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林晶:新形势下加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化发展研究

2017-08-04 林晶 思政学者

(林晶: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

我国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的研究是针对新形势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而展开的。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社会转型、文化大众化和多样化的趋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背景也发生较为深刻的变化,使其面临空前的挑战和压力。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要“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提升教育质量”。2016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程、全方位参与的体制机制和氛围尚未完全建立与形成。那么,对于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透视,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发展理念,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发展的理论模型和具体可操作的实践范式,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方法论基础,同时借鉴吸收现代系统论的思维方法,从而为解决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提供一种尝试性的新思路。

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发展的涵义及其基本属性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发展是指从系统观的视角来观照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即以系统科学作为其教育方法的一种新探索,以统筹兼顾、维护个体差异、开拓教育资源多样性、发挥系统的整体效应为宗旨,运用系统协同平衡的原理,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各结构要素实现全面协调、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目的,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和教师正确判断并提升其系统各结构要素的功能,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实现资源整合、结构优化和功能完善,有效解决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破解发展瓶颈,增强其生命力。在这方面,恩格斯的“历史发展的合力论”1,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化发展提供了方法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发展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的合力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发展何以可能,对一个事物何以可能的回答,是对它的可能性条件的分析,也就是论证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发展得以实现的本体论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实现全面协调、动态平衡的系统化发展在于其自组织特性。恩格斯指出:“世界表现为一个统一的体系,即一个有联系的整体,这是显而易见的。”2从系统化的视角看,整个世界的事物都处于一个动态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大系统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一个开放而非封闭的多因素组合的复杂系统,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系统需要不断从环境中吸收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等负熵,在开放的社会系统中吸取新观点和新信息,使人们思维中的分散信息有序化,使受教育者通过与外界的交换、经自身的调节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发展轨迹和规律不是简单的线性发展,而是丰富的、非线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自组织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升级与进化的基本条件。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界定,为我们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为现实地处理对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其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指向是人,而人的思想、道德、知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其教育作用的发挥更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存在,“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4。

乔治·米德的符号互动、角色扮演理论揭示出思想道德意识发生和发展的社会机制。他指出:“心灵与自我本质上是社会的产物”,“单单从个体人类有机体的观点看待心灵是荒谬的……心灵是在社会运动过程中、在社会相互作用这个经验母体中产生出来的”5。米德的角色理论关注角色的个体化与社会化的互动,主张在实践活动个体与社会、他人的互动和交往中,以他人的角度、他人的身份、他人的位置、他人的情感对实践事物的体验,以增进对他人角色及其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在社会身份的实际扮演中,更好地实施自身角色责任、获得道德同情心和道德准则。可见,个体思想道德的产生与发展的基本条件离不开与社会现实生活之间的协同、平衡、互动的系统化发展关系。正因为如此,柯尔伯格说:“道德原则乃是认知结构形式的角色认取,围绕着正义概念如平等和互惠等,集中组织而成的……道德原则既非外在规则的向内内化,亦非一生物性机体自然的自我倾向,而是社会交互作用互动性的突创发生。”6

人的思想、道德生成的复杂性和变化性特点与规律,使追求结构要素协同、平衡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发展成为可能。人的思想、道德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7,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作为认识主体的受教育者,在与自然、社会、他人、自我的相互作用基础上,建构了自己的认知结构,并随着主客体相互作用关系的变化,原有的思想道德认知结构得到重新建构。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发展的可能条件是受教育个体的思想道德成长过程与社会现实、他人交往、自我心理的平衡及协调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化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需要,更是人的发展的要求,其遵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发展意在消解其工作中各种不平衡因素,促进个体思想道德品质的生成与健康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发展,强调注重人——教育——环境的整体性协同关系,把握系统动态平衡的规律,运用其基本原理与方法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协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人、财、物布局和结构,实现与其相关的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发展的核心是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功能以及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协调,以明确该系统的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和制约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化发展观照其系统随环境资源的变化实现结构、要素、运行机制的调节、适应和创新,强调和突出“多样性”“可持续性”及“平衡和谐性”“系统整体性”思想,以系统性整体性的观点揭示其内部各环节、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通过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及对环境变化的相互调整,保持增加系统整体的负熵因素,以达到系统适应环境之目的,实现系统的有序进化。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发展能够为其系统化的持续建构、深层突破、合力推进提供一些具体的思路和可操作的实践范式,突破原有思想政治教育平面化模式的理论局限,摆脱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遭遇的某些困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发展具有有机整体和动态平衡的基本属性。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处在系统中的每个要素具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影响要素在其活动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要素的缺失或结构失调都会破坏这个系统的平衡性。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发展的关键,其系统化发展将社会生活、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受教育者的心理等影响因素看作一个有机协调的整体,全面联系地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结构性分析,考虑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和制定政策时的统筹兼顾。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发展是动态稳定、多维开放的,其系统在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动态交换的平衡中进行,遵循系统升级进化的规律,通过多渠道、多种方式进行的系统化思想政治教育,将给其系统带来活力和动力,使之在向更高水平的发展过程中平稳有序。相反,当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方式单一、匮乏,系统结构失衡时,其系统功能就会减弱。

