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依然年轻,我却老了” 记者泪奔

中国记协微信 中国记协 2024-04-29

今年清明,新华社有一篇报道《爸爸28岁,妈妈46岁,女儿20岁……》,记者哭着做完,感动了许多人。

跟踪一个线索,挖掘其中故事,用好不同平台特点进行传播。记者有哪些心得?


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我在现场》邀请主创张紫赟、陈诺、屈彦、周畅、李梦婷,为我们讲述。请看全文。


本栏目长期征稿,征稿信息附文末。
















我在现场 | “你依然年轻,我却老了” 记者泪奔


本文作者:张紫赟、陈诺、屈彦、周畅、李梦婷



(一)


其实,这篇稿件,是快时代里慢下来、用心沉淀的结果。

早在3年前,分社就跟进“为烈士画像”公益活动,关注到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在做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便持续追踪,先后播发了《跳崖牺牲的烈士终于有了正面像》《这个春节,参加过长津湖战役的他终于和弟弟“同框”》等稿件。

3年来,我们一直关注这一公益活动,了解到他们所作的烈士画像约200幅,也有更多师生参与进来,这个活动还在一直延续。


今年清明节前夕,在与安徽师范大学沟通思政课选题时,我们看到一段话:

美术学院师生发起“为烈士画像”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志愿者手中画笔还原烈士形象,帮助家属与烈士“隔空相见”,志愿者们在专业实践中弘扬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于是我们想,在清明节前夕走近这群师生,既能看看这些“00后”如何画下烈士的容颜,又能在这个特殊的节点铭记历史、缅怀英烈。这个选题便初步诞生。

在与学院老师进一步对接采访拍摄细节的过程中,我们又多次被触动。

正因为烈士家属不曾遗忘,烈士的容颜才得以复原;正因为有这样一群师生,烈士家属的遗憾得以弥补、思念得到安放……

(二)

我们不想“老实”地讲述这个故事。

采访对象是年轻人,目标受众也是年轻人,年轻人笔下画的更是一群“同龄人”,因此,镜头、脚本的角度要年轻,讲述也要年轻。

最终,我们决定从这里切入——

“在安徽芜湖,我遇见了一群‘奇怪’的美术生。”视频开头的第一句话是最早写下的。


我们尽力寻找他们“奇怪”的地方,比如画个五角星要讨论半天,比如常在画室里摆些奇怪的动作……熟络后,他们最真实的一面逐一展现。

只拍日常肯定不够,我们开始思考,希望挖出更多细节。

只有自己动情了,向大家传递的东西才有情。这是一次先自我感动的报道。我们都看过《寻梦环游记》,故事的主题——“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让我们共鸣,听着毛不易的《请记住我》,逐渐带入到这样的情绪中,再去看这群学生所为,不就是童话里的小男孩米格用音乐和歌声找回逝去亲人的现实版吗?

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很多弹幕评论说“哭崩了”,那是团队向“为烈士画像”公益活动发起人叶庆华赠送合影画像。当28岁的爸爸、46岁的妈妈以及20岁的女儿跨越时空同框,现场的叶庆华懵了,随即哭蹲到地上,呢喃说,“很像,但你依然年轻,我却老了。”


这样猝不及防的画面,我们是流着泪记录的。

很多类似的场景,首先在场,进而感动,才有力量让屏幕那头的你感同身受。

是“我”在和你说这个故事,不是别人。区别于很多叙事,要么让当事人自述,要么以“记者”身份带入。而这次的旁白以“我”来起笔,为的就是和观众面对面对话。我们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感悟到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告诉观众,让观众知道。

我们没有找任何专业的配音,虽然普通话不够标准,但每一句话都足够真诚。

新技术,为报道增色不少。片中最后一个长镜头起初并不在我们的拍摄计划,但我们一直在想,能不能给这群年轻人以及他们笔下的烈士有一张穿越时空的合影。


年轻团队人数众多,聚在一起难度很大,于是我们想到就让他们手绘自画像,把他们和满墙的烈士像放在一起,也是一种同框。我们利用AIGC,将烈士的素描画像复原为照片,让他们的音容笑貌更加真实。


