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曹丕《曹子桓诗集》

三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丕诗歌形式多样,而以五、七言为长,语言通俗,具有民歌精神;手法则委婉细致,回环往复,是描写男女爱情和游子思妇题材的个中能手。代表曹丕诗歌最高成就的《燕歌行》,据考写于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三郡乌桓期间,采用乐府体裁,开创性地以句句用韵的七言诗形式写作,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从思妇的角度,反映了东汉末年战乱流离的现状,表达出被迫分离的男女内心的怨愤和惆怅。全诗用词不加雕琢,音节婉约,情致流转,被王夫之盛赞「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曹丕的一些为后人称道的作品都在担任五官中郎将至魏太子期间所作,他的诗歌细腻清越,缠绵悱恻。

 

 

卷一 乐府

卷二 诗

卷三 补遗



卷一 乐府

临高台

《诗纪》云:此曲三段,辞不相属「鹄欲南游」以下乃古辞《飞鹄行》也。汉曲大略意同。

 临台行高,高以轩。下有水清且寒,中有黄鹄往且翻。行!为臣当尽忠,愿(令)[今]皇帝陛下三干岁,宜居此宫。鹄欲南游,雌不能随。我欲躬衔汝,口噤不能开。[我]欲负之,毛衣摧颓。五里一顾,六里徘徊。

 

 

钓竿

崔豺《古今注》云:钓竿者,伯常子避仇河滨为渔者,其妻思之而作也。每至河侧辄歌之。后司马相如作《钓竿诗》,遂传为乐曲,汉辞今亡。

东越河济水,遥望大海涯。钓竿何珊珊,鱼尾何簁簁。行路之好者,芳饵欲何为。

 

 

十五

《古今乐录》云:十五歌,文帝辞,后改歌瑟调西山,此似未全。

登山而远望,溪谷多所有。楩楠千馀尺,众草芝盛茂,华叶耀人目。五色难可纪。雉雊山鸡鸣,虎啸谷风起。号罴当我道,狂顾动牙齿。

 

 

陌上桑

弃故乡,离室宅,远从军旅万里客。披荆棘,求阡陌,侧足独窘步,路局苲。虎豹啤动,鸡惊禽失,群鸣相索。登南山,奈何蹈盘石,树木丛生郁差错。寝篙草,荫松柏,涕泣雨面沾枕席。伴旅单,稍稍日零落。惆怅窃自怜,相痛惜。

 

短歌行

《古今乐录》云:王僧虔《技录》曰:《短歌行》「仰瞻」一曲,此曲声制最美,辞不可入乐府。

仰瞻帏幕,俯察几筵,其物如故,其人不存。一解神灵倏忽,弃我退迁,靡瞻靡恃,泣涕涟涟。二解哟哟游鹿,草草鸣麑,翩翩飞鸟,挟子巢栖。三解我独孤茕,怀此百离,忧心孔疚,莫我能知。四解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一何早。五解长吟永叹,怀我圣考。曰:「仁者寿」,胡不是保。六解。(右一曲,魏晋乐所奏。魏遗令节朔奏乐,魏文制此辞,自抚筝和歌,歌者云贵官弹筝,此也。)

 

 

猛虎行

与君媾新欢,托配于二仪。充列于紫微,升降焉可知。梧桐攀凤翼,云雨散洪池。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一解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二解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三解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四解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五解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六解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七解。(多思肠一作思断肠。右一曲晋乐所奏。)

 本篇属《相和歌。平调曲》。《乐府广题》云:「燕,地名。言良人从役于燕而为此曲。」此诗写妇人秋夜思念在远方作客的丈夫,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诗歌采用景与情交融的手法来表现思妇内心的哀怨,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笔法极尽曲折之妙,几经掩抑往复,具有一唱三叹的韵致。故而沈德潜称:「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古诗源》卷五)(韦风娟)

 

 

燕歌行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釉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涕零雨面毁容颜,谁能怀忧独不叹。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仰看星月观云间。飞鸧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能存。右一曲本辞。

 

