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国200亿天价"脱欧”离婚案,华人成为"殃及的池鱼"?!

2016-10-19 凤凰欧洲 凤凰欧洲

英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英国2016年9月的通货膨胀率出现两年来的最大增幅。无独有偶,近日,英国《金融时报》一篇专栏分析详细地计算了英国“脱欧”即将面临的一张巨额账单,内容主要涵盖了英国在与欧盟“分手”前需要履行的共同财务义务,结论是这41年的联姻,英国的“离婚费”最终可能高达200亿欧元(约合180亿英镑)!这对处于“经济调整期”的英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更有可能成为谈判桌上无法和解的一道难题。而对于貌似”吃瓜群众“的华人来说,蝴蝶效应的深远影响可能远超出你我的想象!



据《金融时报》10月12日的专题分析报道称,这笔“分手费”是从欧盟3000亿欧元的共同责任费中划出的英国应该承担的部分,其中包含未付的预算拨款2410亿欧元,退休金责任费638亿欧元,及未来合同和其他支出的责任费约320亿欧元。

 


(图/FT)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大家庭”中,每个成员需要一起承担的当下和未来计划中的家族债务,英国需要在“离家出走”前,把自己原定承担的那部分付清。 

真的是风水轮流转,英国人大概万万没想到,有一天会轮到自己来签署不平等条约。不过更让他们心塞的,可能是这笔账单得到了来自伦敦政经学院的欧盟预算专家伊恩·贝格(Iain Begg)的验证。伊恩表示,《金融时报》这则分析中采用的计算前提“完全合理”。甚至还有一些欧盟官员表示,这个数额其实低估了!



  英国:凭什么要付这些钱?


对于不少人质疑为什么英国需要支付如此巨额的”离婚费“,有欧盟官员就拿健身房的例子来打比方:英国与一个健身房签了5年会员,却在健身3个月后就想要回会费退会。(所以现在健身房想方设法要把可能要到的会费都要回来?)。


其实,英国“脱欧”的账单不仅吓坏了英国人,也吓坏了欧盟里的其他国家,尤其是德国、法国、意大利等经济地位处于欧盟国前列的净捐款国。因为对于英国“脱欧”产生的财政缺口,要么他们迎头顶上,要么只能忍痛割舍一些项目。然而,就算是放弃项目也是重重困难,所以,目前欧盟必须向英国追讨要这笔“分手费”来保障其2020年以前的长期计划。


 

《金融时报》的评论表示,"健身房“的隐喻很好地说明了欧盟约1万亿欧元的长期预算结构中的怪异之处。按常理来看,“脱欧”后的英国理论上不再需要向欧盟履行财务义务。但现在的问题关键在于,英国“脱欧”不是由法院裁决的,而是由政府的政治谈判来定夺。


(英前首相卡梅伦与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资料图/EPA)

 被老盟友孤立的英国在“脱欧”谈判中的砝码本就不多,况且,梅姨政府目前正摆出一副“硬脱欧”姿态,坚持不会在移民问题上让步(梅姨要搞闭关锁国?英史上最不友好移民新政惊呆吃瓜群众!),所以,未来梅姨政府与欧盟谈判的着力点,应该会集中在能否让英国继续留在欧盟单一市场。 

工党领袖杰瑞米·科宾(Jeremy Corbyn)就多次在议会辩论中用这个问题挑战梅姨(Theresa May),梅姨的回答依然是“意有所指却模糊不清”。在最近一次辩论中,梅姨表示,将会尽力让英国保留通往欧盟自由市场的通道,但却未提会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达成。


(10月12日梅姨与科宾在议会辩论,图/ITV News)


据英国媒体报道,为了保住英国的金融等重要行业,梅姨的内阁正在探讨一项计划,或将在英国完成“脱欧”后,继续向欧盟预算缴纳数十亿英镑的“保护费”,以换取通往欧盟自由市场的“门票”。


所以,正是英国在这场“离婚”谈判中的弱势,让其不得不面对这张天价账单,尽管双方很可能会为此在谈判桌上僵持不下。


(图/Andrea Angeli)


  如果英国“买单”,对华人有何影响?

