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清华这门课,真能“行万里路”!

吕婷 葛瑞 歆其 清华大学 2022-10-26


清华有门课

课堂不在教室

而在巴西亚马逊雨林、南非罗本岛博物馆

肯尼亚蒙内铁路……

老师不只是教授

还有外交官员、资深记者、企业家……


课程先后赴

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伊朗、阿联酋

巴西、尼泊尔、南非、俄罗斯和中国澳门等

9个国家和地区

来自全校23个院系的百余名同学参与其中


每年选课时,这门课都异常火爆

报名人数是最终录取人数的十倍以上


这门课,究竟有什么神秘魅力

今天,我们带你探秘这门宝藏课

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





“一带一路”上的移动课堂


从清华启航,行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土地上,在异国他乡体验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回响,这便是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校团委、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自2017年2月起开设的全校通选课——“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这门课程现在是清华大学通识荣誉课程,基于课程的教学成果荣获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



课程成员走进亚马逊热带雨林

课程成员与巴西贫民窟青年交响乐团共奏“我的中国心”


这门课首次以“全球胜任力”为主题,将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展小规模、深度性、实践型的育人模式探索。课程利用寒暑假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学生赴“一带一路”沿线实地探访,帮助学生在异域的学习环境中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


课程成员在南非先民纪念馆


“全球胜任力”是这门课反复强调的核心概念,而培养全球胜任力首先要能帮助学生看到真实的世界。在任课老师胡钰看来,“我们现在看到的世界是少数国家的强势媒体所描绘的,以致于很多学生认为全球化就等于欧美化,对于非西方国家知之甚少。”


这门课组织学生重点前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地探访,而不只是发达国家。这样,学生们才能“构建真实的全球图景,了解真正的文化多样性,认知世界发展的复杂性。”看到真实的世界是选课学生最大的收获之一。


课程成员架起了中国-阿联酋青年沟通的桥梁


以伊朗之行为例,临行前,支队师生乃至学生家长们都比较担心安全问题。但实践之后,所有成员对伊朗的印象都彻底改观。


在清真寺里与宗教学者围坐论道,在迷宫般的大巴扎里与伊朗人民亲密接触,在街心公园的草坪和当地人一起席地而坐,大家畅谈到午夜时分仍久久不愿离去。


“那时已是晚上十一点,很多路过的伊朗人看见我们,都来给我们拍照。有十几个伊朗当地小姑娘过来和学生一起合影,还一起玩自拍,真诚而友善。”胡钰说。


师生在伊朗设拉子古城下讨论时与当地青年合影


“根本忘不了那个场景,走过以后我们才知道原来世界是这个样子的,而不是想象中的和媒体报道中的样子。”同学们回忆道。



走出中国看中国


带领学生“走出去”的目的,既为了看世界,也为了看中国。强化学生对中国发展道路和当代中国青年使命的认同,从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中国立场、青年担当的优秀青年学生,是这门课程“走出去”的核心要义。


课程成员乘坐刚刚通车的亚吉铁路


在埃塞俄比亚访问期间,同学们坐上了刚刚开通的亚吉铁路列车。熟悉的车站与车厢风格,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国对非洲基础建设的支持与影响,而许多埃塞官员、学者对中国经济改革经验的关心与认可,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


即使远在非洲大陆,随处可见的中国企业标志,沿街店铺挂出的支付码、汉语广告牌都让学生们倍感亲切。


在中建集团位于阿联酋项目的建设工地上,本地员工竖起大拇指:“中国企业技术很先进,不仅生活上有保障,职业发展也有前途。”新闻与传播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万宁宁参与了此次课程后,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充满了期待和信心。毕业后,她已成为中建集团的一员,让中国企业形象更好地在全球传播。


支队成员在中国企业承建的阿联酋大桥上


在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们都能看到中国的印记。如果“只缘身在此山中”,便难以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国家,而走出中国来看,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更加立体地了解祖国,看到中国在其他国家的影响力和发展机遇


课程开创性设立了临时党支部,召开以“走出中国看中国,我为中国共产党提建议”的专题组织生活,让学生以海外见闻为出发点,以中国发展为着眼点,走出中国看世界,站在世界看中国


其中有两堂党课让同学们印象深刻——


一堂在伊朗深夜的街边草坪上进行,师生们席地而坐,在文明互鉴中感悟中华文化,在制度对比中理解中国治道,在批判“文明冲突”中呼唤文明对话。当时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的同学回忆道:“胡钰教授在党课最后用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的一句话鼓励大家,‘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这句话深深影响了当时即将进入毕业季的我,让我坚定了从事公共服务事业的决心,毕业择业时,我选择成为一名选调生。主题党日活动也让我们更清晰地定位自身的文明坐标,为文化自信找到了历史和理论的支撑。毕业多年后,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风险挑战,让那段独特的经历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课程成员在深夜的伊朗街头进行党组织生活


