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韩葵:疫波未平,疫波又起,我们要戴口罩吗?

韩葵 韩葵布拉格 2020-03-15
疫波未平,疫波又起

我们要戴口罩吗?这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

确诊病例从意大利开始,捷克零突破以后,也逐渐增加到今天的12合集。其他欧洲国家的数字也在攀升。

《捷华通讯》的主编,学东兄,一直是积极的消息人士,每天给我们提供非常充分且专业的本地消息;捷克语老师姜蔚茜和几个朋友(90后00后),成立了译闻小组,为本地华人提供即时新闻翻译。

各种旅欧华人的群里,对疫情的讨论,和原来也有不同。

原先分析该如何防护,是帮着远方亲友想事情,现在开始帮着自己想事情。


堵截传播途径的应对✚●
○我们要戴口罩吗?这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感觉很久都会生活在这个命题里。

之前有过言论,说普通医用口罩,彩色面朝外(不是朝阳门外大街),是表示你没病,怕别人有病;白色面朝外,表示你有病,不想传给别人,或者我刚刚好写反了,正反没关系,口罩戴正了就行——这个说法是真的么?

外科口罩,看起来薄薄的,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西方政府一直说普通人不必戴口罩,但国内一直要求戴口罩,到底为什么?

捷克限制了FFP3和N99和手术口罩,好像没怎么提N95,难道医用手术口罩那么厉害?

向维基百科学习过口罩,学习的不是很到位,带着这些疑问,又补充了一点理解。

咱们还是用英文名称好一点。不管中文叫口罩还是口罩,英文凡是叫MASK的,就不是专业的。但是,Surgical Mask和Medical Mask是怎么回事?的确是在医院用的,但主要是给医院里的病人用的。

我们前些天有个小朋友进医院,当然他不是呼吸系统病,但医生有一点紧张,就给小朋友戴上了口罩。注意,是医生给小朋友戴上了口罩,不是医生给自己戴上了口罩。

也就是说,MASK,是单向的,防止病人口鼻向外喷射飞沫。

那MASK反过来不就防止别人向自己喷射飞沫了么?乍一看,这么理解还真有点道理,但是,那层防护膜似乎没有正反面之分。

我们私下理解,所谓的单向设计,可能是因为材料和密度以及密闭性,能近距离阻挡喷发,但是,如果漂流在空气中的脏颗粒,打算穿过曲曲折折的防护网和缝隙,它就没办法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MASK不是防护层的方向有神奇,而是通过距离远近、水滴大小和密集度的科学分析,确定了防护层的密度和材料。所以,“朝内大街”和“朝外大街”没区别。(请口罩专业人士普及)

更多的专业知识,看说明书,请教专家。

Surgical 或者Medical不仅涉及医生,还有病人,MASK是给病人预备的。

同时,不管中文叫口罩还是口罩,英文凡是叫Respirator(呼吸器)的,就是专业的,比如N95,N99,N100,FFP2,FFP3。

N99/100+FFP3+手术口罩(Respirator),是可以有效阻挡冠状病毒的,适合专业医生佩戴。特别是传染科医生在这个时候,正面接触到带毒者的几率很高。

这里的手术口罩(Respirator),不是望文生义的“Surgical Mask(手术口罩)”,而是手术口罩(Respirator),不是薄薄三层那种,而是小圆帽那种。

这就明白了,捷克从昨天开始生效的临时法律(可能是临时的吧?),限制N99/100+FFP3+手术口罩(Respirator),只能销售给专业医疗机构,不卖给个人。反正,不管Mask还是Respirator,都买不到,法律不法律,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没啥意义。但是,从法律里,找到了蛛丝马迹,了解了真相。

3M-8210-N95呼吸器,防尘、防颗粒、防气溶胶,不能用于外科,不保证抵抗手术中喷溅血液的渗透。这个也是小圆帽,这个恐怕捷克不限购。

但是3M-1860的外科N95呼吸器和3M-1870+的外科N95呼吸器,一定限购,因为符合外科专用标准。




普通人到底要不要戴口罩呢?

