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中国实践”系列报道②|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的“海宁模式”

古其铮 王晓圆 民主与法制周刊 2022-10-26

文/本社记者 古其铮 王晓圆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2年第21期

        编者按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设立的基层立法联系点时,首次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理念,“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为新时代发展人民民主、探索中国式民主指明了方向。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显示,截至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建立2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覆盖全国三分之二省份,带动省、市两级人大常委会又建立立法联系点4777个。地方各级人大已建成22万多个代表联络站和代表之家,全国基本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不少地方延伸到社区和行政村。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联络站和代表之家,直达国家立法机关。

  与时俱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经验做法上升为法律。2021年3月,全国人大组织法修正草案与全国人代会议事规则修正草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被明确写入“一法一规则”。从此,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法治的轨道上有序推进,在立法工作中有着更为生动的实践。  有数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190多件次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约110万人次提出300多万条意见建议。“十四五”规划建议的起草广泛问计于民,仅网上征求意见就收到100多万条,很多意见都被吸收进建议稿。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下,每部法律都承载了满满民意,闪耀着人民智慧的光辉,国家立法成为百姓的“身边事”。  如今,全过程人民民主已经转化为扎根中国大地的制度形态、治理机制和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方式,从国家政治生活到社会生活,各环节、各方面无不体现人民意愿、听取人民心声。全过程人民民主这种“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在彰显中国式民主制度优越性的同时,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中国实践”系列报道之二

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的“海宁模式”


本社记者 古其铮 王晓圆


        近年来,浙江省海宁市人大把进一步加强代表联络站(室)建设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着力点,不断实践、深化推进,着力打造具有海宁人大辨识度的新时代代表联络站(室)“升级版”,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勇当县级人大示范表率,探索走出了代表联络站(室)建设的“海宁模式”。

  今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对地方组织法的第六次修改,代表联络站成为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法定“主阵地”。海宁各代表联络站根据新一届代表的选区设置并开展工作,以实战促实效,有的探索还得到浙江省人大和省委政法系统领导肯定。

  一个小小的海宁市,为何能取得如此成绩?近日,本社记者走访了该市若干代表联络站(室),一窥究竟。  四有站点 从空间上深入选民  海宁市位于浙江北部,南濒钱塘江,社会经济发达,乡镇区域民营经济特色鲜明,是全国的皮革、经编、家纺、太阳能、集成灶产业的基地之一。  海宁市常住人口109.94万,面积863平方公里(含钱塘江水域),目前海宁254个代表联络站(室)遍布该市镇(街道)、村(社区)等地,已然成为各级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主阵地。  5月25日,记者来到了长安镇人大代表联络站,该站位于长安镇体育场路1号,于2019年初建,是一座具有古运河文化特色的代表联络站。  潘卫国副站长介绍说,目前,联络站有嘉兴市人大代表5名、海宁市代表39人、长安镇代表110名,设两个市代表小组和8个镇代表小组。  记者在海昌街道洛隆社区代表联络室看到,该联络室位于洛隆社区居委会,其场所楼下即为便民服务点,人流密集,一楼为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所在。  海宁市人大常委会海昌街道工作委员会主任赵锋向记者介绍,目前,海昌街道建设有一个代表联络站和9个代表联络室,根据选民情况分布在社区和企业之中。  而周王庙镇博儒桥人大代表联络室则位于长春、星火、博儒桥三村交汇处,这是一座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代表联络室,室内摆放四方桌、长板凳、蚕匾等,若江南寻常农家。该联络室有浙江省人大代表1名、海宁市人大代表3名、周王庙镇人大代表8名。联络站内的负责人、浙江省人大代表吴清江向记者透露,站内许多摆放物件都来自当地村民,这无形之中会让村民产生认同感。  记者发现,海宁市人大代表联络站(室)的设立让选民“看得到摸得着进得去”,并且还伴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如长安镇代表联络站承载着运河文化,融入了现代元素,以一条千年大运河作时间轴全面展示人大制度在最基层的生动实践;海昌街道洛隆社区注重突出代表联络室与立法联系点“点室一体”建设的深度融合,打造“点室共建共享 助力基层治理”品牌;周王庙镇博儒桥代表联络室融入了海宁农耕文化,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代表联络室”,代表与群众走得更近、联系更紧。  记者了解到,这些站室的设立本身就是依据选区的分布,而贴近生活的设计更容易让选民产生归属感。自2020年开始,海宁市人大个性化打造“一室一品”的特色代表联络室,努力将代表联络站建设成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好桥梁、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好平台、人大代表学习交流的好阵地、国家机关听取人大代表意见的好场所。  