英国广播公司(BBC)最新报道称,英国2016年9月的通货膨胀率由8月的0.6%上涨到1%,衣服、酒店、燃油等价格的上升直接拔高了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英国国家统计局称,这是两年多以来,家庭用品成本消耗最大的单月增长幅。


(图/Getty Images)


在经历了英镑闪跌、通货膨胀抬头、金融大佬扬言撤离等“前兆”后,英国“硬脱欧”带来的经济震荡正令整个国家神经紧绷。

 

据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安永(Ernst & Young)的数据,预计英国2017年的经济增长将由原来预估的1.9%,放缓为0.8%。



 

眼看英国经济即将进入“寒冬”,现在还背负起如此数额庞大的账单,对英国纳税人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那一直独善其身的华人,这次可以一直做“吃瓜群众”看热闹围观英国“脱欧”这场大(nào)戏(jù)吗?

答案是否定的。假设英国真的需要支付这笔巨额账单,结合英国当下的经济背景,生活在英国的华人华侨,甚至天朝的吃瓜群众,都可能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



在英的华人移民

作为纳税大军中的一个小分队,合法留英的华人承担着和英国人同样的税收任务,看着自己的血汗钱就这样被拿去填坑,想必内心也是在淌血的,唯有默默祈祷梅姨政府不要再搞什么“人头税”的“万税”政策来搜刮民脂民膏。


此外,英镑汇率下跌,令在英工作的华人直接被“降工资”。


在英投资的华人


英国一直是华人投资的一块风水宝地,尤其在2015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以后,中英交往的“黄金时代”为英国带来了更多来自中国的资本。英国“脱欧”公投之际,英镑暴跌,许多外国投资者都抱着“抄底”的心态涌入英国,其中不乏中国买家。


(图/EPA)


然而,英镑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下线”英镑狂泻,是"胖手指“还是"硬脱欧"闯的祸?,令中国投资者们开始望而生畏,之前投资的项目也面临着资产缩水或资产安全问题


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

此前,英国央行,即英格兰银行行长马克·卡尼(Mark Carney)就曾警告,英国将面临一段时期的通货膨胀,食品是首先涨价的商品。



(英格兰银行行长马克·卡尼)


这轮“涨价潮”在英国大学、超市,以及生活服务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到(“Marmite门”事件|“脱欧”囧拉开了食物大战的帷幕!),因此英国“脱欧”后,中国留学生的学费和生活成本可能反涨不降。

 

对于学金融的留学生来说,可能会膝盖中“箭”更多。据国内数据显示,在前往英国留学的中国人中,选择金融或商业管理类课程的人数约占50%,远超学习其它课程的人数。


(许多英国留学生为高昂的留学成本而烦恼,图/New York Times)


如果梅姨政府保不住英国金融业的稳定,伦敦金融城的各种金融机构纷纷撤退,那么,这些留学生将损失许多可贵的资源,包括实习和工作机会,让英国留学的价值大打折扣。



从一开始,英国“脱欧”就注定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避免地将深刻影响着英国的现在和未来。目前公布的这笔天价“分手费”带来的蝴蝶效应更是不容小觑。“脱欧”这个难摊子现在越收拾越混乱,梅姨接下来的行动恐怕更是举步维艰。“铁娘子”临危受命圆了自己的首相梦,但背后需要付出的代价,却可能要由几辈英国人来共同承担。


阅读参考:
https://www.ft.com/content/3c1eb988-9081-11e6-a72e-b428cb934b78https://www.ft.com/content/215f8896-9097-11e6-a72e-b428cb934b78

http://www.ey.com/uk/en/newsroom/news-releases/16-10-17---uk-economy-to-enter-prolonged-period-of-weaker-growth-ey-item-club

http://www.bbc.co.uk/news/business-37688593


凤凰卫视欧洲台 综合报道图片来源于网络


实习编辑:王玥璐  责任编辑:YoYo  校对:于淇

精彩推荐

怎么穿才算像个“王子”?威廉亲自演绎从“房地产中介”到“时尚先生”的华丽转身!

麻瓜们, 罗琳说了,《神奇动物在哪里》有五部曲!

法国又出新法:变性将无需绝育

突发!土耳其度假胜地安塔利亚遭三枚火箭弹袭击

今天全世界都在看什么?

拉近全球华人距离
欧洲 | 新闻 | 资讯 | 人物 | 访谈  | 趣闻
微信ID:Phoenix_EU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