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国龙 付晓明 | 2019年中国童书出版状况探察

张国龙 付晓明 中国图书评论 2022-09-09

专题

盘点

作者:张国龙 付晓明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如果把中国少儿出版比作一条河流的话,从2018年开始,它所呈现的将是典型的中游特征:流速减缓,不再飞流湍急、跌宕起伏、激情澎湃,却渐显雍容大气、浩浩荡荡。”[1]根据《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的统计数据,2019年1—9月,少儿类图书线下销售细分市场比重为12.91%,与2018年同期相比扩大1.33个百分点,销售数量同比下降6.25%,销售码洋同比增长3.72%。[2]图书数量的减少,市场份额的增加,表明童书出版质量的提升。纵观2019年度童书市场,主要呈现以下特点:成长主题书写以多元化手法展现繁复的成长状貌,挖掘成长真相;儿童生态文学映照时代热点,备受欢迎;科幻文学不断开拓自身,再掀阅读热潮;经典著作少儿化,社科类尤为突出;原创图画书细分题材、淬炼手法,展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儿童散文的弱势地位有所改观,等等。


1

成长主题书写引人注目

 

成长是人类和文学永恒的主题。儿童处于成长的拔节期,聚焦成长历程,发掘成长深意,是儿童文学的应有之义。从《男生贾里》(秦文君)、《上锁的抽屉》(陈丹燕)到《红瓦》(曹文轩)、《QQ兄妹》(饶雪漫),无一不涉及成长主题。2019年,成长书写可谓新作频出,以丰富、新颖的创作手法呈现多元化的成长景观,探触多层次的成长内核。

 

首先,成长书写对象多元化,极力展现不同儿童主体的成长多样性。《魏紫的春天》(吴梦川,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聚焦三位“问题孩子”的现实困境,探索暴力对成长的影响,可谓直击成长痛点。《二十二张汇款单》(吴依薇,春风文艺出版社)关注失聪少年的心灵成长与精神蜕变。男孩灯灯因为一次意外变故,由正常人变成了失聪少年,在无声的世界里体验背叛与误解,在生活的磨砺中迸发成长的力量。《云三彩》(秦文君,天天出版社)讲述在城乡价值观激烈碰撞的背景下,留守儿童三彩如何直面生活难题,突围成长困境。《绿色山峦》(史雷,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兵雄赳赳》(刘海栖,青岛出版社)均属军旅题材的成长书写,但在主角选择、内容表现、主题倾向等方面有所不同。前者是国内首部以部队大院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儿童小说,立足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实,聚焦川西地区部队大院少年的成长经历,带领读者感受少年成长的阳刚之气。后者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16岁新兵刘立宪为主角,讲述20世纪70年代新兵连中一群少年新兵的成长故事,真实而准确地展现军营少年经受成长洗礼的血汗青春。《深蓝色的七千米》(于潇湉,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讲述三个具有海洋情怀的青少年参与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深海探测的故事,展现新一代“海洋人”别样的成长风采。《野云船》(刘耀辉,天天出版社)将海岛少年的成长群像并置而观,描绘多样的成长轨迹。

 

其次,成长书写的深度、高度均有提升。儿童世界并非真空的玻璃器皿,而是一个不断延展的具有多种可能性和复杂性的球形世界。成长的繁芜复杂、云谲波诡向来与外部世界密不可分。2019年度的成长主题小说将形态各异的个体命运与瞬息万变的时代风云相交织,将形而下的现实社会与形而上的哲学思考相结合,竭力挖掘成长的深刻意蕴。《彩虹嘴》(殷健灵,天天出版社)以二战时期逃亡上海的犹太女孩薇拉的视角,再现1939—1946年上海的社会变迁。人性的扭曲与坚守、个人的成长与蜕变在战争风云下互相交织,折射出特殊语境下成长的幽微与艰辛。《深蓝色的七千米》(于潇湉,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将视线投向深海蛟龙号,向读者讲述一个关于海洋、关于潜水器的蓝色的梦。作品将中国航海事业与少年成长紧密交织,传递出与海洋般深邃宽广的家国情怀。《焰火》(李东华,长江文艺出版社)将少年恐慌与渴望、困惑和顿悟并行的心路历程融贯于字里行间,通过自我价值的追寻与建构、直指人性的心灵探寻、变幻莫测的命运为成长开辟更为深邃的诠释空间,引导读者进行人生终极问题的哲学思考。

