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5岁,做完一场脑部CT,我决定不卷了。”

星主专栏 知识星球精选 2022-12-01

下面这页体检报告,来自我们的一位朋友,星主@格总。 
他这几年,经常会头疼。
每次疼,就吃一粒止痛药,不去医院。
为什么不去医院呢?和绝大多数人一样——
一个是懒,嫌麻烦;
一个是讳疾忌医。三四十岁的年纪了,知道自己生活不太规律,就怕真查出点什么问题。
可说实在的,人到中年了,身体不会陪着你自欺欺人。
就像格总。
年轻时,在华为海外拼死拼活地干,和家人聚少离多。好不容易回国了,创业了,做投资总监了,又一直在卷。
卷身体,卷脑子,最后卷到医院门口,才开始感到恐惧,后悔……
透过一百万颗星球,看同一种人生。
如果你现在还年轻,也害怕有一天卷不动中年危机,请你务必,务必要把这一篇看完。

01

“一场体检,才发现卷久了,很怕死”

2022年7月,核磁室门外。
格总手上扎着留置针,看着走廊里一张张移动病床推来推去,床上的病人面如枯槁,“没什么人形”。他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万念俱灰——
他的脑子里,长了一个囊肿。
性质不明。“可能没什么问题,也可能影响记忆,发展成痴呆,甚至危及生命。” 
不夸张地说,等专家诊断报告的那13天里,格总甚至把“后事”都完整捋了一遍:
“万一真痴呆了怎么办?”
“就这样离开了,一辈子是不是太窝囊了?”
“家人怎么办?他们要花多久走出阴影?”
“这是不是我过的最后一个夏天了?”
“写完的十几篇文章要不要一口气发了?”
“死了之后,会不会马上被人忘记?要不要赶紧写一本回忆录?”
……
格总想得很多,又有点不敢想。
他家里的一位亲人,也是50多岁,就胃癌去世了。
他们俩很像,都是年轻时很忙,平时完全不重视身体的病痛。
哪里不舒服了,就自己找药吃一吃,不治,就拖着。
尤其是第一份工作的时候。
2006年,格总研究生毕业,成了华为的一名海外销售。
每天奔波于各个国家的项目,熬夜、通宵、24小时连轴转、心悸胃疼,都是常事。
印象最深的一回,是在土耳其的安卡拉。
晚上7点多,他实在太困太累了,就躺在办公室的沙发上,想眯个十分钟。
再睁眼时,已经是第二天早晨7点,身上多了一件温暖的大衣,手边的红茶凉了,窗外漫天的大雪,白茫茫一片。
可这样浪漫的场景,却一点也没有让他觉得美好,反而惊出一身冷汗——
因为他睡了整整12个小时!浪费了一夜的工作时间,需要用翻倍的效率赶进度……
头越来越疼,可最要命的是,身体的超负荷,还不算什么。
毕竟肉体的辛苦,从来都不是职场最残酷之处。

02

“25岁,他看到了大厂对35+员工的残酷”

网上说,忍一步乳腺增生,退一步子宫肌瘤。
其实在职场里,无论男女,精神压力对身体造成的伤害,都一点也不比体力消耗小。
25岁那年,格总亲眼见到,一位40多岁的同事老陈,被30岁的领导指着鼻子骂。
骂完了,老陈也不还口,就只讪讪一笑,接着干活。
职场,讲究的是一视同仁,是结果说话。
你没法用年纪大了、身体扛不住了,来当解释的理由。除非你心甘情愿被淘汰。

有一位hr朋友说过:
20多岁的员工,请假最多的理由,是亲戚朋友结婚;
40来岁的员工,请假最多的理由,是亲戚朋友离世……
时间比职场更一视同仁。大龄员工要面对的,总是更沉重的生命代价。
格总给我讲了一个,让他很扎心的老同事的故事。
父亲在老家,得了癌症,已经到了维持生命的阶段。
想见女儿一面,可请假流程就要走将近一周,再往返隔离14天……虽然一共请了一个多月的假,但同事陪在父亲身边的日子,只有不到短短半个月。
临走前,父亲问她,“这就走了吗?”
她没法回答。
他们都知道,这就是父女俩的最后一次见面了。不会有再多的陪伴了。
可她能怎么样呢?辞职不干了吗?那养家的钱怎么办?裁员时代,能保住一份工有多难。自己也快四十岁了,下一份还要去哪里找同等待遇的?
没办法,她只能回公司。没有第二条路。
你会发现,
当职场人过了一个年纪的坎,拉开差距的其实只有3个字:自由度
请假的自由度、辞职的自由度、支配自己时间、尊严、忍耐底线的自由度……
可一个普通人,到底如何才能拥有更高的自由度?

