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评现场|“网络文艺委员会”诞生记

2016-08-03 庄庸 中国文艺评论

 提示点击上方"中国文艺评论"↑关注我们,这里有你不容错过的精彩


来源:网络文艺智库论坛(ID:Iartthinktank)


由戏称网络文艺聚贤庄庄主庄庸主持的网络文艺智库论坛(Iartthinktank),直击全国第一次成立“网络文艺委员会”全程。



嗨,各位看官。

走过,看过,不要错过。跟聚贤庄一起见证:“历史的时刻”到了!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网络文艺委员”了!

这绝对是网络文艺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


这是十八大以来“大力发展网络文艺”成为国家战略后,全国“第一次”成立网络文艺专业委员会,其开创性和时代性……亲,你懂的。


这次网络文艺委员会的成立仪式,是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其他三个新增专业委员会(视听艺术、音乐舞蹈艺术、曲艺杂技艺术)一起举办的。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夏潮,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郭运德,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馆馆员仲呈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崔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王一川,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王次炤,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报》社社长、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主任向云驹,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主任兼《当代电视》杂志主编张德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周由强以及专家学者等出席会议。

都是大咖啊!一个新的时代序幕被揭开时,总是需要一些重量级的“幕后推手”来推动的。


成立仪式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周由强主持。

他磁性而爽脆的声音,让整个网络文艺时代的舞台,灯都亮了。

(事后聚贤庄发现,他的笑,让天空都灿烂。)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联络处处长程阳阳作了关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专业委员会筹备情况说明,宣读《中国文艺家评论家协会关于聘任视听艺术、音乐舞蹈艺术、曲艺杂技艺术、网络文艺委员会委员的决定》。

他——怎么说呢——绝对是成立仪式上“最可爱的人”。

美羊羊,喜洋洋,我们就爱程阳阳。


然后,就是轮番上阵。

夏潮、仲呈祥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为委员们分批颁发了“大红聘书”。


踩着节点,高潮一波去了,又来一波;

晒聘书,刷了朋友圈,还要再刷一次。


引爆了眼球,关注度不断创新高。


网络文艺委员会主任尹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畅谈委员会今后的工作规划和设想——擘画蓝图,真的让人很亢奋的啊。


而且,他刷屏刷得比任何人都快,在微信群里即时“在场评论”:“我们委,真是人心齐泰山移啊!”“到会规模无人能及。”……

怎一个“潮”字了得。“潮头儿”劲爆,惹得有委员撸袖子高叫:“尹鸿老师,我们是你的铁粉!”

聚贤庄只有一个感慨:从“尹鸿”到“网红”——只有一个“委座”的距离。


开工见福。

网络文艺委员会开了好局,起了个好步。

所以,在别的委员会已经纷纷离席,网络文艺委员会还“最认真”地说着小话,开着小会,每个委员挨次地“闪亮登场”。

每一个人,都是网络文艺星空中璀璨的明星。


欧阳友权副主任(中南大学文学教授)声音格外地哄亮。

他的底气的确很足。

2016年4月13日,全国政协常委、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王太华和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翟卫华率调研组,到欧阳副主任主持的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基地进行专题调研。

挟泰山以超北海,欧阳副主任宣布下半年将有一系列“重磅”的动作,比如,“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构建”学术研讨会,还豪迈地一挥手:

欢迎委员会的朋友到湖南小聚,欧阳请你们吃剁椒鱼头!

聚贤庄“涮”地一声,口水就掉了下来。


关玲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优雅地谦逊。

一如她在网络文艺方面现做的事情,低调,但实实在在的“有力量”。

她刚应有关部委所需做完一个“网络文艺调查报告”。拟在9月份筹办“第一届全国网络文艺论坛”。

而且,尤让人感叹的,是她的敬业和专注:“我想赶在委员会成立仪式之前,拿出一个活动方案来研讨……”

没错,聚贤庄微信收到这份方案时,是凌晨两点!


聂伟副秘书长(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声线低沉,形象乖萌,但确实灰常灰常有内涵滴。

他于网络文艺委员会筹备期间,率先第一次在上海试水“网络文艺发展论坛”(20166月)。

他说他本来想做一个“网红是如何炼成”的时尚话题,结果一不小心就操作成了“网络发展研究与建言献策”的高、精、尖研讨。

这个人总是这样。轻描淡写之间,能把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做得非常有意思。或许,接下来,他能带领我们把网络文艺玩得更嗨!


呀,他们仨,都在看啥呢——同一个方向!