 

最后,成长书写的创作手法更加多样化。作家不仅优化以往的文本加工方式,而且尝试更为新鲜丰富的成长表述方式。《焰火》(李东华,长江文艺出版社)在看似线性推进的时间叙事背后隐藏情感流动的脉络,以情感与时间共构复调结构,让外部变化与主人公内心感受相互呼应,由内到外、从表及里地诠释成长内涵。《野云船》(刘耀辉,天天出版社)将海岛少年的成长群像并置而观,不同少年的成长轨迹互相交织、相互参照,共筑纷繁的成长景观。《深蓝色的七千米》(于潇湉,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以对国家深海基地潜航员的切实采访为基础,以真实可信的海洋知识为背景支撑,加深成长的现实感与厚重性。

 

纵观2019年度的成长书写,问题儿童与正常少年并肩,个体命运与社会变迁相连,生活摹写与哲学观照贯通,从不同面向展示了繁复多姿的成长样貌。这既契合了当下儿童成长历程的个体性与多样性,又彰显了儿童文学作家对于成长题材的敏锐触觉和成长意涵的深刻理解。需要强调的是,高品质的成长书写并非只是个人命运与家国巨变的生硬嵌套,亦非日常细节与抽象反思的简单嫁接,而是能够将成长的中间地带抽丝剥茧,探触成长内核,挖掘生存本相。因此,如何以独到的目光透视成长经验,以深邃的思想剖析成长内涵,引导读者洞察成长真相,走出成长迷途,汲取生命力量才是打造优质成长书写文本的关键。


2

生态主题备受青睐

 

维护生态平衡,呵护地球家园。儿童“万物有灵”的思维特性、丰富敏锐的感知能力决定了其对动物、自然与生俱来的喜爱。因此,关注动物生存、展现自然图景的作品对儿童具有天然吸引力。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不断更新的生态观念促使作家将自然环保意识、动物关怀精神融入儿童文学作品。近些年,“中国原创儿童生态文学精品书系”(晨光出版社,2016)、“科学家大自然探险手记”系列(明天出版社,2017)、《鬼娃子》(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8)等均体现了生态思想和环保意识。2019年,一批内含生态意蕴、关注动物生命的儿童文学作品赢得市场关注,如《追寻》(徐鲁,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驯鹿苔原》(谢长华,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大自然文学画馆”系列(刘先平,安徽美术出版社)等。《追寻》(徐鲁,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讲述了有“长江女神”之誉的珍稀动物白鳍豚濒临灭绝的现状和艰辛曲折的生存故事,展现了徐佩芬、刘俊等几代科学家在长江和洞庭湖一带追寻、保护白鳍豚,献身祖国生态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事业的理想精神。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对人类良知的呼唤贯通全文,整部作品具有强烈的环保色彩。《驯鹿苔原》(谢长华,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是难得一见的极地题材的长篇动物小说。作品通过因纽特少年伯特和家人、猎犬、海雕一起狩猎驯鹿的故事,揭示苔原环境里人类与动物复杂微妙的生态关系,具有环境保护的国际视野和超越地域的普世意义。“大自然文学画馆”系列(刘先平,安徽美术出版社)带领读者跟随作者山林探险的脚步,倾听人类与自然的平等对话,唤醒人类沉潜已久的生命感受。

 

此类作品的出版具有三重意义:其一,丰富了儿童文学创作内容,扩展了儿童文学创作格局。生态问题是全球性问题,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势必要突破校园风波、家庭冲突,站在全人类共同命运的高度上反省人类行为,重新审视人类在整个生态系统、宇宙时空的定位。其二,增强了儿童文学的当下性和时代性。几乎所有作家笔下都不缺少对乡土、山村、田野的描绘,亦不缺少对飞禽走兽、草木鱼虫的表现。然而,自然物象的书写未必都与生态意识有关。自觉的生态意识与时下的生态问题密切联系,儿童生态文学的书写正是对时代热点的追踪。其三,培养儿童的生命意识和生态观念,形成心怀万物的开阔胸襟与气度。“文学的根本意义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3]。儿童文学将目标读者设为三观尚在形成之中的儿童,自然承担着形塑儿童人格的重要功能。对于生态文明、动物生命的书写无形中传递了生态伦理观念,为儿童打好尊重生命、关爱自然的精神底色。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打着“儿童生态文学”“大自然文学”旗号的童书不少,但精品寥寥。不少作品要么空洞描摹动物行为,要么在字里行间强行灌注生态知识。因此,如何将科学知识与儿童趣味结合,将生命情怀与知识谱系交融,打造有血有肉、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儿童生态文学作品是儿童文学作家理应追求的艺术高标。


