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总览|《文学评论》2022年总目录

文学评论 2024-02-05





《文学评论》2022年总目录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专栏

无产阶级文化派的理论旅行  

——陈望道的波格丹诺夫翻译及其语文理论的实践

高维宏(1·5)

当代西方“形式意识形态”美学研究的阐释路径与价值 

段吉方(1·15)

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光辉里程碑  

——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

张 炯(3·5)

“人民性”文艺思想生成的逻辑基础与理论建构  

张福贵(3·16)

“人民”与社会主义文艺阐释共同体的建构  

谷鹏飞(3·25)

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在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的发展与深化

张永清(3·34)

毛泽东“两个发扬”论的理论目标与意义  

周平远(5·5)

介入艺术的三副面孔  

常培杰(5·14)

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生产机制的采风  

祝鹏程(5·23)


“文学译介与文明互鉴”专栏

“美学”译名考  

李庆本(6·5)

“白心”与鲁迅关于现代作家进德路径的思考  

——兼论鲁迅对爱罗先珂的译介

梁 仪(6·14)

“世界公民”与“虚君共和”  

——《一个青年的梦》译介过程中的中西之辨

丰 杰(6·24)

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神思”范畴的译释  

戴文静(6·34)


文艺理论

复数的瞬间:“刺点”中的时间机制  

吴娱玉(1·81)

晚清维新运动与中国“文学”观念的演进  

张 弛(1·91)

现代“国文”教育中的文化思想与文体观念  

周兴陆(1·100)

解构主义时代的宏大叙事  

——萨义德的拯救思想及其批评践行研究

李 盛(1·108)

论见证文学的真实性  

陶东风(1·117)

网络文学评价的美学律令与历史逻辑 

——兼论恩格斯“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之于网络文学评价的有效性

欧阳友权(2·5)

“三重摹创”视野下非虚构写作的实践图式探究  

王 灿(2·14)

古希腊罗马散文与西方随笔文体的诞生  

蔡西希(2·23)

理性的整合与超越  

——论本雅明与巴塔耶的“经验”

赵天舒(2·32)

意象创构中的观物取象  

朱志荣(2·41)

汉字美学的本体起源探微  

——兼论“意象”的语言学内涵

杨 也(2·50)

当前文学批评的要素  

王一川(3·44)

艺术是进化的吗? 

——一个仍待商讨的问题

郭玉越 (3·53)

理性理念如何转化为艺术形象? 

——康德艺术理论的现象学阐释

苏宏斌(3·62)

论口头文学的接受  

朝戈金(4·5)

赛博格女性主义批判  

——一种马克思主义的视角

张墨研(4·15)

论“崇高”的六个层次  

刘旭光(4·24)

论艺术生成的差异逻辑  

卢文超(4·32)

杜博的诗画对观与艺术理论的现代起源  

张 颖(4·41)

审美理解的“自治”  

——论后期维特根斯坦美学的实践维度

张 巧(4·51)

图像叙事的“再现”考古论  

——基于福柯视域的考察

杨向荣(5·32)

神经美学与审美意象理论的创构  

胡 俊(5·41)

曲喻与矫饰:论钱锺书诗学研究中的“巴洛克”因子  

彭英龙(5·50)

跨文化形象学的中国方法:超越后殖民“压抑假说”  

周云龙(6·42)

作为反思结构的“后现代”  

——论《尤利西斯》与《玫瑰的名字》的“开放”及其创造性诠释思想

卢 嫕(6·50)

Aufheben:钱锺书和黑格尔核心观念熔铸的考察  

屠友祥(6·59)

论宗白华意境说建构对华严佛理的融摄与转化  

汤凌云(6·68)


中国当代文学

20世纪50 年代“梁祝热”的情感诗学与文化政治  

赵 希(1·170)

论“十七年”山水游记中的“社会主义风景”  

王炳中(1·179)

近年散文话语的转换及新变  

——以新文化大散文与非虚构写作为观察点

陈剑晖(1·188)

反宰制、抗辩与主体性追寻  

——论陈映真小说的身体书写

马海洋(1·197)

重审当代文学的当代性立场  

张丛皞(1·206)

王蒙早期文学思想及其认知变迁探微  

——以《尹薇薇》改写事件为切入点

沈杏培(1·214)

“人民”眼中的世界  

——1949—1965 年间中国文学的世界书写

朴 婕(2·58)

视觉想象与抒情现代性  

——论20 世纪50—60 年代小说的风景话语

颜水生(2·67)

论20 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的诗歌转折  

赵稀方(2·78)

“九叶”何以称“派”  

——论20 世纪80 年代诗人的一种自我指认策略

黄凤凤(2·87)

《当代》与改革文学的发展历程  

——一个社会史的视角

尹 林(2·96)

论铁凝小说中的图像启蒙之义  

盛 慧(2·105)

文本、阅读与风格的建构  

——周立波《山那面人家》的发表与批评

张高领(3·123)

返乡文学青年如何回嵌乡土?  

