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撒丽不跳舞”的十二个作品(九),颜峻,《手势(2)》

2015-12-11 《地毯》 撒把芥末

以“作曲”为主题的“撒丽不跳舞”2015 ,虽已结束一个月,但还令人记忆忧新。独立小报《地毯》邀请了七位作者来完成关于十二个作品的十二篇文章。我们除转载其内容外,亦添加了些资料。每天一篇,也许更详细、也更简明...


颜峻,《手势(2)》

表演者:于吉 、 董星、李英武、阿炳


照片:李剑鸿


最近一周,我有幸以观众和表演者这两种身份参与了颜峻的作品《手势(2)》。在这件作品所描绘的场景中,一位缓慢移动、沉默的中心人物(舞者、健身者、演员或模特?)被拥绕在身边的一些拍摄者捕捉他/她的动作。拍摄者在响应这些精心设计的手势的同时,似乎也在引发新的手势。他们只拍摄者吗?还是乐手?亦或自己也成了舞者?这其中动态微妙,没有明法可依。鉴于颜峻作为艺术家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声音或与声音相关的领域,我想这件作品会被优先归类于声音艺术——但在这件作品中,除了相机快门,并没有别的声音。

颜峻这个名字的出现一定会让观众产生与“听”有关的明确期待。的确,在他的指示下,表演者在演出中使耳塞机听一支由颜峻自己说话构成的音轨,内容包括他对“听”(作为一种行动)的思考、音乐会本身的意义等与声音相关的题材。这个传入耳内的声音由此也作用于表演者的记录活动、他们的身体动作和演出环境。演出激发了一种自发的场景,其中的变化与反馈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可循;这样看来,它又易被划入表演艺术之范畴。它所传递的“信息”——假设有这么回事——或许是关于因他人打搅所带来的困扰、图像的消费主义,以及我们与环境和彼此之间的关系正日渐被媒介强涉和腐蚀。因此,这件作品也是社会和政治意义上的介入。在我看来,所有的设计都得到了明晰、有效的展示,但同时也显得冗余。

《手势(2)》惬意地存在于可否分类之间,而这个位置再好不过。对我来说,这件作品最迷人之处是在于拍摄者和观众之间暧昧、模糊不清的关系。他们都是同一个核心人物的观察者,都参与构成了一个相同场景——尽管、或许他们对此毫不知情。他们一起观看、捕捉、解释。目前中国的观众,多半是看演出就等同于做记录——当然主要是通过图像。在这个背景下,作品中的表演者是如何成为表演者的呢?我注意到并回想起来的一个细节是,这次演出的观众中并没有什么活跃的拍摄者。因此,在观众已经讽刺性地习惯于透过镜头来观看的年代,颜峻的作品将拍摄者呈现为表演者的做法,也表演了观众;表演了没有一部照相机的见证。


文/马尔泰·特林格

译/黄山


作曲家介绍

表演者:于吉、董星、 李英武、 阿炳


颜峻:乐手,诗人。生于兰州,住在北京。

从事即兴音乐和田野录音。有时去观众家演奏(“客厅巡演”,常年开放预约)。

是游击厂牌“撒把芥末”创办人。

也是 FEN、茶博士五重奏、即兴委员会成员。

www.yanjun.org



点击原文链接,可查看更多“撒丽不跳舞”2015的官方介绍、资料

回复”Gestures (Two) “可收到此篇文章的英文原文

回复“聚落”可收到“撒丽不跳舞的十二个作品(八),殷漪,《聚落》”


撒把芥末 subjam.org

subjam@g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