3

科幻文学再掀热潮

 

科幻文学在科学认知的基础上,以幻想映照现实,具有其他文类难以企及的前瞻性眼光和思辨特质。随着《三体》荣获雨果奖、《流浪地球》等科幻大片热映以及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的隆重召开,科幻文学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呈现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根据《2019年度中国科幻产业报告》,“2019年科幻阅读产值持续增长,上半年总量已经接近13.8亿元,达到2018年全年的77%……2019年上半年新出版和重版图书共153种,总码洋1亿元。2019年上半年科幻图书总码洋已达1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7.5%,已达2018年全年的80%”。[4]在科幻热潮的影响下,一批优质科幻文学作品涌入童书市场,以精准的读者定位、专业的创作团队、多元化的知识类型获得读者好评。

 

首先,科幻文学创作的读者针对性增强,涌现不少为儿童读者量身打造的科幻文学精品。科幻文学因大多书写宇宙、未来等神秘题材对儿童构成天然吸引力。然而,由于儿童思维和认知仍处于发展阶段,不少成人化色彩过强的科幻文学作品仍与儿童读者存在一定距离。2019年度,一批科幻文学作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阅读兴趣,或是以儿童为主角,或是以儿童关注热点为切入口,赢得儿童读者青睐。比如,《火星孤儿》(刘洋,人民文学出版社)讲述近腾中学高中生凭借高考拯救地球文明的故事,以高考话题引发儿童共鸣。《少年、AI和狗》以与儿童读者年龄相仿的少年于航为主角,增强儿童阅读时的亲切感和代入感。《病毒的入侵》(陆杨,大连出版社)选取贴合当代儿童生活的游戏题材展开科幻想象,有助于消除部分儿童读者与科幻的隔膜,培养儿童对科幻作品的阅读兴趣。

 

其次,一批文学名家、科幻专家加入儿童科幻文学作品的创作和编撰队伍,提升儿童科幻文学质量。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吴岩以深厚的专业素养、独到的专业眼光,为儿童主编“少年科幻小说大奖书系”(化学工业出版社)。该系列作品汇集斩获世界科幻小说最高奖、中国科幻小说最高奖等多项大奖的国内外经典科幻作品,囊括了地外文明、人工智能、宇宙探秘、生化试验、时间旅行等热门科幻主题,为儿童读者全方位打造一个精彩而广阔的科幻空间,最大限度地点燃儿童读者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思考力。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得主赵华历时三年打磨《猩王的礼物》(赵华,大连出版社),作品以过硬的文字功底、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广的宇宙视野以及深沉的人文关怀获得好评。

 

最后,2019年度的科幻文学作品不仅涉足更加多元化的知识领域,而且极力拓宽想象边界,提升创作视野。比如,《火星孤儿》(刘洋,人民文学出版社)一反以往的科幻小说对于宇宙、时空、相对论等科学领域的固定化探讨,将凝聚态物理的概念和理论作为核心科学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科幻文学的基础背景。作品从高考热点上升到宇宙层级的奇观,以巨大的跨越、汪洋恣肆的想象为读者带来无与伦比的思维强度和震撼人心的阅读张力。

 

总体而言,2019年度科幻文学创作的读者定位更为精准,说明童书市场成熟度的增强和科幻文学专业水准的上升。文学名家、科幻专家专为儿童读者创作和编撰科幻文学作品,提高了童书市场针对科幻文学的筛选标准,有助于为儿童提供真正高质量的科幻精品。科幻作品知识背景越发丰富,在创作题材、表现手法乃至想象边疆等方面有所开拓,有利于儿童丰富科学知识,提升思维能力。值得注意的要点有两方面:其一,在创作层面,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水平有限,过于生涩难懂的科学知识可能会阻碍儿童对于文本的理解,甚至增强儿童与科幻之间的隔膜。因此,作家必须谨慎把握“软科幻”与“硬科幻”的平衡。其二,在读者层面,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认知水平差异较大,对于科幻文本的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儿童科幻文学的选购需要充分考虑儿童的思维发展情况。