明代胡应麟云:「子桓《燕歌》二首,开千古妙境。」(《诗薮》内编卷三)这是第二首,虽然未及第一首有名,但也写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写游子思妇之情,而能把情与景融合在一起,在总体诗境的构成上有天然浑质之妙。不过曹丕这两首《燕歌行》最大的贡献还是在于作为完整七言诗的出现上,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谓:「桂林湘水,平子之华篇,飞馆玉池,魏文之丽豪,七言之作,非此谁先?」考张衡《四愁诗》首句尚用「兮」字,仍不脱楚调。曹丕之作虽句句用韵颇为单调,但毕竟是完整的七言之作了。(亦夫)

 

秋胡行

尧任舜禹,当复何为。百兽率舞,凤凰来仪。得人则安,失之则危。唯贤知贤,人不易知。歌以咏言,诚不易移。鸣条之役,万举必全。明德通灵,降福自天。泛泛绿池,中有浮萍。寄身流波,随风靡倾。芙蓉含芳,菡萏垂荣。朝采其实,夕佩其英。采之遗谁,所思在庭。双鱼比目,鸳鸯交颈。有美一人,婉如清扬。知音识曲,善为乐方。右曲一作《浮萍篇》,「有美」四句,又见《善哉行》。

 

 

秋胡行

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嘉看不尝,旨酒停杯。寄言飞鸟,告余不能。俯折兰英,仰结桂枝。佳人不在,结之何为。从尔何所之,乃在大海隅。灵若道言,贻尔明珠。企予望之,步立踌蹰。佳人不来,何得斯须。

 

 

善哉行 其一

上山采薇,薄暮苦饥。溪谷多风,霜露沾衣。野雉群雊,猿猴相追。还望故乡。郁何垒垒。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汤汤川流,中有行舟。随波转薄,有似客游。策我良马,被我轻裘。载驰载驱,聊以忘忧。岁一作日,如一作其。

本篇选自《魏文帝》集。此篇写客子怀乡之情,是四言诗中有名的作品。全诗用「上山采薇」发端,用意与《诗经。小雅》中《采薇》一篇相似。诗歌通过一系列并不细致比较抽象的景物刻画,来表现诗人的游子之思,这种写景的粗糙正是魏诗的显著特色,故带有浑朴之气。诗中还采用了民歌中传统的双关手法,「林木有枝」与下句「人莫之知」音义双关。这就本于古《越人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亦夫)

 

其二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研姿巧笑,和媚心肠。知音识曲,善为乐方。哀弦微妙,清气含芳。流郑激楚,度宫中商。感心动耳,绣丽难忘。离鸟夕宿。在彼中洲。延颈鼓翼,悲鸣相求。眷然顾之,使我心愁。嗟尔昔人,何以忘忧。

 

 

同前

朝日乐相乐,酣饮不知醉。悲弦激新声,长笛吹清气。弦歌感人肠,四座皆欢悦。寥寥高堂上,凉风入我室。持满如不盈,有德者能卒。君子多苦心,所愁不但一。慊慊下白屋,吐握不可失。众宾饱满归,主人若不悉。比翼翔云汉,罗者安所羁。冲静得自然,荣华何足为。

 

 

同前

朝游高台观,夕宴华池阴。大酋奉甘醪,狩人献嘉禽。齐倡发东舞,秦筝奏西音。有客从南来,为我弹清琴。五音纷繁会,柑者激微吟。淫鱼乘波听,踊跃自浮沈。飞鸟翻翔舞,悲呜集北林。乐极哀情来,寥亮摧肝心。清角岂不妙,德薄所不任。大哉子野言,弭弦且自禁。右二曲,魏晋乐所奏。

 

 

丹霞蔽日行

丹霞蔽日,采虹垂天。谷水潺潺,木落翩翩。孤禽失群,悲鸣云间。月盈则冲,华不再繁。古来有之,嗟我何言。

 

 