下楼出院 从时间上拉近选民  多个联络站负责人都向记者表示,联络站基本上每月都会组织至少一次接待选民活动,以采集社情民意,聆听百姓诉求。  这些社情民意或者诉求将会被代表联络站采集归纳,如果所在层级能够解决,则会即刻办理,反之则会汇总到人大,由本级人大或者上级人大交办给相关单位。  代表主动收集问题,人大及时交办意见,部门限期精准答复,事后群众满意度测评,这便是代表联络站的基本运行模式。  长安镇联络站去年共收集意见建议261件,周王庙镇联络站去年共收集意见建议177件,行之有效地解决了不少老百姓身边的事。  不仅如此,为了更深入选民,今年换届以来,海宁市人大巩固联络站建设成果,推进以“代表履职好场所、联系群众好桥梁、汇聚民意好渠道、督政议事好平台、推进治理好载体”为核心的“五好”主阵地建设,持续推动联络站“下楼出院”。  为此,海宁市人大提出“三联三督”代表主题监督活动,以“联企业督营商环境提升、联民生督实事项目及代表建议办理、联网格督基层治理推进”为核心,实行市、镇街道人大两级联动,把各项人大工作融入、落地在代表联络站,为这个“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主阵地”建起实战全景图。  今年5月10日,海宁市人大召开深化该项活动的动员部署会上,人大常委会主任姚敏忠明确要求:把助力推动共同富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有效融入到“三联三督”主题监督中,着力发动代表参与,着力强化代表联络站建设,落实“下楼出院”,不仅要让选民走进代表联络站诉说民意,还要让代表走出联络站,主动倾听民意。从站内走向站外,使得联络站(室)功能不断拓展,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实现“全天候”。  许村镇人大每月轮流组织2至3名代表走出联络室,与镇政府相关部门一起搭上“七号桥班列”,到选民家门口听民声,去年首趟班列开出至今已途经17站,接待选民群众880人次,收集意见建议61件,满意率94.2%。  “为了搞好物业管理,我们到小区里面开纳凉晚会,听取居民意见;为了加强企业管理,我们走进企业,到车间里面听建议,大家反映这种形式很接地气。”从村民的后花园到居民小区内,再到退耕还林的田间地头,长安镇人大尝试将每周的主题接待从站内开到了站外,去年以来,这样的活动已开展了21次,受到了代表和群众的欢迎。  周王庙镇博儒桥村党委书记吴清江结合自身联络室将“下楼出院”亲切地称之为“走村”,在他看来,代表联络室虽然每月都有固定接待日,但每天都更应该是接待日,让代表行走于田间地头,更是让收集民意成为一种常态化工作。  

