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乎万赞回答:如何从「穷人思维」过渡到「富人思维」?

点击蓝字关注👉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2021-02-27


如果只关注眼前的事,又没有办法投资长远的事,更有价值的事,如此往复循环,穷变得更穷。要想摆脱“稀缺心态”,首先要有余闲,有多出来的时间或资源,去投资长远的事。

作者:老韩大叔,来源:知乎@韩大叔,经授权发布



先来看3个真实的案例。


这3个案例的主人公,是如何从极穷变成富有的


耐心看完,一定会给你一些启发,帮你摆脱现在糟糕的生活。


这3种情况基本涵盖了90%穷人变富的情况。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案例1:


八十年代,北方一个小山村。


我奶奶家太穷,家里7个娃,一年到头吃不上一顿米饭。


我爸和我三叔,他们俩一起去煤矿上班,每天要工作16个小时。


从矿井到家走路来回需要4个小时,差不多一天有20个小时不是在路上,就是在干活。


我爸由于工作踏实、努力、肯拼命,过了五年,去了乡里一个企业公司,是一个专门管理煤矿的公司。


工作清闲,但是工资很少,每天开始过着安逸的生活。


家里虽然不穷了,但也谈不上富,就是工薪一族。


再说回我三叔,他也在矿井干了五年,后来我三叔媳妇的哥认识矿务局的局长,通过关系,拿下一块煤矿用地,给了我三叔,我三叔就开始自己干煤矿。


不过,那时候他没有资本,给工人发不起工资,经常深更半夜到我家,让我爸帮着“抬钱”,就是借高利贷。


后来我三叔矿井干的很好,挖出来很多煤,他就从村子里公认的穷鬼,变成了富豪。


九几年那会,在一个十八线的小山村,拥有百万资产,是可以称为从穷人变成富人的典范了。


我把他的成功定义为资源+胆量资源就是他媳妇那边的亲戚能给他拿到地,胆量是他本身没有钱敢去借高利贷。


我老爸后来在企业公司,也有一些资源,但没有想过要自己创业,后来企业公司倒闭,我老爸给我三叔打工去了。


案例2:


1981年,20多岁加德纳任职医疗物资推销员,并且还要照顾妻子和年幼儿子,每个月赚的钱交不起房租和罚款。


有一天在旧金山的停车场,他看到一名驾着红色法拉利的男人正找车位,他对车主说:


“你可用我的车位,但我要你回答我两个问题:你是做什么工作和怎样做的?”


对方自称是股票经纪,月薪达80000美元,比加德纳年薪多一倍。


加德纳决定转行,但妻子并不支持他。


妻子忍受不了贫穷,认为他不务正业,离开了他。


妻子走后,他的生活更加窘迫,交不起罚款,被迫入狱。


第二天出狱后,去托儿所接回孩子,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住廉价旅馆、公园、火车站厕所,任何地方都成了栖身之地。



好在,加德纳用自己聪明的头脑赢得了股票证券老总的青睐,并且成功获得证券公司的聘请。


加德纳在通过证券公司的面试后,也有一些犹豫,证券公司有6个月的实习期,而且实习期是没有工资的,试用期结束,还要通过一次考核。


在他们20个实习生中,谁能够给公司拉到最多的钱,谁就能通过,其他人则全部都要被辞掉。


但加德纳最终还是选择了去实习,因为他知道在他自己的赛道里,无论怎么拼命努力都不可能成为富人。


加德纳是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主人公,这是一个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故事。


《当幸福来敲门》改编自美国黑人投资专家,加德纳2007年出版的同名自传。


加德纳是搞股票经纪的,其实也是赶上当时的风口了。


我把他的成功定义为赛道+胆量赛道就是他从医疗器械行业切换到股票经纪人行业,胆量是他必须要承担实习失败的风险,过上更加贫穷的生活。


案例3:


我和阿潘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去了同一家公司,做着同样的工作。


每天按部就班,中午一起吃饭,回来之后立马来一局CS,下午继续工作,晚上一起加班,就这样干了3年。


我发现这样干下去,工资没什么增长,而且我们干的是外包,技术能力也没什么增长。


我就想换个工作,我和阿潘聊了聊,我们打算一起找工作。


我写了两份简历,一个中文,一个英文。


差不多从开始投简历到跳槽,面试被拒了30多次,历时4个月,终于换到了一家做互联网的小公司。


公司给的待遇一般,但是机会不错,当时刚好是移动互联网的开端。


阿潘面了几次受挫,后来就干脆不面了,一直在那个公司干了10年,上海这十年物价飞涨,前年他就回老家了。


而我之后又换了几次,最后成为一个部门的总监,算是定居在上海了。


不能说现在变富了,起码有稳定的住所。


我把这个小成功定义为目标+渴望目标是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给自己设定明确的目标,按照计划不断驱动自己执行,遇到困难解决困难,渴望是不甘于现状,想要过富裕生活的决心和愿望,是最底层的原动力。