一堂在中国驻南非大使馆里进行,时任大使林松添为同学们带来了长达3小时的党课,勉励同学们把世界当作家园,努力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家国使命、能力过硬的当代中国青年,积极投身到中非合作事业发展的大潮中去


课程成员在中国驻南非大使馆进行交流


胡钰介绍说,我们为什么要参访中资企业、见中国驻当地的外交官?因为我们有一个目标叫做“走出中国看中国”,出国不是仅仅为了看这个国家的,比如看南非、看东非,也要看到中国在这些国家的影响力,中国在这些国家发展的机遇。



“见人育人”,做异域文化的“insider”


中国驻南非大使馆,新华社、人民网等驻南非央媒,建设银行、国家电网、海信集团等中方机构,南非国会,公共安全局,开普敦大学……


以上是南非之行的部分路线,调研对象之多元、学习类型之丰富、行程安排之紧凑可见一斑。


课程成员与开普敦大学学生合影


这门课在移动课堂的形式与多样教师的参与中,为学生们打开了新鲜的视角。除了丰富多彩的实践地,这门课的授课教师也不一般,来自政界、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都成为了同学们的老师。


与当地人交朋友,从“outsider”(路过的旁观者)成为“insider”(深刻的体验者),正是这门课最突出的特征——“见人育人”


课程成员走进伊朗大巴扎,调研民众心中的中国形象

课程成员拜访尼泊尔副总统普恩


在巴西,支队成员幸运地联系上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访问巴西时,在国会的演讲中曾提到的名叫卡洛斯·塔瓦雷斯的老人——“一个有颗中国心的巴西人”。


塔瓦雷斯先生在中国驻里约热内卢总领馆与师生交流


在中国驻里约总领馆,这位90多岁的老人穿着笔挺的西装来见清华师生们,他的第一句话是:“我的全套衣服都是中国制造,胸前挂的就是中巴友谊的徽章。


他讲述了1971年尚在军政府统治下的巴西,发出的第一篇客观反映中国的报道,以及用自己写的十本书和数百篇文章搭建起的中巴友谊之桥。讲到动情处,塔瓦雷斯先生留下了热泪,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受到这份情谊的深沉。


“学生见到当地的代表性人物,才能了解这个国家,才能有深刻的体验。”胡钰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关键在于青年相亲。展示中国青年的风采、促进中外民间交流、人文交流,是清华学子应该承担的使命。” 


即使课程短暂,但师生们和一路上的参访对象都结下了深厚友谊。如今在清华园里,还能不时看到他们到访的身影。新闻学院就曾经作为代表,接待了伊朗国会议员和巴西大法官等人来校参访。


伊朗国会议员一行访问清华

巴西马瑙斯大法官一行访问清华



参访、体验、讨论,打造真正“沉浸式学习”


每年选课时,这门课都异常火爆,报名人数是最终录取人数的十倍以上。面对跃跃欲试的同学们,课程团队如何选拔合适人选?课程面向全校学生招募,在函评、面试、调研计划提交的三轮选拔中着重考察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学术能力,创造跨年级、跨学科、跨专业的环境,在师生互学、朋辈激励的氛围中教学。


南非驻华大使多拉娜·姆西曼为师生展开行前培训


出发前,课程邀请相关领域人士围绕国别主题、行业专题、文化与礼仪须知等讲解介绍;组织自主学习,要求每位同学围绕调研国情况及课程主题进行自主学习,保证同学们在出发前熟悉调研国情况,带着问题去


海外实践中每日课程结束后的讨论


实践中,课程坚持让学生做主。根据不同专业背景,2-3位学生为一组,确定调研分主题,以便在实践中重点收集相关内容。各组轮流担任每日行程召集人,一方面要自选角度对实践国某项议题深度剖析,另一方面要对所负责行程进行基本介绍,并负责当日行程组织工作。


梅贻琦校长曾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胡钰对“从游”理念高度认同,认为这是当代高校育人中的重要模式。


事实上,“从游文化”正是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的文化底色。通过校内相关领域教授全程带队,从实践地选取、主题规划、内容设计、过程和成果产出等方面进行指导,这门课上,老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实现了最佳的“从游”效果。老师跟学生实时沟通,学生有问题随时问,这种从游模式对学生的感染力,是在课堂上简单的单向知识传授很难获得的


除了实时的师生交流外,一路上的同辈交流也远超想象。白天,一起走访相关机构、体验异域文化;晚上,召开例会总结,分享、探讨当日见闻收获。不论是颠簸的大巴车上、匆忙的饭后时间,还是随地而坐的每日例会上,支队成员们的讨论声都不曾停止。



万字学术报告、拍摄纪录片、登上央视……

这门课的收获不简单!