03

“35+大龄职场人,不是只有被裁一条路”

格总给我分享了一个保洁大姐的例子:
大姐本是进城务工的农民,老家江西,老公在长沙工地。3年前经人介绍,进了一家保洁平台。
因为干活踏实,又不多话,积累了很多客户资源。
后来认准大姐的人多了,她就索性离开公司,少了平台抽成,还时间自由,一个月稳定八九千。
在格总看来,这位保洁大姐,其实具备了职场人提高“自由度”,最重要的3个能力——
1、你得有一技之长
这个技能,离开了公司,别人也买单。
就像很多设计师,剪辑师,接私活儿的副业收入,不一定比主业少,职场自由度当然就高。
2、你得有独立提供服务的能力
格总常常觉得很惋惜。
因为在公司里,职场人都被螺丝钉化、环节化了。
绝大多数人,都并不知道一套完整的商业流程是怎样的。
产品如何设计?设计出后如何营销?成本怎么算?回本周期是多久?一问三不知。
格总建议,每一个职场人,越早越好,甚至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可以加入一条——
都要尽早接触一套完整的商业流程。
不用多大,哪怕小到摆地摊,捡破烂。也起码知道,破烂去哪捡、什么样的破烂好卖、去哪卖、什么样的破烂卖给谁、能卖多少钱。
职场人,往往各司其职。可想拥有自由度,就一定要能独立运转一整套输出、变现的流程。
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独立面对客户。
而离客户越近,离钱也就越近。
3、你得获得足够多人的认可
格总认为,70%的职场人,不擅长在公司之外的地方推销自己。
但其实,那恰恰代表——
  • 你没有足够发现自己的优势;

  • 你没有放眼于整个行业视角;

  • 你没有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

很多人,对自己有刻板印象。
以为自己没什么优点,或只拥有一个技能点。但其实,很多产品人,也懂得运营策略;很多文字创作者,都有很强的底层逻辑能力,数据能力尚可。
你,每一个你,可能都是优势极强的复合型人才。
但你自己没有发现。更别提,把自己的优势、岗位,放眼于整个行业层面去思考。
没有思考,就没有行动。不去行动,就无法获得机会,也就无法掌握客户,获得认可。
归根到底,获得自由度的根源,在于你有没有要洞察和思考的“意识”。
这种意识,并不是无意义的“卷”,而是一种未雨绸缪,一种时代需要的优势,一种你未来自由的底气。

04

写在最后

在星球,我采访了很多体检出健康问题的大龄职场人。
他们说,
@星友 不知归途:
“如果能重来,我不会浪费那么多时间,在公司里无意义地卷。”
和同事内斗,和领导抢功,为了一个ppt特效熬夜加班,最后有用的技能没学到,身体还废了。
@星友 逆袭者Spencer
“如果可以重来,哪怕再忙,我都会花半个小时,20分钟,去楼下花园绕一圈,活动活动。”
因为时间是可以挤的。我们不是真的那么工作量饱和,只是没有好好爱护身体的意识。
@星友 高山浅止
“如果可以重来,我会花更多的时间思考未来,给自己多一个公司之外的plan B。为自己打工,好过等着被新人顶替,被公司淘汰。”
……
每一个人,都在拿到体检报告的那一刻,醍醐灌顶。
格总也是。
作为一个出过一本职场攻略书籍的资深职场人,他一路从华为的职员、主管,到成为一年100多天在飞机上的投资总监,积攒了无数有关成长、有关职场的心得体验。
他的星球「格总的成长格斗营」,更吸引了500+用户共同成长。
可坐在医院走廊的那一天,他第一次,意识到一个最价值千金的道理——
“余生”,从来都不是一个遥远的词。现在,此刻,就是你的余生的一部分。
好好珍惜每一天,因为你并不知道,生命还为你留了多少天。

等待专家诊断的13天,真的很漫长。
好在,格总终于等到了他的“宣判”结果——
脑部的囊肿是先天的,无需处理。
而至于头疼,是神经血管压力导致的,按医嘱服药即可减轻。
虚惊一场,真是每个大龄职场人,最宝贵的幸运和惊喜。
格总守到了这份幸运,也拥有了一次重新开启plan B人生的机会。
而你,会是幸运的下一个吗?
如果还有一次重来的机会,这一次,你打算怎么活?

END

星球「格总的成长格斗营」星主格总,前华为海外销售总监进入某央企核心部门打理上亿资产5年写作500篇原创文章,为职场人个人成长  人际关系 职场晋升 职业规划提供高价值建议


如果你也渴望「成长格斗训练」

欢迎扫码进入星球,一起努力


看了网红小杨哥花1亿合肥买楼,我读懂了稳坐富豪榜第2的张一鸣

黄光裕套现近10亿,国美却停发工资,原来不是每个人都是俞敏洪…

魔幻鹤岗:十八线房价,一线生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