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沙门黄散 | 唐代僧侣也曾行医救人

从汉至唐,医僧弘教的事迹常见载于僧传与其他著作之中。当时的佛教徒在弘扬佛法之时,始终将济医度药作为发慈悲心、广度众生的方便设施之一,实际上,在公元8世纪前后的中国,以佛寺为中心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医事活动始终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佛陀时代的医学教育




印度古代医学体系主要由“生命吠陀”(Ayurveda)、佛教医学(Buddhist)、泰米尔“悉达”医学(Siddha Medical System)等组成。


据《大唐西域记》记载,印度的世俗教育要求从小学习“五大明论”,“医方明”就是其中之一。《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记载了公元7世纪印度著名寺院——那烂陀寺的教育情况,那烂陀寺的教育内容主要是以大乘和部派教育为中心,同时也学习俗典和医术等技艺。唐代高僧义浄法师曾前往那烂陀寺学习十年之久,学者认为,他的医术就是在此习得。






佛教医学传入中国以后


佛教东来,发源于印度的佛教医学也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土地上,它分别与中医学和藏医学碰撞激荡,逐渐形成中国佛教医学的主体部分。


在僧传记载中,最早行医的僧人是后汉时期从安息国来到中国的安世高。东晋时期的高僧于法开,在长江下游南岸弘教、行医。于法开法师将治病救人与弘扬佛法相结合。至唐代,中医的主流学者或多或少认同了一些佛教思想,因此在《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医心方》等唐代医药典籍中都可以找到佛教的印痕。相对的,这些医书的传播也增强了人们对佛法的亲近感。



在公元8世纪前后的中国,佛教徒的医药实践活动随着随着佛教教义的发展而呈现深入的趋势,特别是大乘佛教修行菩萨行的出家人,为了自利利他,在医药实践方面更加积极。今天,龙门石窟的药方洞、敦煌文书材料中还留存着大量唐代医僧的药方,内容涉及到腹泻、脾胃气冷、食欲不佳等。敦煌僧团常运用佛教活动直接造福民众,他们深入到社会的最底层,切实地感受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痛苦和忧愁。


在唐代,存在着一种将佛法看作是宽泛意义上的医学的现象,因此,当人们面临病危、生死之困时,对佛教及其医术充满了一种期待。



《大唐故骑都尉刘府君墓志铭》中记载,刘府君病重之际,服用“沙门黄散”,黄散是黄色的药末,在这里是一般药品的通称,沙门黄散就是医僧所用的药品。然而刘府君病重垂危,沙门黄散也没有起死回生的功效。《唐故中散大夫沈府君墓志铭》中也有“耽释典之外,殷勤药物”的句子,这说明,沈府君对佛教经典的热爱,同时也没有忘记医药的作用。


佛经中的医学譬喻





佛经中经常有以医学来作譬喻的地方,佛陀常被称为“大医王”,佛陀的教义则喻为能解众生之毒的“阿揭陀药”(agada)。

如来善方便,随病而略说,

譬如世良医,随病而投药。

……

慈悲大医王,无上智良药,

疗治众生苦,如何忽远逝。

——《佛所行赞》

以信心求法,常生于胜处,

设堕险难中,诸天常救护,

于暗为明灯,于病为良药。

——《诸法要集经》


汉译佛经中,将佛法比喻为医法的句子有很多。在唐人看来,佛法与医法差不多具有相似的作用与价值。




被喻为“医王”的僧侣


■ 青龙寺高僧慧果和尚

惠果和尚是青龙寺密宗高僧,日本空海大师曾在惠果和尚门下灌顶授学。惠果和尚圆寂以后,空海大师为他撰写碑文,碑文中将惠果和尚生前演说的佛法比喻为“应病投药”,慈悲迷途中的众生,为他们指明方向!惠果和尚的去世,仿佛是一位医王离开了娑婆世界,空海大师不禁发出慨叹:“医王匿世,狂儿凭谁解读?嗟乎痛哉!”



■ 东都奉国寺禅德大师

东都奉国寺禅德大师生前弘扬佛法,退恶进善,功德无量,去世后,他塔上的铭文由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执笔,铭文中写道“可不谓烦恼病中师为医王乎?生死海中师为船师乎?”禅德大师为众生消除烦恼和痛苦,就像那“医王”一样;大师在生死海中指引航向,像那“船师”一般。



唐代行医的僧人




《酉阳杂俎》中记载,公元805年,长安东市有梵僧托钵乞食,而且医术高超,为人治病。《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主治万花病的芫花散,是隋朝初期李孝隆从定州山僧惠通法师那里获得的。晚唐时期,敦煌的医学是以寺院医学为主体的,当时有四位重要的医僧:翟法荣、索崇恩、索法律、索智岳。

佛教寺院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寺院为民间社会做一些公益事业,成为民间社会进行社会活动的公共空间之一。


今天,在医学研究更为发达,社会医疗体系更加完善的现代社会,治病救人的责任由更加专业的社会医疗系统承担起来,佛寺依然是人们祈求平安的地方。寺院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也依然在为民众提供其他公共服务。



编辑 | 传逍

资料 | 陈明《沙门黄散:唐代佛教医事与社会生活》

图片 | 网络

摄影 | 浩子

责编 | 明月



发心供斋,请点击“阅读原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