保持好奇,用心去感受发现好的细节。拍摄第二天是周五,原本计划返程,可我们总感觉还不够,当得知周六还有个画像交接仪式,我们决定留下。

正是这个决定,我们才遇见公益活动发起人叶庆华,捕捉到她看见“全家福”合影的感人瞬间。也正因为对她的好奇,才能更进一步,发现许多感人细节,构成后续报道的主体。

在做采访准备时,我们看到一个表格,上面标注“XX烈士,无相片,参考侄子相片绘制”“某某烈士,无相片,靠儿子口述绘制”。

那一瞬间,我们被戳中了,一句句无相片,既悲壮又抓人心弦,我们决定把这个细节放到片尾,以字幕形式结合AI复原出现。


背景音乐的选择,更是精益求精。我们窝在办公室抓耳挠腮,听了上百首曲子,直到那首耳熟能详的《奉献》响起:“长路奉献给远方,玫瑰奉献给爱情,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那一瞬间,我们有些激动,作为记录者,就以这样一部有不少缺憾,却唯独不缺诚意的报道,去起笔、去奉献。

(三)

最初,我们只是想把这个故事完整地呈现在某个平台,针对某一受众。

后来,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我们想把这个故事讲好的念头越发强烈,通过各个渠道,向不同群体呈现。

当有家属提起,村里记得烈士样貌的老人已逐渐离世,我们则更加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烈士家属会执着于一幅画像?为什么有这样一群人乐此不疲做这件事?

我们也讨论过,这些画像对烈士亲属来说意味着什么?后来发现,这个答案就蕴藏在一个个现场中。亲属们见到烈士画像时的颤抖、眼泪,已经无需我们用过多言语去解读。


我们想,只要真实记录下这些动人的画面,那些打动我们的,也同样会打动读者的心。真实,永远是新闻的生命线。


(四)


秉持着同样的信念,团队每个人“各显神通”,从摄像到文案,从脚本到采访……大家各司其职,高效运转。

而最后报道的呈现效果,着实令我们大吃一惊。

我们主攻B站,以“原来,画好一颗星星一双眼睛,就是对历史的尊重”为题,视频一出即登上热门;又分别对接新华社公众号、视频号、微博等运营,进行分众传播,微信平台短时间内突破5个10w+……

按照不同平台受众口味,定制不同标题、内容风格,最终完美实现分众传播,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当满墙的烈士画像与学生们的自画像同框时,我们真正感受到了青春的力量,中国青年的力量,也更加感受到“记者”这份职业带给我们的感动与荣耀。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原报道


征稿启事


“我在现场”是中国记协微信启动改版以来开创的首个栏目,是编辑部重点打造的精品栏目。


“我在现场”中,记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一线采访故事,深挖故事细节,分享真知灼见、流露真情实感,鲜活明快、可读性强。编辑部不定期将优秀作品集纳成册出版发行。


更多稿件请参考文末 #我在现场 专栏。投稿地址zgjxwxtg@163.com标注【我在现场】+单位+姓名+联系方式。


投稿要求:

1、字数2000—3000字最佳;

2、强调现场感,记者在现场;突出故事性,记者讲好故事;提高可读性,语言表达简洁凝练。


优质投稿将单篇展示在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上,编辑部会与记者本人联系,后续沟通稿酬等相关事宜。




韩国记者对中国记者说:“没见过这样的韩国人吧?”

咋就火了,又火了?

核辐射超标,记者却……

两声巨响后,记者拍照发群:爆炸了!


来源:中国记协微信(ID:zgjxacja)

本期编辑:李永锡  樊杨

实习:陈祖明



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