主题活动 从载体上辐射选民  拉近代表与选民之间的距离,主题活动这种尝试效果颇佳。  早在2019年,海宁人大便创新开展“一府一委两院”负责人进联络站听取意见活动,有效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同年,海宁人大还探索组织“公检法司”入网格进代表联络站(室),开展法治宣讲和法律咨询,为代表联络站(室)助力基层治理提供法治支撑。  5月24日,海宁市人民法院院长王建强一行来到海昌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听取意见建议。这是一次以法律为主题的活动,人大海昌街道工委成员、辖区部分市人大代表及选民参加活动。  座谈会上,王建强通报了海宁法院近年来的工作情况,重点介绍了法院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回应人民司法新需求、助力基层治理和智慧法院建设等方面所做的工作。  与会人员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对法院工作建言献策,并提出了相关问题,王建强一一予以回应,并表态将认真总结吸收代表和选民的意见建议。  5月27日,周王庙镇人大组织市、镇人大代表走进博儒桥人大代表联络室,开展接待走访选民月活动,旨在进一步了解基层民声民情,深化“四共四筹”助推基层治理。  “四共四筹”是博儒桥村近年来打造共同富裕示范样板村的探索模式,座谈会上各位选民围绕“党建统领·四共四筹”机制,结合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各抒己见、讨论热烈。选民们提出了诸多建议,如加强对部分公园设施定期维护、探索高龄村民灵活就业等,镇人大主席团对交流的问题建议进行逐一梳理,分类分级交办落实,助力“四共四筹”进一步推动基层治理。  诸如以上的主题活动每月都在海宁市各市镇(街道)、村(社区)联络站上演,主题内容也依据各联络站点自身特色有所不同,海宁市各级人大正是通过选民所关注的热点话题组织主题活动,从而将代表与选民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之更好地服务选民,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协同模式 从形式上带动选民  除了主题活动外,海宁人大还进行了多种协同模式探索。  进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新时代,代表联络站是人大和人大代表听民声、聚民意、解民忧、集民智,有效助力基层治理,推动人大制度优势在基层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重要载体。  而“共享法庭”作为法院延伸司法服务、参与社会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一站式多元解纷、一站式诉讼服务、一站式基层治理的最小支点。  那么,代表联络站与“共享法庭”能否通过深度融合、优势互补,协同开展活动,有效助力县域基层治理,发挥“1+1>2”的作用呢?  海宁市人大对此积极探索,于今年2月启动并覆盖全市各镇、街道的“代表联络站+共享法庭”的协同模式,标志着一种县域基层治理协同推进的新模式在海宁进入实质化运行。  3月2日是海宁马桥“7·3”责任事故发生后的第242天,直接责任人进入了司法审判程序,海宁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件。此次开庭以庭审直播方式,通过海宁市各代表联络站(室)“共享法庭”、各镇、街道集中点的旁听点覆盖了海宁全市各镇、街道和村、社区。  这是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刑事审判,海宁市人大协同法院、政府及其应急、司法等部门,用浙政钉代表履职平台,用代表联络站、室、点的地理优势,市镇代表全覆盖参与,还通过代表联络站、代表,进一步辐射到周边。一边旁听,一边组织不同范围的座谈、讨论、评议等,三个小时近5万人次旁听量。事后,海宁市人大、政府还分别组织安全生产检查,持续全年,以更大的合力进一步推动安全责任压紧压实。  “这是一次破壳,但没有想到效果会是如此之好。”海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濮新达告诉记者,浙江省人大还把这次活动纳入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案例报告,定义是“依托‘数字化路径+联络站实体’途径,突出代表主体,强化民主监督,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一次有效的‘微实践’”。  据了解,“代表联络站+共享法庭”协同模式运行形式主要有五种:一是庭审旁听,代表联络站常态开展“百名代表听百案”活动,通过“海宁人大钉”代表工作台、“共享法庭”线上专属通道,组织在代表联络站旁听公开庭审并进行履职评议;二是法治宣讲与解读,汇集普法视频、典型案例在线普法,法院选派法官针对新修订或者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开展解读;三是参与调解,邀请人大代表参与调解,采取“代表说理+法官释法”的方式联合调解纠纷,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四是法律咨询,对选民群众有关法律咨询与法治服务方面的需求,通过“共享法庭”就地就近由法官在线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五是接待选民群众,代表接待选民群众通过“共享法庭”,邀请法官连线,一起参与接待听取选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并作出回应。  “从初步探索看,‘代表联络站+共享法庭’协同模式在海宁市12个镇街人大代表联络站已全部建起,并出台管理办法确定工作原则和协同形式,但应该还有很大空间可以尝试。”海宁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司法工委副主任沈其宏告诉记者。