这3个案例,每个成功的因素都不太相同,我这里总结一个模型——有钱花杠杆,就是穷人从杠杆一端,通过“有钱花模型”撬动财富。




杠杆上边可以放上去的元素为:渴望 + 资源 + 赛道 + 胆量 + 目标。


有了以上5大元素,你还需要提升自己的认知格局,眼界高了,高维打低维,赚钱就轻松了。


就好比,起点和终点一样,你骑自行车,别人坐火箭,你说怎么能够先人一步到达终点。


接下来需要你打起200%精神来,以下是实实在在的干货。


我来详细解释一下每一个元素发挥的作用:


1、渴望


摆脱贫穷的渴望,能够给我们提供最原始的动力。


这种动力是逃离舒适区,面对失败和挫折的勇气,它能够源源不断的提供动力。


你可能会质疑我,“哪个穷人不想变富有?”


说实话,经过我这么多年的观察,和身边一些真实的案例来看,还真不是,或者更准确的说,还真不是一直想变富有。


这个一直是很难坚持的,可能某一天心血来潮,突然想赚钱,然后开始计划、思考、行动,但是受到挫折就坚持不下去,三分钟热血一过,又回到原始的贫穷状态。


有一些人的想法是,如果还能够过得下去,何必使劲折腾自己,宁愿受贫穷的苦,也不愿意受思考的累。


关于精神力量有多强大, 这里举个例子。


二战时期,《活出生命意义》的主人公弗兰克尔被抓进纳粹集中营,每天都在与死神檫肩而过。


你看看守者的一个眼神不对,他都可能会杀死你。


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他本来也想一死了之。


后来,他通过完成这本书的手稿,给自己定下活下去的意义,最后活了下来。


这就是渴望的力量,如果他不渴望活下去,他可能比谁死的都早。


摆脱贫穷,不像中彩票有瞬间暴富的可能,需要你不断积累和努力,这个过程非常的漫长,可能会漫长到连生命都无法等待的那一天。


假如有一口气在,你就初心不改,极度渴望成功,变富的概率一定会大大增加。


2、资源


资源包括土地、人脉、财产等一切生产资料。


穷人一直穷,缺少资源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比如,我爸和我三叔,我三叔他大表哥,给他弄一块地,就顺水推舟的干起了煤矿。


我爸如果想干煤矿,也还得先搞一块地,在老家,不认识人,没钱没权,几乎毫无可能,这就是我三叔有了先发优势。


再来说说王撕葱这个极端案例,因为有老爹这个资源,比起普通人来说,能做的事情比较多,成功的概率就会大的多。


按照经济学概念来说,他们拥有扩大再生产的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者进行生产时所需要使用的资源或工具,一般可包括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原料等等。


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它是任何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


3、赛道


赛道就是行业,不同行业赛道的长度不一样,不同时期的赛道长度也不一样。


举个例子。


近十年的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阿里巴巴、京东、小米上市,造就了很多千万富翁,这些富翁不是老板,只是打工的,如果在传统行业,打工赚千万,也需要用个几辈子。


《当幸福来敲门》的电影里主人公,也是通过切换赛道成为股票经纪人,才赚得百万。


小米CEO雷军说过“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虽然有一些夸张,也可能飞起来之后风停了,摔个半死。


但跟随大趋势,确实更容易变富成功。


趋势是势能,决定你能飞多高。


4、胆量


胆子大小怎么衡量,其实就是抗风险能力,也是失败之后承担打击的能力。


风险和收益总是对等的。


拿投资来说,最稳健的就是放在银行,每年有定期的利率,但是都很少。


投资股票市场,也许很快本金就能翻番,但也可能血本无归。


穷人的抗风险能力都很弱,本身资源少,资金少,可能投资都是拿出自己活命的本金,或者用牙缝里挤出来的资金,一旦失败,就会陷入更贫穷的境地,就更难以翻身,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也是这个道理,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


