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gooood访谈专辑第三十九期 – 藤本壮介

gooood gooood谷德设计网
2024-09-03




出品人:向玲合作编辑:胡佳林编辑团队:武晨曦,石安,庞任飞 、张笑然、亓慧、宋林晨







Interviewgooood 藤本壮介


gooood团队采访世界各地的有趣创意人

欢迎您的推荐和建议


第 39 期

为您奉上访谈

藤本壮介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藤本壮介





视频(全文深度采访见下方文字。视频为5分钟精华版)





01

关于藤本壮介

事务所




Q: 事务所自2000年创立以来,是如何发展的呢?现在规模如何,工作又是怎样开展的呢?

藤本壮介:深圳事务所的设立是事务所的最新动向。事务所创立最初大约在2000年,只有我一个人在东京开始的。我是1994年大学毕业的,毕业后因为想要暂时静下心来考虑自己想要设计的建筑到底是什么样的,就没有就业,而是一个人单干,从2000年才开始以事务所的形式进行工作。

虽说是事务所,不过也没什么项目,一两年才一个项目,还都是些小项目。之后就是逐渐招募新员工,到了东京公寓那种初期项目的时候,事务所已经是一个六七人的团队了。在2010年前后,事务所增加到了15至20人,就这样一点点发展壮大。后来海外也有不少项目来邀请我们,员工就越来越多。

一开始是欧洲那边的比较多,后来中国的项目也变多了。随着海外项目的增加,海外员工也逐渐多了起来,事务所逐渐变得国际化,我出国的机会也变多了,用英语交流也逐渐变得自然了。在2013年,我参与设计了伦敦的蛇形画廊,自那之后海外的项目就开始变多了。法国的项目基本也都是那时候开始的,于是就在巴黎成立了事务所。

藤本壮介早期于日本以及欧洲的实践

现在有东京、巴黎、还有去年成立的深圳事务所。深圳那边现在接手了一个大型博物馆的设计工作,也是在当地组建了团队。在深圳、广东那边还有几个项目也在同时进行着,现在我每一到两个月肯定要去深圳那边一趟。博物馆是竞赛赢来的,也有直接来找我们委托的项目。在和客户交流时,我们提出的各种创新想法能得到客户的合理评价,然后再以此为基础去一步步完成设计,这一过程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开心的。
中国的项目对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能够感受到客户对建筑的尊重和强烈的期待。中国客户的愿景都很大,希望通过建筑来产生变化,改善社会和周边地区。我们建筑师能接手这样的项目,实现这样的目标,是非常高兴的。


藤本壮介事务所中国项目


现在东京的事务所大概有六七十人,其中一半是外国人,中国团队也在其中。现在那个团队已经去深圳了,大概是10个人,都是中国员工。巴黎那边大概是20个人。巴黎事务所主要是负责欧洲那边的项目。东京的事务所负责日本、中国为中心的亚洲业务还有沙特、迪拜那边的中东业务。现在事务所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员工,真的有种全球化的感觉。对我自身来说,就像一开始说的,场所不同,对建筑的思考方式也会不同。而来自世界各地的员工能带来各种各样不同的想法,将这些想法混合起来会产生十分奇妙的化学反应。我非常喜欢现在这样的氛围。去没去过的国家,或者是去去过的国家但没去过的地区看看,每次都有新发现,能激发出更多的灵感,真的十分感谢各位。
藤本壮介部分代表作品


Q:藤本先生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呢?
藤本壮介:不过就是很普通的,我晚上会好好睡觉。想要保持想象力的话,就要好好工作,好好睡觉,好好吃饭。特别是来中国的时候,饭菜都很可口,我能吃下很多。各地的特色菜也都很好吃,就比如前段时间去广州吃的粤菜,那里有很多用虫子做的菜,我很乐意去品尝这些有特色的当地菜。饮食文化可以说是文化的基础,和客户一起吃饭也可以更好地加深交流。
藤本壮介日常生活照 © j.tobias