折杨柳行

西山一何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童,不饮亦不食。与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服药四五日,身轻生羽翼。轻举乘浮云,候忽行万亿。浏览观四海,茫茫非所识。彭祖称七百,悠悠安可原?老耽适西戎,于今竞不还。王乔假虚辞,赤松垂空言。达人识真伪,愚夫好妄传。迫念往古事,愦愦千万端。百家多迂怪。圣道我所观。右一曲魏晋乐所奏。

《古今诗话》云:相州栖霞谷,乔顺二子服飞龙药,十年不饥。

 

 

饮马长城窟行

浮舟横大江,讨彼犯荆虏。武将齐贯婢,征人伐金鼓。长戟十万队,幽冀百石驾。发机若雷电,一发连四五。

 

 

上留田行

世居一何不同?上留田,富人食稻与(梁)[粱]。上留田!贫子食糟与糠。上留田I贫贱亦何伤?上留田!禄命悬在苍天。上留田!今尔叹息,将欲谁怨?上留田!

 

 

大墙上篙行

《古今乐录》云:王僧虔《技录》有《大墙上蒿行》,今不歌。

阳春无不长成,草木群类。随大风起,零落若何翩翩,中心独立一何茕!四时舍我驱驰,今我隐约欲何为?人生居天地间,忽如飞鸟栖枯枝。我今隐约欲何为?适君身体所服,何不您君口腹所尝?冬被貂鼲温暖,夏当服猗罗轻凉。行力自苦。我将欲何为?不及君少壮之时,乘坚车策肥马良。上有仓浪之天,今我难得久来视;下有蠕蠕之地,今我难得久来履;何不您意邀游,从君所喜?带我宝剑。今尔何为自低昂?悲丽平壮观,白如积雪,利若秋霜。骏犀标首,玉琢中央。帝王所服,辟除凶殃。御左右,奈何致福祥(一作服之御左右,除凶致吉祥)。吴之辟闾,越之步光,楚之龙泉,韩有墨阳,苗山之铤,羊头之钢,知名前代,咸自谓丽且美,曾不知君剑良绮难忘。冠青云之崔嵬,纤罗为缨,饰以翠翰,既美且轻。表容仪,俯仰垂光荣。宋之章甫,齐之高冠,亦自谓美,盖何足观。排金铺,坐玉堂。风尘不起,天气清凉。奏桓瑟,舞赵倡。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酌桂酒,脍鲤鲂。与佳人期为乐康。前奉玉尼,为我行觞。今日乐,不可忘。乐未央。为乐常苦迟,岁月逝,忽若飞。为何自苦,使我心悲?

 

 

艳歌何尝行

何尝快独无忧?但当饮醇酒,炙肥牛。长兄为二于石,中兄被貂裘。小弟虽无官爵,鞍马馺馺,往来王侯长者游。但当在王侯殿上,快独樗蒲六博,坐对弹棋。男儿居世,各当(驽)[努]力。蹙迫日暮,殊不久留。少小相触抵,寒苦常相随。忿恚患安足诤?吾中道与卿共别离。约身奉事君,礼节不可亏。上惭仓浪之天,下顾黄口小儿。奈何复老心皇皇,独悲谁能知?少小下为趋,曲前为艳。

 

 

煌煌京洛行

《古今乐录》云:王僧虔《技录》云,《煌煌京洛行》歌,文帝「园桃」一篇,《乐府解题》云:晋乐奏文帝夭夭园桃。

夭夭园桃,无子空长。虚美难假,偏轮不行。淮阴五刑,鸟尽弓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大愤不收,褒衣无带。多言寡诚,抵令事败。苏秦之说,六国以亡。倾侧卖主,车裂固当。贤矣陈轸,忠而有谋。楚怀不从,祸卒不救。祸夫吴起,智小谋大,西河何健,伏尸何劣。嗟彼郭生,古之雅人,智矣燕昭,可谓得臣。峨峨仲连,齐之高士,北辞千金,东蹈沧海。

 

 

月重轮行

三辰垂光,照临四海。焕哉何煌煌,悠悠与天地久长。愚见自前,圣睹万年。明暗相绝,何可胜言。

 

