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翻译出版中编辑应具备的核心竞争力

2016-08-17 高建红 出版参考

近年来,一些翻译图书如《哈利·波特》系列、《达·芬奇密码》《追风筝的人》《大数据时代》等在畅销书榜上表现十分抢眼,许多出版社纷纷把目光投向了翻译图书。而要在翻译图书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出版社必须重视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编辑的核心竞争力。那么,翻译图书编辑应该具备哪些核心竞争力呢?


1.较强的选题策划能力

策划是图书出版的第一步,选题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图书的成败。就翻译图书的策划而言,编辑要能够及时跟踪国外最新的出版信息,善于从浩如烟海的外文图书中找到优秀的选题。一般来说,编辑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首先,通过互联网搜集、筛选、整合图书出版信息。亚马逊(Amazon)是美国最大的网络电子商务公司,最早以经营图书为主,后来扩大到其他产品。编辑可以利用该网站上的图书排名以及读者评价等信息进行评估、分析,最终形成有价值的选题。

其次,通过参加国际书展来集中获取选题信息。德国法兰克福书展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图书博览会,编辑可以通过出版商对图书产品的展示与介绍、图书目录,甚至是与出版商的面对面交流,来发现好的选题。除了法兰克福书展,编辑还可以参加每年春季举行的伦敦书展、美国书展和巴黎书展。  

最后,通过与专家的沟通和交流形成新的选题思路。编辑要与作者、译者保持联系,通过他们及时了解某个领域的最新学术动态和热点。当然,这也要求编辑本身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学术视野。

在今天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要策划出既具有社会效益又能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的选题,关键是要具有一双“慧眼”,能够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选题, 这对编辑的学养也是一种考验。


2.丰富的译者资源

确定好选题并购买版权之后,编辑必须能够找到真正有水平、有职业精神的好译者。好译者不仅要中外文俱佳,而且必须具有严谨的翻译态度,能够准时交稿,二者缺一不可。现在国外出版社版权授予的期限一般是自合同签约之日起5—7年,如果译者不能按时交稿,整个出版进度就会被拖延,甚至有可能出现版权被外方收回这种情况。但译者如果为了赶进度,交上来的译稿质量不合格,只能退稿或者由编辑花费大量时间校改,则同样得不偿失。台湾某知名出版人曾经说过,如果“你每一次都舍不得多花三个月找译者,最后你就始终只能跟不入流的外行译者搏斗,永远沉沦成为悲情的改稿机器”。因此,编辑要学会积累优秀的译者资源。

首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译者。编辑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及活动来发现译者,也可以通过老师、同学、朋友甚至是已有译者的推荐和介绍来结识新的译者。要保持翻译队伍的稳定,编辑一定要设法培养自己的译者群。对于缺乏经验的年轻译者,要尽可能地帮助和鼓励他们。比如,法国驻华使馆文化处每年都会组织法译中译者培训,至今已举行13届,每年的培训主题都不同。2014年的主题与心理学、精神分析与励志类图书的翻译有关,2015年的主题则与罗兰·巴特作品的翻译有关。

其次,要以优秀的业务水平吸引译者。好译者往往是出版社争相邀请的“香饽饽”,如果编辑能够以自己出色的专业水准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获得译者的认可,比如指出译稿中的翻译错误并给出正确的修改建议,译者就更有可能与编辑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最后,要处理好与译者的关系。兰登书屋的资深编辑寇名思(Saxe Commins)曾经编辑出版过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福克纳的作品,他深信“一个编辑面对不同性格的作者,必需扮演多重角色,有时是一个严厉的父亲,有时是虔敬的仰慕者,有时是老师,有时是被发泄愤怒的对象,有时又要成为私人生活的照料者,但最重要的是他要与作者成为忠诚的朋友”。这句话虽然描述的是编辑和作者之间的关系,但同样适用于编辑与译者。商务印书馆编审、曾当过30余年译稿编辑的周颖如女士就把译者当作朋友,在译者有事相求时,总是尽其所能,比如在书荒的年代,帮助外地译者代购、代借参考书和工具书,“把解决他们的需求视作分内工作,尽可能满足”。事实证明,和译者交朋友不仅在感情上可以收获一份可贵的友情,还能够促进翻译出版工作。周颖如与著名的世界中古史史学家、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戚国淦的交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过硬的外语水平、政治理论素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文字功底