二、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结构及其“非系统化”表现

新的时代及其社会实践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历史使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要求其不断适应周围的环境变化,巩固和加强自己的系统动态稳定性。我们以新时期为背景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构成要素,并剖析其系统结构,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呈现出的内源性和外源性“非系统化”表现。

21世纪,教育体系受着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压力。内部压力来自体系内部的失灵与矛盾……外部压力在我们这个时代特别坚强有力。这种压力正在采取新的形式,开始无规则地向前演进……未来行动的方向主要将从外在因素中推演出来。”8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样面临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压力。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内源性危机表现为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内部结构失衡,功能缺失:教育目标抽象,教育内容僵化,教育方法陈旧,教育载体单一,教育评价、反馈环节薄弱。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环节中凸显组织制度、激励制度、检查制度、监督制度、评价制度、保障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制度之间缺乏相互的协调与配套,或制度执行流于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的危机,导致其不能满足受教育者的现实需要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外源性困境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关系,现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中对多种教育资源的占有和利用效率低,缺乏整体性规划和有效的整合机制。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生活、网络技术、校园文化、课堂教育、受教育者个体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构成了其多样化结构。这些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结构的缺失,限制了其系统结构动态平衡与整体协调功能的发挥。

思想政治教育与国际、国内社会环境变化的关系,构成其系统的社会结构。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种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发生碰撞,随之而来的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加剧和尖锐,在世界格局中资本主义仍处于强势地位,社会主义运动从总体上看仍在顽强地走出低潮,在此国际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有效解决意识形态中的矛盾与冲突,提升我国意识形态国际竞争力的新挑战。然而,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意识形态淡化的倾向,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面对国际范围的意识形态斗争时缺乏必要的阶级斗争意识,放弃从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和阶级斗争的视角加以分析和看待,主动把本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看作文化现象,以‘国际文化交流’、‘国际文化传播’、‘文化的国际视野’等作为招牌和幌子,用抹杀阶级性的美妙而动听的词汇替代本属于阶级性内容的实践,这实质上是自觉放弃阶级立场。”9这些现象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国际社会环境结构失衡,其意识形态性本质功能受到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社会结构还包含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内社会环境变化的关系。在我国深化改革不断推进,转型期社会生活多样化的条件下,社会成员思想的独立性、趋利性、多样性、非理性特征凸显,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贫富差距、城乡二元结构、各阶层的深层次矛盾相互交错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面临问题的现实图景。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满足其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要求,需要我们科学解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在思想理论层面协调和化解社会群体利益纷争、提升社会个体思想道德的政治素质,有效发挥思想上层建筑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技术时代性变化的关系构成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技术结构。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10科学技术划时代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存在方式,推动人类社会意识形式的变化,各民族、国家间社会意识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更为突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途径迅猛发展,互联网、数字媒体、手机媒体得到普及和广泛应用,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不断开放的社会环境造就日益多元的社会思想文化,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大众文化和文化多元化使价值取向的单向度与多样性同时并存,受教育者面临道德观、价值观选择的困惑,同时,信息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也使教育者传统的信息优势不再明显。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重新梳理古今中外的文化关系,提升教育者的引导能力,培育受教育者的价值观选择能力。