 

卷二 诗

黎阳作 其一

朝发邺城,夕宿韩陵。霖雨载涂,舆人困穷。载驰载驱,休雨栉风。舍我高殿,何为泥中。在昔周武,爱暨公旦。载主而征,救民涂炭。彼此一时,惟天所赞。我独何人,馀不静乱。

 

 

黎阳作 其二

殷殷其雷,蒙蒙其雨。我徒我车,涉此艰阻。遵彼洹湄,言刈其楚。班之中路,涂潦是御。磷磷大车,载低载昂。嗷嗷仆夫,载仆载僵。蒙涂冒雨,沾衣濡裳。

 

 

黎阳作

干骑随风靡,万骑正龙骧。金鼓震上下,干戚纷纵横。白族若素霓,丹旗发朱光。迫思太王德,胥宇识足减。经历万岁林,行行到黎阳。

 

于谯作

清夜延贵客,明烛发高光。丰膳漫星陈,旨酒盈玉觞。弦歌奏新曲。游响拂丹梁。馀音赴迅节,慷慨时激扬。献酬纷交错,雅舞何锵锵。罗缨从风飞,长剑自低昂。穆穆众君子,和合同乐康。(馀一作繁。)

 

 

孟津

良辰启初节,高会构欢娱(一作高构极欢娱)。通天拂景云,俯临四达衡。羽爵浮象樽,珍膳盈豆区。清歌发妙曲,乐正奏笙竿。曜灵忽西迈,炎烛继望舒。朔日浮黄河,长驱旋邺都。

 

 

芙蓉池作

乘辇夜行游,逍遥步西园。双渠相溉灌,嘉木绕通川。卑技拂羽盖,修条摩苍天。惊风扶轮毂,飞鸟翔我前。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上天垂光彩,五色一何鲜。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邀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

此诗选自《文选》卷二七。建安十六年(211),曹丕与曹植、王粲、徐干、陈琳、刘帧、应玚、阮瑀等冶游宴饮,吟咏赋诗,常集会于邺城西园(铜雀园),园中有池,即芙蓉地。本诗即作于西园宴集之时。诗写长夜之游,夜月笼罩下的园中之景描摹细致生动,如绘如画,光泽悦目,鲜明而真切。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但末尾托意松乔,企慕快心百年,稍露人生苦短的消极态度。全诗从出游写到景物,再以抒情作结,结构篇章颇似后世灵运山水诗,虽凝重浑厚不足,但谓本诗启山水诗先声。当不是虚誉。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五评本诗曰:「建安正格,后人非不追做,然正不易似。……『双渠』四句,写景何其生动。『飞鸟』句,健。『丹霞』二句,光泽鲜丽。结四句,俯仰有情。盖佳处本在词语之外,非渠水枝条云月诸字有异也。以辞求之,末矣。」(韩传达)

 

 

于玄武陂作

兄弟其行游,驱车出西城。野田广开辟,川渠互相经。黍稷何郁郁,流波激悲声。菱茨覆绿水,芙蓉发丹荣。柳垂重荫绿,向我池边生。乘渚望长洲,群鸟欢哗鸣。萍藻泛滥浮,澹澹随风倾。忘忧共容与,畅此千秋情。

 

 

至广陵于马上作

外编云:广陵观兵。魏志:黄初六年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馀万,旌旗数百里,帝于马上为诗。是岁大寒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

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古公宅岐邑,实始剪殷商。孟献营虎牢,郑人俱稽颡。克国务耕殖,先零自破亡。兴农淮泗间,筑室都徐方。量宜运权略,六军咸悦康。岂如《东山》诗,悠悠多忧伤。

僧皎然云:魏文军至扬于,见洪涛浪汹,叹曰:固天所以隔南北也。赋诗而还。魏文集无此诗,且魏文雄才智略,本非庸主,如何有此?示弱于孙权,取笑于刘备,陈寿谬矣。按,寿正史但云引还,不言赋诗,《魏书》注载此诗,未尝示弱也。岂客子常畏人邪?杂诗《魏书》不载。