任务重、收获大,但成就感满满,这是选课学生的普遍感受。


课程要求参与学生提交学术随笔;同时鼓励学术论文、政策建议、调研报告、新闻作品、影像作品等多种表现形式。成绩评价贯穿于课程全过程。


外交部官网对课程的关注

《人民日报》对课程的报道

课程受南非最大的传媒集团报道


授课教师积极鼓励学生以实践教学中的成果参与各类赛事、活动,进行各类传播,帮助学生实现实践成果效应的最大化。截至目前,参与课程的师生产出了丰富的实践成果——


完成数十篇调研报告、学术随笔与政策建议;出版学术随笔集《发现一个不同的伊朗》、《尼泊尔的性格》;摄制多部课程纪录片;在外交部官网、《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平台累计发布百余篇新闻报道,并在伊朗、阿联酋、巴西、南非、尼泊尔等国的当地媒体上发表波斯文、葡萄牙文、英文、尼泊尔文等报道或文章。


支队同学作为上合组织中国青年代表发言


课程同学受邀参加“欧亚青年人领导会议”、“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海合作组织青年故事会”、中央电视台“开讲啦”栏目、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中阿卫视“一带一路”特别节目等活动,面向世界展示中国青年形象,讲述中国故事和中国经验


景嘉伊的论文《中国在伊斯兰世界的文化形象研究——以伊朗为例》获评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2021年会最佳论文奖


课程的助教、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景嘉伊因为参与了赴阿联酋和伊朗的实践,对中国在伊斯兰世界的文化形象产生了浓厚兴趣。为此,她自学了阿拉伯语和希伯来语,开启了她的学术之路。她还将课程所学转化为学术论文,并获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2021年会最佳论文奖。景嘉伊感叹道,参与海外课程“颠覆了她习惯的认知视角,拓宽了常规的思维模式,真正走到实地、走向深处,才有机会发现真实世界,进而发掘自我。”目前,景嘉伊在毕业后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青年学者,继续开展跨文化研究。



下节课怎么上?


从2017年到2022年,《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已历经了五年的打磨。在任课老师的不断摸索下,课程的教学过程、教学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都越来越成熟稳定,老师学生都越来越得心应手。曾经,苦于环境陌生与资源缺乏,在实践地联络和对接等方面面临困难。而现在,每次只需要打开世界地图,只要大家感兴趣,课程无论在哪个陌生的国家都可以成功开展。


而今,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疫情形势,实践出行再一次面临挑战。疫情风险成了选择实践目的地时首要考虑的问题。2021年和2022年,课程都选择前往中国澳门。作为全球疫情防控下难得的文化交流活动,同学们在一周时间里走访澳门文化界、教育界、产业界人士和土生葡人,体验澳门多元文化与历史空间。胡钰坚定地说:“只要同学们有需要,哪怕克服重重困难,这门课也一定要坚持下去。


2021年课程师生参访澳门中联办

2022年课程师生调研澳门非遗传承


五年来,《全球胜任力实践课程》坚守初心,不断优化课程设计,加大力度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新时代青年人才。任课老师不仅关注着“学什么”的问题,也关注着“怎么学”、“向谁学”的问题。在宏观层面上,学校所开发提供的平台和外部条件支持至关重要;在微观层面上,面对尚待开发的全球胜任力教育新领域,老师们也在思考着如何在编排课程方面发挥主体引领作用,结合时代特征与国家战略理顺知识体系。


搭建全球胜任力人才的培养框架、形成全球胜任力人才的培养规模,已经成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机遇与使命。在胡钰看来,“需要一个更加有效的机制,鼓励更多的老师投入这样的课程。因为课程最大的特色就是‘从游’文化,教师作为核心,从头到尾引导、陪同和帮助学生。尽管老师投入量很大,但成就感也大,能够帮助优秀的清华学子们拓展全球视野与经验,清华的全球胜任力人才会更多涌现出来。”


“全球视野、中国立场、青年担当”十二个字是胡钰在开课时提出的,到如今已成为了课程的箴言。课程在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培养更加宽广的全球视角、更加坚定的中国立场、更加全面的个人能力。


胡钰一直希望同学们能够走出中国看世界、看中国,感受中国青年应该承担的使命,成为时代火车头上的引领者。因为,“中国要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需要有一大批中国青年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相信,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清华学子放眼世界、服务世界、大踏步走近并真正走进世界舞台中央!



记者 | 吕婷 

学生记者 | 葛瑞 胡歆其

视频 | 新闻学院

排版 | 齐亚龙

编辑 | 赵姝婧


 清华大学到底有多少个图书馆?

 他的名字曾是国家机密......

清华团队:在蚊子眼里,你为什么格外美味?

 清华书单!开启新学期

清华大学版权所有,联系邮箱

thuxwzx@tsinghua.edu.cn

“在看”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