夏烈副秘书长(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张嘴就“脱口秀”,既有概念又有干货,全都嵌在他软萌软萌的“暖男”形象里了。

他分享了近年他一直站在网络文艺潮头浪尖的“弄潮儿”心路历程,在“浙江网络文艺新模式”这块实验田里“一线操盘手”实录笔记,以及“IP就是个P”产学研政用一体化的构想与实践……

夏话连篇,他就是一个网络文艺的“温太医”。拎的不是药箱,而是百宝箱。


郑晓林副秘书长(浙江省文联创作研究处处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霸气侧漏”,但又照顾周到细致,的的确确是秘书处里“老大哥”的范儿。

在接下的24X7小时里,聚贤庄深刻地体会到了他的这一“特质”:既能统领全局,又能细节之中游刃有余。

他就是这样的人,就在做这样的事。现在如星空一样浩淼的网络文艺,入口和路径需要精准入微。一如习大大所讲,要胸怀大局,取势而为,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


他们俩居然也是同一个步骤?难道是浙江网络文艺新模式的“双子星座”?

周志雄副秘书长(山东师范大学网络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不擅言辞,却务实肯干。

一如他近年来在网络文学领域开疆拓土,一个脚步一个印子,看得见,摸得着,留得住。

他接下来有关网络文艺的系列设想与规划,一如既往地简朴、直接和可操作,比如,“网络文艺讲坛”系列……

时代的大潮汹涌而至,裹挟着我们往前走。一轮又一轮的洗涮之后,浮澡和泡沫总会消失,留下的,都会是像砂砾一样粗砺但有能洗磨出珍珠的人。

每次遇见“大雄”,总是会赋予聚贤庄这样的哲思。


(说实话,聚贤庄其他拍照都掉渣。就拍大雄的居然拍得最清晰。)

何美委员(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信息处副处长)说话很温婉,但行动却着实犀利。

网络文艺委员会筹备期间四处奔走联络协调,中国文艺评论网“网络文艺评论”最大阵地二期改版主持,启动“首届网络文艺评论大赛”征文活动……

一系列疾风骤雨似的行动均由她的纤纤细手操持,却如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毫不夸张地说,她没有秘书长的名份,但确确实实是无怨无悔地操持着许多相关琐碎事务的影子秘书长;就连微信建群后,由于她的穿针引线,才变得滋润、生动了几分——因为有她在背后操持,所以,秘书处的男人们才可能放心大胆地喝茶,晒太阳,头脑风暴,“虽万千人吾往矣”地勇往直前。

我们的后背,就是要交给这样静默有力的女人。


李星文委员(影视独舌主编)说话比他的评论“温和”,但却掩盖不住他的“锋芒毕露”。

因为,有的人说了不做,有的人做了不说。他是既说又做。最关键的是,他的说就是一种做。

他的评论,并不只是“话语”,而是一种“行动”。

聚贤庄感慨他的公众号可以“排进前三”,尹鸿主任接口评论:“它能制订(评论)的行业标准……”

有行动的男人最有力量。要命的是,他还能“说”得颜值无敌。长得帅,不如写得酷。 

邵燕君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字字珠矶的发言,再一次让人看到了“学者粉丝”的力量。

2016年她一系列密集的动作,不但在深刻地改变“学院派”网络文学研究的格局,同时亦开始影响社会公众对网文的观感与评价,甚至,已经渗入全产业链真正的关键环节之中,比如:网络文学年度选;进入阅文集团,持续对网络文学大神进行深度访谈;编撰“网络文学史”……

聚贤庄评论说她已经是“学院翘楚中的翘楚”,“南有欧阳,北有燕君”,委员会里能有这两人构成一个“轴心杠杆”,再加上如夏烈、马季、周志雄等囊括了网络文学评论界半壁江山的“重磅”委员焦点齐聚,或许能真正推动“网络文学评论评价、评奖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及一些网络文学重大的理论问题的研究。

他们站在时代的左右,“评论”让他们已经可以左右他们的时代。

 


马季委员(中国作家网副主编)一开口就把大家逗乐了,“我大概是现场知名度最高的人”。

一如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在大众中耳熟能详的美誉度,马季委员在网络文学评论界的知名度里一直保持着相当的热度。

现在,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在有关网络文学的话题设置与采访中,马季委员和邵燕君委员的出镜率都是最高的。


当然,还有一个躲在卫生间里长篇大论接受媒体记者跨界访谈、从而无情地把千里迢迢去拜访他本拟先私下头脑风暴秘书处工作的聚贤庄晾到一边、成立仪式还没有完他有关《幻城》IP改编的观点都已经付印主流报纸的男人!