02

建筑的地域性


Q:石卷市综合文化设施中您采用了一系列白色“房屋”连接成了如微缩城镇般的连续景观,“天空之山”驿站中则采用了连绵起伏的巨大漂浮屋顶,您对于建筑造型上的思考是否有所改变了呢?请结合这些项目谈谈您对“地域性”的看法?
藤本壮介:为了海口的天空之山这个项目,很久之前我便去到当地,一边与当地人交流,一边思考在风景如此优美的海滨之地应该赋予何种功能、打造什么样的建筑。思来想去,我认为不能单单做出一个功能性建筑,由于此处夕阳特别美,我想可以欣赏夕阳等的美景、更类似于景观的建筑才能与场地相配。所以屋顶最终形如波浪般起伏,人们可以在其上行走,体验到自然之美。整个项目非常舒展,呈现出了很大的尺度感。直到最后一刻,我们都在和现场人员交流,确认细节,仔细修改,不断优化。这个项目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体验。


海口“天空之山”滨海驿站 © PrismImage


有关于造型的思考,与其说我的想法发生了变化,不如说我认为每个地方都有与之相配的风景和形态。比如东京公寓,由于建在东京拥挤无序的街道中,它的意象是仿佛将东京凝缩在这个小尺度的建筑之中。在我看来,将房屋形状的建筑块组合起来,而且是无比随机的组合,可以实现东京住宅区特有的无序感。


东京公寓,2010 © DAICI ANO(左)/ IWAN BAAN(右)


石卷项目因其规模庞大,所以我才特意不将它建成一整个庞然大物,而是选择用房屋形状或者是长方形的建筑块来构成一个集落,将体块切分,使之更加接近人体尺度。而且,虽然外观上会给人一种熟悉的感觉,却形成了不曾见过的风景。如此,我感觉这会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石卷项目是石卷市在经历了2011年的大地震和海啸后,为振兴城市而开展的一个项目。我希望在那座城市长大的孩子们今后也能记得这座建筑,记得这座建筑里的回忆。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被人们记住很重要。但同时我又想有点创新,希望能建造一个有点独特又让人熟悉的建筑。

石卷市综合文化设施 © Masaki Iwata + Sou Fujimoto Architects

大台阶和通高空间 © Masaki Iwata + Sou Fujimoto Architects

建筑外观 © Masaki Iwata + Sou Fujimoto Architects

展厅 © Masaki Iwata + Sou Fujimoto Architects

大表演厅 © Masaki Iwata + Sou Fujimoto Architects
反过来说,海口项目由于四周非常开阔,所以将其设计得为更加舒展,类似海浪般或者仿佛风的流动。有别于房屋形状或者无序状态,而在另一个意义上,打造出了与当地相匹配的风景。如果说我的想法确实有所改变的话,那么海口项目应该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来。既是建筑,同时也是某种景观,或者也可以说是构成了道路本身。这种建筑、景观、城市、道路,以及山丘、自然等的界限逐渐模糊,融为一体的场所设计,我是最近才开始尝试的。这五至十年间,我确实感觉到自己的想法发生了变化。

海口“天空之山”滨海驿站的可上人屋顶 © ACF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色,光在中国内部,地区不同,文化、气候、生活习惯、景观等也都全然不同。我认为这十分吸引人,所以我不会将“藤本风格”强加于每个项目当中,而是去发现每个地方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富有魅力。

浙江桐庐青龙坞流云廊/云舞台 © 风语筑摄制组






03

建筑的自然性



Q:将自然“混”入建筑,营造“在森林中玩耍”的体验,这一观念似乎已经深入到您的每个项目当中,这一理念有了哪些新的发展?

