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明或觉醒如同一只手的手心和手背,有情众生和诸佛共享同一颗心,只不过一个了知一个无明

图片来自网络

让心保持任运的本然状态


我们所要努力修学的事物,不是建构出来的,他不是通过修行所造作出来的。藉由如此的修学,我们对本然状态所产生的明觉变的连续不断。

我们本具的自生觉醒状态通常因为心散乱而有所中断。二元分立的心如同纳吉寺的电流,他不是连续不断的,它一再地因为电力切断、电力减负荷(load—shedding)等等原因而中断。但是本觉却如同一条河川的流动般持续不断,它的自生本质如同一颗天然的宝石。
本觉如同这里的玻璃窗,不会遮挡光线,而且是完全开放而透明的。一般而言,思维的心是受到障蔽的,当一个念头消失时,你所想的任何事物也随之消失,它每个刹那都受到中断。
当我们实际上无别于本觉时,即使只有一刹那的时间,正是因为我们对此欠缺了知,而产生“了悟这种状态”和“对这种状态一无所知”的区别。在此,我们可以谈一谈两个面向:本具的觉醒和本具的无明。本觉是心性,因此本觉是心本具的,每一件其他的事物(每一个轮回的状态)都是多余的、外来的。
任何一个佛的了证状态,都如同你的手心,当你完全了证自生的觉醒时,便可以看见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如同看见掌纹般的清晰;轮回则如同你的手背,一点也不明显。无明或觉醒如同同一只手的手心和手背般,不离彼此。有情众生和诸佛没有两种心,它们是同一只手的手心和手背。有情众生和诸佛共享同一颗心,只不过一个是了知的,一个是无明的。当有所了知时,诸佛所有的本具功德都会全然展现。这如同太阳照耀,或如同电灯开启,突然之间没有黑暗,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一切。
身为有情众生,我们陷入无明和充满概念的思维之中,本初状态溜走了。在那时,我们对自性欠缺了知,以及继此之后所产生充满概念的思维,障蔽了这本觉的本初状态。“无明”意指我们所知不多,即使努力尝试,我们仍然无法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也不知道其他地方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另一方面,诸佛则具有完全的神通。
在刚开始时,我们试着透过安顿自己的心来接近本然状态,否则,想东想西的强烈负面串习让我们的注意力非常忙碌,因而生起许多不同的念头。所以,放下、放松和彻底的安顿是起点。然而,这是一种心的活动,因为安顿念头是努力去保持寂静,住于一种特定的状态之中。在念头生气、停留和消失之间,我们努力去保持放松和安住的品质。那需要努力,因此那不是一种毫不费力的、任运的本然状态。
本初状态不需要我们制造任何事物来达到“如是”的境界,努力去保持心的止寂和平静的这种行为,不是本然的状态,他是在努力创造一种寂止的状态。在此同时,这么做是有帮助的,因为当心变的更平静、安宁时,它更容易去认识是什么感觉到平静,是什么保持止寂。当认识到止寂者(abider)不具实体的本质时,我们就变得离于止寂(abiding),这即是“观”的面向。“止”的止寂品质是重要的,它使你变的更稳定,心的活动变的越来越少。藉由修持“止”,它变的更容易去认识,更容易去维持。
当你的心(注意力)不是那么忙碌时,可以看见心不是一个本体,这种“看见”是“观”的面向。“观”意指清楚的看见,你清楚地看见没有止于寂静的本体。“观”不像“止”,它的品质不需要任何努力,它是你的心了知和觉醒的面向,它完全是透明的,具有许多美好的品质。
本觉离于生、住、灭,如果试图去保持心的止寂,既是造作。“止”让心忙碌,由于是心的造作让我们继续在轮回中流转,因此心需要空闲下来,让心保持无为。在心性之中,心是无生、无住和无灭的。
——节选自祖古乌金仁波切著作《如是》





《如是》上册心要口诀篇及下册实修问题篇所呈现的教法,主要选自祖古.乌金仁波切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1994年和1995年)所给予的开示。仁波切传授这些教法对象从聚集在纳吉寺(Nagi Gompa)大殿的大众,到在仁波切房间内听法的较小团体不等。在这些教法之中,有一些教法只传授给一或两个人,领法者的国籍也相当多元化。








平台保证原装正版,有问题加VX咨询:               vx: shihuaduo




                   编辑/鸟湖山文化传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