翻译图书编辑首先要具备一定的翻译知识和技能,许多优秀的编辑同时也是出色的译者,比如以《加斯东·伽利玛:半个世纪的法国出版史》一书获得第二届傅雷翻译奖的胡小跃就曾是一名出版社编辑,他责编的《勃朗宁诗选》获第五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奖三等奖。第三届傅雷翻译奖得主、《青春咖啡馆》的译者金龙格大学毕业后就进入漓江出版社工作,从助理编辑一直做到副总编辑,从事编辑工作近20年。编辑如果不懂外语或者外语水平不高的话,即使是一些低级翻译错误,也有可能发现不了。因为在翻译实践中,经验丰富的资深译者往往也会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比如将一些词形相近的单词看错,从而导致误译。例如某位“名家”,在译培根散文时,将divers faces(各种面容)译成“潜水夫的脸”。又如某诗人,将dropping slow译成“落雪”。 

除了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编辑还需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笔者经手过一部讲述古希腊历史的译稿,译者将Hermès翻译为爱马仕,从音译来看,这没有错。但实际上,在书中这个词应该译为赫尔墨斯。虽然爱马仕和赫尔墨斯的法文原文都是Hermès,但一个是指国际著名的奢侈品品牌,一个是指古希腊神话中的商业之神,编辑如果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就不会意识到这个相对隐蔽的错误而对其加以纠正。

要保证引进版图书的质量,不仅要看翻译是否准确流畅,还要注意翻译的内容是否适合我国的国情,尤其要注意其中潜藏的政治问题以及可能带来的政治风险。例如,把共产主义同极权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并举,把我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视为独立的国家等都是极不恰当甚至是错误的。“从翻译学角度讲,译作不能删节;但从传播学角度讲,因受国家法规和国情等制约,往往不能不删。”因此,举凡涉及到意识形态、宗教问题、民族关系、国际政治等方面的内容尤其要慎重,否则很可能会引起严重后果。

编辑要做好图书编校质量的把关人,但同时也要避免过分改稿,可改可不改的地方最好不改。编辑要做的是“锦上添花”,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修改译文。将正确的译文改成错的,尤其是译稿编辑的大忌。比如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家托马斯·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一书的译者张文宇就曾撰文专门就此书编辑对其译文的修改提出了不同意见。作者举了一个例子:“It is too late. The evacuation still proceeds, but it’s all theatre.”译者原译:“夜已很深。疏散仍在进行。走过场而已。”编辑改后出版的译文则为:“夜已很深。疏散仍在进行,但只是走过场而已。”改后的译文看似更忠实原文,但实际上英文中的“but”在汉语中不一定要译出,译者如此处理,“并非疏漏,而是有意再现原文中的那种简洁和冷峻”。


4.良好的宣传推广能力

把一本书从无到有做出来并不意味着编辑工作完成了,编辑还要考虑如何配合营销和发行,做好图书的宣传推广工作,因为图书只有销售出去了,才能实现其最终的价值。现在全国每年的出书品种都在增加,2014年已达44.8万种,其中新版图书为25.6万种。如何让读者在茫茫书海中找到他们需要的图书?

首先,编辑要能够根据图书的内容以及目标读者的规模和特点提出具有个性化的营销方案。在图书上市前,编辑要与营销和发行团队就图书的定价、印数、最佳上市时间等进行沟通。图书上市后,编辑则要在召开新书发布会、研讨会等方面做好联络工作,妥善安排作者、译者和嘉宾的活动行程。编辑、营销和发行三方只有相互配合、通力合作,才有可能使图书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

其次,编辑要学会利用自媒体比如微博、微信等对自己负责的图书进行宣传,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互动,同时发动作者、译者调动一切可能的资源来扩大图书的影响。在必要时,编辑还要亲自撰写新闻通稿和书评,通过报刊、网站等媒体来达到宣传图书的目的。换言之,编辑在做书的同时还要学会如何把书卖出去,“既要做一个有节操的文人,又要学会做一个卖书的商人”。

出版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复合型编辑。但编辑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也“不应是一时一事的能力,只有形成持续不断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而持续不断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力”。因此,编辑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力争成为“学者型”编辑。

                   (作者单位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