你当然知道,我说的是谁——除了夏烈帝能干得出这样的事,还有谁?还有谁!还有谁?!


马季、邵燕君、夏烈,“媒体三宠儿”,基本上塑造着大多数媒体对“网络文学”的现实观感。

所以,未来这三个人,在委员会里,是不是可以担当“媒体官”的角色?网络文艺的“公众形象”亦是需要塑造的!

庄主?庄主就是一个打酱油的。(你们给我一个世界,我给你们一个背影。我就是我自己最好的背景。哈哈)


刘英(血酬)委员(中文在线集团影视制片人、总裁特别助理)也是“吨量级”地出场。

见人如见真相。有些男人就是这样,他的体量就是他的份量。即见即得。不这样,不足以刷出他的存在感。

至少,聚贤庄对血酬的观感就是这样:创办17K小说网;创办汤圆;创办中文在线的影视IP业务……他永远都走在“创客”的路上。

整个行业的道路,放在一个人的探索上,确实有些“生命之中不可承受之重”。所以,血酬之路,多了几分先锋,多了几分情怀,也多了几分不可知之地的神秘。

他,会将委员会带入哪一种网络文艺的不可知神秘之地呢?

真的是蛮期待的呢。


张向红委员(《北京青年报》文艺评论主编)言语行事,颇具媒体的典型风格。

假若说别的委员是在评论“网络文艺”,聚贤庄是在评论“评论的人”,她则是在评论“评论”本身。

所以,一语就戳中要害。


我们就是要有评论的出口和阵地。那真的是一种话语权、舆论权和文化领导权。 

在这方面,张向红委员和“年轻就是力量”、代表着网络文艺评论“新生代”的任姗姗委员(人民日报文艺部编辑)毫无疑问,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为委员会未来在主流媒体的“发言发声”,担当起重要的桥梁作用。


吴长青委员(爱读网总编)和于忠辉(桫椤)委员(河北作协特约研究员)这一对“黄金拍挡”,同样给人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视野和评论感。

奔跑吧,兄弟——吴长青委员近年来一直“奔跑在路上”:做评论,做IP,推动各方力量筹建网络文学编辑与出版专业……他在扎扎实实做着一些“吃力不讨好”,但却可能深刻地改变未来专业转型与学科建设“培养什么人”的事情。

 
于忠辉(桫椤)委员拿自己开涮,说自己来自“底层”,做着可能“最接地气”的事情。

没错,他做的网络文学研究,就是有这种风格——有一种“土”的味道。

当然,这只是他的另一个面孔。在敦厚的“硬币面孔”的另一面,就是一口高射炮——他的发言素来都是敢言、直率、无所畏惧,而且,炮口一定是对准自己:来吧,向俺开炮吧,兄弟!


孙俨斌委员(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教师)和梁君健委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从说话到观点,为我们带来一股鲜活、朝气蓬勃和新锐而又有温度的力量。

而且,他们为我们展现了网络文艺委员会中“新生代”成为“网红”的另一种可能性。


比如,梁君健委员曾和萧寒联合执导纪录片《喜马拉雅天梯》,并作为主创人员之一创造出年轻人的“爆款”《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不是让人也想起了萌萌哒的“穿越故宫来看你”?

600年的故宫都能成为“网红”,有颜值又有学术内涵的网络文艺小鲜肉委员,为何不可?

的确,庄主很严肃地思考的一个切身相关又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就是:学术网红是如何炼成的!

 

侯琳琦委员(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和张书云委员(《中国画学刊》副主编)这一对没有预期的组合,为我们开辟了另外一种网络文艺的新地平线。

在委员会里,她们俩都是“惟一”的:

侯琳琦委员是惟一一个立足于传统音乐、却因为“网络音乐”的研究项目而入选的;

张书云委员是惟一一个立足于中国画评论、却因为“网络动漫游戏网络剧/电影/视频中的中国画风研究”课题而入选的。

除了她们自己,委员会里没有别的人,与她们的领域和专业一样。


所以,她们是小众的,但走的却是大道。

因为她们俩都是传统领域出发,研究网络文艺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比如侯琳琦委员研究传统音乐与网络音乐的融合发展,而张书云期待在网络委员会里,发掘网络动漫/游戏/网络剧/电影/视频“中国画风”的理论和实践之道。


所以,你看她俩,把头都偏向同一个方向。

聚贤庄认为,这恰恰正是网络文艺委员未来要承担的一项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从网络文艺出发,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中国画风、中国学派/中国思想理论与评论评价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从而打造真正的中国网络文艺评论的高峰。