——20 世纪60 年代初赵树理的相关创作与思考

闫作雷(3·131)

路遥的“残酷”人生观及其文本呈现  

韩欣桐(3·141)

“现代性”作为一种古典诗传统  

——论21 世纪新诗对古典诗传统的新发现

罗小凤(3·149)

道器之用:鲁迅与南洋大学  

胡星灿(3·159)

冬眠者何以醒来? 

——“三体”系列中的科幻小说未来想象机制

陈舒劼(3·168)

时空拓展、功能转换与媒介变革  

——中国网络小说的“长度”问题研究

房 伟(4·150)

新世纪网络小说的盛世叙事与中国气派  

聂 茂(4·158)

广播电台与新时期听觉经验的生成  

——从刘心武小说的播出说起

杨 毅(4·168)

论莫言小说的比喻思维  

郭洪雷(4·177)

作家书库里的故事  

——论王安忆阅读、课堂和随笔之间的互动关系

程 旸(4·187)

“舆地学”与中国当代小说  

周保欣(4·195)

论非虚构写作中的主体情感与观念  

洪治纲(5·112)

“传奇”与《林海雪原》的评价问题(1957—1961)  

廖秀芳(5·121)

当下创作如何“发明传统”? 

——论宗璞“野葫芦引”四部曲

徐阿兵(5·130)

论王朔现象与20 世纪80 年代文学的转向  

——兼论当代文学与影视关系之变迁

邱晓丹(5·140)

新世纪上海城市书写中的意象抒情传统  

朱 军(5·150)

从“夜读”到“札记”  

——茅盾晚期批评文体的生成

肖 进(6·112)

《李自成》内含的多重叙事话语  

惠雁冰(6·120)

论王蒙革命记忆书写的情感结构  

——对读《青春万岁》与《恋爱的季节》

韩旭东(6·131)

技术时代的“人”与“文”  

——陈祖芬《挑战与机会》与新时期文学的转型问题

何卓伦(6·138)

近年“笔记体小说”创作与传统的当代转化  

谢尚发(6·147)

王安忆弄堂叙事:习性互补与恋地情结  

余岱宗(6·158)


中国现代文学

从“文学研究会”到“文学研究所”  

——中国文学研究现代范式的生成与衍化

邵宁宁(1·126)

版本谱系:作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的方法  

——以《日出》版本谱系的建立为例

段美乔(1·134)

域外行旅要素与胡适白话诗观念的生成  

卢 桢(1·144)

“情书”公共化之后 

——1919 年新青年婚恋话语的危机

盖 琳(1·153)

“新人”归旧学  

——民国留美学生张彭春的国学书目和作文训练

张诗洋(1·161)

革命风潮转换中的文学与“汉字”问题  

——《秋夜》“棗”字释义

李 哲(2·112)

声音里的西南联大  

——文化抗战与西南联大学者演讲

马绍玺(2·120)

重复与书写:论现代汉语诗歌用典的功能结构  

周俊锋(2·129)

“失贞”以后怎样  

——论丁玲的“创伤书写”(1936—1941 年)

周港庆(2·138)

作为“现代的超克”的共同制作  

——花田清辉与《故事新编》

朱幸纯(2·147)

旅日体验与前期创造社的激情书写  

罗振亚(2·156)

中国现代作家书信的“公”与“私”  

——以鲁迅书信与文集、全集编纂为例

付祥喜 (3·70)

从“差不多”到《尝试集》  

——《端午节》的内在“低音”

孟庆澍(3·81)

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内源性”生成机制探析  

——从越文化视阈的透视

王嘉良 (3·90)

20 世纪30 年代山东中学国文课堂内外的新文学  

刘子凌(3·98)

新诗“情绪节奏”的内涵、机制与实践  

王雪松(3·107)

“我颂扬投火的飞蛾”  

——新诗同题译写现象的个案分析

颜炼军(3·116)

中国近现代司法变革的文学反映  

——略论中国侦探小说兴起的社会背景及多重意义

周 洁(4·96)

