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我消除与群体智能

Geoff Mulgan 利维坦 2021-04-11

© Imgur

利维坦按:




你可能见过傍晚空中的鸟群(如上图),如此密集的飞行,鸟与鸟之间保持着惊人的协调性,冥冥中似乎有某种群体指令,使得它们可以统一行动而不会产生碰撞。这在凯文·凯利《失控》一书中,被称为“涌现”(emergence)——它是事件发展过程中方向上的质变,是关键的转折点。从整体看,这就是“群氓”的智慧。
通过“涌现”这一概念,我们还可以将我们的人脑和宇宙做一比较。模拟研究发现,人类大脑中神经元的总数和目前宇宙中可观测到的星系数量大致相同。这种整体主义的视角,其实也带有演化的特征,毕竟,减轻竞择力度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合作,就是“抱团求生(snuggle for survival)”。



歌单陆续更新中

在虾米、网易云、QQ音乐上搜索

【利维坦歌单】即可获取





加拿大诗人丹尼斯·李(Dennis Lee)曾经写道,如果我们的思考、工作和生活,都发生在“更美好的早期文明时代”一样,那么世间的一切存在将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安慰。

这对人能否单独或一起作出更好选择提出了检验。这既是一个关于智慧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关于科学的问题。

我们发现,想要预判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并不是一件难事。我们能够根据上个世纪的经验推断出,一个更先进的文明必然通晓更多,掌控更多,对抗危机时更有力量。没错,如果全凭人的理性,我们想要的应该是机器人那样全智全能的身体才对——假肢、人造眼、扩容的记忆内存,这样人们才能保住他们有趣的工作,以及与之匹配的社会地位和薪水,而不是眼睁睁地看到这部分被割让出去。

但在其他类型的知识体系中,相对的进步则没有那么具象。

对一个保守派来说,智慧就体现在我们身边现存的事物中——机构、纪念碑、习惯和范式,在不断重复,日积月累,和常添常新的智慧中日臻完善。生存便是唯一要紧的考验。

可激进派不会这么想。对他们来说,世界因理性思想的重塑而存在,继而从中推导出行动,集体想象力体现在政党、政治运动和知识的潮流中。我们周遭的世界,可能并不是最好的世界。

©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stitute


而,群体智能这一复合概念可能会对两方立场同时提出挑战。

群体智能表明,一切社会只有受到过预想的试验和试错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最好的世界)是什么”的问法显然不是最准确的,即便是对于那些生来穷苦的人们来说也是如此。但“(最好的世界)可能是什么”,即便如此提出,也从来没有与生俱来的完美答案;而是需要通过经验不断地探索,打磨和重铸。

换句话说,进步必须通过辩证的方法慢慢培育孵化,通过实践而不是纯粹的智力,这其中一部分就涉及对理论的抽象性不断加以质疑——比如“市场”,“国家”或“社会”这些抽象的概念。

不同文明和不同时代中关于智慧的研究已经证实,对于什么才是智慧,什么才是最高水平的智能的判断有着惊人的一致性。这包括高瞻远瞩的能力,将道德与思维和决策相结合,关注环境中细微敏感的环节而不是简单的套用规则或启示。

也许过去对于智慧的研究中最重要的教训,就是我们逐渐认识到:智慧需要超越自我或者身份归属的界限。一些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公司是整个行业和经济体的一部分,自己的城市是整个国家和世界的一部分,自己的军事组织可能是更大的维和军事系统中的一部分,就连他们个人和所在的团体也有赖于整个生态系统,在这样的领导者身上,我们常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智慧。

然而,一边是近在咫尺,立足当下,另一边是志存高远,放眼未来,二者间存在一种难以回避的紧张关系。事实上,很多人在听到群体智能这个概念以后可能会感到不太舒服,消除了自我的界限,就意味着更加彻底地洞悉自己,发现自身的弱点,挑战我们对于永恒概念的幻想

© The Unwanted Opinion


社交媒体早已开启了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培养,我们渐渐适应了让自己的生活接受他人目光的注视,无论它给我们带来多少益处,抑或是多少不安。一个真正实现信息化的社会可能比一个专制国家更难以抵御。而某些情况下,群体智能也可能会对创造力和破除迷信的力量构成威胁,人们对于社交媒体的过分沉迷似乎已经使独创精神受到了动摇。

乐观主义的观点会希望看到人们将努力成为群体智能的一部分视作一种文化习惯加以学习和培养——更加善于分享,善于聆听,或者遵守秩序,承担责任。也希望人们能够学会应对反对派的智慧——能够明白质疑对于真理的必要性,忌惮对于希望的必要性,以及监管对于自由的必要性。

我们似乎很容易将群体智能未来可能的演变方向与我们对于进化已知的认识联系起来。约翰·梅纳德·史密斯(John Maynard Smith)和艾尔斯·萨斯迈利(Eörs Szathmary)提出了在向复杂生命的演进过程中的八个重要表征,同时也为我们理解群体智能的演进提供了最好的诠释。

