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都“小三裙”,在替谁背锅

她姐 她刊 2023-06-27


大家知道现在网上带货什么最火吗?


是一条名为“免职裙”的裙子,它卖爆了。


太古里街拍事件惊现江湖之后,当天下午短短几小时,该款裙子的销量就达到800件,据说库存就800,月销售量4000+,销售额突破220万,这还不包括淘宝同款。


      图源:新浪微博       


裙子或成最大赢家。


现在各个直播间都在整活卖这条裙子, AKA“炸街战袍”。


      图源:抖音       


各大工厂连夜加印同款印花,机器嘎嘎冒火星子。



就是这么火,就是这么疯狂。


究竟传说中的战袍为何物?


其实事件的缘起是一条10秒钟的街拍视频,网友顺藤摸瓜发现这两人不简单。


      图源:网络  


男的是中石油寰球工厂项目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女孩并非其原配妻子,而是他的下属员工。


一时间“国企领导牵小三逛街”的词条在网上引爆舆论。


      图源:微信截图       


但是再一次,舆论关注的重点越来越偏。




免职裙疯狂卖爆


出轨男美美隐身



成都街拍这件事已经连续霸榜热搜三天了,网友不忘赶最新的穿搭潮流,把粉红战袍+粉色polo衫的搭配思路戏称为“多巴胺情侣装”。



男主胡某勇为中石油寰球项目公司总经理,4月份去成都出差。


      图源:微信公众号       


女主董某槿也在中石油公司的公众号里查有此人,不仅被评为先进代表,而且是团队里的健身达人。



还有领导与员工在公司职场画风里的领奖合照视频可考。


目前为止,网友只是发挥超强的人肉技能,毕竟深陷牵手门的两人很可能牵扯出国企贪污、权色交易等违法乱纪内幕。


很快记者从中石油寰球项目公司获悉,涉事两人停职接受纪委调查。


      上图:微博;下图:知乎     


但接下来,互联网对女方的兴趣大大地盖过了男方。


先是网友发现女孩2年前在淘宝秀出了买家秀,纷纷前去打卡,表示五六百的裙子质量真好,女孩对它也是真爱,两年后还在穿。


      图源:淘宝       


又调侃道女孩是该省省该花花,因为街拍图里的包包被爆出是Dior戴妃包,动辄售价4、5万,看样子女孩家境殷实。



很快她的微博和朋友圈被深度扒皮、广泛阅读,貌似是个出手阔绰、热爱炫富的富二代。


每个月花销八九万,淘宝两个号消费106万,SKP积分多达240多万。


      图源:新浪微博       


喜欢晒Tiffany大钻戒,秀TomFord沙龙香,珠宝多到该换保险柜了。


      图源:新浪微博       


励志打卡打遍三亚所有豪华酒店。


甚至一语道破天机“拥有高山一般的父辈”,“我的起点是别人奋斗的终点”。


      图源:女孩朋友圈       


画风开始离奇了起来,网友表示这哪里是“国企领导保养二奶”的故事,分明是“年轻貌美富婆偏爱厅局风老baby”。


国企的日子确实好过,四点半下班,五点半算加班,看到这里社畜们纷纷流下不争气的泪水。


      图源:新浪微博       


然后女孩的学历也曝光了个遍,她似乎是少数民族,在北京参加高考时还享受了加分政策。


      图源:网络       


被中国石油大学当做门面出现在报纸封面上。


      图源:中国石油大学校报     


她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显示导师也姓董,网友猜测是不是就是女孩的自家亲戚当导师,是否存在学术舞弊行为。


      图源:新浪微博       


后来石油大学辟谣说她与研究生导师无任何亲属关系。


      图源:新浪微博       


当然信息和谣言满天飞,又有小道消息曝光这位董女士其实是假名媛,曾经有到处借网贷的经历,还曾骗款潜逃,被别人追债。


总之,故事的编纂总是遵循一定套路,从二奶到名媛到假名媛很像这样的路径,稳稳踩在了不断引发网络狂欢的G点上。


女孩的旧照也被扒了出来,原来她的肤白貌美蜂腰肥臀大长腿充满了“科技与狠活”。


      图源:新浪微博       


她通过医美和健身,狂减50斤,网友竟然嗅出“丑女变名媛”的励志味道。


      图源:新浪微博       


女孩很多私密照片也在网络上铺天盖地地疯传。


      图源:新浪微博       


黄梗接踵而至,很多人立马共情了国企领导“换我也把持不住”,“别问我怎么看,目不转睛地看”“什么白幼瘦,中国男人还是喜欢大屁股”……


      图源:新浪微博       


仿佛男性就像没有任何自制能力、随时发情的动物一样,违法乱纪在所不惜,都是美女的错。


      图源:新浪微博       


各大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很多穿“免职裙”跟风玩梗的帖子,梗越玩越真,甚至很多人想要成为董某槿那样穿小妈战袍勾引厅局风高官的尤物。