然而,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出现了某些技术结构失序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以各种手段、各类形式针对我国青年群体进行日益强烈的意识形态宣传、渗透,如:“利用Twitter、Facebook、You Tube、Flicker等新兴网络社交平台开展名目繁多的‘民主讨论’项目,推动所谓的‘民主革命’”11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自主设置能力不足,分析、创新、传播和调控网络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能力较弱。正如福柯所言:“(话语)权力不应被看作是一种所有权,而应被称为一种战略;它的支配效应不应该被归因于占有,而应归因于调度、计谋、策略、技术、动作。”12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掌控不在于占有权利,而在于提升权利生成与建构的能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表达严肃、形式单一、枯燥、抽象,其内容和方式在网络上缺乏“亲近感”“现实感”“针对性”。“主题本身决定着话语权,能否把握时代主题也决定了能否掌控话语权的问题。离开特定的时代主题去谈论话语权,就会把话语权神秘化、抽象化,使其成为一个无法说清楚,无法把握掌控的玄学问题。”13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系统中时代主题的缺失,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难以获得与受教育者的有效沟通,难以及时把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变化和心理动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话语权威性的下降,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失声”。

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的作用关系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校园文化结构。青年时期是个体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校园文化也成为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最直接的依赖路径。校园文化以其特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资源结构,符号、制度、管理、课堂、课外活动、教师、学生、管理者等文化要素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大学精神,生活在其中的个体成员在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文化结构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个组成要素不能协调运作而导致这一结构失衡的“非系统化”现象,表现为校园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不能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载体的作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不协调,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的交流障碍。由于大学管理体制的特殊性,教师作为校园文化最活跃的思想政治教育生命要素,其示范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限制,专业课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两线分开,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产生明显的交流障碍。校园内各类型文化关系的失序表现为:精英文化的失落、网络文化的依赖、大众文化的盛行,使大学校园缺乏深度的平面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与其课堂教学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结构包括师与生、生与生共同遵循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方式、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相互之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合作、交流、活动关系等等。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结构仍然呈现以教师单向灌输为主的线性模式,作为课堂结构因子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所维持的是静态稳定的关系,教育者掌握的思想政治教育反馈信息的动态性不强、精确性不够,导致其预测性不足,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

思想政治教育与受教育者个体心理的关系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个体心理结构。即受教育者内心世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受、领悟和认同状况,包括学习观念、接受意识、情感态度、思维定式等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设置、方法择取是否能够激发受教育者的思想成长和德行养成的内在动力并遵循思想道德认识发生发展的规律,是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结构秩序状况的基本原则。

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心理结构主要是从心理学上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受教育者群体思想发生的变化,90后大学生思想呈现易变性、复杂性、选择性等新的代际特点,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准确把握教育对象的新变化,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教育对象的内心深处,做到入脑、入心。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形成了“我说你听”的单向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缺乏人性化的平等对话与情感沟通,忽视了对受教育者接受心理的准确把握以及道德选择和分辨澄清能力的培养。因此,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吸引力、感染力,在某种程度上给思想政治工作把握受教育者的心理变化增加了难度,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受教育者心理结构失衡的现象。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结构更加复杂、多样,在层次上可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结构。按属性划分为社会结构、网络技术结构、校园文化结构、课堂教学结构、个体心理结构。从社会生活的横断面上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结构是从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到文化结构。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要求,这就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面对新的环境,不断解决新的问题,其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如何顺应时代的需求,理顺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结构关系,不仅是其发展的客观需要与内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从总体上看,由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环境变化的速度较为缓慢,由此而产生的其系统结构不平衡、不完善,封闭、半封闭的教育系统使学生与社会现实生活脱节,加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社会实践性内涵不足,从书本到书本,封闭式的小循环模式,产生局部生态环境的花盆效应(flowers effect)。脱离了学校课堂教育的封闭环境,在开放的现实社会生活中,受教育者的价值观、是非观、荣辱观经不起考验和挫折,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系统难以发挥其实效功能。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发展要求关注各个领域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其在各个领域的作用,做到多样化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挖掘并充分利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起影响作用的多维空间及多元环境系统。“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体的精神生活空间、沟通交往空间、网络虚拟空间、制度安排空间、社会生态空间等相关联”,其系统化发展需要在多维空间架构下,“在这些不同特点的空间中,把握规律性,找好结合点,具备话语权”14。既要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载体等内源性结构,又要完善受教育者个体心理、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网络技术等外源性结构。

2016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课堂结构、校园文化结构、社会实践结构、信息技术结构、受教育者心理结构的完善与优化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有效路径。

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其最主要的组织形式。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系统化建设要实现教育目标意识形态性与教育内容的科学性、教育方法多样性的辩证统一。面对国际国内意识形态的竞争,“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注意克服所谓的‘淡化意识形态’、‘去政治化’等倾向,坚持意识形态工作的正确方向”15。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方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要强化和彰显其意识形态本性,这也是其目标与内容结构系统化发展的前提。“如何培养人”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的有机统一,从系统观的视角来看,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与课堂内容等要素交互作用的系统化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方法运用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掘教学内容中的热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结合问题式、讨论式、对话式、案例式、专题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来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系统化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多种教学方法和要素的优化组合。