4

经典著作少儿化,社科类尤为突出

 

“经典著作少儿化”是指将较为深奥难懂的经典作品改编为切合少年儿童阅读心理和阅读水平的版本。这一现象并非2019年度特有。新世纪以来,经典著作以其经久不衰的魅力吸引着广大儿童,专为儿童改编的经典名作从未断绝,如“四大名著·少儿注音彩绘版”(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3)、“世界名著宝库·青少版”(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少年读”系列(青岛出版社,2015)等。2019年,少儿版的经典著作在选材方面更为多样,不仅包括文学名著、历史巨作,而且囊括社会科学类作品。继推出《资本论:少儿彩绘版》《国富论:少儿彩绘版》《天演论:少儿彩绘版》之后,“少儿万有经典文库”系列(接力出版社)于2019年度全力打造《天工开物》《共产党宣言》等经典作品的少儿版。其中,《天工开物·少儿彩绘版》立足于儿童跳跃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以24幅生动活泼的手绘插图、64幅《天工开物》古图、73幅照片资料,将抽象概念转化为趣味图像,帮助读者追本溯源,了解中国传统技艺的博大精深。《共产党宣言·少儿彩绘版》在保留原著精神的基础上细致解读文本,根据儿童的理解能力将大段陈述分为短小章节,将晦涩表述换成口语化语言,并辅以90幅生动有趣的手绘插图,将看似枯燥艰涩的思想体系转化为奇妙有趣的探索之旅。

 

社科类经典著作的少儿化既开拓了童书出版领域,又对健全儿童的知识体系、训练儿童的理性思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经典著作的少儿版改编虽说无须专人重新创作,但仍存在出版难点。首先,大部分经典著作具有厚重的篇幅和复杂的理论架构。这无疑会加大儿童的阅读障碍,消解儿童的阅读兴趣。其次,删繁就简的改编方式可能导致“一刀切”的局面,无形中丧失了经典著作的思想精髓,消解了理论体系的宏大格局。解决方案大致有三方面:一是保留原著体例,展现开阔视野。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主要在于大师们深广的思维和强大的谋篇布局能力。因此,保留原著的编排方式是体现经典价值的基础。比如,《资本论(少儿彩绘版)》摒弃了从经典中摘录个别亮点加以串联的改编方式,在尊重原著编排体例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展现大师的思维建构,广受读者好评。二是立足儿童视点,深入浅出地剖析理论奥秘。儿童由于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的局限,通常难以理解艰涩的学术名词和学科理论。因此,只有从儿童耳熟能详的事物入手,以浅显生动的语言拆解专业话语,才能缩短儿童与经典巨著的距离。《国富论(少儿彩绘版)》就以当代儿童更为熟悉的汽车为例,讲解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降低了理解难度。三是创新版式设计和装帧风格,打造符合儿童审美品位的童书包装,从外在形式消解儿童对“大部头”的排斥感,引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总体而言,经典著作的少儿改编不仅需要严谨扎实的学识积累、采铜铸鼎的重述能力、化繁为简的文字功底,而且需要深切把握贯穿于著作中的思维模式、学科情怀乃至作者的人格魅力。

5
图画书持续发力
 
原创图画书在新世纪以来取得长足进步。2000年至2010年前后,中国图画书市场以引进版为主。2010年前后,在童书出版者、图画书创作者的携手努力下,原创图画书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2019年,原创图画书持续发力,在题材选择方面更为精细,在表达方式方面越发多元,呈现了日益个性化的风格特征。
 
首先,原创图画书在题材选择方面更为精细。近些年来,原创图画书的题材范畴日益扩宽,大致覆盖了科普、心理、认知、情感、自然、民俗等多个领域,可谓丰富全面。2019年,原创图画书在不同领域细分题材,填补空白,展现了更为细致多元的主题风貌。就传统文化题材而言,近些年面世的《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海豚出版社,2015)、《盘中餐》(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6)、《打灯笼》(连环画出版社,2017)等虽然分别从节气、食物、民俗等方面诠释了民族文化的魅力,但这一题材依然保有继续开发的余地。《五千年良渚王国》(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是国内首部良渚主题图画书。作品以目前考古认识最充分的良渚古城为主要素材,以水、城、玉三大板块带领读者走进古城,梳理远古文明发展脉络,展现良渚文明的深厚底蕴,填补了此类题材的市场空白。《机器人托尼》(明天出版社)聚焦科技热点,是难得一见的机器人题材图画书。作品通过机器人托尼陪伴小男孩成长的故事,既隐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变化,又探讨科技时代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问题。
 