金光大道,吾道不孤。聚贤庄跟着把目光投向她们的方向。

 
这,就是出席成立仪式的网络文艺委员会的委员们。

这是一群有意思的人,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要把这件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为这个时代创造独特的价值,并实现自己的价值。

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人。我们是一个团队。一如何美委员即席在场评论所说:“团结的委员会,卧虎藏龙的委员会,创新的文艺未来”。

干脆利落的评论,灵动飞跃的诗句。


这样的“凝聚力”不仅仅体现于能够出席成立仪式的委员们身上,还体现于那些因为种种原因不能亲临现场的委员们心内。

他们以各种方式跟现场、与委员会、与这个群体与组织“连接”在一起——跨界无疆,无论身在何方,我们都在“一起”,见证、亲历和创造网络文艺时代的历史!


龚宇副主任(爱奇艺总裁)事先就委托专门的联系人耿晓华先生(爱奇艺高级副总裁)致信秘书处,对他不能亲临现场致歉,并表示他“很关注网络文艺的发展趋势”,“也期待能为网络文艺委员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确实,爱奇艺近年来在网络文艺中一系列的举动,都堪称是产业中的潮流和现象级情况。对些庞大的创作实路和生产现象,其实我们一直都缺系统的梳理和理论的提升。

呀!跑题了。这真不是玩虚的。后来耿晓华先生专门指定了一个团队,与秘书处保持密切的联系,“跟进文联网络文艺委员会的合作”。


下列委员也是以各种方式“在线”“在场”。

或者不如说,他们一直在,从未离场。排名不分先后。

常  江(中国人民大学讲师);

陈洪伟(腾讯影业总经理);

陈晓云(北京师范大学新媒体影像研究中心主任);

迟  锐(文玩天下网创始人);

戴  钦(豆瓣网副总裁);

何  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黄鸣奋(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

凌  燕(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盘  剑(浙江大学影视与动漫游戏研究中心主任);

沈  荣(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

万传法(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

王群力(杭州二更科技有限公司总编辑兼首席内容官);

魏  莞(首都互联网协会副会长);

徐  亮(龙的天空CEO、优书网创始人);

严  锋(复旦大学教授、科学杂志《新发现》主编);

张红军(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

……


嗨,委员会有没有漏掉的?举个手!

呃,原谅他们现在还挂着神秘的“蒙娜丽莎的面纱”,聚贤庄没有扒网络扒照片,揭开展示他们的真容。

脱,还是不脱,让他们自己来吧。

秘书处已经隔空向他们喊话:

委员们,请在适当的时候,显出法身吧——亮一亮真相,秀一秀肌肉,借我们一双慧眼,把网络文艺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


好了,各位看官,开场戏已演后,后面的大戏还需酝酿。

让聚贤庄喝瓶二锅头,喘一口气。现场直播八个小时,真不是人干的事情。好在,庄主本来就不是人,九天信使下凡尘。

又当一回耳报神,给你们通风报信来了——瞧,全都散了,这几个秘书处的男人,还聚在一起。干嘛呢?头脑风暴,要把网络文艺委员会的工作构想落细、落实。

慷慨激昂。

舌绽春雷。

……

啥都不缺。

缺的,就是——红袖添香。


噢,又跑题了。

好吧,暂一告段落。聚贤庄也该洗洗睡了。明天,要继续——像战斗机一样战斗。

啥,还缺了一个人?

噢,记了我本人——好吧,网络文艺委员会秘书长庄庸(中国青年出版社新青年读物工作室主任)很忙,忙得都记了自己。 

他忙着做主任和委员们“背后或旁边的男人”。


他忙着纪录委员们的“历史性的时刻”。 

他忙着把主任的蓝图、秘书处的设想和委员会的建议全都细化成工作的未来构想。


他忙着跟其他委员会的秘书长/副秘书长“合纵联横”,拓展合作事宜。

他忙着跟委员们敲定他们下半年或未来一个可操作的项目、活动和计划。 


他现在最忙的一件事情,是要找到一个高分贝的大喇叭,贴着网络委员会每一个委员的耳朵,大声喊话:

开工啦!开工啦!开工啦!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委员们,DO!DO!DO!JUST DO IT!

您听见了吗?千万别捂耳朵哈!



感谢关注“中国文艺评论”,第一时间阅读文艺评论大佬们的生猛观点,一起分享文艺评论的前沿动态、权威文章、活动信息,致力于打造文艺评论的网上集散地!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文章来源于微信号“中国文艺评论"(gh_5c80f42d1ace),可联系邮箱wyplzg@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