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圆满福慧资粮最殊胜的方法---六波罗蜜多(三)忍辱



忍辱不容易,遇到逆境的时候,尤其是有人来伤害你的时候,心不乱、不动,这叫忍辱。在修行的过程中,遇到磨难的时候,心仍然不动摇,这也是一种忍辱。你所修的法再深奥、境界再高、意义再深,心里没有畏惧,敢学敢修,心也不动,这也是一种忍辱。

忍辱可以分三种他人邪行之安忍、求法苦行之安忍、不畏甚深法义之安忍。


第一个,他人邪行之安忍。假使有人无缘无故地打你、骂你、欺骗你、伤害你,你不但不以眼还眼,不以牙还牙,连心都不随着动,这叫忍辱。


作为修行人就要让、就要忍。有什么机会都要让给众生,有什么艰难困苦都要忍耐、忍受。之前和他无冤无仇,如果他没有任何原因,没有任何理由地来责骂你、殴打你、羞辱你、诋毁你、诽谤你、欺骗你、伤害你、折磨你的时候,你都能忍,这就是忍辱。都要忍,不能和他一样生起嗔恨心,不能和他一样去争吵,去伤害、恼害别人,修行人就要这样。


要求有点过分是吗?按世间的角度来看,这个要求是有点过分。但是按佛法,按出世间法来说,我们讲二谛——世俗谛和胜义谛,它们是两个方面。我们现在要修的是胜义谛,修的是出世间。什么叫出世间呢?就是超越世间,与世间完全不同的。站的角度不一样,看的事情就不一样。对一个修行人来说,这都是应该的。应该心平气和地接受、承受。


对一个修行人来说,这些逆缘、逆境,这些磨难都是求之不得的。要是没有磨难,不磨练的话,怎么能成就呢?若是没有这些逆境、对境,无始劫以来积下的债怎么还?所造的业怎么消?随随便便、舒舒服服地,债就了了?哪有那么容易?修行就是了缘、了债、了生死。我们站在世俗、世间这个角度来看,是有点过分;但是我们现在换个角度,换个立场去看就不一样了。


佛讲的,如是因如是果,这都是因缘果报,是要了的!若是你能修忍辱的话,这也是修行、了缘了债的好机会。若你不修忍辱,再去报仇,继续和他们结仇,彼此嗔恨、伤害的话,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就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以后还要不断地感受同样的果报。以前结的恶缘,现在成为仇人了;如果你现在又跟他结恶缘,将来还是仇人。这都是在轮回中感受无穷无尽痛苦的因,不应该种这些因。你嗔恨别人,甚至去伤害别人,这都是造业!




第二个是求法苦行之安忍。在学佛修行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磨难、魔境。没有魔不成佛,面对障碍、违缘,就是一个字:忍!要忍受、忍耐。学法修行的过程中,要不顾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纵然失去生命也绝不舍弃佛法。以这样的精神来学修,才能成就。


修行是第一位,把修行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为了面子,不能舍弃佛法;为了生命,不能舍弃佛法;为了暂时利益,更不能舍弃佛法。你舍弃了佛法就等于舍弃了解脱,舍弃了佛法就等于舍弃了永恒的快乐。我们为了修行什么都可以舍弃!有没有这样的信心?有没有这样的决心?若是真有了,你才有资格学佛。


不顾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希求佛法,精进修持佛法。为了修行什么都能忍,有再大的困难,有再大的磨难也能忍,也不影响修行,也不影响成就。这就叫求法苦行之安忍。




第三个是不畏甚深法义之安忍。念佛法门不容易,念佛有念佛的方法。我们现在也不看自己的根基在哪里,就看哪个法门简单,哪个法门容易掌握,根本没有去了解这个法门真正的内容。


一说要背咒语、学法器,都开始害怕了。一看要学这么多,修行这么复杂,就开始不敢学、不敢修了。“不畏甚深法义之安忍”,无我、空性、对这些没有畏惧,没有恐怖,都要学、修的,就像饥饿的牦牛吃草一般的学、修。


要有信心!我一定要学会,我一定能学会,我一定要修好!法义再深、境界再高,仪轨再复杂,我也要学、要修!这种勇敢的心叫“不畏甚深法义之安忍。”心不动摇!再难、再深、再高,也难不倒我!我能学会、我能修成、我能胜利!这种精神叫“不畏甚深法义之安忍。”有这样的精神,有这样的发心,才能学佛,才能修行,才能成就啊!有这样坚韧不拔的毅力,有这样百折不挠的决心,才能成就!有一点违缘、困难了,就开始怀疑了;有一点什么事情,就开始泄气了,开始想逃避了,没有这样修行的。

安忍也可以具足安忍波罗蜜多,也可以具足六度。为了修行,自己能够付出时间和精力,能付出身心,这就是布施。能如理如法地修忍辱,这就是忍辱之持戒波罗蜜。修忍辱不是在克制自己,折磨自己,不是在痛苦当中,而是快乐地、心甘情愿地、心平气和地接受、付出,这叫精进。修忍辱的决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一心一意地修忍辱,这就是禅定。忍辱的对境、忍辱者自己,忍辱的方法、过程都能观空。站在三轮体空的角度修忍辱,这叫智慧,也是忍辱波罗蜜。一个忍辱度都可以具足六度!


佛法不是讲给别人的,是讲给自己的。佛法就像镜子,不能照别人,只能照自己。


往期文章回顾:

圆满福慧资粮最殊胜的方法---六波罗蜜多(一)布施

圆满福慧资粮最殊胜的方法---六波罗蜜多(二)持戒

《回向文》


文殊勇猛如实知

普贤菩萨亦如是

我普于彼随学故

回向今此一切善

三世诸佛咸称赞

如是回向最殊胜

我亦普以此善根

回向为令依贤行




菩提慈善果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显密闻思堂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