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封信,含“赞”量极高!


近日

中海石油 (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向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发来表扬信

对学校杨进教授领衔的

深海工程创新团队

给予我国首口自主设计实施的

超深大位移井——恩平21-4油田A1H井

在珠江口盆地海域顺利投产

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表示诚挚感谢

希望团队继续加强校企合作和科研成果转化

为我国海洋钻井技术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以最饱满的精气神去回应国家的嘱托和信任”




恩平21-4油田A1H井是我国首口自主设计实施的超深大位移井,该井平均水深86.4米,钻井深度9508米,水平位移8689米,是目前我国海上第一深井。

针对万米级高难度大位移井技术难关,深海工程团队杨进教授带领团队成员分别从理论推导、数值模拟和模拟实验出发,对自升式钻井平台桩靴进行加大改造,减小单根桩腿预压载压强,提升桩靴就位时安全系数,减小平台就位“鸡蛋壳地层”穿刺风险。通过上千组的数值模拟研究和几百组带压实验的反复测试,终于攻克了海龙9号自升式钻井平台桩靴承载力受限、插桩易穿刺、隔水导管极限承载力及井口稳定性等系列技术难题。

深海工程创新团队完成了各项技术突破,为海上最大位移水平井安全高效作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创造了我国海上最深钻井纪录,刷新了我国海上钻井的水平长度纪录,标志着我国海上超远超深钻井技术水平跨入世界前列。

此次恩平21-4油田超深大位移井刷新了4项全国纪录,形成了5类13项技术成果,使用的材料、装备国产化率达95%。依托该模式未来可实现在生产平台一万米范围的油气资源动用,显著提高油气田开发效益,对推动油气增储上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充分发挥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同向聚合!”




项目过程中,深海工程团队党支部书记杨进带领支部与恩平21-4油田超深大位移井项目临时党支部开展多次共建交流。恩平21-4油田超深大位移井项目临时党支部是为了推动恩平21-4万米级高难度大位移井项目顺利开展,由招商海龙9平台联合作业者、第三方服务商共同组成。党支部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模范性作用,积极发扬新时期海油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能源报国的使命担当,为南海东部油田增储上产积极贡献力量。

深海工程团队党支部与对恩平21-4油田超深大位移井项目临时党支部加强双方党建交流,依靠共建平台,助推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同向聚合的作用。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过硬的本领为国家能源建设献计谋策。





“团队每一位师生都是‘海洋强国’梦想的追梦人!”




深海工程团队多名师生登上平台参与到该项目生产一线中。青年教师宋宇表示:“在杨进老师的带领下,参与首口海上超深大位移井科研攻关,让我深感为国家重大工程贡献力量的责任。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是对‘海洋强国’梦想的贡献,也是我们为国家能源安全不懈努力的体现。”

恩平21-4油田A1H井是我国自主设计实施的第一口超深大位移井,战略意义重大。杨进团队多次前往作业现场收集一线难题,调研实际数据。团队博士生王佳康说:“面对海底浅层地层软硬交互、断层交错的难题,团队开展了大量规律实验与理论研究,攻克了系列技术难题,为坚决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深海工程创新团队成立20余年来

始终聚焦国家“海洋强国”“能源报国”建设目标

深耕海洋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

坚决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未来将持续推进海洋油气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

瞄准海洋油气工程技术难题

助力建设海洋强国


来源: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

编辑:杨文琰

责任编辑:华南

审核:李丽平 刘志庆



扎下根,长成树!在这个全国重要会议上,中石大人代表高校毕业生发言!

就在今晚!中石大夜市火热回归!

最基本的民生,总结、推进!这些老师获表彰!

30秒扑灭明火的“灭火哥”,是中石大第四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最快今天截止,抓紧报名!“三桶油”春季校招!

 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