 

 

 

杂诗二首

集云枹中作,下篇云于黎阳作,吕延济以此诗未即位,方为汉征伐,李善云,当时实至广陵,则此与马上诗为同时矣。今观弃置诗,与天隔南北意合,或近是斗。

其一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展转不能寐,披衣起仿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其二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艺苑尼言》云:读于桓「客子常畏人」,及答吴朝歌、钟大理书,似少年美资,负才性而好货好色,且当不得恒享者,桓灵宝技艺差相埒,而气尚过之,子桓乃得千年天子,都所不解。

 

 

清河作

方舟戏长水,湛澹自浮沈。弦歌发中流,悲响有馀音。音声入君怀,凄怆伤人心。心伤安所念,但愿恩情深。愿为晨风鸟,双飞翔北林。

注:湛澹,《艺文》)作澹澹,悲响有馀音,—作悲风漂馀音。

 

 

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作

与君结新婚,宿昔当别离。凉风动秋草,蟋蟀鸣相随。冽冽寒蝉吟,蝉吟抱枯枝。枯枝时飞扬,身体忽迁移。不悲身迁移,但惜岁月驰。岁月无穷极,会合安可知?愿为双黄鹄。比翼戏清池。

注:《艺文》作徐干《为挽船士与新娶妻别》,《玉台》作文帝,今从之。

 

 

黎阳作

奉辞讨罪遐征,晨过黎山巉峥。东济黄河金营。北观故宅顿倾,中有高楼亭亭,荆棘绕蕃丛生。南望果园青青,霜露惨凄宵零,被桑梓兮伤情。

 

 

寡妇

(友人阮元瑜早亡,伤其妻[子]孤寡。为作此诗。)

霜露纷兮交下,木叶落兮凄凄。候雁叫兮云中,归燕翩兮徘徊。妾心感兮怅惆,白日急兮西颓。守长夜兮思君,魂一夕兮九乖。怅延伫兮仰视。星月随今天回。徒引领兮入房。窃自怜兮孤栖。愿从君兮终没,愁何可兮久怀。(思君一作君思。)

 

 

令诗

《汉献帝传》云,太史丞许芝条上魏王代汉图谶,王下令辞,其诗在令中。

丧乱悠悠过纪,白骨从横万里。哀哀下民靡恃,吾将佐时整理。复子明辟致仕。

 

 

于明津作

遥遥山上亭,皎皎云间星。远望使心怀,游子恋所生。驱车出北门,遥望河阳城。

古辞《长歌行》与此同,后有六句云: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黄鸟飞相追,咬咬弄音声。仁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

 

 

失题

巾车出邺宫,校猎东桥津。重置施密网,罕筚飘如云。弯弓忽高驰,一发连双麕。后阙

 

 

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

 [郁郁河边树,青青野田草。]舍我故乡客,将适万里道。妻子牵衣袂,落泪沾怀抱。[还附幼童子,顾托兄与嫂。辞诀末及终,严驾一何早。负笮引文舟(航行),饱渴常不饱(食)。谁令尔贫贱,咨嗟何所道。]

 

 

 

卷三 补遗

夏日诗

夏时饶温(清)和,避暑就清凉。比(北)坐高阁下,延宾作名倡。弦歌随风厉,吐羽含微商。嘉肴重迭来,珍果在一傍。棋局纵横陈。搏奕合双扬。巧拙更胜负,欢笑乐人肠。从朝至日夕,安知夏节长。

 

 

游猎诗

行行游且猎,且猎路南隅。弯我乌号弓,骋我于骊驹。走者贯锋镝,伏者值戈殳。白日未及移,手获三十馀。

 

 

歌辞

长安城西汉员阙,上有一双铜雀。一鸣五谷生,再鸣五谷熟。

 

 

董逃行

晨背大河南辕,跋涉遐路漫漫。师徒百万哗喧,戈矛若林成山,旌旗拂日蔽天。

 

 

遗句

蜘蛛网户牖,野草当阶生。(《文选》卷二十九《杂诗》注引)

