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六这场学术研讨会,你参加了吗?


为配合“浑融中西 绚彩华丽——清代广东金属胎画珐琅特展”展出,深圳博物馆于2023年9月16日举办了“清代广东画珐琅与中西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来自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天津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深圳博物馆等单位的海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广珐琅的历史、艺术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研讨会主题聚焦受广珐琅工艺影响最深、当时广东地区最负盛名的织金彩瓷——广彩。深圳博物馆首席文物鉴定师、研究馆员郭学雷以《早期广彩瓷器再认识》为题,将早期纪年广珐琅及广彩瓷器作为断代标尺,阐述了通过对海外相关收藏全面系统的考察,辨识出大批早期广彩瓷器的相关过程。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周思中以雍正广彩上的博古仕女图为切入点,提到清代雍正时期广东地区对兼容中西审美的市场关注。天津博物馆器物研究部馆员乔岳以该馆收藏的外销瓷为例,对早期广彩瓷器与广珐琅的装饰借鉴与传承关系进行了探讨。


作为清代重要的外销品之一,广珐琅的生产与贸易显示出其在中西文明交流史上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副教授尹翠琪的报告《由并生到分离:十八世纪上半叶广东珐琅与彩瓷的生产关系》,探讨了广东地区铜胎画珐琅和瓷胎画珐琅这两种手工业烘烤技术的不同以及导致生产分离的原因,并从当时英国与荷兰的进口数据中发现二者在18世纪上半叶出现产业分离迹象。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博士后研究员周颖菁聚焦广珐琅的迂回策略和商业模式,分析了西洋人物图饰成为广珐琅产品特色的生产与商业因素。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展示中心主任、研究馆员白芳从广州外销玻璃画在画稿、技法、画工等方面,探讨了这些因素对广珐琅彩绘工艺的影响。


广珐琅工艺渐趋成熟之后,清代乾隆时期的供御画珐琅器与外销画珐琅都有创新发展。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许晓东以《清代亮红亮绿珐琅器初探》为题,聚焦清代乾隆早期开创的亮红亮绿系画珐琅器,剖析其工艺特点、烧制年代、流传范围及成因。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杨勇的报告《乾隆朝宫廷广珐琅与洋珐琅的几点思考》,根据清宫档案与传世文物,系统阐释和解读了清代宫廷洋珐琅以及几乎完全相同的两件铜胎画珐琅分别定名“广珐琅”与“洋珐琅”的现象。


透明珐琅是清代粤海关的供御特产之一,其制作工艺在史籍中鲜有记载。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馆长、研究馆员李理以《西技中用 广式制器》为题,探讨了透明珐琅的源起、工艺面貌以及与广珐琅的联系。



本次学术研讨会

海内外专家学者

对清代广东金属胎画珐琅的

技术渊源、工艺特征、装饰题材

以及相关市场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

发表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见解

对于进一步了解和研究

广珐琅发展历程

传承与弘扬广珐琅工艺

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与重要的意义


👉参加了研讨会的同学

请在评论区扣1





▇ 往期推荐 ▇


广珐琅丨欧洲人眼里的“最美广珐琅”长什么样?一起来围观!

海阔天空丨大航海时代的名船,你知道几艘?

逐梦湾区丨换种方式City Walk,深港骑行线路在线等

重返白垩纪丨原来恐龙并没有灭绝,它的后裔居然是......

海阔天空丨光有乘风的勇气还不够,破浪的动力必须拥有!



▇ 官方新媒体平台 ▇


订阅号

深圳博物馆

喜马拉雅

听见深博

微博

深圳博物馆


可关注本微信公众号

回复【开放时间】【场馆地址】【预约】

获取相关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