北大预科国文课程与新文化运动的互动  

——《学术文录》与1917 年前后的“整理国故”

张 慎(4·107)

话剧意念的生成与命名  

袁国兴(4·116)

艾青与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谭宇婷(4·123)

柳无忌的海洋文学理论  

陈绪石(4·131)

成为/ 不成为“台湾的崔承喜”  

——重读吕赫若小说《山川草木》

李 娜(4·139)

“鲁迅文学”:20 世纪中国的文学行动  

汪卫东(5·58)

《自由谈》杂文与鲁迅的“都会革命观”  

杨 姿(5·67)

“中期鲁迅”研究刍议  

邱焕星(5·76)

“劳动”的诗学:“劳动”与早期新诗的写作机制  

宋夜雨(5·84)

“列夫派”作家笔下的中国革命文学  

——特列季亚科夫与他的《邓世华》

刘天艺(5·94)

理悟与诗心的双调行  

——废名诗歌论

胡苏珍(5·103)

“传统”的发明  

——“整理国故”运动与王国维“文学革命的先驱者”形象建构

李浴洋(6·77)

从《英文学史》到《宋元戏曲史》  

——“文学史”观念的旅行与王国维的域外资源

周 旻(6·85)

传的解放  

——桐城文体与《阿Q 正传》的生成

辛明应(6·93)

呼应与异见  

——论“文学革命”与“美术革命”之关联

张 森(6·103)


中国古代文学

先秦文学社会功用的变迁与文学的发展  

郑杰文(1·23)

赋为“漆园义疏”说  

许 结(1·32)

本源《尚书》:元稹制诰改革重审  

范洪杰(1·41)

从“务反近体”看韩愈文章复古的激进追求  

刘 宁(1·50)

《沧浪诗话》与宋代理学  

吴承学(1·59)

元末明初和陶诗的体貌体征与诗学观念  

——浙东派易代之际文学思想演变的一个侧面

左东岭(1·69)

上博简《孔子诗论》“小雅”论及其诗学史创获  

徐正英(2·165)

天文分野:文学地理学的思想来源及意义  

王洪军(2·176)

发现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历史重塑  

徐建委(2·186)

地方意识对汉大赋夸饰性的影响  

张廷银(2·197)

梅尧臣诗体诗论析疑  

张 剑(2·205)

郭嵩焘与西方文学  

——中国人为活动主体的近代中西文学关系(1840—1898)考论

尹德翔(2·214)

“富艳”的史学和文学批评意义  

许云和(3·176)

花担上的帝京:宋代卖花诗词的都城感知及文学意蕴  

周剑之(3·186)

宋诗中的负暄书写及其诗学意义  

李雅静(3·195)

从复古、性灵到会通:刘汤论乐与隆万间文学思潮的嬗变  

李舜华(3·204)

属辞比事:王夫之《楚辞通释》的阐释原则与实践  

张 伟(3·215)

于右任与晚清诗界革命思潮  

胡全章(4·59)

“光绪废立”与《老残游记》:重释刘鹗的救国理想与文体革新

郑 学(4·68)

论章太炎的文体学  

谢 琰(4·78)

中国文学史在近现代的知识定位与话语竞争  

谢文韬(4· 87)

百年考古与汉语史诗新认识  

江林昌(4·205)

域外接受与变革: 朝鲜朝唐宋诗之辨审美趋向探析  

李 岩(4·215)

孔子论次《诗》考  

孙尚勇(5·159)

从出土文献看《安世房中歌》的乐歌属性  

李 骜(5·169)

扬雄赋序的生成及其文学史意义  

熊良智(5·177)

隋代文学南北融合的观念与历史  

马铁浩(5·185)

论唐代燕射乐曲、歌辞归类及相关问题  

郭 丽(5·196)

从“评诗”“品味”看袁枚持论的民间立场  

石 玲(5·204)

王国维《颐和园词》考论  

彭玉平(5·212)

“陶集年号甲子案”与陶渊明自定本集  

——对一桩文学史公案的还原考察

范子烨(6·168)

论初唐叙情长篇诗歌的艺术特征和诗史意义  

杨 照(6·181)

民间学术共同体的结盟  

——陈玉璂《学文堂集》序文解读

郭英德(6·190)

从《风月宝鉴》到《红楼梦》 

——成书与创作思想的嬗变

夏 薇(6·201)

袁枚性灵诗学与江户后期汉诗的本土化转向  

熊 啸(6·211)





  

《文学评论》祝您元旦快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总览|《文学评论》2022年总目录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