©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Unit, CBS


它们包括,从染色体到多细胞生物的转型,从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的转型,从植物到动物的转型,和从简单性生殖到有性生殖的转型。每一次转型都产生相互合作和依赖的新形式(基于此,转型前的结构可以独立复制,而转型后只能作为“更大整体的一部分”得以复制)新的交流方式,以及储存和传递信息的方式

未来智慧经过演变将具有可比较的特性,同时伴随着合作与相互依赖的新形式,和处理沟通问题的新方式的出现,这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外部世界和内在世界的理解,这一点是完全可信的。

意识进化的概念看似是一句废话,又同时令人望而生畏。显然,意识正在经历进化,未来也有可能继续发展。不过,社会科学所担忧的其实是:单纯的推断以及许多以此为主题的艺术作品要么抽象晦涩,要么空洞无味。

在诸多电影和小说中,我们见到了未来机器的雏形,它们往往拥有异常高超的计算能力,观察力和反应能力。这样的机器对人类也许是福音,也许是梦魇(当它们扮演着恶魔般的角色,往往更有意思),但是,当我们看到有的机器通过面部扫描系统来捕捉人的情绪好恶,有的在导弹如骤雨般来袭时将它们一一击落,或者还有的机器通过操纵复杂的网络,左右人的思想和行为,往往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理解它们更深的意义。

然而,无需细想我们就会发现,在整个历史长河中,计算总量或者智力总量的变化总是伴随着质量的变化——也就是思维方式的变化。这为我们带来了看待这个世界的新视角,比如,一个由科学规律制定法则的世界,而不是魔法世界,人民是主权公民,人类的生活依赖于全球的生态系统,或者个体作为一种复杂、从属、甚至一定程度上虚幻的存在。

© dreamstime.com


因而,所有未来智慧的变化同样也会兼顾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历史向我们讲述了这样的转变:向更大规模,更全面复杂的国家形式发展;文明的兴起,城市中陌生人间的社交文化;死亡率统计数据的降低,日常冲突事件的减少,以及其所代表的暴力事件的减少。

即使这种演变不是线性和必然的,甚至也不可预测,我们仍然有证据表明,发展的整体趋势是更多的沟通,和更大范围的“共同智慧”这也就意味着达成更多共同法则与协议,更富有同理心,愿意将边界视为一种可以交换的条件,同时摒弃将魔法或命运当作解释的思维定势。

已经有很多人尝试将这些变化置于整齐的时期序列中加以考察。这在19世纪就已兴起(从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到卡尔·马克思)。作家们通常将自己置于进化后的最高层(奇怪的是,每当谈到远远超越他们想象力的进化发展时,他们似乎缺乏应有的虚心)

在生物学上我们与十万年前的祖先是如此相似,所以因果机制在这里完全讲不清楚。表观遗传学的知识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同的环境会造就不同的人和文化。只不过我们对此并不理解,仅此而已。

同样令理论家们感到不安的是,最能体现意识最高水平的著作很多已能追溯2000多年的历史。更多的近代思想家的智慧和见解并没有超越释迦摩尼,耶稣和老子。事实上,体现人类智慧的几乎所有其他领域——科学,艺术,文学——都实现了长足的进步,而在智慧领域却不然。

类似的不确定性也适用于人类个体。同样,人们已经做出多种尝试,试图用可预测的顺序阶段,绘出一条人类的发展之路。他们将重要的事实一一指明。但这些事实并不能很好地彼此吻合,证据也不充分。所有这些理论都体现了人类寻找发展模式时近乎绝望的迫切心态,以及对发展模式本身的极度渴望。

那么,我们能不能想象出一种更先进的群体智能,也许是超越了自我幻觉和人为界限的群体智能,将思想看作一种更像是借用我们来实现表达的东西,而不是由我们发明的东西,活跃的智慧光环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对话中无处不在,不再仅仅是为我们头脑中的世界提供反馈和评价,更对我们之间的现实世界作出反应?

我们能不能想象出一个思想和感官与机器职能相融合的世界,意识的方方面面都在无形中被放大,得到指引,并且相互联系起来?当人类的大脑和数字智能结合起来产生了意识的新形态,我们要如何洞悉内心世界的景观?

可靠的意识进化理论中,没有哪个是现实可行的,因为孕育它的文化和意识落后于它所要试图解释的文化和意识,也就只有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沉淀后才能证实是对还是错。不过,想象、探索、强化观念的形式,从而提高意识力,同时消除自我和独立身份这样人为的错觉,这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这样的预言可能会让我们感到可怖。不过,所有高级的意识形态都会让人感到可怖。或许我们可以效仿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他认为“这个世界上充满了神奇的事物,它们正耐心等待着人们的感官变得更加敏感”。

本文作者杰夫·马根(Jeoff Mulgan)是英国国家科学、技术及艺术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哈佛大学高级客座教授。



文/Geoff Mulgan

译/溪溪

校对/兔子的凌波微步

原文/nautil.us/blog/-collective-intelligence-will-end-identity_based-politics

本文基于创作共同协议(BY-NC),由/溪溪在利维坦发布

文章仅为作者观点,未必代表利维坦立场




往期文章:





投稿邮箱:wumiaotrends@163.com

西文学术书1元起拍,点击阅读原文入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