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追求卓越,建设卓越,成就卓越!


锻造大国重器

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使命

如何培养“卓越工程师”?

教育部官微推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推进产教融合协同培养“秘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工程硕博士培养体系改革,提高卓越工程师人才自主培养能力,5月7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召开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推进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由校长、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院长金衍主持。会议通报了理事单位名单,审议通过了理事会章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理事单位成员代表,校长助理李景叶、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随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推进会在东校园音乐厅召开。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二级调研员德吉夫,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宇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理事单位成员代表,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代表,校党委书记王同奇、党委副书记文永红、副校长张广清,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研究院)负责人和师生代表近200人参加会议。金衍主持会议并讲话。

王同奇致欢迎辞。他回顾了学校建校70余年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工程人才培养的实践,明确了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方向、思路和举措。他强调,要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任务落到实处,做出实效,一是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坚定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聚焦关键领域,培养国家能源战略急需的高层次卓越工程师人才;二是在推进校企合作中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整合校、地、企资源,深化政产学研用融合,破解脱节难题,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三是在激发创新活力中提升示范引领效应,立足自身办学特色与学科优势,进一步总结工程人才培养的经验做法,形成可推广的培养新范式。

德吉夫肯定了中石大工程人才培养成效。他强调,要聚焦服务国家战略,瞄准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构建有组织联合培养工程硕博士的新范式;要深化校企产教融合,夯实协同育人机制,落细落实人才培养工作;要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实现人才培养和工程实践深度融合,建好建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他表示,教育部将一如既往支持中石大的建设和发展,推动学校加快建设能源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周林波代表理事单位致辞。她强调了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战略意义,表明了中国海油及兄弟企业与中石大深度融合落实工程硕博士联合培养工作的决心。她表示,中国海油将以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导向,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发挥产业优势,坚持科研、生产、人才培养一体化,提升自主培养能力,建设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能源安全和民族复兴提供人才保障。

在全体参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德吉夫、王同奇、理事长和副理事长单位领导共同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揭牌。文永红、张广清为理事会理事成员单位授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执行院长詹亚力汇报了学校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建设进展。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企方代表,中国石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招生工作部主任陈振宏、中国石化集团党组组织部(人力资源部)培训开发室主任杨俊、中海油研究总院党委副书记秦文刚、国家管网集团党组组织与宣传部总经理助理兼人才管理总监白晓彬分别围绕研究生入企联合培养情况进行了专题汇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企方执行院长、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处长胡航主持企业人才培养汇报环节。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将秉承“坚持卓越目标、遵循卓越规律、建设卓越条件、造就卓越成果”的建设思路,着力打造能源领域卓越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样板间”,为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人才自主培养再立新功。

来源:微言教育 研究生院

摄影、编辑:杨文琰

责任编辑:华南

审核:李丽平 刘志庆



“这一年,我又成长了!”

“这一年,我更爱中国了!”

刻印于心,见之于行!中石大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

巅峰对决,快来为你的导儿打call!

央视聚焦!中石大挺膺担当书写强国报国青春篇章!

 启新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