因为人都是自利的,如果有免费的馅饼,这种好事的话,早就被抢光了。


5、目标


最后一个因素就是目标。


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无法行动,没有行动就没有结果。


穷人没有明确的目标。


摆脱贫穷不是目标,这个目标太大,没办法转化为行动。


富人有明确的计划,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怎样通过资源和努力达成结果。


以结果为导向,反推目标,一步一步按照计划执行。


目标不想强调的太多,已经有很多书本介绍了。


以上这5点,我没有提到努力,因为努力就是执行力,这是变富有最最不用去说的一个必备因素。


往往穷人并不是不够努力,而是怎么努力都破不了困局。


穷人思维,不是某个因素造成的,而是很多因素互相影响,导致的结果。


如果真有“穷人思维”这种东西,那最可能的就是“稀缺心态”造成的。


比如,穷人要吃饭,首先就要去赚快钱,解决吃饭的问题,只关注眼前就会产生“管窥之见”,只关注短期利益,这也是符合穷人的理性选择。


如果不集中所有资源,就没办法渡过眼前危机,过不了眼前的坎。


如果只关注眼前的事,又没有办法投资长远的事,更有价值的事,如此往复循环,穷变得更穷。




要想摆脱“稀缺心态”,首先要有余闲,就是有多出来的时间或资源,去投资长远一点事。


投资的这件事,赛道还要足够宽,哪怕一开始赛道很窄,也可以逐步切换赛道。


最后,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执行到底。


这里有3点具体简洁的建议:


1、增加知识,提高眼前的生产力


为什么要提高生产力?


简单来说就是创造更多空闲时间,让你有时间做其它更重要的事。


比如,你和老王,一起去金拱门打钟点工,刷盘子。


每人每天100个盘子,你每分钟刷1个盘子,老王每分钟刷2个盘子。


这样刷盘子这件事上,老王就比你多出来50分钟,他可以用这50分钟继续多赚钱,或者用来学习知识。


老王刷盘子快这件事,就是因为他有技巧和方法,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的知识比你多,增加知识就是扩大做事的可能性。


比如,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瓦特搞的蒸汽机,使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改变现状,先学技术性知识,提高生产力,再学习一些商业知识、经济学知识,比如商业模式、经济学常识了解行业和市场。


2、逼迫自己先后退,积累“余闲”再向前


后退是为了积蓄力量,就像百米赛跑前的下蹲,向后使劲,发令枪一响,在冲出去一样。


穷人的资源往往太少,积累“余闲”的每一个过程,都要让自己处于更窘迫的状态。


比如,在《小岛经济学》书里介绍的,3个渔民A、B、C,他们每个人每天只能捕一条鱼,如果捕不到就得饿肚子。


A决定做一个渔网,但可能会失败,做渔网的时间,就没办法捕鱼,也要挨饿一天。


这意味着他可能会挨饿两天,第三天没有力气捕鱼,直接饿死。


虽然A最后做出了渔网,捕了更多的鱼,但开始他必须逼自己后退,进入绝境,创造多余时间这个“余闲”来制造渔网。


马太效应也说明了这点,“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3、利用优势和资源,加杠杆生产价值


打工不如当老板,当老板不如搞金融。


个人的生产力有限,一个人的知识量就那么多,时间也有限,所以,就必须能够借助资源,产生复利。


比如,开工厂,雇佣更多工人打工,自己赚取利润,而不是那有数的工资。


再一个就是,利用金融杠杆,搞投资赚钱,让钱来生钱。


最后,这一点其实风险很大,创业成功率极低,投资也有很多从身家千万到破产。


其实,对于穷人到富人可能需要几辈子的努力,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打破了一级一级的跃迁,借助科技的力量,很多人温饱到暴富用了很少的时间。


最后,我想说一点从穷人思维到富人思维,其实不是线性思维的改变,而是各项综合能力的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去学习知识,建立知识体系,对抗风险,才有可能跃迁。


或许你还想看

怎么摆脱穷人思维?

小心你的“穷人思维”

被穷人思维毁掉的年轻人

“穷人思维”就是把钱看得太重

穷人思维的9大特征,你中了几条

不让别人赚差价,是一种穷人思维

有哪些穷人思维,会拖垮20出头的年轻人?


作者简介:老韩大叔,一个有灵魂的产品经理,专门研究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牛人,公众号:老韩大叔(ID:qfh8848),知乎@韩大叔,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经授权发布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微信:fushusz(备注品牌),头条号、知乎、微博@富书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富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一家好店,你想要的这里都有

你若喜欢,为富叔点个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