酒人献三清,丝中列南厢。

王韩独何人?翱翔随天涂。(《文选》二十八《前缓歌声》注引)

回头四向望,眼中无故人。(《文选》二十五《答张士然》诗注引)

绢绡白如雪,轻华比蝉翼。(《白帖》二引)

画舸覆堤。(《唐语林》二引)

兰芷生兮芙蓉披。(《文选》三十一《杂体诗》注引)

 

 

辑遗

善哉行

自惜奇薄,少离凶殃。(《文选》卷十六潘安仁《寡妇赋》注引)

喟然以惋叹,抱情不得叙。(《文选》卷二十六颜延年《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注引)

 

 

东阁诗

高山吐庆云。(《文选》三十一《杂诗》注引)

 

 

缺名

汝南许劭,与族兄靖,俱避地江东,保吴郡,争论于太守许贡坐。至于手足相及。

君子谨乎约己,弘乎接物。

欲得二女充备六宫,佐宣阴阳,聿修古义。

结绳而治。

北海郑玄,学之渊府。

逾长城之阻。登单于之台。

天下无切玉之刀、火浣之布。

火性酷烈,无含生之气。

火尚能砾石销金,何为不烧其布。

法者主之柄,吏者民之命。法欲简而明,吏欲公而平。

主与民有三求:求其为己劳,求其为己死,求其为己生。

 

  桓灵之际,阉寺专命于上,布衣横议于下。千禄者弹货以奉贵,要名者倾身以事势。位成乎私门,名定乎横巷。由是户异议,人殊论。论无常检,事无定价。长爱恶,兴朋党。

  应玚云:「人生固有人心。」答云:「在亲曰孝,施物曰仁。仁者有事之实名,非无事之虚称。善者道之母,群行之主。如彼登山,乃勤以求高;如被浮川,乃勤以求远。唯心弗勤,时亦靡克。尧崩,舜避尧子于南河之南;舜崩,禹避舜子于阳城?禹崩,益避禹于于箕山之阴。」

(上均见《全三国文》卷八)

 

 

失题

博览群书。(《全三国文》卷七)




推荐阅读:

元代无名氏词274首

唐诗三百首详解

辛弃疾《稼轩词》

沈祖棻《涉江词》

朱有炖-元宫词百章笺注⑴

朱有炖-元宫词百章笺注⑵

朱晞颜词40首

秋瑾词

唐寅诗词全集

张野词64首

张可久词66首

黄机《竹斋诗馀》

吴伟业《梅村诗馀》

元好问词374首

虞集词31首

周密《草窗词》

邓潜《牟珠词》

耶律铸词8首

姚燧词49首

释今无《荔支诗三十首》

查良镛《金庸诗词》

杨弘道词9首

许桢词14首

赵师使《坦菴词》

陈思《海棠谱》

张玉娘《咏史诗》

韩偓《玉山樵词》

吴存词30首

吴激词10首

郭豫亨《梅花字字香》

汪洙《神童诗》

尹志平词169首

袁易词30首

刘禹锡《刘梦得词》

丁澎《扶荔堂词》

谢应芳词65首

王沂词7首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吴澄词8首

魏初词43首

秦嘉《赠妇诗》

仲长统《见志诗》

张雨词51首

张玉娘词16首

刘桢《刘公干诗集》

徐淑《答秦嘉诗》

虞姬《和项王歌》

商山四皓《采芝操》

王玠词31首

王结词14首

繁钦《繁休伯诗集》

应玚《应德琏诗集》

班婕妤《怨歌行》

梁鸿《五噫歌》

王处一词95首

完颜璹词9首

王哲词679首

王恽词244首

李蔉-宋艺圃集⑴

李蔉-宋艺圃集⑵

李蔉-宋艺圃集⑶

李蔉-宋艺圃集⑷

王国器词13首

王丹桂词146首

席佩兰《长真阁诗选》

周之琦《金梁梦月词》


夕惕司龙契 晨兢当凤扆 崇儒习旧规 偃伯循先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