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毛主席签名的变化,最后一幅令人潸然泪下!

书法艺网 昆仑策研究院 2023-06-18

(点击上方【昆仑策研究院】可关注)

【本文配音由电脑自动合成,难免差错,仅作辅助阅览用。】



毛泽东的诗慷慨激昂,写情生死缠绵。其草书气势豪迈雄壮,瘦硬通神。

他的签名豪迈奔放,笔行利索刚劲,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作品中的签名各不一样,且极善于因势立形,随意挥洒,自成妙趣。

一般“毛”和“东”字清晰可辩,“泽”字或极力拉伸,或精简笔画,一笔而过。

毛泽东的书法艺术从传统中来,又区别于传统,形成了独特的毛体书法。在毛泽东的书法作品中,签名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幅可独立的书法艺术珍品。

毛泽东的签名如同他的书法,都有不同的鲜明特点。

一、20世纪30年代之前


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毛泽东的书法较为传统,特色不明显。他的签名经历了三个时期。

【1919】

【1921】

【1922】

二、1930-1939年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期,毛泽东的签名,“毛”字多无撇,似长枪大戟,刚劲,充满必胜的信念与豪情。
【1934】
【1937】
【1938】
【1939】


三、1940-1949年


20世纪40年代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的签名的“毛”字再也不是没有头(撇)了,这个“头”从开始的短撇到十分潇洒的长撇,其签名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1941】


【1943】


【1944】


【1945】


【1948】


【1949】


四、1950-1965年


20世纪50年代末至1965年,是毛泽东行草书法艺术巅峰时期。因而,他对签名的理解比一般的书法家要深刻得多。其签名颇有动感,毛主席以磅礴的气势,奔流的笔法,使人观之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3】
【1964】
【1965】
五、1965-1976年
1966年至1976年的10年时间,由于“文化大革命”,局面长期混乱,加之晚年身体健康极差,影响了毛泽东潜心作书。这一时期的作品极少,有的字不计工拙,几乎没有了1965年以前那样的精品,他老人家的书法顶峰期至1965年。
【1966】
【1967】
【1969】
【1970】
【1972】
【1973】
【1974】
【1975年,最后一次签名】
1975年,老人家的最后一幅签名,令人潸然泪下!
据统计,“毛泽东”三字的写法多达167种,基本上看不到上下垂直或左右平行很规范工整的签名,从而增加作品整体动态变化之美,有时甚至可弥补作品正文章法的某些缺憾。
这种签名的变化,证明毛泽东的书法生涯中,从时间上,其书法风貌几乎是年年月月时时都在求新求变。
在空间上,同一篇作品,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求字对象,风貌相差甚远。这一变化,在毛泽东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作品中的草体签名尤显得突出,使字扭动、旋转,达到富有变化的新颖动感。
(来源:昆仑策网,转编自“书法艺网”)
【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推荐友情关注:

【昆仑策研究院】头条号   【昆仑策网】公众号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公众号  【红色文化网】公众号
            


     【思想火炬】公众号   【万邦图治国别区域研究院】

           


【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