗云:「阖庐城边荒古丘,昔谁葬者孙豫州。久无行客为下马,时有牧童来放牛。」呜呼!舜韶今已矣,他诗皆工,必传于世也。


  杨华既奔梁,元魏胡武灵后作〈杨白华歌〉,令宫人连臂踏足歌之,声甚凄断。柳子厚〈乐府〉云:「杨白华,风吹渡江水,坐令宫树无颜色,摇荡春心几千里。回看落日下长秋,哀歌未断城乌起。」言婉而情深,古今绝唱也。魏旧歌云:「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阘,杨花飘落入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秋去春来双燕子,愿衔杨花入巢里。」此词亦自奇丽,录之以存古乐府题云。


  「风定花犹舞,鸟鸣山更幽」。世传荆公改「舞」字作「落」字,其语顿工。然「风定花犹落」乃梁谢贞八岁时所作〈春日闲居诗〉也,从舅王筠奇之,曰:「追步惠连矣。」


  〈会老堂口号〉曰:「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闲人。」初谓「清风」、「明月」古通用语,后读《南史.谢譓传》曰:「入我室者,但有清风;对我饮者,惟当明月。」欧阳文忠公文章虽优,词亦精致如此。


  老杜〈衡州诗〉云:「悠悠委薄俗,郁郁回刚肠。」此语甚悲。昔蒯通读〈乐毅传〉而涕泣,后之人亦当有味此而泣者也。


  陈克子高作〈赠别诗〉云:「泪眼生憎好天色,离觞偏触病心情。」虽韩渥、温庭筠,未尝措意至此。


  王丰父待制,岐公丞相之子,少年词赋登科,文章世其家。我先伯父状元实岐公客,仆亦获事待制公。世所见者,表章序记应用之文耳,其诗精密,人鲜知者。如「白发衰天癸,丹砂养地丁。」意脉贯串,尚胜三甲六丁之语,此所谓参禅中参活句也。又作〈拄杖诗〉云:「老境得为丘壑伴,醉乡还胜子孙扶。」其风味雍容如此,天下有公论,仆不敢私。丰父尝与仆言,班孟坚〈两都赋〉,华壮第一,然只是文词。若叔皮〈北征赋〉云:「剧蒙公之疲民兮,为强秦而筑怨。」此语不可及。仆尝三复玩味之,知前辈观书,自有见处。


  〈李夫人赋〉序云,帝悲感为作诗曰:「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仆曰,因此,则退之「走马来看立不正」之所祖述也。


  陶彭泽〈归去来辞〉云:「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是此老悟道处。若人能用此两句,出处有余裕也。


  东坡诗,不可指摘轻议,词源如长河大江,飘沙卷沫,枯槎束薪,兰舟绣鹢,皆随流矣。珍泉幽涧,澄泽灵沼,可爱可喜,无一点尘滓, 只是体不似江湖,读者幸以此意求之。


  鲜于子骏作《九诵》,东坡大称之,云友屈、宋于千载之上。观〈尧词〉、〈舜词〉二章,气格高古,自东汉以来鲜及。前辈称赞人略缘实也。


  世间花卉,无踰莲花者,盖诸花皆藉暄风暖日,独莲花得意于水月。其香清凉,虽荷叶无花时亦自香也。梁江从简为〈采荷调〉云:「欲持荷作柱,荷弱不胜梁;欲持荷作镜,荷暗本无光。」此语嘲何敬容,而波及莲荷矣。春时秾丽,无过桃柳。「桃之夭夭」,「杨柳依依」,诗人言之也。老杜云:「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不知缘谁而波及桃花与杨柳矣。


  乐府记大言小言诗,录昭明词,而不书始于宋玉,何也?岂误耶?有说耶?


  梁武帝作〈白纻舞词〉四句,令沈约改其词为四时白纻之歌。帝词云:「朱弦玉柱罗象筵,飞管促节舞少年,短歌留目未肯前,含笑一转私自怜。」嗟乎丽矣!古今当为第一也。


  作诗浅易鄙陋之气不除,大可恶。客问何从去之,仆曰:「熟读唐李义山诗与本朝黄鲁直诗而深思焉,则去也。」客言:「李、杜诗中说马如《相马经》,有能过之者乎?」仆曰:「《毛诗》过之。」曰:「六经固不可拟,然亦未尝子细说马相态行步也。」仆曰:「愿熟读之,『两骖如舞』,此驵语所谓花踏羊行是也;『两骖如手』,此驵语所谓熟使唤是也。思之,便觉『走过掣电倾城知』与『神行电迈涉恍惚』为难骑耳。」


  韩退之〈元和圣德诗〉云:「驾龙十二,鱼鱼雅雅。」其深于诗者耶?


  裴休〈题泐潭〉云:「泐潭形胜地,祖塔在云湄。浩劫有穷日,贞风无坠时。岁华空自老,消息竟谁知?到此轻尘虑,功名自可遗。」诗格律止此。然裴参黄檗,其语不夸不怨不怒也。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大丞相莱国公寇忠愍之语。


  蜀道观中,凿井得一碑,刻文似赋似赞,曰:「有物有物,可大可久。采乎蚕食之前,用乎火化之后。成汤自上而临下,夸父虚中而见受。气应朝光,功参夜漏。白英聚而雪惭,黄酥凝而金丑。转制不已,神趣鬼骤。金与?玉与?天年上寿。无着于文,诀之在口。」后有隐士言:「是汉时阴真人所著炼丹法,后杂着于〈子玉碑〉。」仆恨不得其门户,聊复存之。




推荐阅读:

晁补之《晁旡咎词》

张孝祥《于湖词》

谢榛《四溟诗话》

赵崇祚《花间集》

全唐五代诗格

杨香池《偷闲庐诗话》

杨慎《词品》

孙雄《诗史阁诗话》

严既澄《驻梦词》

桐江诗话

宋翔凤《乐府馀论》

冯煦撰《蒿庵论词》

贾凫西《木皮散人鼓词》

洪刍《洪驹父诗话》

谭献撰《复堂词话》

尊前集

孟棨《本事诗》

周紫芝《竹坡词》

魏泰《临汉隐居诗话》

沈可培《比红儿诗注》

李宝嘉《南亭词话》

周紫芝《竹坡诗话》

髙仲武《中兴间气集》

杨维祯《西湖竹枝集》

窦氏联珠集

李之鼎《宋人集》

陈亮《龙川词》

徐珂《近词丛话》

冯延巳《阳春集》

吕本中《紫微诗话》

搜玉小集

林庚白《丽白楼诗话》

郑文焯《大鹤山人词话》

沈德潜《说诗晬语》

沐昻《沧海遗珠》

夏敬观《忍古楼诗话》

魏元旷《诗话后编》

黄彻《防溪诗话》

钱裴仲《雨华盦词话》

李峤《评诗格》

唐宋名贤诗话

张祥龄《词论》

陈绎曾《诗谱》

郭麟《词品》

沈谦《填词杂说》

吴师道《吴礼部词话》

俞彦《爰园词话》

近体乐府

梁启超《饮冰室评词》

彭孙《金粟词话》

韦居安:梅间诗话⑴

韦居安:梅间诗话⑵

黄大舆《梅苑》


握手滹沱色 相看又转蓬 建牙秋鸟外 乘障白云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