其次,原创图画书的表达方式更加精准多元,个性风格更加纯熟鲜明。如果说以往的原创图画书单方面强调表达方式的创新,2019年度则侧重将多元化表达方式与题材内容紧密衔接,以两者的协调统一打造独树一帜的作品风格。《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儿童成长图画书·了不起的城市·我的家》(郑春华,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将经典动画人物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形象融入全新生活情境,扩展读者对于“城市”这一抽象概念的认知。作品以“绘本+童谣+游戏+手工”的多维形式配合儿童认知、知识积累、情感培养、思维养成等主题,促使读者用眼看、用耳听、动手做、用脑想,实现真正的多元能力培养。《奶奶逮到了一只小精怪》(接力出版社)、《我用32个屁打败了睡魔怪》(接力出版社)均属于荒诞幽默风格的图画书。前者的封面设计可谓先声夺人。作品标题的右边设置了一个洞,洞中是一个正打算逃跑的小妖怪。翻开封面,内衬上正欲逃跑的小妖怪被绳子绑住了脚,巧妙呼应了主题,给予读者新奇的审美享受。后者讲述小男孩与一群睡魔怪的勇敢对决,充溢着天马行空的想象。为了与整体内容相协调,作品在封面设计上直接展现小男孩弯腰放屁的形象,以缤纷色彩呼应梦境的变化多姿,令人印象深刻。
 
当然,不少引进版图画书依然在中国童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宫西达也超级绘本”系列(宫西达也,青岛出版社)包含《加法超人与算术星人》《野狼瘪肚子》《狐狸爸爸笑了》《神奇雨伞店》等11册图画书。该系列立足于作者的童年记忆和育儿经验,以温馨诙谐的故事和夸张活泼的画风独树一帜,开发读者的知识力、幽默力、善良力、勇敢力,广受好评。荣获第17届日本绘本奖读者奖的“奇思妙想三部曲”系列(铃木典丈,贵州人民出版社)分为《我的神奇马桶》《我的百变浴缸》《我的梦幻被子》。作品将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马桶、浴缸、被子进行各种变幻,以天马行空的想象、曲折离奇的冒险故事、动画版的视觉效果赢得读者青睐。《神奇战士历险记》(米妮·格雷,贵州人民出版社)以细节丰富的画面、出人意料的情节设置,展现儿童对神奇战士玩具的一系列幻想,满足儿童读者助人为乐的英雄梦。《我们吵架了》(阿道夫·塞拉、埃斯泰·加西亚,吉林出版社)是西班牙绘本大师阿道夫·塞拉和埃斯泰·加西亚共同演绎的儿童社交与逆商培养绘本。作品通过小狐狸菲利波和小刺猬莱奥的友情故事,引导读者正确处理社交冲突,阐释朋友的意义。
 
“能传递中华民族文化独特魅力的、人类共通情感的好故事是一本图画书成功的基础。具有中国美学独特表达和世界多元表达的结合与统一,是完成好的图画书的关键”。[5]2019年度原创图画书在填补题材空隙、寻求技法提升、增强辨识度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这既是创作者多年来不断反思的结果,又是中华民族文化独具魅力的表征。引进版图画书凭借多年创作经验、开阔的题材领域、个性成熟的创作手法依然广受市场好评。原创图画书若想取得长足发展,势必要立足国际视点,既要借鉴引进版图画书的成功经验,又要自觉寻求民族文化的最佳表达方式。我们有理由相信,原创图画书必将凭借鲜活的生命力和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6
儿童散文的边缘化地位有所改观
 