藤本壮介:我出身于北海道的农村,小时候经常会去森林里边玩耍。所以就我而言,我认为建筑虽然是一种人工产物,但在建筑内感受到的空间、以及四处走动的那种感觉,也可以让人们仿佛置身于自然森林之中。这种接近自然森林的人工建筑会让人觉得十分舒适,且内心雀跃。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一直想模糊自然与建筑之间的界限,将它们融为一体。只不过以何种形式将想法变为现实,需要自己不断摸索。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到自己的这类作品最近变多了,就比如海口那个项目,各要素之间的衔接都更加顺滑。

白井屋酒店 © Katsumasa Tanaka


浙江桐庐青龙坞流云廊/云舞台泳池和户外平台 © 极致摄影


匈牙利音乐之家 © Palkó György


藤本壮介:太宰府天满宫是一座拥有1100年左右历史的神社,估计也是日本参拜人数最多的神社之一。其中的御本殿是主殿,有着数百年的历史,主要用来供人参拜。从去年春天开始,也就是大概一年前,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御本殿修复工作,时间跨度很长,进行像修复破损的屋顶,换掉老旧的柱子等这种修复工作。一般修复工作每几十年就会进行一次,不过这次是时隔124年的一次大翻新。

工期长达三年,如果这三年期间,没有任何东西可供观赏的话,那么来这儿的游客不免会觉得有点可惜或者落寞。所以神社里的宫司就想着,就为了这三年,能否建造一个临时神社,而且希望在传统神社当中建造最先锋的现代建筑。于是就来委托我了,从一开始便希望我能设计一个既与该场所极为协调,又无比先锋的现代建筑。

我们最终设想的是,在屋顶种上草木,打造一片小森林。为什么会有如此设想呢?一个原因是日本的神社原本处于镇守之森当中,属于森林的一部分。是被森林所守护的场所。所以追本溯源起来,可以说森林本身便是神社,这也意味着神社即自然本身。还有一个原因是,神社周围矗立着许多千年以上树龄的巨大楠木,一片绿意盎然,所以让森林在视觉上浮于屋顶之上这一设计,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是做到了极具现代化和冲击力的同时,又与周围的绿色相融合,实现协调统一。

日本神社的屋顶一般都很大,而且都是用茅草或者丝柏树皮等自然材料铺制而成的。这就给了我一个启发,如果说要赋予建筑现代化的风格,那么用自然材料建成的大屋顶、或者说用有生气的森林本身来当作屋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或许会特别合适。新与旧、自然与建筑、传统与先锋互相交汇融合,构成了这样的场所。


太宰府天满宫 © Daici Ano

太宰府天满宫 – 屋顶上的小森林 © Daici Ano





04

建筑的时间性



Q:在您与西泽立卫先生的对谈集中,您说您对历史十分感兴趣,想建造那种能成为遗迹的建筑,能谈谈您对“建筑的时间性”的想法吗?

藤本壮介:我对遗迹确实是很憧憬的,因为哪怕是人工建造的,但历经相当长的时间后,比如千年以后,有些已经没法分辨到底是自然产物还是人工产物了,已经超越了自然与人工的界限。一想到一千年甚至两千年这个时间跨度,就让人觉得很有魅力。

像这个太宰府天满宫正是一个有着1100年历史的地方,临时参拜殿虽然只存在三年时间,但还是会继承这份长达千年的历史。另外,种在屋顶上的树木在三年后会全部移植到神社内部及周边。在这之后的一千年里,树木还会继续生长,这样一来,太宰府天满宫就会变成一个连接千年前和千年后、超越时间的这么一个地方。

我想海口项目也是如此,比如等到千年以后,说不定人们会想登上那个屋顶瞧一瞧,要是下雨了就在屋檐下躲一躲。千年以后的人们,或许不会意识到这是人工建造的屋顶,反而会以为是自然洞窟一类的东西。我觉得建筑经久不衰的力量或许在于,它特有的魅力即使在千年以后,哪怕已经变成遗迹也不会消逝,吸引人们前往。






05

2025大阪世博会



Q:这次的大阪世博会是由您主持设计的,这个项目的面积、规模远远超过了普通的建筑项目,您在设计的时候有遇到什么挑战吗?