数字赋能 从科技上服务选民  “代表联络站+共享法庭”协同模式在运行上很大程度依托数字化,但数字化在海宁市代表联络站建设中的作用远不止如此。  在长安镇代表联络站设置的展示区内,154名代表的照片赫然在墙,每张照片下面都有一个代表码,选民可以通过扫码直接对话代表。  不仅是联络站,在长安镇其他联络点亦是如此,潘卫国副站长告诉记者,在长安镇一代表一码如今已成标配。  今年4月24日,依托已建立的19个人大代表联络室,长安镇人大组织代表走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村一线,开展“全域整治听民情,百名代表连民心”主题活动。  在活动座谈会上,每位代表桌前放置的一张“代表码”十分引人注目。选民只需拿出手机扫一扫这个代表专属二维码即可向代表反映社情民意,且此民意渠道“24小时不打烊”,实现了选民与人大代表“指尖上”的民意传递。  “今天我参加了天明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会议,村里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通过扫描二维码,今后能够更方便地反映意见建议。”选民陈玉梅说,她已经通过“代表码”向人大代表提出了自己关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一些意见建议。活动中,通过“代表码”共收到建议153条。  此次主题活动也是长安镇人大积极探索实现代表履职数字化的新实践。“下一步,长安镇联络站将尝试‘选民网上留言窗口’‘代表码’等延伸到千家万户,进一步畅通民意渠道,密切代表与群众联系,努力把代表联络站打造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单元。”潘卫国副站长如是说。  在长安镇代表联络站中,记者还看到一个数字终端,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演示向记者展现了海宁市人大代表联络站的数字化建设。在数字终端,代表联络站的工作以数字化呈现,意见采纳以及办理进度结果都可以通过数字终端查询。  “数字版联络站作为代表联络站线下实体工作的数字化管理辅助工具,通过与‘海宁人大云’平台的系统共用、数据共享,对实体联络站各项履职活动进行分类管理,对人民群众意见建议进行受理、交办、督办、反馈、汇总,推动实现联络站线上线下一体运行,站内各项基础数据和信息的一体归集、一体呈现。”海宁市人大数字化改革专班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  5月18日上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梁黎明带队来到海宁市开展人大数字化改革调研,并召开基层单元建设工作座谈会。  梁黎明充分肯定海宁市人大工作成效后指出,要践行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理念,把加强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要紧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依托代表联络站高质量创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基层单元,更好倾听民意、反映民愿,打造基层单元建设样板。  这是对海宁人大数字化建设的肯定,亦是对海宁市代表联络站建设的肯定。  据悉,今年以来,海宁市共有各级代表5735人次走进代表联络站(室),接待走访选民群众,收到意见建议653件。  在海宁,代表联络站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代表联络站的功能在实践中不断升级。海宁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代表联络站的建设就是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通过代表联络站,宣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精神,反映好人民群众对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需求期盼,汇聚民情大数据,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擘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壮丽图景!


编辑:狄磊 芦佳琪

推荐阅读:

《以法之名,呵护“少年的你”》系列报道①|筑牢防线,不让孩子在网络游戏中“迷航”

《以法之名,呵护“少年的你”》系列报道②|净化网络,为孩子提供安全清朗的上网环境

《以法之名,呵护“少年的你”》系列报道③|法律纠偏家庭教育,照亮孩子成长路

《以法之名,呵护“少年的你”》系列报道④|法治副校长“上任”,让学生远离校园欺凌

《家庭教育宣传,公益在行动》专题报道①|法进万家 “依法带娃”——走进家庭教育促进法公益宣传活动

《家庭教育宣传,公益在行动》专题报道②|对话专家:新时代如何“依法带娃”?

《家庭教育宣传,公益在行动》专题报道③|家庭教育宣传周,我们在行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