散文侧重作家的情感抒发、内心观照,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思和隽永的审美意趣。然而,与儿童小说、图画书相比,儿童散文的关注度并不算高。这一方面是由于速食文化时代,跌宕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更易夺人眼球。另一方面,儿童散文难写难精,成人作家深沉的人生喟叹往往与儿童的生命经历脱节,难以唤起小读者的情思共鸣。2019年,部分儿童散文精品引发市场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儿童散文在童书市场的冷清局面。《访问童年》(殷健灵,长江文艺出版社)汇集26位受访者原生态的童年记忆,阐释童年经历对人生的深刻而久远的影响,甫一上市就备受好评。究其原因有三:其一,作品以深入调研为基础、以面对面采访为主要方式,树立真实动人的童年典型,梳理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童年记忆,具有强烈的纪实色彩。其二,作品中受访者的年龄跨度将近一个世纪,每人的童年既是独家记忆,又从侧面反映中国近一百年的时代变迁,可谓个人特色与时代共性兼备。其三,作品采用了两种视角回望童年,被采访者的口述叙事与倾听者的评说相互观照、互为补充,为文本提供多维解读角度。如果说《访问童年》因独具特色的创作形式而备受市场青睐,《梦中的芦苇》(黄蓓佳,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则以隽永清新的文字、细腻丰富的情感获得读者好评。作品分为“生命激荡的痕迹”“梦中的芦苇”“直击心灵的一瞬”“谁让我如此牵挂”等四个特辑,带领读者共走曲折的人生旅程,咀嚼厚重的人生况味,给予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那时月光》(吴然,青岛出版社)以回溯童年为主线,串联儿时记忆中印象至深的人、事、物、景、情。作品以质朴坦诚的语言复原闪烁着纯真童心的童年时光,从文字细微之处着力,为情境描写注入动人的童年生机和生命活力。
 
总体而言,2019年,儿童散文力求提升文字美感、创新表达方式,逐渐焕发独特光彩。这既意味着作家创作自觉性的增强和读者阅读品位的提升,也暗示着中国儿童文学渐趋平衡多样的发展态势。需要强调的要点有:其一,儿童散文虽然以儿童命名,但不是散文的简写版或初级版。就散文品质而言,儿童散文与成人散文并无绝对的高下难易之分。一流的儿童散文佳作不仅常常是上乘的成人散文精品,而且对构思和写作手法有更为严苛的要求。其二,展现童年记忆的散文固然贴合儿童的成长经验,但儿童散文题材自有更为开阔的空间。因此,儿童散文若想求新出彩,既要在把握精神格调的基础上注重形式的精益求精,又要在勾连儿童日常生活的同时寻求新的题材范畴,力臻艺术高格,彰显生命意趣。
 
结语
 
回顾2019年度的童书出版,可谓异彩纷呈。成长主题书写将主人公扩展至各种类型的儿童,以深刻的意涵、广阔的视域、高远的境界以及多样的手法全方位多层次地诠释成长命题。生态文学将生物知识、生态理念融入文本,展现了关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格局与气象。少儿版经典著作拓展题材范畴,社科类尤为引人注目。科幻文学提升读者针对性,丰富科学知识类型,涌现一批知识性与文学性高度融合的精品。原创图画书细分题材,极力提升技法纯熟度和风格辨识度,呈现越加专业化的发展局面。儿童散文一改默默无闻的处境,以隽永诗意和独特趣味打动市场,既反映了读者阅读口味的多样化,也说明儿童文学出版渐趋平衡丰富的发展态势。此外,引进版童书的表现依旧可圈可点,在一定程度上为原创童书提供借鉴;童年书写现象持续发酵,都市感、自传性有所加强;诗歌童谣再出新品。随着“二胎”政策的落地,原创童书必然会孕育更广阔的前景。我们相信,中国童书的出版结构会进一步优化,童书市场规模会继续壮大,重磅作品会持续出现。

注释

[1]陈天中.展望“黄金十年”后的儿童文学出版:喜有一些,忧也不少[N].中华读书报,2018-05-16.

[2]文东.前三季度图书市场缓增[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9-10-29.

[3]http://www.chinanews.com/sh/2019/11-04/8998116.shtml.

[4]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49172834089782614&wfr=spider&for=pc.

[5]王琦.什么样的原创图画书在打动国际市场[N].中华读书报,2018-06-06.


原刊于《中国图书评论》2020年02期。
本文系未编排稿,成稿请查阅本刊。

本刊用稿范围包括关于中外优秀图书的评论
投稿邮箱:chinabookreview@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