藤本壮介:首先,我认为世博会非常有趣。这次聚集了来自全世界的一百五六十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背景、饮食、文化,风土人情也各不相同。不同的音乐,不同的服装,不同的民族。将这些所有多样的事物集合在一起举行长达半年的活动,我认为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尤其是最近,虽然说是要包容不同的声音,但结果还是纷争四起,世界也面临着许多难题。而正是在这样的时期,像这样把大家都聚集起来,享受不同文化的乐趣,一起生活,在我看来是十分有意义的。

2025大阪世博会整体规划效果图 © Japan Association for the 2025 World Exposition

2025大阪世博会鸟瞰效果 © Japan Association for the 2025 World Exposition

2025大阪世博会整体规划效果图 © Japan Association for the 2025 World Exposition

那么在考虑如何设计举办世博会场馆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把全世界集合在这里,那就需要相当大的规模了。在设计场馆时还要让到场的人感受到某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不止要让到场的人感觉到世界是互通的,大家都生活在这个地球上,还要让无法到场的地球另一端的男女老少看到会场的照片和报道的时候,感受到全世界都聚集在这里,感受到希望。

于是就想到用一个最简单的圆环,把世界人民都聚集起来,这样应该会很有意思,所以最后才有了这么一个圆环。当然,它作为让大家周游场馆的主要动线,也有各种各样的实用功能,比如遮风挡雨、遮阳、还能登高远望等等。

2025大阪世博会整体规划分析图 © Japan Association for the 2025 World Exposition

2025大阪世博会 – 简单的木结构圆环 © Japan Association for the 2025 World Exposition

2025大阪世博会 – 内部效果 © Japan Association for the 2025 World Exposition

这次我们采用了木结构建筑,以作为今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与自然共存的象征。这个巨大的木制建筑同时也将作为日本、中国、东南亚等的传统木结构建筑向全世界展示在面向未来时的新形态,于是就设计了这个巨大的木结构环形回廊。

这个环形回廊并不是将大家封在其中的高墙,它不仅不封闭,反而很开放,欢迎所有人都前来参观,还会让圆环里面的人们产生一种一体感。我想要将它设计成一个能引发大家思考,今后这个世界上的人们要如何共处的场所。那么为了展现将世界包容其中的概念,就需要有足够大的尺寸。为了让这一概念能够传达到地球的对面,传达到地球的各个角落,于是就使用了包含着我们各种愿景的简单的圆形。

2025大阪世博会 – 屋顶景观 © Japan Association for the 2025 World Exposition


2025大阪世博会 – 街景 © Japan Association for the 2025 World Exposition


2025大阪世博会 – 开幕式效果 © Japan Association for the 2025 World Exposition


2025大阪世博会环形回廊施工中 © Sou Fujimoto






06

关于未来




Q:您早期著作《建筑诞生的时刻》中有提到了关于未来建筑的五点疑问。那在十几年后的今天,您对未来建筑又有什么新的看法呢?

藤本壮介:所谓建筑,我感觉现在越来越不仅仅是指建筑物本身了,建筑是如此,道路、城市、景观、自然、庭院也是如此,都是复合了各种元素,将其融汇而成的某个场所。人类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我想,未来的建筑或许既能承接人类现有的多样活动,又能开发出此前从未有过的新活动,会变得不可思议。

所以,我觉得未来建筑会超越建筑与自然的界限,甚至会超越建筑与城市、道路、景观、森林等各种事物的界限,与各种元素紧密融合,变得更加不可思议。


白色巨树,法国 © IWAN BAAN

飞驒古川站东区中心设计方案 © SFA


福冈三维公园
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设计 © Sou Fujimoto Architects&Donghua Chen Studio


直岛凉亭 © JIN FUKUDA


Q:您今后有什么想要挑战的事情吗?
藤本壮介:对于建筑,无论是小型建筑也好,大型建筑也罢,哪怕是大到设计一个城市,都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只要有愿景,只要是能一起共创未来的项目,都很有趣。
比如世博会项目,还有深圳的博物馆,因为规模很大,置身其中就仿佛步入了未来都市。我设计的初衷,就是希望人们能够在游览时感觉自己仿佛漫步在立体的城市、立体的庭院一样。
这样来说,相比于单一的建筑项目,我更希望能够跨越建筑领域,具体来说就是不仅是作为建筑,而是要延伸出更多的功能。就算是小项目,也可以将其它领域的设计结合进来,像这样的设计今后应该会越来越受欢迎的。


藤本壮介       



版权©www.gooood.cn,欢迎转发,禁止以gooood编辑版本进行任何形式转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gooood谷德设计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