有效利用多样化校园文化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展开的实践逻辑体现对文化资源的路径依赖。受教育者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其获取最切近的校园文化资源有深层的关联,为学生提供直接践行理论内化的机会,使他们作出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选择。全面提升学校管理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各科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构建大学校园全员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软环境。同时,以大学精神、管理制度、校园物质环境为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使高校校园文化蕴涵的精神因素、信念因素、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内化为大学生的人格追求和行为准则。

社会实践的结构优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资源的缺失导致个体思想道德认知向行为转化的障碍。构建社会服务学习模式将社区服务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有效结合起来,突出社会资源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与整合,在课堂理论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博弈互动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双向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需要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得到印证并获得进一步发展与创新,作为课堂教学拓展和延伸的实践教学长效机制的确立,建立一个能够协调各种矛盾冲突和利益关系的和谐有序、全方位、立体化的实践教育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模式长效机制的建立在于制度的保障,作为新时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模式创新,实践教育模式需要具有战略眼光的制度框架设计和政策体系的积极扶持。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部门可以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法案,如:大学生社区服务法案,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课及课后、校内与校外的有效衔接、资源共融,使学生走出书本、走出校园,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形成社会实践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有效印证,同时完成其内容的更新与调整。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发展模式的建构离不开网络技术资源的有效利用。构建全方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专门网站建设。基于“开放教育资源”(OER)活动的兴起,积极开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公开课,设置网上心理咨询、网上就业信息指导、网上法制教育等栏目,发挥现代多媒体的优势,将其他大众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图书等信息资料加以拣选、整理后移发到网络上,并以文本、图片、视频等多样化的方式呈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与参与度,实现学生实时接收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和师生不受时空限制的交流互动。

构建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信息生态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技术素养,组建一支专业性强的网络公共平台宣传团队,这支队伍必须是知识结构合理,优势互补,能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挖掘、筛选与应用,对网络舆情能够有效地汇集、编辑、研判,及时对网络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大数据的支持,分析社会实践与受教育者个人的关联,按照关注度进行排序,通过受教育者的态度、行为,预测其思想的发展方向,及时发现、解决其出现的思想问题。同时,利用BBS、SNS、博客、微博等新型网络媒介,对社会热点、社会矛盾、社会思潮进行深度理论解析,增强舆论研判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壮大主流舆论对大学生群体的引导力、控制力和说服力,借助网络舆情的正能量,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发展离不开思想道德培育与受教育者个体的心理环境平衡、协调关系的建立。遵循民主、关怀、体谅的多样化心理疏导原则,构建心理疏导的“常态化”“个性化”服务和学生间心理互助机制,使其适应教育对象多样复杂的需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单向到双向、从认知到人格、从理论到实践、从经验到科学的发展与创新,形成“以真理服人(以理论的逻辑性与彻底性教育学生)、以事理服人(运用既蕴涵正确理论,又富有成效的实例、实践说服学生)、以情理服人(以所讲理论、实际的真情实感熏陶学生)的教育优势,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与说服力,使之高质量、可持续的健康发展”16。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发展是对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功能缺失进行反思的结果,从根本上揭示了其存在问题的实质,是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发展有益于其走出现实困境,面对多元化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抗衡,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思维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通过对多种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增强其实效性,在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社会价值观双向碰撞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在多样化的价值诉求中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性和主导性作用。(编辑:于建贵  校对:耿春晓)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97页。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46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5页。

5.〔美〕乔治·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155页。

6.〔美〕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的哲学》,单文经译,台湾:黎明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6年,第172页。

7.〔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1页。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发展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17页。

9.白显良:《论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第11期。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34页。

11.参见《以网络自由名义美国巩固网络霸权》,http://military.people.com.cn,2010-01-31。

12.(法)米歇尔·福柯:《权力的眼睛》,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8页。

13.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68页。

14.王学俭:《多维空间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第4期。

15.刘书林:《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坚守“灌输论”的缘由》,《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第10期。

16.郑永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理论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13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

[2]李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内在规定》,《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年第3期。

[3]刘建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的三重基础》,《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5

[4][美〕欧文·拉兹洛:《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世界》,闵家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5][奥〕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秋同、袁嘉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

(文章选自《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2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