如果你真的有口罩存货,就自己决定吧。

反正戴个围巾比不戴围巾,总归好一点,好运气多一点,坏运气少一点。

戴个口罩(Mask)比戴个围巾更好一点。

戴个呼吸器(Respirator)比戴个口罩(Mask)又更好一点,喘气儿也费劲点儿。

虽然都不是百分百,但是有层纱窗就感觉比裸脸安全。至少降低了概率,这的确是真的。

但是,戴上口罩也要搞清楚,那就是层纱窗。



洗手。

为什么洗手?

从头说起,

眼睛、鼻孔、口腔是有粘膜液体的所在,也刚刚好是病毒赖以体液传播的渠道。

眼睛、鼻孔、口腔碰到脏物质的概率比较低。

而手摸到脏物质的概率比较高。

摸到手上之后,就可能再摸进眼睛、鼻孔、口腔,

所以要勤洗手、洗净手、消毒手。

接下来也很逻辑。

第一关是手,第二关是眼睛、鼻孔、口腔,第一关是摸脸的手保持干净,摸了也不怕,第二关是怕了就别摸。所以,记得不要摸脸。

还有哪些避免脏手的注意事项?

想想就知道了。就是不要摸,不仅不要自摸,也减少握手和现金交接。那付款就尽量用卡用手机,没有微信支付宝,可以用Paypal和google钱包、苹果钱包。

对了,还有消毒不得不摸的手机和电脑。



 针对危险环境的分析✚●


可以把危险区分成几个级别:

A-  医院传染科、内科急诊(已知确诊病患的接触,显而易见,就不说了);

B-  泛泛的医院;

C-  封闭的有人流且人流来源复杂的地方,如展览会、节庆活动;

D-  封闭的有人流的地方,但人员来源比较简单,比如超市、餐馆、电影院、公共交通、地铁电车;

E-   其他固定的群聚,人流来源也固定,比如学校、单位;

F-   相对的私人空间。





我们不可能只基于 F 生活;

我们需要维持 E。但 E 里面可能牵扯未知的其他人,比如同事、同学、老师或者他们的家人去过中国、韩国、伊朗、意大利。欧洲国家近期去过意大利的人数以万计,说不定就赶上在自己身边。所以,卫生局在加强E的调查,而且,一旦发现情况,会单个隔离某个E。也就是说,E是比较容易控制的。

所以,人们基本上在继续 E 生活。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D,但是也不能完全避开D。

C呢,官方已经取消了一些国际活动,比如柏林的旅游展、日内瓦车展,也有地区对民间活动人数做了限制。从新闻上看,台湾终于在政府、媒体、民间压力下,紧急叫停妈祖绕境活动,悬崖勒马,功德无量。对于暂时没有取消的活动,没必要的话,不去就是了。已经买了票,自己定吧。

B和A,能不去就不去,保护自己,也避免给医院添乱。

但是,必要时,私人诊所还是可以去的;牙科,如果疼起来还不要命,就推迟。当然,真得了急病,也不能顾此失彼。毕竟,即便传染性高,被传染仍然还是中奖概率。而且,那么多医护人员还在坚持工作呢。去的话,做好个人防护。欧洲除了意大利以外,病例也不算很严重。

为什么恐惧?

恐惧,怕还是基于

(1)未知

(2)传染性强

(3)发病致死率,的确是高的。普通流感的发病致死率是0.1%(含流感引发而基础疾病致死);SARS 的平均发病致死率10%,中国以外15-16%左右,中国6%,倾向于相信15-16%;新冠,目前还没结论,应该怎么都在5%以下(世卫刚刚调到3.4%),希望最终还是2-3%以下。不管怎么说,个位数的百分比,比小数点后的百分比,还是可怕多了。所以,的确令人害怕啊。另:数据不真实包含两个因素,一个是瞒报低报错报使数字假低,另一个是措手不及之时造成的异常高死亡率,这个使数字真高但具备假参考性。



送一首词

洗净手,消毒手,

捂住喷嚏与咳嗽。

病毒恶,口罩薄,

先握过手,再把脸摸,

错!错!错!

冬如旧,春难受,

吃饱喝足觉睡够。

不上班?停上课?

一腔恐惧,几城离索,

莫、莫、莫。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