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余承东怒怼懂车帝“坑人”,究竟为何

易瑾 财经网科技 2024-03-06


越来越多的主体涌入造车板块,

蛋糕不够分已经是大势所趋。



编辑|易瑾


一次“冬测”,事情愈演愈烈。


国内媒体AutoLab,昨晚在微博发文称,余承东在微信朋友圈就此前问界M7参与《2023懂车帝冬测》的测试结果进行表态:坑人的测试,误导民众!科学与严谨才是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今日早,#余承东怒怼懂车帝#的话题,登顶微博热搜。有网友表示,懂车帝只需要正面回应“是不是所有车辆上路时候电量都已经是75%。”还有网友认为,测试新能源汽车的冬季续航达成率是会受到汽车本身、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环境千变万化,可能每次测试的结果都不同。甚至有网友直言:“不妨在第三方的监督下,再来一次PK?”



同日中午,长城汽车官博宣布,将于12月14日15时在北京举行懂车帝冬测标准质疑沟通会。议题包括:新能源冬测的科学公正标准、纯电续航测试的车辆整备标准、爬坡角度测试的车辆电量标准、爬坡距离测试的车辆制动标准……


问界M7排名垫底?


事情的起因,源自近日“懂车帝”对数十款新能源汽车进行了冬季性能测试,其中包括小鹏、理想、问界、比亚迪、仰望等,涉及纯电动汽车、混动汽车的多个领域的表现,测试地点位于漠河,目前处于极寒天气状态。


在“插混组统一WLTC4标准纯电续航达成率”结果中,第一名为仰望U8,测试中其纯电续航里程达成率高达85.08%,紧随其后的三款同样来自比亚迪,分别为宋PLUS DM-i、腾势D9 DM-i和唐DM-i。


而出成绩的测试车型中,问界新M7的纯电续航为55.3公里,续航达成率仅为31.6%。由于猛士917、深蓝S7增程版、传祺E9 PHEV三款车型在-30℃的极寒环境中无法使用纯电模式行驶,不计入成绩,从而在通过测试的车型中,问界M7成绩垫底。


对此,12月8日问界方面在深夜回应《2023懂车帝冬测》中表示,经测试媒体确认,车辆在正式测试前进行了共计71分钟的空调制热,在车内温度达到24摄氏度后,又持续制热40分钟。


在此过程中有十余次开关车门、车窗的操作,其中最长时间超过3分钟,大大增加了空调能耗,导致电量快速下降。在严寒极限及空调持续制热条件下,多次长时间开车窗、车门,严重背离用户真实使用场景。


此外,测试时车辆剩余电量为74.9%,在搭载驾驶员及4个60公斤沙袋的情况下才开始测试,到电量为20.4%时增程器开始启动,实际消耗电池电量54.5%,实现冬季极端天气条件下纯电续航55.3公里。



针对“是否区别对待”,据咸宁新闻网报道,12月9日下午,懂车帝原创在直播中表示,此次冬测所有车辆的续航测试标准都是一致的,不会针对某个车型。


在测试中,近20辆混动车型在零下20几度编队同时出发,整备时间需要1个多小时,这个在测试规则里写的很清楚。在整备期内,所有车辆要安装拍摄设备,还会出现不能开启纯电等临时状况,因此需要所有车辆准备完成后,开始进行测试。


并表示网传的“又制热40分钟”其实已经包含在71分钟的整备时间里,实为谣言。


在12月10日下午,懂车帝还在官方账号上发布了“2023懂车帝冬测混动续航测试标准”,其中表示:整个测试过程,测试车均在室外-20℃以下的室外环境中停放,第二天清晨所有测试车同时解锁,统一上电,开始为期1小时的统一整备。



有业内知名测评人表示,影响续航达成率测试结果的,还与车的使用寿命相关,即之前累计里程有多少,也会影响电池的健康状态,懂车帝的测试在这一块缺少交代,但他也补充道,此前长测问界M9和小鹏G9的续航达成率,前者确实“堪忧”。


引热议的ACC争夺战


此次冬测,还有一项“夜间雪地ACC争夺战”的成绩,也引发热议。


何为ACC?ACC全名“自适应巡航”,是指系统实时监控车辆前方行驶环境,在设定的速度范围内,通过控制油门和制动,自动调整行驶速度并具有减速至停止及从停止状态自动起步的功能,以适应前方交通参与者等引起的驾驶环境变化。


在小鹏用户手册上,如果车辆前方畅通,自适应巡航(ACC)将保持设定的最大巡航速度向前行驶。如果检测到前方有车辆,自适应巡航(ACC) 将根据需要降低车速,与前车保持基于选定时间的距离,直到达到合适的巡航速度。