好不讽刺。


一场丑闻曝光,舆论笑贫不笑娼。


面对美人,男的唾弃她,又意淫她。女的讽刺她,又想成为她。


但美丽女人背后明明有更大的恶,制度之恶才会开出恶之花。


谁是罪魁祸首?


坐拥权力和资源的男领导胡某除了被扒出几张无关痛痒的工作照,焦点全然不在他。


男人再次美美隐身了。



八卦背后,还有多少恶意


粉裙女人的八卦被讨论了一轮又一轮,她身边的男人,却只是经受了轻飘飘的调侃:


“一定要相信国企老总的眼光!”

“哪个领导干部禁得住这样的考验?”

“怪不得领导把持不住了。”



天然掌握话语权的男人,不仅可以自我代入成胡某勇,对董某槿进行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审视,还能理直气壮地把锅甩给女人:


都怪女人太具有诱惑性,男人才“抑制不住”,没抵挡住诱惑的男人,充其量是没控制住自己,并不是主观犯错。


这套诡辩,很难不让人想起两年前登顶热搜的半藏森林。


同样的小三爆红,同样的男主角隐身,同样的大众舆论无限消解道德底线。


王思聪的一句“真·不怪刘阳”,夸赞了半藏森林的美貌,撇清了刘阳的出轨。反而是唯一的受害人阿沁,被莫名其妙拉上天平比了个来回。



时至今日,半藏森林还活跃在互联网上,她还上线了“克隆人”模型,用户登陆即可与她的AI形象互动,一年收入72万,赚得盆满钵满。



大部分男性,关于出轨的道德自律几乎为零,毕竟,“这是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


甚至,这还成了某种默认的的隐形表彰。


男人控制不住的欲望成了天性的体现,男人的出轨对象成了美的比较级,男人的审美和态度,就是女人需要努力靠近的坐标体系。


想要长长久久地“绑住”一个男人的心?那就得把自己1:1塞进那套好女人的标准,进可浪荡又纯欲,退可洗手作羹汤。


唯有这样,才不会变成那个电视剧里凄凄惨惨的黄脸婆。


“男人花心是天性,咱们女人可得使尽浑身解数,让他们别出轨呀。”


在这套评价体系的欺瞒下,免职裙一夜卖出四千条,也就有迹可循了。


毕竟,不少女性即便不认同出轨,也会忍不住在这种舆论浪潮中自我检视:我是不是不够好看?那样的女人是不是才会被男人喜欢?变得好看,是不是真的很重要?


而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个层面:


合理化出轨行径,不仅是为出轨男性开脱,更是要将女性骗入另一重“晋升通道”。


和从前的出轨事件格外不同的是,这一次,还没等正式结果出来,扒出了当事人微博的大V们已经开始吹捧起了“励志女人”的传说。


据说董某槿是从160斤瘦身成功,再加上医美、化妆等等,才成了如今的“名媛”。所以说,想要向上攀登、想要获得成功的女人们,别想着靠自己的努力了,先变美吧!



半藏森林足够美,所以阿沁被出轨是活该;董某槿足够励志,才能成为大佬的枕边人,享受泼天富贵。


美,或者说性价值,变成了衡量女性价值的唯一准绳。


波伏娃老早就在《第二性》里写:




男人的幸运——在成年时和小时候——就在于别人迫使他踏上最艰苦但也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就在于她受到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一切都促使她走上容易走的斜坡:人们非但不鼓励她奋斗,反而对她说,她只要听之任之滑下去,就会到达极乐的天堂:当她发觉受到海市蜃楼的欺骗时,为时已晚:她的力量在这种冒险中已经消耗殆尽。



如今对免职裙的吹捧,对董某槿暧昧的审视,关于她“励志成长史”的颂扬,无一不在加深着这层“不可抗拒的诱惑”。


只要你穿上好看的衣服,成为贞洁的荡妇,变成男权审美中的一环,滑落成被性化的商品,你就能牢牢依附在“霸道总裁”身上,享受权力,并成为权力的一部分。


社会舆论与大众倾向牢牢地织起甜蜜陷阱,鼓励着女性服从调配,安心做男人身边软弱的菟丝花。


至于菟丝花衰败后是头破血流还是被弃如敝履?


