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颁奖典礼|《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度好文章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度好文章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3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度好文章颁奖典礼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主席、《中国社会科学》编委会主任谢伏瞻,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奇,原副院长、学部主席团成员、经济学部主任李扬,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张江,原副院长、学部主席团成员、社会政法学部主任李培林,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张文显出席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方军主持活动,并宣布获奖名单。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张文显,2021年第3期),《世界历史与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吴晓明,2021年第6期),《中国式现代化和新发展社会学》(李培林,2021年第12期),《中国宏观经济韧性测度——基于系统性风险的视角》(刘晓星、张旭、李守伟,2021年第1期),《新时代国家安全学论纲》(张宇燕、冯维江,2021年第7期),《“汉语哲学”论纲:本源思想、论域与方法》(孙向晨,2021年第12期),《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学科、学术与话语——以政治学恢复重建历程为例》(徐勇、任路,2021年第2期),《论北朝隋唐的土地法规与土地制度》(杨际平,2021年第2期),《再论强制阐释》(张江,2021年第2期)获评《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度好文章。谢伏瞻、赵奇等为获奖文章作者和责任编辑颁奖。


■颁奖典礼现场       朱高磊/摄


方军介绍了评选情况。他表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高度重视、十分关心《中国社会科学》好文章评选活动。谢伏瞻同志亲自审定了评选活动方案,明确要求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的高度统一,坚持“宁缺毋滥”,优中选优,真正评选出学界公认、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好文章。赵奇同志对评选活动给予了具体指导。在院领导指导下,2021年我们首次成功举办了《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度好文章评选活动。在总结去年评选活动的基础上,今年评选活动修订和完善了评选办法,在初选阶段,除读者实名投票外,增设“同行专家投票”和“编辑部推荐”两个环节;读者实名投票、同行专家投票和编辑部推荐三种投票结果的权重分别为40%、40%、20%。通过初选的文章进入终选阶段,由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终选,终选规则保持不变。此次修订,为更加科学、公平、公正地遴选出《中国社会科学》年度好文章提供了制度保障。


方军感谢学术界对《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度好文章评选活动以及对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各项工作的关心支持,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帮助《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办得更好,为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和新发展社会学》作者李培林、《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责任编辑李树民分别代表获奖文章作者、获奖文章责任编辑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及研究单位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有关人员参加活动。


据悉,本次《中国社会科学》年度好文章评选活动自2021年12月底正式启动,评选范围为《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刊发的全部121篇文章,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国际关系、文学、新闻传播学、历史学10个学科。评选活动旨在更好地推出精品力作,推动理论和学术创新。好文章评选标准为: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的高度统一;有原创性的思想、理论和观点;问题和方法具有前沿性;有厚重的学术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度好文章颁奖辞


《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度好文章之《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作者:张文显,责任编辑:李树民)

文章从实践、理论和历史三个维度,学理化阐发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的基本规律与发展历程,分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丰富内涵的中国价值和世界意义,揭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人类法治思想史上的杰出贡献。文章以强烈的学术创新性引领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阐释,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标志性研究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度好文章之《世界历史与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作者:吴晓明,责任编辑:李潇潇)

文章紧扣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与中国现代化百年探索史的重大课题,从世界历史的宏阔视野观照百年中国道路的价值,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一致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学理化地分析了中国道路百年探索的世界意义,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新文明类型”的独到见解,是将政治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的典范之作。


《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度好文章之《中国式现代化和新发展社会学》(作者:李培林,责任编辑:李凌静)

文章以大量经验事实为依据,从社会学角度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独有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基于中国经验,提炼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认识,提出了“新发展社会学”的主张,深化了学术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研究,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要收获。


《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度好文章之《中国宏观经济韧性测度——基于系统性风险的视角》(作者:刘晓星、张旭、李守伟,责任编辑:梁华)

文章基于近30年来中国经济在历次金融危机中展现出的应对能力,通过合成金融市场价格指数、测度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估计时变脉冲响应函数,构建包含风险吸收强度和风险吸收持续期双维度的中国宏观经济韧性测度模型,为深入理解和有效提升我国宏观经济韧性,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思路和有益借鉴。


《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度好文章之《新时代国家安全学论纲》(作者:张宇燕、冯维江,责任编辑:张萍)

文章立足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分析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运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阐述了国家安全学领域的重要概念、命题及其背后的演进逻辑,为中国的国家安全治理提出了具有战略性的政策建议,为新时代国家安全学的构建与发展提供了具有原创性的理论框架。


《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度好文章之《“汉语哲学”论纲:本源思想、论域与方法》(作者:孙向晨,责任编辑:莫斌、蒋净柳)

文章对汉语表达的思想是否哲学、能否进入世界哲学之林等问题进行了宏观思考,把中国思想中具有普遍性的哲学要素呈现出来。让哲学讲汉语是几代中国哲人为之奋斗的理想,“汉语哲学”的构建,体现为达此理想的重要探索。文章提出了一种未必被普遍接受、但却富有启发性和原创意义的哲学图景和方法。


《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度好文章之《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学科、学术与话语——以政治学恢复重建历程为例》(作者:徐勇、任路,责任编辑:刘倩)

文章系统阐释了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的学术理据与现实诉求,展示了恢复重建40年来中国政治学学科构建、学术构建与话语构建的丰富内涵,揭示了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发展政治学中国学派的学术价值,贡献了融通学术性与政治性价值的研究范例,对于发展自觉、自主与自信的中国政治学具有重要的引领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度好文章之《论北朝隋唐的土地法规与土地制度》(作者:杨际平,责任编辑:张云华)

文章依据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在辨析大量新史料、新成果的基础上,对北朝隋唐土地法规与土地制度进行动态辨析,提出北魏、北齐根据民族差异,实施《田令》时采用“双轨制”,认为汉唐间无论土地法规与管理制度如何变化,但土地制度始终以私有制为主。文章以扎实的史料分析和深刻创见,令人信服地确证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科学性及对中国历史的契合性,是研究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的最新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度好文章之《再论强制阐释》(作者:张江,责任编辑:赵培杰)

文章在作者提出的“强制阐释论”基础上,对阐释的有效性进行了更系统、成熟的思考和辨析。文章综合运用现代哲学、心理学成果,借鉴中国传统学术资源,以跨学科思维方式会通古今中外,突破了西方阐释学理论的固有边界,对阐释问题进行了精妙而富有原创性的理论构建,对推动中国阐释学的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法学创新网
编辑:狄磊  芦佳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