顾名思义,夜间雪地ACC测试,是在道路中间摆放静态假车,并且车辆开启自适应巡航系统和自动紧急制动功能下,看车辆能不能完成制动。


需要注意的是,测试是在雪地进行,制动距离会大大延长,而且夜间光线条件不好,会对车辆摄像头识别造成干扰。另外还要加上扬雪,测试难度非常大。考验的不仅仅是AEB紧急制动能力,更是对智能辅助驾驶能力的综合考量。


在第一关测试中,参加测试的51台车,仅通过了17台,其中问界M5、M7、阿维塔11、理想L7、L9、小鹏G6、昊铂GT等自主车型均通过测试,而宝马i3、岚图FREE、魏牌高山、奔驰EQE、丰田bZ3等车型,第一关就被Pass掉,通过率只有三分之一。


而在随后的第二关测试中,加上逆光因素,难度升级,剩下的17台车,也只有50%的通过率,宝骏悦也、昊铂GT、猛士917等车型,甚至连智驾很强的Model Y都倒在了第二关。


到了第三关,难度再次升级,为“夜间逆光扬雪ACC静态假车识别测试”,从现场视频来看,扬雪之后,肉眼几乎无法看清路况,测试速度也降到40km/h,难度大了不止一倍,最终,通过的只有四辆车,分别是仰望U8、腾势N7、蔚来ET7、阿维塔11。



针对这一测试结果,问界同样做出了官方回应,其表示,在通过率仅33.3%的“夜间雪地 ACC 对静态假车测试(60km/h)”中,问界系列车型顺利通过,在随后的“夜间雪地逆光ACC对静态假车测试(60km/h)”中,问界系列车型也能提前识别障碍物,并稳稳刹停。


不过,在“夜间逆光扬雪ACC对静态假车的测试(40km/h)”中,问界新M7第一轮顺利通过,距离假车100米时车辆显示“主动安全辅助系统受限”,由于测试员误认为是ACC失效,判定此次测试无效,但实际此次报警是车辆系统受AEB到极端雪雾天气影响后的主动提示,并不影响ACC结果。


“夜间雪地ACC争夺战”的最终结果,通过的四辆车中有两辆是比亚迪集团的车型,即腾势N7和仰望U8。从而不少网友看后也纷纷表示:“没想到比亚迪的ACC系统这么强大,真是让人刮目相看!”“懂车帝这次真是免费给比亚迪打了广告啊!”


而针对大家的热议,懂车帝目前暂未对此作出回应。


“内卷”的背后


今年以来,“卷”贯穿今年汽车产业的主旋律——卷产品、卷技术、卷价格、卷产业链上下游。


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表示,以11月初华为与一众车企高管就AEB问题公开回怼为开端,近期中国汽车市场的内卷就达到了新高,并直言:“尤其是各大互联网科技品牌把互联网营销战思维完全贯彻到了汽车智造与营销流程之中,造成汽车零售板块各种奇葩互撕的狂热言论频出,消费者不知所云,投资者莫衷一是。”


北京时间12月1日,特斯拉将其大肆宣传已久的未来主义外观卡车Cybertruck交到了第一批客户的手中,尽管价格比马斯克2019年最初发布该款卡车时承诺的价格要高出50%,但其速度、牵引能力、越野能力都表现出彩。


陈佳表示:“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迟迟打不开商用车局面的当下,这辆车蕴含的技术革命因子实在太宝贵了,它必将驱动一个新的电车细分市场的飞速发展。”


“短期内国产自主汽车品牌难以大力提升产品核心性能,例如真正提高锂电池在长距离极端路况上的耐热抗冻和安全性;无力开拓出新的蓝海市场,例如商用电动卡车市场;难以掌控下一代高端智能电车核心技术研发主动权,例如打造出基于独立自研的全球最强AGI大模型,在智能座舱和主控系统的应用,以及足以承担超级算力需求的下一代车规级芯片等前沿领域……”陈佳分析道,整个电车零售市场的增量,其实已经被核心技术进步瓶颈给卡了脖子。


另外陈佳还表示,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已经拿下世界第一,但越来越多的主体涌入造车板块,蛋糕不够分已经是大势所趋。


11月中旬,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为进化而来”为主题的汽车产业年会上,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赵福全表示:成本是企业的第一竞争力,现在能活下去就是核心,生存是根。


在赵福全看来,“卷”的原因是同质化,差异化是产品的第一竞争力,差异化才可以让企业把产品做得有竞争力,有竞争力车就卖出去了。有了规模,价格上去了,最后就不“卷”了,或者可以在“卷”的市场里差异化地生存。


地平线首席生态官徐建表示,主机厂掌握软件开发平台、算力,更重要的是掌握数据和终端消费者对性能的需求,只要用好行业的资源做好集成,就能逐渐实现差异化。未来差异化应该体现在主机厂能不能在智驾开发中实现高效率、低成本。



综合自IT之家、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商报等




   推荐阅读   

END

微信号|Taigeeker

新浪微博|财经网科技

财经网科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余承东怒怼懂车帝“坑人”,究竟为何

易瑾 财经网科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