他们才不会告诉你真相。




扒光她,掩护他


这场热闹非凡的“小三”审判,又一次印证了那条屡试不爽的规律:

 

每当一件事无法叩问更深层的答案,那么,女性的身体、八卦、黄谣、性经历便是转移公众注意力的最佳谈资。


      图源:《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她们的花边新闻自带流量,长相、身材、私密照、婚恋过往......统统大起底,事件的焦点便可以被轻松模糊。

 

当一个年轻女子肤白貌美、生活奢侈,她的风流韵事全网疯传。


那么,国企高管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背后,是不是涉及“权色交易”“贪腐问题”,也就少有人再关心。

 

对女性的娱乐消费,消解了事件的严肃性,“吃瓜”更是掩盖了权力的扭曲本质。

 

前几天爆火的“学术妲己”,逻辑如出一辙。

 

华南理工大学的苏某,疑似插足导师婚姻,且靠此发了大量高水平论文,三四年间发了19篇SCI,其中一篇还是发的Nature,毕业后她将去四川大学任教。

 

她的博士答辩现场,一教授直言:“顾老师一定会给你安排在高校工作。”

 

这个顾老师,就是她的导师。

 

      图源:网络


一时间,苏某带着“学术妲己”的称号,冲上了热搜第一,展开了女性凭脸和身体走捷径,抢夺学术资源的叙事。

 

人们唾弃她“小三上位”的手段,品评她并不优越的外貌:

 

“她长得不漂亮啊,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

 

      图源:知乎


焦点又集中于女性的身体和性价值,她卑鄙,她出卖色相,她道德败坏。

 

这不过是“商亡于妲己”的现代复刻,“学术妲己”背一身骂名,“学术纣王”美美隐身。

 

而它真正掩盖的本质,是男导师滥用权力背后,难以根除的学术不端。

 

还记得两个月前的张继科赌博事件吧。

 

      图源:微博       


明明是张继科烂赌成性,还使出了典当前女友私密照做抵押的下作手段。


但最后,重点成功被转移。

 

网友急着求女明星的无码高清照、小视频,还感叹女明星这辈子毁了。

 

女明星的黄谣满天飞,体育圈的乱象本身,有谁还在意?

 

      图源:微博       


女人,帮男人背了太多舆论的锅。

 

焦点和话题全在女方,连带着,责任和苦果也全送给了女方。

 

更可怕的是,随着时间往前,事件本身会渐渐淡去,但一个个为污名女性创造的词,会永远保有不竭的生命力。

 

可能很久以后,我们都不再记得某国企高管牵手年轻女子,但一定会记得风行一时卖断货的“多巴胺情侣穿搭”。

 

就像我们只记得半藏森林的“纯欲风”,却对出轨的刘阳没了印象。

 

只记得“学术妲己”可恨,却让男导师隐身。

 

只记得女明星的黄谣,又让赌徒张继科全身而退。


“多巴胺穿搭”“纯欲风”“学术妲己”在大众传播中一次次被强化记忆,连带着一个个女性永远被钉在丑闻的耻辱柱上。

 

果真是娱乐至死的时代,先把女性送上绞刑架。


      图源:《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而我们都已被这个陷阱迷惑了太多年,“好事不提女,坏事不提男”,鬼打墙一样的逻辑,至今依然有效。

 

因为,骂女人从来都方便、安全又理所当然,既发泄了情绪,又不必触及更深层的雷区。

 

可事实是,骂女人也偷懒、鸡贼且徒劳。

 

一个又一个的“坏女人”被拎出来游街,又被搞臭、打倒,但存在已久的结构性问题,并不会因此得到解决,下一个高管、纣王依然会为所欲为。

 

相反,“坏女人”成了结构性问题的遮羞布。

 

人们越是对她们口诛笔伐,越容易对房间里的大象视而不见。

 

我想,只让女性承担骂名,帮男性推脱罪责,也是时候过时了吧。

 

如果要追问,请去追问始作俑者,而不是扒光女性的八卦情史。

 

要监督,请去监督滥用权力的人,而不是无底线窥探女性的私照。

 

如此,扎根已久的顽疾,才可能被撬动。

 

点个“在看”,让我们一起等待公平到来的那一天。



监制 - 她姐

作者 - 黄瓜酸啤、今鱼、粒粒安

微博 - @她刊iiiher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来微博找她姐玩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